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02751 上传时间:2021-03-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孔子拜师 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 17 课内容。这是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 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 学而不厌的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文的生字和有关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使用生字卡、工具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来学习生字和词

2、语;2、激发学生采用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3、组织学生交流和搜集资料,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质。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学无止境”的含义,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2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的幻灯片;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名言和资料。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中国他被称为 “万世师表”你们猜猜他是谁?(板书课题)关于孔子

3、,你还知道些什么?(交流学生课外搜集的资料)积累了哪些孔子的名言?2、师 : 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吗?意思是说三个人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孔子拜师一课,(学生读课题)师:听出来了,孔子对老子十分的尊敬。 我们带上动作齐读课题。师生带动作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会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二、合作交流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碰到难读的生字就多读几遍,并且想想孔子向谁拜师?2、合作交流识记生字词。3、交流:孔子向谁拜师?【设计意图:重点指导记字方法, 注重语文的落实。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

4、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效果非常不错。】三、品读感悟1、人 孔子和老子的品行及学 是一种什么 的 度呢?(出示最后一段 文: 人 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 ,也敬重他 的品行。)生 2. 他 的什么品行 得世人敬重? 同学 再次回到 文中,默 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一 。(一) 孔子下面我 就先来看看孔子都有什么品行 得我 敬重呢? a. 孔子三十 的 候,就已 是 近 名的老 了。他 得自己的知 不 渊博,三十 的 候,他离开家 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 。(1)从本句中你感受到了孔子的什么品行? ( 板 : 虚好学、永不 足 )你从本句的哪些地方看出孔子的品格的?(2)理解“ 近 名”、“渊

5、博”(3)指 朗 ,感悟孔子好学的品 。b.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 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 于走到了洛阳。(1)理解“ 餐露宿”、“日夜兼程”。(2)想象一下:曲阜离洛阳相距上千里,距今两千多年前,当 没有汽 ,路途没有旅店, 凭的只是两只脚板,孔子在拜 路上可能会遇到哪些困 ,他是怎么 做的呢?孔子也 会遇到炎炎夏日,烈日当 照着,也 寒 凛冽,渴了,他; 了,他;累了,他;晚上,他几乎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孔子在拜 程中 千辛万苦, 我 一起来 出孔子拜 的 辛。孔子 了种种困 ,再 我 出孔子的 意志。孔子 于到达了目的地, 我 出孔子的高 心情。(3)师范读,请学生评价老师的朗

6、读。此时的孔子站在你面前会是什么样?风尘仆仆。学生模仿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设计意图:通过想象,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 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更深入地体会到了孔子的谦虚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在体会之后,再次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c.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d. 孔子连忙说: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师 : 孔子终于见到了他最想见到的老师了,课文有一段孔子和老子的相见的描写,同桌先自由练习,把当时两位圣人见面的情景再现。学生自由练习,然后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直接读人

7、物语言。你是(学生拖长音,读出疑问的语气。)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生:因为他(老子) 不知道孔子是谁,所以老子是问“你是”小结:会读书的同学,能读出标点符号所包含的意思。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从两位同学这么生动的表演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孔子、老子?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从迎候、拜访等词语体会有礼貌 设计意图: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的形象。 e.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1)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用一个成语进行概括。师:“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可是老师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识学完了,学习不就到头了吗?生:知

8、识很多,永远学不完。是啊,工作了,还要学习,直到老都要学习,真是活到老,学到老,这就叫学无止境。(板书:学无止境。)(2)从本句中你感受到了孔子的什么品行。(3)指导朗读 .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从本句中你感受到了孔子的什么品行 设计意图 :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主动探究,通过感受人物形象,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获得更多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二)谈老子孔子有这么多的品行值得我们敬重和学习,那我们再来看看老子有哪些品行?a. “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b.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师:老子也把自己的

9、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真是无私呀,不怕孔子超过他。老子还会怎么教?生:老子一丝不苟地教孔子,一下也不会觉得孔子很烦。生:老子一字不露地教孔子。生:老子一心一意地教孔子。生:老子专心致志地教孔子。师:我们来齐读这句话。老师领读, 孔子怎么学?生读老子怎么教?生接读师:说说此时你心中的孔子和老子是什么样的吗?小结: 同学们,孔子的虚心好学、老子的诲人不倦被世人称颂,正是他们做到了学无止境,才学识渊博,得到后人的敬仰。来,请大家端起课本,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对两位圣人的敬佩。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让点点知识如涓涓细流被学生接受、吸收、运用。四、拓展延伸1、

10、课件出示课后孔子的名言,进行诵读。2、课下请同学们多读读有关孔子和老子的故事。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课外积累的兴趣,让语文学习更加有趣。 板书设计:17. 孔子拜师孔子谦虚好学永不满足老子毫无保留悉心传授学无止境教学反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课堂更需要反思,有反思才有进步,上完孔子拜师以后,心中颇多感受。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词语,帮助体悟情感,效果较好。字、词、句的理解我们提倡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 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这也是对学生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堂课中的“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两个词语的理解。 我先请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

11、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 碰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 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这不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教学中我抓住主线来贯穿课堂,条理清晰。 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在这个整体中找一条主干,来贯穿全文的学习。在这堂课中我就抓住课文的最后一节。 再回到全文让学生找出哪些言行中看出孔子什么品行。这样以一条线带到整个面上,就是教学现得清晰、连贯。总之, 学生能利用书中的资料和文后的资料来了解人物,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然希望能从课外获取更多资料作为补充,这样可以丰富大家的知识。读文谈感受有进步,能找出文中的词句来理解,读懂了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