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74799 上传时间:2021-03-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长度单位.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对长、短概念的初步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的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

2、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厘米教学内容:数学书P1、P2例1、例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

3、厘米实际长度。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的铅笔、宽1厘米白纸条若干条、平面、立体图形。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些?哪枝短些?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有长有短。2、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让学生用带来的学具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3、引出古时候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测量物体有多长。4、小结: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5、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

4、。二、探究新知1、认识1厘米。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尺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汇报。A、 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2、身边的1厘米。师:刚才,我们了解了1厘米是多长,下面我们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

5、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小纸条的短边长是1厘米。图钉的长是1厘米。小方块每边条的长是1厘米(全体验证小方块每条边是不是1厘米长)。手指的宽约是1厘米(全体学生比一比)三、拓展运用:认识几厘米。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四、课堂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先让个别学生说,然后教师再小结。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课后小记:第二课时 用厘米量教学内容:数学书P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

6、测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教具准备:尺子、长度不同的纸条物品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我们知道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对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的规定,量较短的物体如:粉笔、小刀、文具盒、铅笔等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这节课我们学习用厘米量物体的长短。二、操作活动,建立表象1、用厘米量(1)、估几厘米师:请你们把蓝纸条举起来。咱们先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厘米长?(2)、量几厘米师:究竟是几厘米长呢?咱们用尺子来验证一下。(学生试着用尺子进行测量,量好了的可互相说说自己

7、是怎么量的。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指名学生上台边演示边介绍量法,其他学生评价他量得怎么样。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4、深化练习。你们还想测量什么?让学生把没有测量的物体拿出来。(分小组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本组要测量的对象,怎样测量?小组讨论后动手测量。汇报。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教师小结:学会了

8、用刻度尺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总结了测量的方法,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看右端对准尺子上的刻度是几,就是几厘米。在生活中,见到较短物体时,我们应先估测它的长度,再用刻度尺实际量一量,比一比,看谁估测的准。板书设计: 用厘米量课后小记:第三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米教学内容:数学书P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估算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米用M表示,知道

9、1米=100厘米。教学难点:认识米的长度单位,知道米的实际长度。教学准备:课件、米尺等。设计理念:因为长度单位的选择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提高。【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厘米:1、在尺子上分别找出1厘米、5厘米、10厘米的长度。2、用自己的尺子测量一下数学书的长度。3、教师过渡语:小朋友真棒,对厘米的认识真好,那谁能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帮老师一个忙呢?二、量一量讲台的长度,看谁量得又快有准确。1、请一名学生上来并用自己的学生尺跟老师(用米尺)比一比,量一量讲台的长度

10、。2、提问:谁快点?(老师),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快吗?(可能有的学生回答因为老师用的尺子长或老师用了米尺)3、引出米尺并认识米尺:请学生观察米尺是怎样的?与学生尺有什么不同?4、小结:米尺与学生尺一样都是用来测量物体的,上面都有数字和刻度线,都是从0开始(0是起点),量物体时都是把尺子的起点(0)对准物体的一端,并与物体平衡,然后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尺子上的刻度几,就是几米。三、学习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1、米尺从0端到末端就是1米,那你想知道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吗?2、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并感知1米=100厘米。3、汇报交流学习结果:请各组的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得出1米=100厘米。(在建立

11、米的观念时,由于长度较大,个体不易完成操作,就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让学生在小组里利用自己的学生尺,合作测量1米长的纸条有多少厘米。(学生利用教师课前准备好的1米长的纸条进行测量,纸条上有10个大格,要求学生测量出每个大格之间有几厘米长,然后再数数一共有几个格,是几厘米。)四、练习巩固:1、请出一名学生,教师用长纸条测量该学生的身高,并估一估该生大约多高?2、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测量各自的身高。五、知识运用:1、课件出示练习:(1)填写长度单位:厘米或米。(要求学生用手比划)教室长6( ) 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 课桌长50( )(2)1米( )厘米 100厘米( )米 5米( )厘米 2

12、00厘米( )米六、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要测量物体时可以用学生尺或米尺,如果要测量较小的物体,我们就用( )尺方便些,如果测量较大物体时我们就用( )尺比较方便。教学设计: 认识长度单位米 课后小记: 第四课时 认识线段教学内容:数学书P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给定长度的线段。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找线段、量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线段的特征。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弯曲的两根毛线(不同长度

13、)。学生:学生尺。教学方法:通过找线段、量线段、画线段等活动认识线段。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课件播放消防员接到任务的情境。)同学们,消防员叔叔他们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争分夺秒。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引导学生观察说出:铁管是直的,而楼梯是弯弯曲曲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6(认识线段)。(l)出示两根毛线,这两根线是直的吗?(不是。)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一下子看不出长短。)谁能想个办法比比它们的长度?指名两个学生比较线的长短。

14、(学生拉直毛线。)追问:为什么要拉直以后一头对齐再比呢?教师演示:把其中一根毛线拉直贴到黑板上,另一根对齐左端点。现在,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了吗?(2)教师指出:贴在黑板上的这段直的线就是线段。(板书课题。)(3)认识线段是直的。老师手上的这根毛线,我把它放松,它是线段吗?(不是,弯弯的不是线段。) 拉直,现在呢?(是线段。)教师把线段斜拉,竖拉,不同方向拉,问:是线段吗?怎么判断?小结: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3)找线段。请你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线段?摸一摸书本的边,说一说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可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如果把书搞坏了,边变成弯弯曲曲的

15、或是角翘起来了,就不是线段了,因此同学们一定要爱护书本。)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黑板边、直尺边、书本边、铅笔边、桌子边等都可以看成线段。(强调物体的边是线段。)(4)量线段。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打开教材第5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教学例7(画线段)。(1)学画线段。同学们已经学会量线段了,那么你会画线段吗?你能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吗?(学生在作业纸上画。)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呢?(学生演示。)教师演示:从刻度O开始,画到刻度3的地方。设疑: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画出长3厘米的线段吗?怎么画?

16、引导学生操作:从刻度2开始,画到刻度5的地方,也可以从刻度5开始,画到刻度8的地方。(2)做一做。教材第6页也有一条线段,现在请你画一条和它同样长的线段,说说怎样才能和它同样长?(先量一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二样长的线段。)学生练习画,教师巡视指导。教师点评学生所画的线段,强调: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尺子,使它不要移动。画出的线段一定要直。要在线段的两端标上端点。三.巩固应用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的第1题。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有没有火眼金睛。指名说说哪些是线段。(强调线段的特征,说出原因。)2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的第2题。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

17、段,说说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3巩固应用。(l)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2题。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按要求完成:在距离红旗3厘米处画一朵花。5厘米处画一棵树,10厘米处画一个气球。(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出示图形,先估计,再用尺量。量长方形,你发现了什么?(对边相等。)量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四条边相等。)(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7题。看看哪条线段长,再量一量。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小结: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还一起找线段、画线段、量线段。测量长度还有很多的工具,下课后请同学们自学教科书第6页“你知道吗?”,了解测量长度的工具。板

18、书设计: 认识线段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课后小记:第五课时:长度单位综合练习课教学内容:数学书P 练习一的6、8、10题及相应的补充练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2、进一步认识线段,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长度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教具准备:学生尺、米尺、卷尺。教学过程:一、复习1、找一找,让学生按老师要求分别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3厘米、8厘米、15厘米的长度。2、谁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

19、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3、画一画。(1) 画一条长1厘米的线段。(2) 画一条长9厘米的线段。(3) 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4、判断题。(1)一座楼房高12厘米。 ( )(2)一张桌子长1厘米。 ( )(3)小明手掌宽8米。 ( )(4)一只杯子高10厘米。 ( )二、指导练习1、第6、8两小题引导学生先进行分别估计,并把估计数和测量结果填入课本空格中,把填写结果进行对比看看自己估计能力如何。2、第10题先估计,再量一量。三、作业设计: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1)数学课本的宽是14( )。(2)学校操场的长是70(

20、)。(3)铅笔的长是15( )。(4)大树的高是6( )。2、下面的图中可数出几条线段,最短的一条长是几厘米。上图有( )条线段,最短的一条线段长( )厘米。3、 下面是一条线段,请画一条比它长3厘米的另一条线段。4、 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49厘米 12厘米 25厘米 1米( )( )( )( )板书设计: 第五课时:长度单位综合练习课教学反思:第六课时 长度单位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拓展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及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在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数学

21、估计能力,求异的思想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长度观念。教学难点:通过同学的合作,度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引导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看一看哪一位小朋友的眼力最好。谁能来猜猜老师的身高?其实只要我说一个数字你就知道了。“165()”。(生补充“厘米”)”你刚才加上的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师: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板书课题: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二.回顾知识,整体把握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22、(1)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3厘米呢?(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指名两名学生量下面纸条的长度(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量讲台桌的长(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结果)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4)你知道线段的两个特征吗?怎样画一条线段?三、典型示例1、填空:1枝铅笔长25( ) 一本书长22( )操场的旗杆高10( ) 1根粉笔长约10( )黑板长约4( ) 我们的身高约130( ) 橡皮擦长3( )小红的手臂长约40( ) 床长2( )爸爸的鞋子长25( )

23、我们的房子高3( )2、这是小明早上写的一篇日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起床,用15米长的牙刷刷牙,80cm长的毛巾洗脸。吃完早饭,急忙骑上自行车,以每分钟30厘米的速度到离家500厘米远的学校去上学,路上还碰到了身高165米的王老师。到了学校,我马上拿出厚1米的课本看起来。你为什么笑啊?你说说原因?那应该怎么办呢?你想改哪一个?3、填一填。线段是()的,有()个端点。三角形由()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 )条线段组成。两点之间可以画( )条线段。线段有长短吗? ( )4、画一画。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四、方法应用1. 填空4米( )厘米 小明身高124( )课桌长50( ) 50厘米35厘米( )厘米(教师巡视,集体校对,纠正错例)2.比一比。(在里填上“”“”或“”)18米28米 100厘米1米 35厘米25厘米5米40厘米 6米60厘米 40厘米4米3.选择题(1)课桌的高大约( )30厘米 60厘米 3米(2)测量黑板的长,一般用( )作单位米 厘米4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 )条 ( )条 ( )条 ( )条5.这是一枝粉笔。请你把估计的长度写在草稿纸上,请同桌合作量一量粉笔有多长。你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量的吗?(从0刻度开始)请同学上来演示。五、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整理和复习课后小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