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23664 上传时间:2021-03-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第一部分 说明文考点分析 在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试中,说明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就说明文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考查类型及 答题对策分别进行总结、归纳。只有通过阅读掌握了文章的主题,才能正确理解文章,进而根据文章的事 实细节推测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考点之一:说明对象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 “这篇文章 (或文段 )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 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看文题, 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

2、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类型 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 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考点之三:说明顺序类型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有何作用 ?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 等。(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

3、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特殊 )、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考点之四:说明方法类型 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摹状貌、 引用说明 )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类型 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2、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

4、了事物的XX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 有条理性。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XX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XX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5、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XX特点(地位、影响等)。6、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 )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 揭示事物的特征 (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 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 (或事理

5、 )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 (或事理 )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B、引用具体的数据;C、弓I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考点之五:说明语言类型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或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或事理)。类型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并说明理由。对策: (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

6、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 与不符合实 际。第二部分 阅读真题训练不甘寂寞的病毒方陵生许多不为人知的病毒并非永远甘于默默无闻。 正像捕食动物有着它们惯常的捕食目标, 病毒也是如此。 也正像狮子偶尔会换换口味,捕食一个人而不是一匹斑马,病原体的目标有时也会转移,而环境的变化也 会给它们以新的机会。一种病原体从非人类的动物成功地转移到人类身上,感染了人类,由此引起的疾病 就叫做“人畜共患病” ,也叫“动物寄生物病” ,即能传染给人类的动物疾病,例如狂犬病和鹦鹉热。 “人畜 共患病” 这个词, 有助于我们澄清在禽流感、 非典、 艾滋病等可怕字眼构成的大字标题后面的生物学事实。 有人预测,“人畜共患病”

7、在 21 世纪将成为被大量使用的一个词汇。病毒最不为人注意的一种策略是,隐藏在宿主身上。带有病毒的生物体本身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某 种疾病爆发过后突然销声匿迹,也许它真的在某个地区消失了,也许并没有真正消失,它的幽灵还飘荡在 附近,隐藏在某种宿主身上,比如某种啮齿动物、鸟类、蝴蝶或者蝙蝠身上。一般情况下,它们可能安安 静静地潜伏不动,但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或者它们的生存环境受到干扰,比如晃动了某棵树,就有可 能将病毒“恶魔”释放出来。专家认为,病毒引起疾病传染的关键是接触,接触有时是致命的。两个物种之间的接触,对于寄生在 某种物种的病原体来说,是给了它们一种横向发展的机会。病原体也许会安于在

8、原先宿主体内的生活,这 样的生活既舒适又安全。但是,如果有机会转移到另一个物种,这就给了它们一个增加种群数量以及扩大 地理分布的机会。当然,这样做同时也存在风险,如果它们转移后,迅速杀死了新的宿主,那么病原体本 身面临的也是死亡。进化理论表明,在某种情况下,某些病原体会欣然接受这种风险,这种冒险会给它们 换来更多的机会,获取更大的种族利益。(1)画横线句中“它们”指什么?什么诱因下它们会爆发?2)画波浪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强调说明了什么?3)下面语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对说明起什么作用? “比如晃动了某棵树,就有可能将病毒“恶魔”释放出来。 ”4)人类应该如何减少和避免“人畜共患病”现象的发生

9、?写出几条措施。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元无心 梨、苹果、香蕉、土豆等果蔬汁很容易变色。变色后不仅难看,味道也受到影响。怎么办?加点柠檬汁。 果蔬中都含有多少不等的多酚化合物。去皮后,这些化合物就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醌(km)化合物。这种醌化合物很容易互相连接, 成为“褐色素”,从而使这些食物变色。 而柠檬汁中含有大量的 “抗 坏血酸”,它可以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 也可以直接被氧化, 从而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 以此来保 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这样,抗坏血酸牺牲了自我,保护了脆弱的多酚,保持了果蔬“新鲜”的颜色。 在食品工业中,人们根据柠檬汁的作用机理,就可以直接添加抗坏血酸。在超市销售的

10、果汁和蔬菜 汁,很多就添加了抗坏血酸,以保持其外观和风味。 抗坏血酸的作用不仅于此。人们在熟肉制品中经常会加入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两种作用:一是与 肌红蛋白反应,使之呈现诱人的红色;二是抑制细菌生长,实现防腐功能。加入抗坏血酸,可以促进前一个反应的进行,从而加快“发色”的过程。许多人认为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其实,它本身并不致癌,只有当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的亚硝胺才是一种致癌物。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 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在不需要亚硝酸盐的肉类食品中,有时也 会加入抗坏血酸。因为肉中油脂氧化会释放出不好的味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哈喇味

11、”。如果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抢先消耗周围的氧气,从而保护油脂不被氧化,有助于保持肉味的“新鲜”。 抗坏血酸本身很容易被氧化,生成脱氧抗坏血酸。 这些脱氧抗坏血酸并不甘于 “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人们利用这一特性,在面食加工中,常常加入抗坏血酸,改善面团性能,增加面团筋道。面粉中含有谷胶蛋白,其中有许多巯(q iu)基一一就是带着一个氢原子的硫原子,脱氧抗坏血酸会掠夺其氢原子。当我们揉面时,巯基中的氢原子就会被脱氧抗坏血酸夺走,剩下的硫原子就会两两相连,形成所谓的二硫键。当大量的二硫键形成,面团中的谷胶蛋白就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从而增强其筋道。 大多数情况下,食品添加剂都是为

12、了改善风味、口感,增加食品稳定性等等,本身并不具有营养意义。但是抗坏血酸并不属于这个“大多数”。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时候,它通常被叫做“抗坏血酸”。而它本身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维生素C不稳定,空气、光照、加热、与金属容器接触,都会使它失去活性或者分解。但是,正是它的这种不稳定,使它具有了良好的“抗氧化性”。在体内,它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加到食品中,它舍己为人先被氧化,从而保护食品中的其它成分。1题目“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有营养?请具体说明。(4分)2请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1) 抗坏血酸添加到果蔬汁的作用机理是:它能把

13、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 也能 (2) 抗坏血酸添加到加入亚硝酸盐的熟肉制品中的作用机是 ;能抑 制亚硝酸盐一肉中氨基酸反应生成亚硝胺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3联系上下文,请你说说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语的意思和作用。(4分)(1) 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 风险。(2)这些脱氧抗坏血酸并不甘于“ 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4本文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分)5人们一般认为,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有害的,往外谈“剂”色变。读了本文,你对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 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4分)参考答案 1(1)病

14、毒。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受到干扰;接触使病毒引起疾病传染。(2)引用法。强调说明了病毒会随环境变化繁衍速度快,生命力强,突出了病毒的威力。(3)干扰、破坏了生态平衡,就有可能诱发病毒爆发;运用比喻生动说明了病毒极易被诱发。(4)加强环境保护; 不人为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不随便杀死和食用野生动物; 积极预防、 治疗; 等。 (不限于以上条目,只要有科学道理,答出三条即可。 )2. ( 1)(4 分)指抗坏血酸。 ( 2 分)抗坏血酸就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1 分)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保护体内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1 分)(2)(4 分)(1)直接被氧化,消

15、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2分)(2)促进亚硝酸盐与肌红蛋白反应,加快“发色”过程。 (2 分)(3)(4分)“可能”表不确定性,说明了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只有当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 成亚硝胺时,才有致癌的风险。 ( 1 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1 分)“败家”运用比喻, ( 1 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抗坏血酸很容易被氧化,从而生成一种物 质脱氢抗坏血酸。 ( 1 分)(4)(3 分)举例子, ( 1分)具体地说明了抗坏血酸作为食品添加剂运用广、作用大。 (2 分)(5)( 4 分)并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有害,有的食品添加剂有营养价值,有的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风味、口感,增加视频稳定性,不必谈“剂”色变。 ( 2 分)只要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无害的。( 2分)(如果答成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不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