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革的时代》优秀说课稿.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9691686 上传时间:2021-03-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变革的时代》优秀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变革的时代》优秀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变革的时代》优秀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变革的时代》优秀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变革的时代》优秀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变革的时代》优秀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变革的时代》优秀说课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变革的时代优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 课大变革的时代【板书】,下面,我主要从从教学目标、教材地位、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 、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2 、掌握: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来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

2、能力。3 、运用: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的意义和作用。1、课前请学生搜集和相关图片和历史资料,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2 、通过学生自编自演的历史剧“立木为信”,充分凸显新课改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3 、通过我校“三 162 高效课堂模式”以小组形式展开竞赛并进行辩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4 、通过资料的查找、筛选、归类和分析、讨论、比较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进行独学、对学、群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1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说明我国古代经济、技术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2 、通

3、过对都江堰防洪灌溉工程的学习, 倡导科学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3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激励学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并理解改革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第七课主要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_ 和社会变革,这个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本课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的重要一课, 我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 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因此本课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1 、有利因素: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我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图片、小故事、小常识等资料入手,抽丝拨茧,逐层深入,使学生在

4、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2 、不利因素:七年级学生毕竟只经历过短期的中学历史课程学习,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有效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而且知识积累有限,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意对他们的积极引导。1 、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变法的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所以,我把本课的重点确定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2 、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七年级学生对这样的历史转变感到很抽象,理解有些困难。所以,我把本课的难点确定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在历史教学中,历史课程标准要

5、求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我结合我校实际,运用“三 162 高效课堂模式” 凸显“五让” :教材让学生阅读、问题让学生探讨、结论让学生归纳、规律让学生总结、体系让学生构建!留给每个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的时间和空间,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同时培养学生学习 _ 兴趣和正确的历史观,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 _ 了解。为了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 1 导入新课; 2 我探究,我展示; 3 我分析,我总结; 4 我反思,我提高。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充分凸显了新课改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通过指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及兼并战争的

6、基本情况,设疑:哪个国家能在战国后期脱颖而出?学生探讨出是秦国后,进一步设疑: 为什么秦国由西部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发展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乃至打败东方六国,最后统一全国?在小组探究后,学生自己归纳出:因为秦国能够抓住时代跳动的脉搏,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并进行政治变革,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变法得以实现的背景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铁农具和牛耕【板书】(1)铁农具和牛耕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铁农具的优越性, 我使用了图片展示、分析、比较等形式来说明铁器相对石器、木器、骨器、青铜器等来说进步许多。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我请学生讲述他们搜集的 吕氏春秋上的一个小故事

7、:一个大力士将牛的尾巴都拉断了, 可是牛纹丝不动;一个小孩儿轻轻的拉着牛的鼻环, 牛就乖乖的耕田了! 学生生动有趣的讲解配合幽默的动作, 使课堂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 结合图片展示和分析比较,同学们充分体会到: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同样推动了当时农业的发展的,还有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板书】(2)著名的都江堰都江堰是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的不朽杰作,至今仍在造福人类。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它的构造原理, 我设计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请学生扮演小导游, 为大家介绍李冰是怎样修筑都江堰、 把成都平原改造为“天府之国”的?同学们跃跃欲试,争当小导游,在边玩边学中了解了都江堰。同时,通过请学生展示课

8、下搜集的李冰修堰的感人事迹和后人对他的敬仰,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充分了解了商鞅变法的生产力背景后,我和同学们一起探究本课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板书】(3)商鞅变法首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合作的能力,我请同学们上台表演自编自演的历史剧立木为信:(播放课堂实录)通过精彩的历史剧,学生了解了商鞅“立木为信”的目的是为了树立威信,为变法做准备; 我和同学们又满怀兴趣的探究商鞅变法的生产关系背景:我们强调了一个“变”字,通过“土地国有土地私有;奴隶主地主;奴隶、战俘、平民等农民”这样的一系列转变,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接下来,我又设计了一

9、个角色扮演环节:请同学们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阶层,谈一谈商鞅变法给你们造成的影响?通过本环节,同学们不仅更好的理解了商鞅变法的内容,而且展示了自己的口才,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在同学们热情高涨的时候,我提议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背诵商鞅变法的内容,让学生一鼓作气、 争先恐后的掌握了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本课的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各国争相变法以实现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经过以商鞅变法为典型的一系列的变法,土地制度改变了、社会阶级改变了、 _ 改变了、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奴隶社会转变成了封建社会,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最后

10、,我引导学生进入“我反思,我提高”环节:比一比:本课讲述了很多春秋战国时期具体变革的事例,看谁找的多?议一议:“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说一说,商鞅变法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在学生充分进行独学、对学、群学并进行课堂辩论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对本课的重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进行了反思,使学生认识到:变革是曲折的,是充满阻力的,但历史要向前发展就必须要进行变革!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和学生的思想一起得到了提高:青年一代应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才能与时俱进,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至此,我的教学过程结束。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知识脉络清

11、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回顾本课内容。1 、我是这样设想的:一、每个问题提出后,让每个学生都有独学、对学、群学的时间和空间。二、凸显新课改的理念: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三、以学生学为中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通过以上教学方法,本课三维目标完全达到!2 、引导学生对李冰、商鞅等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时候,应结合他们各自的事迹: 李冰为修筑都江堰劳累而死, 商鞅为秦国富强而变法献出生命。我们大家在评价反思中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即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专家指导!谢谢!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