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说课稿.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37660 上传时间:2021-03-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车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乘车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乘车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乘车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乘车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车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乘车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是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车(即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一、说教材首先,我对教材实行分析。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属于初步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它为进一步学习2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使学生体会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并准确实行计算。 2.数学思考目标: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2、。 3.问题解决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4.情感态度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团队意识。 在研读教材、教参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并学会计算。 2教学难点:按运算顺序实行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学情 乘车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热情活泼,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基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养成了初步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3、同时一年级的学生具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等特点,需要我从上课激情、情境创设等方面去改善。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法上,我认为教学中理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情境表演等方式完成教学。在学法上,通过学生掌握观察、挖掘数学信息、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动手操作、情境表演等方式合作解决数学问题来完成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课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新课准备(5分钟);二、新授(25分钟);三、巩固练习(10分钟)

4、1、新课准备 (1)复习旧识,用开火车的形式考察10以内加减口算的掌握情况,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也增强学生口算水平。 (2) 创设一个“数学王国游览记,乘坐公交车”的故事情景,以此引出新课学习。 2、新授 (1)三家店站点(即连加运算)此环节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手操作来自主解决问题。 (2)七里庄站点(即连减运算) 通过小组合作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观察图,自己提问、自己摆小棒、写算式和理解各部分的意义。 (3)九棵树站点(即加减混合运算)通过具体情境表演让学生参与乘车过程、通过摆小棒和画图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加深学生对加减混合的理解。 3、巩固练习 通过书本46-47页练一练相关练习来完成 五、说预期效果 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体性,让学生多说多问多写多思考,完成本节教学目标。 这就是乘车的说课稿,最后,欢迎各位老师批评与指正,帮助我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