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深处人家(教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76278 上传时间:2021-03-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林深处人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竹林深处人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竹林深处人家(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竹林深处人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林深处人家(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英语报社http:/www.e-l-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竹林深处人家 (幻灯片1:题目)(幻灯片2:课题、作者)(等待上课)教学目标:(幻灯片3)1、学会分层递进阅读文章;2、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手法;3、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4、体会对竹乡人民的热爱之情。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幻灯片4)同学们,老师有两句话赠给大家共勉:“未出土时便有节,凌云霄时尚虚心”。大家知道这是歌赞什么的精神吗?(生:竹)你对竹了解多少?关于竹的诗文、绘画、用途等都可以说出来,大家交流一下。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竹的材料,如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

2、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等等。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一篇文章竹林深处人家。二、课前展示(幻灯片5)你对竹了解多少?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交流一下。(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竹的资料。)三、作者简介(幻灯片6)黄蒙田,当代画家、散文家。广东台山人,现居台北,有作品湖畔集山水人物集和游记春暖花开。四、解释题目(幻灯片7)竹林景色;人家生活。五、课文结构请学生根据对课文题目的分析来划分本文的结构。(幻灯片8、9)(一)竹林(13)写景;(二) (4)过渡;(三)人家(58)生活。六、了解文意(幻灯片10)(一)请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小声吟读,还

3、可以默读)。注意不认识字的读音,划出不明白的词语,结合工具书及注释扫清字词障碍。(二)请四位同学分段读全文,其他同学欣赏图片。(幻灯片11)要求:认真听、认真看,一会儿说说自己了解到竹林及人家的什么特点?(三)展示图片(幻灯片1236)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欣赏的图片和课文内容来畅谈课文结构。七、课文分析(幻灯片37、38) 1.远望 宽广深沉竹林 2.近看 深不可测 3.四顾 无边无际写法:移步换景移步换景是结合描写和叙述两种表达方式的一种写作手法。即是边走边看,依次描写看到的景物。写作顺序: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提问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些特点?(幻灯片39)举例如:“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

4、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说明竹林无边无际。八、质疑问难(幻灯片40-42)1、竹乡人家的生活怎么样?明确:和谐、有情调、欢笑2、作者在描写竹乡人家时是如何做到引人入胜的?明确:未见村庄,遥见炊烟;未见村民,已闻声音;未见女孩,先闻笑声。步步深入、引人入胜3、题目是“竹林深处人家”,为什么用大量篇幅写“竹林”,而写“人家”少,这是不是跑题了呢?明确:写竹林见丰收,铺垫人家勤劳朴实、欢乐祥和。九、合作解疑(幻灯片4044)(一)作者说“画家画竹海束手无策,找不出层次”,那作者写这

5、篇文章是否找到了层次?请同学们讨论。明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察点不同,景色各异,而后写到未见竹乡遥见炊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步步深入,层次分明,引人入胜。(二)你最喜欢哪一段,谈谈你喜欢的理由。请你有感情的朗读一遍,看同学们能否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学生自由回答。(三)你能否为本文拟一个更合适的题目?体现文章的主题,概括文章的内容即可。你为什么这样拟定?你感觉本文的题目怎么样?举例如:岁寒三友之竹、竹情竹韵、心中的那片绿、竹海探秘、美丽的江南竹乡。 理由:不仅竹林美,还有人的勤劳、朴实美,祥和生活美,风俗人情美。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十、课文小结(幻灯片45、46、47)通过本文的

6、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比如在读书方法上,在文章内容上,或在写作方法上?如:读书时先整体了解,再局部重点研读,最后可以熟读精思,深入理解课文。本文通过写竹林的景色,表现了江南竹乡的美丽富饶,而且也切合题目“深处”二字,写出了竹农丰收的喜悦及我对竹乡人家的热爱和向往。在写作方法方面,段与段之间环环相扣,从远及近,未见竹乡遥见炊烟,未见村民先闻其声,由家禽的鸣叫直到少女的笑声,步步深入,层次分明,引人入胜。十一、本文主旨(幻灯片48)本文通过描写茂盛的竹林以及竹乡人家丰收的景象、竹乡人用竹之彻底以及竹乡祥和、欢乐的生活,表达了对勤劳朴实的竹乡人民的热爱之情和对竹乡生活的向往之情。十二、课下延伸(幻灯片49)1.课下同学们搜集有关竹的诗文、书画及用途等方面的材料,整理出来,在墙报展出。2.请你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向大家介绍我们的校园。(出现再见背景:幻灯片50) 河南新乡 何录林 3优课轩资源网http:/未经授权,本站资源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