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9753687 上传时间:2021-03-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年级语文下《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年级语文下《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年级语文下《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年级语文下《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说明.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二年级语文下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说明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是学习理解古诗游子吟,古诗是辅助理解古诗的材料。难点是理解古诗中的词句,让学生体会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及母子之间纯洁而真挚的情意。本课学习古诗12 句,课文12 段。根据教材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作如下设计。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古诗入手,由学生质疑,再由学生自学课文 12 段来释疑,教师点拨,相机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比较四种句子,紧扣语言文字:一针针,一线线、夜深了、还在等词,让学生渐渐理解母亲的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质疑,自学,释疑,相机点拨的教学体系是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能轻松习

2、得。 2.渲染母爱之情,以情动人,产生共鸣。开头从妈妈喜欢吃鱼头的故事导入,一开始就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教学中充分运用幻灯,图文结合,展示母亲伟大的形象;指导朗读母亲的临别话语,共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学生情感进一步升华。母亲的恩情一、导入新课:讲妈妈吃鱼头的故事。从古到今,每一位母亲都会把自己所有的爱心无私地奉献给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们难以忘怀母亲的恩情(读题)1 / 7课文介绍了谁的母亲,她又如何关心自己的孩子的呢?二、初读课文1. 自由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读通每一个句子纠正:针脚( jiao )湿润挂念缝补2. 检查,分别指名读全文三、学习古诗 12 句过:这篇课文真是与众不同,前面

3、讲了一个故事,后面介绍了一首有名的古诗,叫什么?游子吟。齐读古诗。1. 古诗有几句话?我们学习前两句。2. 自由轻声读读 1 2 句古诗,哪些词句不懂,请划一划。(慈母、游子、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3. 这些问题不用老师教,大家只要仔细读一读 12 小节就能解决,你们想想怎么样解决?自由读读12 小节,找出书中的词句来解决不懂的古诗意思。同桌可以讨论讨论(每人解决 12 个不懂的问题) 2 / 74. 分组讨论:(1)游子:a. 指孟郊(你是游子吗?为什么称孟郊为游子)师:出远门,很长时间无法回家的人叫游子。b. 出远门了(谁出远门了?)(2)慈母:慈爱、慈祥的母亲。(3)密密缝:母亲还在

4、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幻灯)句子训练:这句话就是讲:母亲在油灯下缝着。母亲在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缝着。1、2 两句有什么不同?(幻灯)多了一针一线,知是母亲是用手中的针线缝补衣服。母亲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2、3 句有什么不同?3 / 7第 3 句改成了一针针一线线,知是母亲缝了很多针,缝的时间长,缝得很密。是啊,缝补一件衣服是多么的不容易,要一针针一线线,千针万线才能缝制成一件衣服。而母亲是那么的认真,每一针、每一线都不马虎。看,这是针脚,针脚与针脚之间很近,一线挨着一线,真是密密缝啊!好好为什么要密密缝呢?(孩子要出远门,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也许好多年都不回家,好好生怕孩

5、子衣服穿破,所以要做结实一些。)这真是一位慈祥的母亲的啊!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有什么不同,好在哪里?(仅仅在晚上缝吗?)师:天很晚很晚了,到了深夜,一轮弯弯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人们渐渐地进入了梦乡,母亲却还在油灯灯光下,借着忽明忽暗的灯光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衣服,她真是太辛苦了。她把对儿子的疼爱,对儿子的关怀全部倾注在这一针针一线线之中,这真是一位慈祥的母亲。 疼爱 指读。评:夜深了,(吵得我们睡不着)突出深,还在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4 / 7齐读。(4)临行什么时候出门?(第二天清早)什么时候缝补衣服?(前几天)出远门的前几天就是临行。这是讲了好好缝补衣服的时间。在出远

6、门的前几天。(5)意恐迟迟归想:孩子这回出远门,还不知是什么时候回来。母亲一边缝衣服,一边为儿子担心。担心就是意恐。担心什么?迟迟不回家,要过许多许多年才能回来。还有哪句也是意恐迟迟归的意思?说:郊儿,娘天天挂念着你,可要平安回来啊!谁来读一读。读一读。怎么说的?(幻灯)望着,眼里含着泪水,望着要出远门的儿子,心想儿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她双手仅仅抓住儿子的手说。(饱含爱的心情)指名,齐读。 母亲在孟郊出远门时为他缝补衣服,一边做一边为他担心,怕他迟迟不归,儿子上路了,他又千叮万咛嘱咐,要儿子平安回来,这就是母亲,她平凡而又伟大,让多少孩子饱含着温暖,让多少游子为她5 / 7而思念自己的家园,这时,使我想起了一首歌,放世上只有妈妈。5. 母亲疼爱孩子,孩子呢?(也爱母亲,更加的感激自己的母亲)引读,孟郊听了湿润了。为什么湿润?又多了几根白发。(又多的白发是为孩子熬夜缝制衣服辛苦造成的,母亲真辛苦。)所以这件事给孩子留下了深深的印象。6. 让我们饱含母亲对孩子疼爱的感情,孩子对母亲感激的感情,朗读古诗前两句。注意停顿慈母 / 手中线,游子 / 身上衣。临行 / 密密缝,意恐 / 迟迟归。母亲这样关怀儿子,儿子能报答母亲的恩情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学习生字生词6 / 7恩补针指导写田字格:恩(上小下大)、补、针关键笔画:恩的一、补的衤、针的一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