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末尾有零的除法_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88286 上传时间:2021-03-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末尾有零的除法_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商末尾有零的除法_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商末尾有零的除法_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商末尾有零的除法_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商末尾有零的除法_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末尾有零的除法_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末尾有零的除法_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数学教案商末尾有零的除法_三年级数学教案 _模板课题: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教学目标1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通过对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两位数除法法则的认识2理解商末尾添零的意义,掌握商末尾添零占位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地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觉验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商的末尾添零占位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并比较熟练地计算这类除法题教具学具准备幻灯片、小黑板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520139001824048750257200369100136401696024在口算过程中说一说52013

2、24048910013 是怎么想的?2二人板演,其余的学生在练习本上做订正板演时,要求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特别要强调,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 1,就对着那一位商 0二、探究新知1导入师:通过刚才的复习,说明同学们对除数是一位数商末尾有0 的除法掌握得很好出示例14 7820 23师:除数由一位变成了两位数,仍然是商末尾有0 的除法,你们还会做吗?2教学例14( 1)学生试算例 14 782023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教师在下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尝试做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2)教师提问:这道题的商是多少?为什么?被除数十位上的商是4,已经没有余数,为什么还要在个位上商0?

3、(将问题写在小黑板上)( 3)小组讨论,充分发表各种见解因为根据除法的计算法则,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对着那一位写商;如果不够商1,就要在那一位上商0,所以商的个位上就写0被除数十位上的商虽然是4 已经除尽,但个位上的 0 除以 23 仍然得 0,所以商的个位应写0因为 782023 商的首位在被除数的百位上,商应该是三位数,所以应该是340因为除到被除数的百位商3,除到被除数的十位商4,表示商是34 个十,也就是340,所以个位要写0如果商的个位不写0,商是两位数34,不表示三位数340,经验算3423 不等于 7820,所以商不是34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见解充分给予肯定然后指导商写得不完整的

4、同学把商写完整,从而使学生再次体会到,做除法时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个位是0,只要在被除数个位上补 0 就可以了注意:教师要强调这个0 不能丢,并用红色粉笔描一描这个末尾0( 4)对比练习把倒排的被除数改成7830 并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试做想一想这道题与刚才例14 有什么不同?做题过程中有疑问同桌可以议一议结合板演竖式提问:当十位上商4 后,出现了余数“1,”为什么还要把被除数个位上的0 移下来?引导学生明确因为十位上的余数“1表”示一个十,把个位上的0 移下来,余数则表示是10提问:商的末尾不添0 行吗?为什么?教师强调:商末尾不添0,商就不是三位数,也就不能表示3 个百 4 个十,

5、而只是34;若商末尾不添0,根据 “被除数除数x 商余数 ”验算结果也不等于被除数教师提问:比较两道例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口述:相同点 都是商末尾有0 的两位数除法不同点 前一道没余数,而后一道有余数3反馈练习918054577854374931全课小结商末尾有 0 的除法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没有余数, 商末尾的 0 必须写上 一种是有余数但不够商 1 时,也要用 0 占位 为了防止商末尾的 0 丢掉,可在计算前判断商的位数计算后进行验算随堂练习1笔算2判断( 1)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也就有几个0( )( 2)被除数的末尾有0 时,得出的商末尾可能有0( )( 3)下面的计算

6、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错在哪儿,讲清理由)布置作业略板书设计商末尾有0 的两位数除法课题一:除法的估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 页例 2 及 “做一做 ”,练习三第3、 4 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过程():一、理解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1看图出示以下情境和问题: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从学校到仙女湖有223 千米,客车行驶了4 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每听饮料3 元, 100 元最多能买多少

7、听饮料?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 人,如果按每4 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2请学生尝试列出解答上面各题的算式。一般来说,学生都能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下列4 个算式: 1243、2234、10031824。3体会除法估算是解答问题的一种工具。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 让学生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 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二、怎样进行除法估算1一般方法( 1)从上面 4 个算式中抽出: 1243,请学生尝试估算。( 2)展示、交流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生 1: 124120生 2:124 120 4120 3 40(或 3

8、40 120)120 3 40每人大约运40 箱。剩下的 4 箱中每人还可运 1 箱,每人大约运 41 箱。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是正确的。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的差异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3)让学生独立估算2234。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与1243的估算过程方法会基本相同。有以下几种思路:生 1: 223200生 2:223 200 23生 3: 223240这样200 4 50200 4 50240 4 60平均每小时平均每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 50 千米。约行 55 千米。约行 60

9、千米。以上 3 种结果都对, 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 60 之间,当然以 55 最佳, 因为它更接近准确值。(4)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通过以上两例、 引导学生归纳: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2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1)再现问题:每听饮料3 元, 100 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 人,如果按每4 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2)组织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以下两个问题:a在解决问题中,能将100 估成 120 吗?为什么?b在解决问题中,将182成

10、160 合适还是估成 200 合适?(3)交流看法:请学生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在班上进行思想的碰撞。 通过研讨, 让大多数人明白: 在问题中,只有 100 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 100 估大,只能估小;在问题中,已知灾民 182 人,在考虑所需帐篷数时,应将 182 看成 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渡困难期。(4)估算解答请学生独立完成1003、1824的估算。学生作业后,点名说一说估算的过程结果。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16 页做一做第1、2 题。面对第1 题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思考:把260 看成240 或 280 都可以吗?为什么?2完成练习三第 3、4 题。面对脱离了具体背景的

11、除法估算,请学生根据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正确求出估算结果。完成后,可请学生简单说一说是将被除数看成多少来计算的。3补充练习:160 人去春游,每辆车坐28 人, 6 辆车够吗?你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请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将乘、除法估算技能用于解答同一个问题之中,培养学生灵活解题能力。解法一: 2830解法二: 160180306 180180 630160 180180 1606 辆车够。第一单元:测量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 3 页的例1 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 2、 3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

12、,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4使学生建立1 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1 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险卡、学生尺及文具;例1 的情景图、制作的量课本长、宽、厚的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教学过程():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1)出示例 1 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 2)采用小组(建议 4 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 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 ”一栏

13、中(见下表) 。姓名长宽厚估 量估 量估 量( 3) 估 的 果 行反 。反 ,学生 性的估 本 、 、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 行 充。将学生估 的 果板 在黑板上,提出 :“ 估 的 果比 准确呢?怎 来 ?”2用 量的方法 估 的 果。( 1)分 量 本的 、 和厚。 量 ,将遇到的 下来,互相 如何表述 本的 、 、厚,用自己喜 的方法表示 量的 果。( 2) 全班学生交流 量的 果, 并由此引出毫米。 各小 分 本小 量的 果,在 ,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 量的 果,由于 本的 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表述 ,会涉及到 “厘米的刻度之 的小格 ”,也有的学生可能 到“毫米 ”,比如

14、, “我量出的 不到 15 厘米, 差两小格。 ”“数学 的厚不到1 厘米,只有 6 小格。”教 用 件 (可以用 或直接演示替代) 演示 量 本 、 和厚的方法 学生的回答 行 ,并引出毫米 生的意 “当 量的 度不是整厘米 可以用毫米表示”。并板 “毫米的 ”。二、学 毫米与厘米的关系教 提出 : “从学生尺中,你能 毫米与其他 度 位 的关系 ?”。在学生 真 察学生尺并独立思考后, 学生回答 。从而引出1 厘米 10毫米的关系, 学生多 个关系的 程,如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0 到刻度 1 明,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 3 来 明 随后教 将学生 的厘米与毫米之 的关系板 在黑板上。三

15、、帮助学生建立1 毫米的 度 念1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1 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1 毫米的长度。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 毫米的东西。”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教师分别出示1 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说明:“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 毫米。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 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 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4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 ”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5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 ”作单位。(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等)。四、

16、师生共同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 毫米。五、课堂练习1 厘米 10毫米; 1 分硬币、电话1练习一第 1 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2练习一第22 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练习一第3 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 的乘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动脑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一个因数末尾有0 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

17、尾就添上几个0教学过程一、沟通联系,促进迁移1出示复习题203200320003124120434022 提问:一个因数末尾有0 的口算乘法应该怎样计算:(用第一个因数0 前面的数与第二个因数相乘,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出示课件 “末尾有 0 的乘法(例11)”(师:天太热了,王老师实在受不了了,就想去买电扇于是他带了1000 元钱来到了商店电扇每台350 元,王老师带的钱够用吗?)2提问:怎样判断王老师的钱是否够用?3学生分组讨论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要想知道王老师带的钱是否够用,必须要先算出买共用多少元钱 )5怎样计算:由学生在练习本上

18、试做6学生汇报:全班交流,质疑(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做法)3 台录音机7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方法一是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的;方法二是根据一个因数末尾有0 的口算方法进行类推得来的)8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因为第二种方法比较简便,所以更喜欢第二种方法)9板书: 25003 师问:怎样算简便?10找一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11谁能说一说一个因数末尾有0 的乘法怎样进行笔算?笔算时应注意什么?(一个因数末尾有0 的笔算乘法, 先用第一个因数0 前面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看第一因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笔算时应该注意:1 第二个因数要写在第一个因数的末尾的0 的前一位的下面; 2 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不能漏掉)三、巩固知识,发展能力1演示动画 “末尾有零的乘法”2出示课件 “末尾有零的乘法(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3教材第二十二页第7 题,请学生将答案直接写在教材4你会计算20724 和 8420 吗?板书设计末尾有 0 的乘法2031242003120420003340225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