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52543 上传时间:2021-03-2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透镜及其应用,1、探究一:,2f,2f,F,F,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u,v,成像规律一,作图法,模拟实验(实物动画),应用:照相机,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原理: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大 于二倍焦距时,底片上就成了一 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离照相机越_,底片上 成的像越小,而镜头离底片越_.,远,近,成像规律二,作图法,模拟实验(实物动画),应用:投影仪,2、探究二:,倒立,放大,实像,u,v,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 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 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

2、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 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 到物体间的距离,C,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 的结构图,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6.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适当_(填“增大”或“减小”) 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 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 (填“上”或“下”)移动。,增大,下,模拟实验(实物动画),3 、探究三:,成像规律三,作图法,应用:放大镜,u,v,放大,正立,虚象,

3、7.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A,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倒立,缩小,实像,2fuf,v2f,2fvf,u=2f,u=f,uf,不成像,倒立,倒立,实像,实像,等大,放大,v=2f,正立,放大,虚像,照相机,测焦距f=u/2,投影仪、幻灯机、放映机,测焦距,放大镜,注: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凸透镜成像的两个特殊的位置,1、不能成像的位置: ;,2、像与物等大,倒立,实像,像距等于物距 的位置:

4、 .,物体处在焦点上,物体处于两倍焦距位置,关于实像与虚像,实像:是由 的像,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是 看到像的。,虚像:是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是 看到像的。,光线聚集成,可以,不可以,2、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厚度: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这样眼睛就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眼睛和眼镜,眼睛的结构:眼睛的晶状体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 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 膜上,形成物体的倒立缩小的实象,近视眼,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比正常眼凸

5、,变得太厚,折射光的能力太强,从无限远处射来的平行光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会聚在视网膜前。 矫正方法:配戴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眼睛和眼镜,远视眼,眼镜的度数:,原因:晶状体比正常眼扁些,晶状体太 簿,折射光的能力太弱,平行光的会聚点在视网膜后,因此,来自近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同时,近点远移,因此看远、看近皆不清楚。 矫正方法:配戴凸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透镜焦度:透镜焦距的倒数。即: 1f,眼镜的度数:透镜焦度乘以100,透镜的焦距单位:米(m),近视镜片为负值,如:-200度,远视镜片为正值,如:200度。,2、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改作业,听到远

6、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高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老师是近视眼 B高老师不戴眼镜看近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前方 C高老师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过厚 D高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例1、小丽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他的外公看报时却把 报纸放得很远,小丽和外公分别戴装什么样的眼镜 矫正视力( )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凹透镜和凸透镜 例2、如图所示,画出了光线经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则在 虚线处的透镜应是( ) A、凸透镜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 C、凹透镜 D、凸透镜和凹透镜都不可以,D,C,F1,F1,F2,F2,O1

7、,O2,2f1,物镜,目镜,显微镜的光路图说明:,物镜,目镜,望远镜的光路图:,显微镜和望远镜,使被观察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把物体的像放大,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把物镜成的实像,放大成虚像,把物体的像移近 把物体的像放大,例1、小丽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他的外公看报时却把 报纸放得很远,小丽和外公分别戴装什么样的眼镜 矫正视力( )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凹透镜和凸透镜 例2、如图所示,画出了光线经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则在 虚线处的透镜应是( ) A、凸透镜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 C、凹透镜 D

8、、凸透镜和凹透镜都不可以,D,C,例3、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像 的(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例4、李东从侧面透过球形玻璃鱼缸欣赏水中游动的金 鱼 ,他所看到的“金鱼”是( ) A、放大了的金鱼实像 B、放大了的金鱼虚像 C、缩小了的金鱼实像 D、缩小了的金鱼虚像,D,B,例5、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 的结构图,在水平位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 水平方向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平 幕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 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

9、,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平幕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 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平幕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 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平幕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 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平幕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 到物体间的距离,C,例6、医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 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 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 于_,我们用它能看到汞柱被放 大后正立的_像。,6图,5图,凸透镜(放大镜),虚,例7、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 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

10、。若使用航空摄影照 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的距离 为( ) A、100mm以外 B、50mm以内 C、略大于50mm D、恰为50mm,分析:航空摄影是指飞机向地面拍照,由于物距较远,相 当于从无限远处入射的光线,它所成的像在焦点附 近且略大于焦距。,C,例8、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到凸透镜20cm处,调 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 像,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1cm B、12cm C、20cm D、以上都不对,分析: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f u2f u12cm 即:f12cm2f 得:6cmf12cm u20cm 即:f20cm2f 得:10

11、cmf20cm 综合上述 10cm f 12cm 故选C,A,例9、有A、B、C、三块凸透镜,现用这三块凸透镜做成 像实验,当保持各凸透镜跟物体距离相等的条件下、 得到如下表的实验记录,由此可知A、B、C、三个 凸透镜的焦距关系为( ),A、ABc B、CAB C、ABc D、BCA,分析:A成像性质可知:Au2A,可得:u2Au B成像性质可知:u2B, 可得:Bu2 C成像性质可知:uC, 可得:Cu 故可得:CAB,B,例10、某同学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 律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实验数据如下表:,(1)请分析以上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 结论一_ 结论二_ 结论三

12、_,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大于焦距时,成的像都是倒立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小,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焦距大的,像到凸透镜距离大些。,像的大、小,像的虚、实,(2)根据你探究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你认为上述探究 实验还缺少什么项目?请补在上表下面的两行里。 (3)你觉得该同学的探究实验是否完整和全面?提出你 的看法。,答(3)该同学的探究实验不够完整和全面,探究的都是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的焦距的情况,没有 探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焦距的情况,另 外像的性质也仅仅讨论像的正、倒,没有讨论像的大 小、虚实。,例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 放在a、

13、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蜡烛放在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 在_处得到正立的虚像;在_处 的成像规律是幻灯机的原理,2,a,b,c,d,o,a,d,c,1、下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2、下图的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C,A,4、“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皮影-光的反射 C、倒影-平面镜成像 D、摄影-凸透镜成像,3、下图中的现象,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是(),D,B,5

14、、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墙,釉面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具有能量 D、光沿直线传播,A,6、(柳州、北海课改区)如图6所示是观察平面镜成像的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这一实验步骤可以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成的像的_,同时还可以确定_。,大小,像的位置,6、如图所示,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7、一只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B,C,8、如图的漫画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由于光的折射,水底看起来变得浅了,实际更深,9、小宇最喜爱的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现在小宇想要探究“大小 、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完成如下的工作: (1)这次探究所需根据器材有哪些?请你写出来 (2)请你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 (3)请你设计出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在这次探究过程中,你所运用的一种主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什么?,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