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理论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实践与思考[骄阳书屋].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05141 上传时间:2021-03-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理论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实践与思考[骄阳书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理论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实践与思考[骄阳书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理论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实践与思考[骄阳书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理论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实践与思考[骄阳书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理论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实践与思考[骄阳书屋].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华东理工大学MBA学员课程作业 MBA COURSE ASSIGNMENTCourse Name / 课程名称: 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Lecturer Name / 讲 师: 吴冰 Class / 班 级: 研究生企业管理专业08秋季班 Student Name / 姓 名:黄 水 长 Student I.D. / 学 号: PM081133 Date / 日 期: 2010-5-6 绩 效 考 核 与 薪 酬 管 理 理 论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实践与思考- 一个小型民营企业的薪酬制度改革之路S公司位于苏南临近上海的一个小镇上,得益于2001年当地政府的28条富民政策,当年成立,次年投产,200

2、22004年,整个中国的劳动力状况是供大于求,员工的普遍工资都比较低,而且变动幅度很小,2005年以后,劳动力资源开始紧张,人员流动率逐年上升,为了留住核心员工,S公司数次改革公司的薪酬制度.以下是它的几个实践阶段。一. 第一阶段:计时工资阶段(20022003)具体做法是:新员工试用期3个月,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分别是:400元,500元,600元,转正以后基本工资为700元;管理人员的工资依照不同的级别,以700元为基准,乘以一定的系数,比如,领班是1.1,主任是1.3,科长是1.5,经理是2.5,等等;加班工资为2.5元/小时.公司免费提供食宿。这个工资制度的结果是: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加班

3、非常的多,人员老是抱怨时间太长.有些表现突出的员工忍受不了这种工时长而低效的现状而提出离职。二. 第二阶段:效益考核工资阶段(20042006)针对计时工资制衍生出来的问题,引入绩效考核的思路,维持基本工资不变,把加班工资变成效益工资,效益工资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公司的整体生产与销售业绩,二是个人的工作成绩(产量,质量与周边绩效).。效益工资由一个人负责做,总额根据公司的生产产出来确定.由于绩效考核的结果直接指向工资,而且缺乏明确的标准,效益工资低的员工常常心怀不满,与考核者发生争执甚至因此离职.组织的气氛比较紧张。三. 第三阶段:制定系统的结构工资制度2005年,公司参照一般的薪资管理制度

4、,制定了比较系统的工资管理制度:一、 总则第一条:目的本规则是依据人事管理规章的规定,对于员工薪金、奖金、津贴等事项制定。第二条:薪金原则依据社会水准,公司支薪能力,结合本人担任工作的能力、责任、贡献等为考量因素,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基本原则。第三条:适用对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正式员工。二、 工资类别第四条: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本公司工资分为四种类别:A.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 B.与生产相关的一线人员工资制C.纯粹的后勤人员(门卫、食堂、清洁工)工资制 D.业务员工资制。第五条:纯后勤人员和临时工工资由综合部在招聘时制定,业务员的佣金支领办法由市场部另行制定,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第

5、六条:工资结构工 资 职能工资 奖金 津贴 福利 其他 基 技 工 品 超 全 职 职 过 保 伙 住 本 能 龄 质 产 勤 务 位 节 险 食 房 工 工 工 奖 奖 奖 津 津 费 补 补 资 资 资 贴 贴 贴 贴基本工资:下限500元,根据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及公司经营效益作阶段性调整。技能工资:适合于一线人员,每6个月对员工进行一次评定,最高不超过组长最高津贴。工龄工资:仅组长以下人员享有工龄工资,工龄每满1年,每月增发30元,150元封顶。品质奖:总经理办公室、品质工程部根据管理需要,设定奖励规则,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超产奖:目前:以人均月产值超过1.5万元作为发放超产奖的基准,额度

6、另定,以后每年的3月份依据公司的设备、设施状况另定标准。全勤奖:一线员工及总月薪千元以下的二、三线员工30元/月,其他有相对固定休息的人员100元/月。职务津贴:担任管理职务的人员享受职务津贴;担任技术、专门岗位的人员享受职位津贴(非直接生产人员)。第七条:技能工资等 级技能工资306090120150200第八条: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职位津贴职 等管 理 职专 门 职等 级津 贴七总经理13000六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级325002230012000五经 理高级工程师高级管理师315002140011300四副经理工程师管理师会计师31100210001900三各工段主管(工段长)各科室主

7、管(科长)高级技术员营业主任仓库主任品质主任4700360025001400二组 长电 工品管员技术员跟单员管理员4300320021501100一作业员检验员承办员技能工资第九条:某些特殊岗位的专业人员:如文员、助理、会计、司机、技术人员由部门经理和综合部核定其起始职等、工资等级。三、 其他第十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除了平时每月发放的工资外,另有年终浮动工资。第十一条:新招聘的员工试用期工资由招聘部门确定,试用期满转正后即应核定其工资等级。第十二条:对公司急需的瓶颈人才,其工资定档可以不受以上工资定档的限制,特别情况下,应聘人员的工资要求超出该岗位最高档的,可以另定,经总经理批准后

8、发放。这个工资制度是参照正规大型企业的工资思路来制定的,然而只执行了三个月就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分析:1. 公司规模太小,根本就没有专职的人员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工资的评定比较困难。2. 由于公司的总工资是约束性的,而该工资制度是发展性的,二者互相矛盾.3. 工资结构过于复杂,而且本身的工资额度不大,员工很难理解。S公司的性质是个典型的加工型企业,最合适的战略是低成本领先战略,工资制度应该是效率导向.在权衡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公司制定了以下工资制度:第四阶段:分类工资制:对于二线员工,实行固定工资制;对于一线生产性员工,通过协议,实行计件与计时相结合的方法。 以下是其中一个生产小组的计件工

9、资方案:曝光组工资方案一、目的:为了全面反映组内人员出勤、产量、质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适当考虑人与人之间能力上的合理差异,提高曝光组的凝聚力,同时考虑新手学习的渐进过程,通过与员工的协商,对我公司曝光组的工资方案进行调整。二、调整方案如下:1、工资结构:总工资=基本工资(S1)+绩效工资(S2)+全勤奖(S3)+质量考核(S4)+其他调整2、相关说明如下:(1)基本工资:S1=850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得到全额: A当月无请假、迟到、早退、旷工等 B与同组同工种的平均出勤时间相当(相差数少于10%以内) C产量要求:对片手:不低于750平方米-转正的最低产量标准(2)绩效工资(S2)也就是

10、产量工资,工种不一样,计算方式不同:A对湿膜:S2=0.025X块数+0.30X面积(平方米)B对阻焊:S2=0.022X块数+0.27X面积(平方米)C曝光手:湿膜S2=0.15X面积(平方米)阻焊S2=0.14X面积(平方米)D修底片人员:S2=0.14X面积(平方米)注:以上C、D的面积均指入库面积,如果多层板超过10%,给予调整;对片手产量在750平方米以上才有绩效工资,产量在750平方米以下减半计算.3、全勤奖:50元/月 条件:无请假、迟到、早退、旷工4其他调整:每个人的绩效工资拿10%出来,由组长根据个人的作业难度、工作配合度、周边辅助工作的多少等因素重新分配。5、质量考核的内容

11、:(1)对偏率(线路:2.5%,阻焊2%) (2)质量事故个案处理结果(3)其他奖惩 6、组长参考工资:组内老手平均工资+组长津贴;特殊情况另外考核确定实行这种方法后,生产效率有了非常大的改变,人员主动提前到达工作岗位。相同的上班时间,人员工资平均工资增长了20%,而人均产出增加了45%!由于工资的提高及发放方式的透明化,人员之间减少了搭便车磨洋工现象,多了积极性,进入良性循环。在这种模式下,负责工资考核的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人事经理,一个是生产经理,两人互相配合,对计件出来的工资酌情调整,总体效果良好:人员工作积极性高,核心技术员工离职率明显降低.负面影响是:由于实行了计件制,造成了工资差异

12、比较大,有些人员内心不平衡,合作性比较差,部分管理人员看到下属的工资超过了自己,也产生了不平衡心理。这就是一家小型民营企业的薪资制度的演变历程,看起来有些随意,但是却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所谓存在即合理,正是这些非正规的绩效考核与薪资制度,正在支撑许多民营企业的发展。下面,让我们剖析一下传统绩效考核中存在的误区.1. 误区一:认为绩效考核的目的就是做为了体现工资的差别。没有考虑企业的目标,为做考核而做考核.做考核的目的,除了为员工酬薪制度的设立和调整提供依据之外,绩效评估的结果,对人力资源的培训提出了直接的要求,反映员工的基本素质,成为岗位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通过绩效考核,通过目标管理,从而推动

13、各项管理工作的展开。2. 误区二:缺少绩效沟通,误认为绩效考核就是上级考核下级实际上,绩效考核的灵魂在于沟通,被考核者应该有机会知道自己的考核结果,有异议权,考核者在与被考核者沟通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考核内容背后的问题,甚至于修正考核结论。通过沟通,消除或减少被考核人员的不公平感,降低考核的负面影响。3. 把日常的纪律考核与绩效考核混为一谈。有些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表时,采取打分制,打分的内容是员工的日常纪律考核内容,比如迟到、早退、搬运动作不规范之类,抓住的是员工的行为而不是思维,缺少明确的目标导向,失去了绩效考核的真正意义。4. 夸大工资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缺少激励措施。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

14、论,薪资属于保健因素,而非激励因素,而现实中,不少企业却把薪资当作激励因素来看待,不停的变动员工的薪资,以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结果,提高工资时员工没有表现出满足感,一旦把工资降下来,却引起了员工的不满意。实践表明,工作当中通过谈话,目标管理等方式往往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现代企业中,为了提高企业效率,必须提供刺激性的工资报酬,但是同时必须考虑如下因素:(1) 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2) 不同工作岗位的薪资平衡问题(3) 同一岗位不同员工之间的薪资平衡问题(4) 差异工资部分的计算标准必须公开透明S公司目前实行的工资制度,刚开始实行纯计件制时,新手半熟手与熟练工之间的工资差异高达40%,结果新手的心

15、理落差太大,呆不了几天就离职了;后来,对工资制度做了调整:把一部分计件工资变成计时工资,作为员工的基本工资予以保障.如此一来,基本工资承担保健因素的作用,计件工资作为激励因素,从而发挥了工资的最大作用。通过分析该企业的工资制度演变历史,我们同时可以得出一些体会:在企业管理实践当中,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薪酬制度,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提高员工的向心力,降低人员非正常离职率。建立一个好的工资制度,要结合外部环境及企业的内部环境进行设定,首先,工资标准应具有外部竞争力,其次,对内部要有适应性:考虑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成员的文化水平。如果有条件,尽可能让员工参与制定过程。一个好的工资制度,其实并不需要那些新潮的理论,仅仅需要灵活运用那些基本的管理理论就可以了。比如说,泰勒的科学管理管理理论,组织内部平衡理论,期望理论等都对企业的绩效考核和工资制度的制定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8教学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