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48673 上传时间:2021-03-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理解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一节课的好坏,很大水准上取决于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所以,在教学本课时,必须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如利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多媒体直观地体现地理事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指导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的生活积累,讨论南北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差异,采用读图、析图分析法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秦岭淮河相关地理特征。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本节教材的重点。教材由易到难分析秦岭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活习惯的一些差异及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

2、生掌握一些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并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水平,以及搜集处理资料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在学习区域地理过程中,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它反映了区域之间地理差异性。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它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活习惯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个节内容是本章重要的基础,对本章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节内容比较感兴趣,但因为学习基础比较差,需要教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逐步分析,引导学生学习。所以,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达到学习的目的:1、讲析。通过讲析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和思考问题的水平。2、课件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来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

3、理意义以及南北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差异。3、联系生活实践来讨论、分析问题。由旧知来联系新知实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准确结论,培养其解决问题的水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秦岭淮河的位置及地理特征。2、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3、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及界限。4、掌握学区域地理的方法。5、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水平,搜集处理资料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水平目标:培养学生读图、识图水平。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2. 难点:分析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显著差异。教学流程示意 导入新课新课讲析课堂练习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4、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学生朗读本章前言导入新课二、讲析:1、秦岭与淮河2、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一)教师展示课件1(秦岭淮河影像资料)展示课件2(秦岭-淮河示意图)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读图能不能顺利完成75页的活动题?(二)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秦岭-淮河两段文字。(三)课件:中国地形图。(四)课件展示77页活动题。(五)教师小结。(六)课件展示: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中国年降水量图、中国温度带图、中国干湿地区图。(七)指导学生联系以前的知识和平时生活积累南北方还存有哪些差异。(八)课件展示:1、中国四大地理分布图;2、中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图。(九)指导学生读课文。1、学生

5、观看,留下直观印象;2、学生独立完成活动题;3、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了秦岭-淮河的相关内容;4、学生读图,观察来了解秦岭-淮河在中国的位置和作为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分水岭;5、学生独立完成76页活动题;6、分组讨论差异产生的原因;7、7、学生通过读图、析图,找出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差异;8、学生积极讨论回答问题。用多媒体课件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思考水平;初步了解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初步了解南北差异;通过讨论促动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水平;联系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四大地理区域三、课堂练习1、学生通过读图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和分布;2、找出四大

6、地理区域的界限;3、独立完成78页活动题;4、学生通过读图了解该线将我国划分为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两部分;5、学生独立完成79页连线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水平四、归纳小结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其南北两侧差异显著,将我国东部地区划分为南方和北方;2、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结合起来,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五、布置作业作业:学生搜集相关黄河夺淮入海的资料,并分析淮河成为害河的原因,提出治理措施。板书设计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 一、秦岭与淮河 1、秦岭 位置 2、淮河 位置 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7、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北方地区 、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气温 降水量 干湿状况 生活习惯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最重要体现在“有效上”,或者说,效果要最佳。为此,自己在每次教学活动中,非常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我始终沿用提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来学习、来讨论,并在课堂上边讲边练、边讨论。如此,能及时巩固学习效果。本课我着重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读图析图能力、思考问题能力等出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独立完成作业,认真读图、析图、讨论,培养、拓展其思维能力。自己认为,这堂课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已掌握了两大知识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差异和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