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1715).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90024 上传时间:2021-03-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17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17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17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1715).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0分,27小题14分,共24分)26.参考答案(1) 热力环流示意图(2) 教学讲解要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 (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判读技巧:热上升、冷下沉一一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热低压、冷高压 一一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 一一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高压和低压

2、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对比);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同一水平面上);凹凸定律。(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 热力环流的表现: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27.参考答案(1) 对地理学科的认识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地理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能否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运用价值。(2) 科学精神与态度评价学生在观察、调查、实验和报告撰写中是否精确、严谨,是否具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 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评价学生是否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否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是否养成了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观察是评价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

3、观的重要方式。三、材料分析题 (本大题共 3小题,28小题16分,29小题16分,30小题20分,共52分)28. 参考答案(1) 从北海市向西边沿海地区扩张;从南宁-贵港向上游河谷地区扩张;由南部地区向北部地区 扩张(6分)(2) 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适合甘蔗生长;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种植规模大;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量大(4分)(3) 问题:甘蔗品种单一、栽培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压力大、种植分散 生产规模小。措施:加大科研力度,培育改良品种;提高耕作技术;延长产业链实施标准化经营,整合产业基地;建立完整信息平台,实现生产销售信息化。(6分)29. 参考答案(1) 纲目式

4、板书、图表式板书、图解式板书(2) 作用纲目式板书: 能够把地理教材中的内容纲目化,使之提纲挈领、条理分明、 层次清晰、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图表式板书:这种板书形式简明扼要、对比性强,尤其适用于教材内容比较复杂、地 理事物或者地理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的地理知识的教学。图解式板书:这种板书的特点能形象地反应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点、成因和分布,使地 理信息富于启发性和表现性。图解式板书形象直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30. 参考答案(1)地图法、谈话法、多媒体演示法地图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地理读图素养、推动学

5、生的地理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特色谈话法:沟通师生教与学的中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实现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基本途径多媒体演示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形象直观的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 教学质量。问题 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 大气中什么物质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大气中什么物质对太阳辐射有吸收作用? 大气中什么物质对太阳辐射有散射作用?(3)晴朗无云的夜晚比阴天的夜晚气温要低很多;农民伯伯在深秋或者初冬在农田燃烧秸秆,使农田上方笼罩着一层烟雾;大棚蔬菜的种植。四、教学设计题 (本大题共 1题,共24分)31.参考答案(1)教学目标

6、(9分) 知识与技能:说出区位的定义,举例说明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 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实事物的分析,了解区位的概念及区位的变化发展,提高 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产业活动的区位及发展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2)教学过程(15分) 导入新课我国每个地方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属于当地的特色产业,会有这些特色产业形成 ?有何什么有关?今天一起探究。【设计意图】利用当地特色产业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新课讲授a. 区位【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什么叫做区位?【学生活动】自主阅读材料【教师总结】

7、生产活动的地点。【设计意图】自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b. 不同产业活动的区位存在差异【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教材,分小组讨论, 不同产业活动为什么(农业、工业、矿业、商业、服务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是什么?有何不同?【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表达。【教师总结补充】农业活动离不开自然条件,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矿业的发展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还受到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少,主要受到市场、原料、劳动力、能源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关系不大,主要指向消费人群。【师生共同总结】不同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不同,产业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区位条件 会发生变化。【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自己身边的案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探究 问题的能力。 巩固提高【问题】结合教材阅读材料分析,深圳崛起的主要原因。【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知识【设计意图】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作业:分析自己家乡特色产业崛起的原因。【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搜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