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落实高效课堂教学,贵在“四导”》.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03607 上传时间:2021-03-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落实高效课堂教学,贵在“四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落实高效课堂教学,贵在“四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落实高效课堂教学,贵在“四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落实高效课堂教学,贵在“四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落实高效课堂教学,贵在“四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落实高效课堂教学,贵在“四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落实高效课堂教学,贵在“四导”》.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落实高效课堂教学, 贵在“四导”内容提要落实高效课堂教学,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就必须改革教法。教学之道,贵在“启导”,即把重心放在“启发思考” 与“引导学习” 上,所以,为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落实高校课堂, 本人抓住 “四导法” 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指导思想,进行了如下探索:一、诱导动机,激发兴趣(认知的第一步:动机与兴趣我想学)。二、指导学习,主体发展(认知的第二步:认知过程我爱学)。三、引导实践,解决问题(认知的第三步:实践所学我乐学)。四、疏导难点,延伸所学(认知过程的曲折重复:再认知过程我会学)。综上所述:本文发“教师为

2、主导,学生为主体”为中心,紧紧围绕教与学,导学与认知规律,知识与能力, 能力与素质几个方面,以教学课堂上如何运用“四导法” (诱导、指导、引导、疏导)为线索,辅以学生主体“四学” (想学、爱学、乐学、会学)认知规律为暗线,阐明了课题。 对数学课堂上如何落实高效课堂教学做了些尝试。落实高效课堂教学,贵在“四导”提高高效课堂教学效率,改革课堂教学是关键;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改革教法更是关键之关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 而在于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既然交给学生们的是 “钥匙”,就有个 “怎样交” 的问

3、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联系素质教育中有关 “师为主导, 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对“四导”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略作阐述:一、诱导动机,激发兴趣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动力,其最活跃、最现实的成份是认知兴趣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既学习得迅速, 又掌握的牢固。诱导动机,简单的说,就是让学生“口愤心悱” ,“愤”是“心求得而未通” ,“悱”则为“口欲言而不能” 。这一表现,集中体现了学习动机产生后,兴趣勃然而未果的情状。例如,在教学 “体积的意义” 一课,我就拿一幅 “乌鸦喝水”的语文挂图挂在黑板上, 数学课上挂上语文挂图, 这本身已让学生兴趣大发,带着疑问,注意力已经集中到这

4、一点上了。这时,我就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吗?”学生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踊跃发言:“乌鸦衔了石子放进瓶中,水流了出来,它就喝到水了。”我就接着问: “水没有增加,却流了出来,这是为什么?”有的同学回答道: “放了石子呗! ”我接着又问:“为什么石子能把水挤出来呢?”同学们面面相觑,继而小声议论起来。“一石激浪” 、“心求得而未通, 口欲言而不能” ,简单的生活现象,熟知的事理,却无法表达出来,讲不出道理,这就很自然的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想知道,自然就“想学”。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体积的涵义”了(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这不仅满足了学生

5、求知的欲望, 更让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新知识的传授,在学生积极参与下,顺理成章的完成了。二、指导学习,主体发展“兴趣” 是良好的开端, 但也只是成功的一半, 另一半源于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与客观世界沟通、 交流的过程。根据现代教育学原理, 只有当学生这一主体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才有可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在目前,针对这一过程,有的教师看的过死,也有的教师怕时间不够用而不敢放手,甚至“越俎代疱” ,以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 ,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教“死”书,育“高分低能” 人才。为解决上述问题, 就必须贯彻落实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这一指导思想, 体现教师在这一过

6、程中的指导地位。(一)指导“明理” ,重在“导说”“明理教学” ,是数学课上的重点。 “明算理,清思路”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自己寻根问底,自行探究, 自行发展。“导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通俗说, 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可以强化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我这样设计:师:请同学们交换同桌的三角板,用换好的两个相同的三角板拼拼看,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生: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板可以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 ,师:(动手演示拼成平形四边形的全过程) ,同学们,注意观察,拼成的平形四边形的

7、底和高与原三角形的底和高相等吗?生:相等。师: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生: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形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师:谁能再说一遍(师指名说,并让全体学生每人说一遍)。像这样,既动手又动口, 既动眼又动脑, 多种知觉手段并用,使学生全方位的活跃起来, 一改过去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局面。 学生“多管齐下”全身心的投入到“明算理、清思路”中去,正是“爱学”的具体表现。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理解情况, 面向全体, 有的放矢, 使全班学生得到整体的发展。再如,教学“比多少”应用题(六年制第二册59 页)例时:同学们擦课桌,小青擦了10 张,小新擦了6

8、 张,小新比小青少擦几张?抓住该例题的问题,我指导学生变换说法,提问:还可以怎样问?同学们讨论后得出以下几种问法:小青比小新5多擦几张?小新再擦几张和小青一样多?小青少擦几张就和小青一样多?第种说法,对照原问句表明,小青多擦的张数与小新少擦的张数是相同的;第种说法就已经指出了求张数的方法了; 而第种说法开创性的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转而围绕以小青为主攻克了“比多比少”应用题求解的关键。教师指导学生变换说法,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训练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与独创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还使知识的传授不再艰涩难懂、简单划一, 而变得生动有趣, 丰富多彩。学生学起来,饶有兴味,逐渐深入进去,更加“想学

9、”了。主观上的“想学”,表现为行为上的“爱学” ,这正是指导学习所体现的积极的认知状态。(二)指导学习,重在导法“导法”就是“授之以渔”,好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不仅使学习过程中的“教”事半功倍, 而且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他们以后自身的学习与实践,大有益处。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后,我出示下面一道题让学生计算:一个三角形底是28 厘米,高是 12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们参照例题开始尝试,大部分学生紧扣公式(S=ah 2)写出了解答过程: 28 12 2=3362=168(平方厘米)学生们解答完后,教师首先进行表扬: 这种解法符合题意,依照例题,公式运用得非常好,但能不

10、能在计算过程中简便一些,算得快一些呢?同学们仔细观察后举手回答:先算 122=6,再算 28 6=168。这样的算法,打破了公式( S=ah 2)中先算“ ah”的思维定势,当“ a”或“ h”是的倍数时,可以先除后乘,改变了计算顺序得出了意想不到的简便算法,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尝试了灵活驾驭公式的甜头。在传授新知的过程中,教师在“导法”上多下功夫,避免了走“教师为主”的老路,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自始至终的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自奋其力,自致其用” 。主动“爱学”获得的效益是事半功倍的。三、 引导实践,解决问题乔治波利亚指出: “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不

11、仅善于解一些标准的题,而且要善于解一些要求独立思考、思路合理,见解独到和有发明创造的题” 。“实践出真知” ,学生只有实践所学,才能对所学真正的理解运用。 “引导”的作用在于“抛砖引玉,导出一点而激活全盘” 。例如:在学习完“较复杂的归一问题”后,学生通过巩固一般性的练习题后, 我就出了这样一道题: 3 台拖拉机 4 小时耕 600 公亩,照这样计算, 6 台拖拉机 8 小时可以耕地多少公亩?学生们根据所学,很容易实践出“ 600 4 36 8”这个算式。若教师引导学生, 还有别的解法吗?学生们就会走出新授实践的范围,发挥想象,继续深入思考下去,列出:600( 4 3) 6 8、 600( 4

12、 3)( 68)、 600( 8 4)( 6 3)、600 ( 6 8)( 34)这样一些算式。如此,引出一式,牵出多式,导出一思,激活多维。这正是引导实践所表现出的乐于学习的学习态度。在这里,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多维的发展, 实践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逐步深入。四、疏导难点,延伸所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智力,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得到延伸,现在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上的许习题只要根据课本上的例题就能解决,但也有个别的题的确起到了延伸所学,培养学生能力。例如:学完第八册数学教科书83 页的例 5 后,在练习二十上有一道题: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一个码头向相反的方向开出,航行了 5 小时,

13、两船相距225 千米,甲船每小时行19.5 千米,乙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原来例 5 中是“相向而行并且相遇” ,到了这里成为“相背而行并且相离” 。许多习惯于仿照例题做题的同学在这里往往无从下手, 茫然失措。 教师要善于抓住此类题型,疏导难点、延伸所学。如上题,教师可抓住“相遇问题”中“从两地同时出发, 用了相同的时间, 在同一地点相遇” 的特征,类比“相离问题”中“从一地点出子,用了相同时间,在两个地点相距” 这一特征, 用“相向而行后相遇” 导“相背而行后相离” ,并提示学生:如果把这道题仿照例 5 叙述,会怎么样? (甲乙两船从相距 225 千米的两点同时开出, 相向而行, 经 5 小时

14、在一个码头相遇,甲船每小时行19.5 千米,乙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这不是相遇问题的应用题吗?许多学生一经提示后惊讶的发现:“原来并不难,只是换了样子” 。更有的学生在窃窃私语。 “旧瓶装新酒 ”,学生在学习时,体验到了如何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新问题的疏导解决, 又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使他们的认知结构(相遇问题)得到了延伸(相离问题) ,从而更加善于学习,无形中培养了自学能力,不仅“学会”了,而且“会学”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善于从教材的特点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学”,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使其“举一反三” ,“增益其所不能” 。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切实做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使他们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并受益终身。参考书目:1、山东教育2、教学的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