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知识与方法点拔汇编.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04810 上传时间:2021-03-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5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知识与方法点拔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数学知识与方法点拔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数学知识与方法点拔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数学知识与方法点拔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数学知识与方法点拔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知识与方法点拔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知识与方法点拔汇编.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数学知识与方法点拨汇编第一部分 集合1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意义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关键:元素是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取值?还是因变量的取值?还是曲线上的点? ;2数形结合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或韦恩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1)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数为2n,真子集数为2n1;非空真子集的数为2n-2;(2) 注意: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的情况;(3)。第二部分 函数与导数1映射:注意 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一对一,或多对一。2函数值域的求法:直接法 ;配方法

2、 ;导数法 ;利用函数单调性 ;换元法 ;利用均值不等式 ; 利用数形结合或几何意义(斜率、距离、绝对值的意义等);利用函数有界性(、等);判别式法3复合函数的相关问题(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 若f(x)的定义域为a,b,则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 若fg(x)的定义域为a,b,求 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2)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首先将原函数分解为基本函数:内函数与外函数;分别研究内、外函数在各自定义域内的单调性;根据“同性则增,异性则减”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注意:外函数的定义域是内函数的值域。4分段函数:值域(最值)

3、、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下结论。5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奇函数;是偶函数 ;奇函数在原点有定义,则;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奇函数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有相反的单调性;(6)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等价变形,再判断其奇偶性;6函数的单调性单调性的定义:在区间上是增(减)函数当时;单调性的判定定义法:注意:一般要将式子化为几个因式作积或作商的形式,以利于判断符号;导数法(见导数部分);复合函数法(见2 (2);图像法。注:证明单调性主要用定义法和导数法。7函数的周期性(1)周期性的定义:对定义域内的任意,若有 (其中为非零常数)

4、,则称函数为周期函数,为它的一个周期。所有正周期中最小的称为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如没有特别说明,遇到的周期都指最小正周期。(2)三角函数的周期 ; ; ;函数周期的判定:定义法(试值) 图像法 公式法(利用(2)中结论)与周期相关的结论:或 的周期为;的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周期2;的图象关于直线轴对称周期为2;的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直线轴对称周期4;8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幂函数: (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 ;(6)正切函数:;一元二次函数:;其它常用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特别的,“勾”函数:;9二次函数:解析式:一般式:;顶点式:,为顶点;零点式: 。二

5、次函数问题解决需考虑的因素:开口方向;对称轴;端点值;与坐标轴交点;判别式;两根符号。二次函数问题解决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10函数图象图象作法 :描点法(注意三角函数的五点作图)图象变换法导数法图象变换: 平移变换:,左“+”右“-”; 上“+”下“-”; 伸缩变换:,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倍;,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倍; 对称变换:; ; ; 翻转变换:右不动,右向左翻(在左侧图象去掉);上不动,下向上翻(|在下面无图象);11函数图象(曲线)对称性的证明(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2)证明函数与图象

6、的对称性,即证明图象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在的图象上,反之亦然;注:曲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2by)=0;曲线C1:f(x,y)=0关于直线x=a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 y)=0;曲线C1:f(x,y)=0,关于y=x+a(或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f(ya,x+a)=0(或f(y+a,x+a)=0);f(a+x)=f(bx) (xR)y=f(x)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特别地:f(a+x)=f(ax) (xR)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函数y=f(xa)与y=f(bx)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1

7、2函数零点的求法:直接法(求的根);图象法;二分法.13导数 导数定义:f(x)在点x0处的导数记作;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导数的应用:利用导数求切线:注意:所给点是切点吗?所求的是“在”还是“过”该点的切线?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 是增函数; 为减函数; 为常数; 利用导数求极值:求导数;求方程的根;列表得极值。利用导数最大值与最小值:求的极值;求区间端点值(如果有);得最值。第三部分 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1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弧度,弧度,弧度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2三角函数定义:角中边上任意一点为,设则:3三角函数符号规律:一全正,二正弦,三

8、两切,四余弦;4诱导公式记忆规律:“函数名不(改)变,符号看象限”;5对称轴:;对称中心:; 对称轴:;对称中心:; 6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7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8二倍角公式:;。9正、余弦定理正弦定理(是外接圆直径)注:;。余弦定理:等三个;注:等三个。10、几个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内切圆半径r=;外接圆直径2R=11已知时三角形解的个数的判定: AbaCh其中h=bsinA,A为锐角时:ah时,无解;a=h时,一解(直角);hab时,一解(锐角)。第四部分 立体几何1表(侧)面积与体积公式:柱体:表面积:S=S侧+2S底;侧面积:S侧=;体积:V=S底h 锥体:

9、表面积:S=S侧+S底;侧面积:S侧=;体积:V=S底h:台体:表面积:S=S侧+S上底S下底;侧面积:S侧=;体积:V=(S+)h;球体:表面积:S=;体积:V= 。2位置关系的证明(主要方法):直线与直线平行:公理4;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直线与平面平行: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面面平行线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推论;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平面与平面垂直:定义-两平面所成二面角为直角;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3结论:从一点O出发的三条射线OA、OB、OC,若AOB=AOC,则点A在平面BOC上

10、的射影在BOC的平分线上;A立平斜公式(最小角定理公式):正棱锥的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记为,则S侧cos=S底;长方体的性质长方体体对角线与过同一顶点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为则:cos2+cos2+cos2=1;sin2+sin2+sin2=2 。长方体体对角线与过同一顶点的三侧面所成的角分别为则有cos2+cos2+cos2=2;sin2+sin2+sin2=1 。正四面体的性质:设棱长为,则正四面体的: 高:;对棱间距离:;相邻两面所成角余弦值:;内切球半径:;外接球半径:;体积:。第五部分 直线与圆1直线方程点斜式: ;斜截式: ;截距式: ;两点式: ;一般式:,(A,B不全为0)。

11、(直线的方向向量:(,法向量(2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是:(1)列约束条件;(2)作可行域,写目标函数;(3)确定目标函数的最优解。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方程 平行的充要条件 垂直的充要条件 备注 有斜率 且 不可写成 (验证) 分式4直线系直线方程 平行直线系 垂直直线系 相交直线系 5几个公式设A(x1,y1)、B(x2,y2)、C(x3,y3),ABC的重心G:();点P(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两条平行线Ax+By+C1=0与 Ax+By+C2=0的距离是;6圆的方程:标准方程: ; 。一般方程: (注:Ax2+Bxy+Cy2+Dx+Ey+F=0表示圆A=C0

12、且B=0且D2+E24AF0;7圆的方程的求法:待定系数法;几何法;圆系法。8圆系:; 注:当时表示两圆交线。 。9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掌握几何法)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表示点到圆心的距离)点在圆上;点在圆内;点在圆外。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相切;相交;相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表示圆心距,表示两圆半径,且)相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10与圆有关的结论:过圆x2+y2=r2上的点M(x0,y0)的切线方程为:x0x+y0y=r2;过圆(x-a)2+(y-b)2=r2上的点M(x0,y0)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以A(

13、x1,y2)、B(x2,y2)为直径的圆的方程:(xx1)(xx2)+(yy1)(yy2)=0。第六部分 圆锥曲线1定义: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略2结论 焦半径:椭圆:(e为离心率); (左“+”右“-”);抛物线:弦长公式:;注:()焦点弦长:椭圆:;抛物线:x1+x2+p=;()通径(最短弦):椭圆、双曲线:;抛物线:2p。过两点的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可设为: (同时大于0时表示椭圆,时表示双曲线);椭圆中的结论:内接矩形最大面积 :2ab;P,Q为椭圆上任意两点,且OP0Q,则 ;椭圆焦点三角形:,();点 是内心,交于点,则 ;当点与椭圆短轴顶点重合时最大; 双曲线中的结论:双曲线

14、(a0,b0)的渐近线:; 共渐进线的双曲线标准方程为为参数,0);双曲线焦点三角形:,();P是双曲线=1(a0,b0)的左(右)支上一点,F1、F2分别为左、右焦点,则PF1F2的内切圆的圆心横坐标为;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渐近线为渐近线互相垂直;(6)抛物线中的结论: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弦AB性质: x1x2=;y1y2=p2; ;以AB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以AF(或BF)为直径的圆与轴相切;。 抛物线y2=2px(p0)内结直角三角形OAB的性质: ; 恒过定点;中点轨迹方程:;,则轨迹方程为:; 。抛物线y2=2px(p0),对称轴上一定点,则:当时,顶点到点A距离最小,最

15、小值为;当时,抛物线上有关于轴对称的两点到点A距离最小,最小值为。3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解法:直接法(通法):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注意以下问题:联立的关于“”还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直线斜率不存在时考虑了吗?判别式验证了吗?设而不求(代点相减法):-处理弦中点问题步骤如下:设点A(x1,y1)、B(x2,y2);作差得;解决问题。4求轨迹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 (2)直接法(列等式);(3)代入法(相关点法或转移法);待定系数法;(5)参数法。第七部分 平面向量设a=(x1,y1),b=(x2,y2),则: ab(b0)a=b (x1y2x2

16、y1=0; ab(a、b0)ab=0x1x2+y1y2=0 .ab=|a|b|cos=x2+y1y2; cos=;注:|a|cos叫做a在b方向上的投影;|b|cos叫做b在a方向上的投影; ab的几何意义:ab等于|a|与|b|在a方向上的投影|b|cos的乘积。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P,A,B三点共线; 第八部分 数列1定义: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2等差、等比数列性质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前n项和 性质 an=am+ (nm)d, an=amqn-m; m+n=p+q时am+an=ap+aq m+n=p+q时aman=apaq 成AP 成GP 成AP, 成GP,等差数列特有性质:项数

17、为2n时:S2n=n(an+an+1)=n(a1+a2n); ;项数为2n-1时:S2n-1=(2n-1); ;若;若;若。S1 (n=1)SnSn-1 (n2)3数列通项的求法:an=归纳法;定义法(利用AP,GP的定义);公式法:累加法(;叠乘法(型);构造法(型);(6)迭代法;间接法(例如:);作商法(型) 注:当遇到时,要分奇数项偶数项讨论,结果是分段形式。4前项和的求法:公式法;(2)拆、并、裂项法;(3)倒序相加法;(4)错位相减法。5等差数列前n项和最值的求法: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九部分 不等式1均值不等式: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变形,。2(了解)绝对值不等式:3

18、不等式的性质:;(6)。4不等式等证明(主要)方法:比较法:作差或作比;综合法;分析法。 第十部分 复数1概念:z=a+biRb=0 (a,bR)z= z20;z=a+bi是虚数b0(a,bR);z=a+bi是纯虚数a=0且b0(a,bR)z0(z0)z20时,变量正相关; 0,a=0,a0)求最值时,要注意取得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3数列问题:已知Sn,求an时,an=(若能合并,则尽量合并成一个式子。)求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时,必须考虑q=1与q1两种情况。等比数列的公比和任一项都不为0,即q0,an0。有时对等比数列的公比分q=1,q1,0q1三种情况讨论。在等差或等比数列

19、中,注意基本量思想(用a1,d或q表示),或基本性质解题(有时特别是小题)。4应用点斜式y=kx+b设直线方程时,应注意对斜率k是否存在要进行讨论。有时为避免讨论或方便起见,设直线方程为x=my+n,应注意此时直线不可能垂直于y轴。规范化提醒 这是取得高分的基本保证。规范化包括:解题过程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或叙述,注意解完后再看一下题目,看你的解答是否符合题意,谨防因解题不全或失误,答题或书写不规范而失分。总之,要吃透题“情”,合理分配时间,做到一准、二快、三规范。特别是要注意解题结果的规范化。1解与解集:方程的结果一般用解表示(除非强调求解集);不等式、三角方程的结果一般用解集(集合或区间)表示,三角方程的通解中必须加kZ。在写区间或集合时,要正确地书写圆括号、方括号或花括号,区间的两端点之间、集合的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2带单位的计算题或应用题,最后结果必须带单位,特别是应用题解题结束后一定要写符合题意的“答”。3分类讨论题,一般要写综合性结论。 4任何结果要最简。如=,等。5单调区间应写成区间形式。 6分数线要划横线,不用斜线。 7函数问题一般要注意定义域。8导数是仅仅是在处有极值的必要条件。 【几个常用数据】 ; 1弧度 ; 答题要求:填空题要细做;基本题要稳做;高难题要敢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