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发展视角的环境会计研究.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90296 上传时间:2021-03-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科学发展视角的环境会计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于科学发展视角的环境会计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于科学发展视角的环境会计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于科学发展视角的环境会计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基于科学发展视角的环境会计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科学发展视角的环境会计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科学发展视角的环境会计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科学发展视角的环境会计研究(作者 :_单位 : _ 邮编 : _ )摘要:环境会计是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并以实物单位、 货币单位计量或反映、报告和考核企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资源成本价值,平衡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全面反映自然资本和企业社会效益的新兴会计学科。本文通过分析其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提出我国如何科学发展环境会计。关键词:科学发展环境会计可持续发展一、引言国际上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 20 内容包括环境污染成本、自然资源损耗成本、企业资源利用率和产生的环境代价评估。中国制定了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1994 年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经济社会

2、发展的战略。 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近年来,我国会计界的焦点集中于会计核算制度的实践与改革,没能反映和监督资源损耗的环境成本,为此,在我国实行环境会计势在必行。二、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 一 ) 环境会计的理论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为环境会计作用的有效发挥提供了环境优势, 其主要内容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危害后代子孙的生存权益,这也能看出: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 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而环境会计也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并准确核算国民生产总值 (GNP)和企业生产成本,真实地

3、体现一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富有程度, 促使企业积极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环境。 以研究自然资源成本补偿为内容的大循环成本理论为建立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将成本放到整个物质世界的大循环过程中研究,并重新定义成本的构成:自然资源成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总和。从大循环成本理论侧重自然资源消耗成本补偿问题的角度看, 环境会计着眼于环境资源成本的确认、计量和记录,为环境成本的核算提供数据资料。( 二) 西方环境会计理论借鉴20 世纪 90 年代起,在西方会计理论界,越来越多的会计专家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诸多环境会计理论。 其核心是用会计来计量、 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

4、源,目的在于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世界银行在1998 年至 1999 年度世界发展报告中, 建议 21 世纪建立“信息框架”,实现环境指标控制的主要任务落在会计界肩上,其中尤其是在环境管理“对策框架” 的确定上,会计工作又是采取治理性对策与防治性对策的重要方面。 1999 年以来,日本政府制定并修订了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等一系列与企业环境会计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特别是 2000年,日本环境省委托日本公认会计协会编写了环境会计指南手册,收集了 37 家企业的环境会计处理案例。此外,环境会计还有着深刻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经济学的核心是 “我们称之为稀缺规律的不可否认的真

5、理” 。环境会计同样以稀缺规律为基础。( 三) 环境会计对象、目标及原则孟凡利 (1997) 和安庆钊(1999) 认为环境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环境活动及其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杨雄胜则 ( 李心合等, 2002)提出,环境会计的对象应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类。关于环境会计的目标,主要有“一元论”和“二元论”两种说法。大多学者( 李祥义, 1998;李宏英, 1999;方文辉, 1999;肖维平, 1999;王辛平等, 2000;等等 ) 认同“二元论”,认为环境会计的目标包括具体目标和基本目标,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使经济、社会、环境、人口以及资源相互协调发展;

6、具体目标是充分公布有关环境会计信息,为相关单位实施经济和环境决策提供帮助。 项国闯 (1997) 认为还应遵循社会性、预警性、政策性、多种计价基础并用等原则; 盂凡利 (1999) 和方文辉 (1999) 认为环境会计的独特原则主要体现在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外部影响的内部化、社会性、法规性、一定的灵活性、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等方面。( 四) 环境会计假设、计量及信息披露环境会计可参照传统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但因为环境会计核算对象的特殊性,使得一般意义上的会计假设发生了较大变化, 会计主体涉及到宏观政府和微观企业等方面;货币计量上以实

7、物、百分数、指数进行辅助计量,用图表、文字等非货币性信息披露拓展。关于环境信息披露方式的设计,学者们普遍赞同可以在补充环境会计报告与独立环境会计报告两种模式中选择。关于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 耿建新等 (2002) 提出应包括环境问题及影响、环境对策方案、 在财务报表及附注中应当重点披露环境支出和环境负债;孟凡利 (1999) 认为应该包括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和环境绩效两个方面;肖维平 (1999) 认为主要有环境负债、环境成本、与环境负债和成本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 报表中确认的环境负债和成本的性质、与某一实体及其所在行业相关的环境问题类型等。三、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循环经济

8、发展一直以来,我国长期沿用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对自然资源进行浩劫式开采,以牺牲或破坏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当前利益,使得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锐减、林草植被破坏及海洋生态恶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正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桎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方面因为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他们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等企业不断把那些污染严重并破坏自然资源的生产项目转移到欠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把发展中国家当成 “污染的避难天堂”,对其进行“环境侵略”,这些要求我们尽快建立环境会计准则。环境会计是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手段, 在这一前提下核算有关自然资源的损耗及

9、补偿, 也只有环境会计才能更好地核算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每个因素, 并推动经济循环发展的进程, 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因为传统会计并没有把环境支出和收益纳入核算体系,也没有提供企业生态效益等方面的信息, 环境问题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而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国外投资, 需要培养他们适应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 进而使他们适应投资所在国的要求。不管是循环经济发展,还是环境会计,所要实现的目标都是既要获得经济效益又要获得社会效益,在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科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以,实施环境会计, 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 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都是循环

10、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 有利于企业参与开放型经济竞争在全球环保浪潮和污染日益严重的压力下,企业投资决策中介入环境因素已经势在必行。而环境会计在这方面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生产成本,促使企业经济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和环境。首先,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要求企业实行环境会计, 在绿色意识日益加强的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环境问题纳入会计核算范围,而且都提倡或要求其企业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以保护本国的经济环境。 我国企业予以披露正可以体现我们的诚意和进步; 同时也只有如此, 才可以要求前来投资的外商企业也披露相关信息。其次,从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来看,只有增加环保投入,审视环境会计,注重自身的

11、环境形象,自觉把环境问题引入会计核算, 才能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 如可以在损益表中计算经营成果时,将企业对环境影响的耗费计为收入的减项反映, 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 在负债总额中加上企业因为对环境造成危害而形成的环保负债额,得出真实准确的资产负债率。再次,环境会计不仅是对外提供信息, 还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具体包括长期和短期的预测决策、日常过程的控制、事前的预测、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分析评价等,从而有利于企业外部人进行合理的投资、信贷、制定环境法规等决策,引导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的有效配置, 也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降低市场风险。( 三) 实现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20 世纪

12、 80 年代出现的“可持续发展观”正是针对世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提出来的,其实质是强调社会、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统一。为了对更好地体现自然资源和环境,客观上要求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综合体系。首先,实施环境会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微观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环境会计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取得情况,以及经济、生态与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才能向政府、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内部管理层以及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帮助他们进行理性权衡与决策, 从而实现微观、 中观与宏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其次,环境会计的建立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目标和建立新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 环境会计应在

13、保证人类社会可持。传统会计对经济运行具有一定的预警功能,但预警作用极其有限, 无法提供经济发展赖以依存的环境变化信息。环境会计的实施, 则承担起这种预警功能,完善企业的预警系统乃至于整个社会的预警系统,使国民经济更加健康发展。首先,环境会计可以从资源、环境、生态的整体出发要求各企业对自身所拥有、使用的自然资源以及对环境、资源的污染破坏和应履行的治理义务等内容按照有关原则制度进行确认、计量,并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反映出来,以敦促各企业转变过去“无偿使用”资源的错误观念。其次,利用环境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企业管理者认识到环境成本和费用在全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认识到外部成本内部化的必然,从而减少过

14、度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追求经济效益、社会环境效益与环境协调发展。四、我国环境会计构建的理性思考( 一 ) 加强与完善环境法制建设环境会计制度的建立必须做到有法可依,尽管我国出台了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环保法规,但基本是通过罚款等财务手段强化企业内部工作, 没有对外进行信息披露的要求,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的环境保护压力减弱,影响相关部门的决策。首先,政府部门应贯彻科学发展观,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价格政策、财税政策,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监测,严格环境执法,定期按时公布环境状况信息, 加大企

15、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力度,以法律制度形式确定环境信息的作用。其次,修改会计法 ,将环境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归人会计法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建立环境会计制度,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在税制方面应增加“环境税”税目,完善我国税制监控体系。再次,应尽快加强环境法规保障体系与绿色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加强环境资源的立法与执法,明晰环境资源产权;推行污染许可证制度与收取排污费制度等都是有效的治理措施; 建立全国财政补偿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作为环境会计运行的资金支持系统。( 二 ) 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 因为环境会计方法体系多样化,核算对象复杂化,特别是在计量环节上还没

16、有得到突破,导致当前环境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撑点, 环境会计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折射出环境会计理论的不健全, 结果是环境会计实务操作没有得到相应的理论指导。 为此,会计理论与实务界都必须对环境会计进行深入探讨,力求解决计量方法和成本确认等问题。首先,环境会计的研究工作须分步进行,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着手,循序渐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环境会计研究的指导思想,加强环境科学、 会计学、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增加资金投入,成立各级研究机构,组织环境专家、经济学家及会计实务工作者紧密合作, 加大对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及实施的力度。其次,加强环境、生态

17、、资源、经济与会计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合作。我国环境会计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境会计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十分缺乏环境经济、资源经济、生态经济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支持。必须有生态环境学家、 环境资源评估师、生态工程师与会计学家的合作,以及广大环境、生态、资源工作者与会计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环境会计取得质的突破。再次,政府要适当引导会计理论在环境会计等方面多做一些研究,以全面提高环境会计的理论水平,推进环境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操作早日更好地结合。( 三 ) 建设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 环境会计涵盖多种交叉学科知识,技术性较强, 使用者不仅需要具备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还要具备其他交叉的相关学科

18、知识。 而我国现有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与环境会计的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首先,必须完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除在大中专学校增设环境会计专业课程外,更应着力加强会计在职人员的学习,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环境危机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其次,要使企业财会工作人员适当学习环境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其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政策,还要充分发挥财会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在实践中解决相关问题,修改或拓展环境会计目标。再次,建立环境会计推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职业教育方面采取逐步推进的过程,从形式上看,先

19、采用“文字说明资料或附注”的方式,然后再逐步过渡到“货币量化、正规报表”的方式;从推行范围上看,先从污染严重、 素质较高的部分企业或行业开始,再逐步过渡到全部企业。( 四) 加强对环境会计宣传教育 通过对环境成本会计、 社会环境会计和环境财务会计进行系统宣传, 把环境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信息传递给广大信息使用者,激发企业治理污染、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增强全国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使环境会计逐渐为公众、 企业和市场所接受。首先,须加强学校环保基础知识教育, 在中小学开设环保常识课,要以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机制的教育, 以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绿色教育, 增强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意

20、识和参与能力,倡导公众树立生态人文主义价值观和“天人合一”的伦理观。其次,要通过宣传教育,使企业充分认识到他们的行为是环境和资源被破坏的直接因素, 督促他们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树立企业生态意识。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密切联系, 才会在经济决策时考虑到相关的环境因素。 只有作为产品消费者的人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方能保证环境会计制度的有利实施。通过充分的普及宣传,使消费者对所有终端产品与服务都建立起“绿色消费主义”的理念,它将使绿色理念逆产品与服务的生产、 营销环节而上, 形成完整的绿色供应链,迫使整个产业都“绿”起来。( 五 )

21、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发达国家对环境会计的各类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 实践上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理论上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构建环境会计时必须遵循继承与创新的原则,不仅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相应的理论研究,而且要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扬长避短,从而真正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会计。首先,因为我国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 了解国外环境会计的最新动态, 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 再结合我国国情,是创建我国环境会计体系的现实可行的办法。 一些发达国家如荷兰、加拿大等,很早就已经开始着手通过连接环境资源统计与国家会计账目的关系来计算清洁污染的经济成本。 美国部分州已修改法律条文,要求那些导致污染的部门大企业全面承担清洁环境的成本。 澳大利亚统计局也很早开始按有关国家财富计量的要求在国家资产负债表上引入了自然资源的内容。 其次,环境问题也愈加成为一个跨国界的国际性问题, 这需要各国统一步调; 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也是一个新兴的问题, 需要建立系统的理论和一系列技术方法, 各国的这种工作经验、面临的问题不同, 世界各国环境会计界不断进行交流与合作,势必加快环境会计的发展进程。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国外的做法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我国, 只有在积极创新的基础上, 环境会计才能建立并得到进一步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