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县畜草产业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58576 上传时间:2021-03-2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县畜草产业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1年县畜草产业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1年县畜草产业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1年县畜草产业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1年县畜草产业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县畜草产业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县畜草产业工作总结.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县畜草产业工作总结渭源县畜草产业工作总结今年我县的畜牧兽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南牛北羊川沿鸡,全县发展放养鸡”的总体思路,以建设“全国有名的绿色肉食品生产基地”和“全省肉牛养殖大县”为目标,全力发展肉牛产业、放养鸡产业和生猪产业,努力提高全县畜禽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升设施畜牧业发展水平,着力培养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县畜草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472.5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9万吨,养殖企业达到26个,养殖小区达到20个,规模养殖户达到4691户,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690元

2、。截止目前,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463.04万头只,同比增长5.5%;其中,牛饲养量达到11.57万头(出栏2.12万头),羊饲养量达到22.07万只(出栏7.46万只),猪饲养量达到30.02万头(出栏16.85万头),禽饲养量达到403.1万只(出栏285.79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6%、14.8%、12.2%和3.4%;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24万吨、1950吨和523吨,同比分别增长11.7%、16.7%和1.7%。一、畜牧兽医工作完成情况(一)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一是新争取项目取得较大突破。根据全省畜牧业发展形势和国家的有关产业扶持政策,向发改、财政、扶贫、科技等部门

3、申报项目21项;截止目前,批复下达我县的畜牧工程项目共有8项,总投资822.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17.5万元,完成项目争取540万元任务的151%。二是在建、新建项目稳步推进。今年,共实施秸秆养畜示范建设、生猪标准化建设、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开发等畜牧项目17个,总投资2132.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827.5万元。通过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和资金的投入,我县畜牧产业多元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正在初步形成。三是招商引资取得较大突破。今年,已从兰州市引进良种牛羊饲养场建设项目1个,总投资万元,招商引资手续齐全,已到位资金900万元,全面完成了8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目前正在与_太富集团洽谈生

4、猪养殖及屠宰加工项目,计划投资3.7亿元,如该项目能够顺利签约,将填补我县生猪屠宰加工的空白,有效提高我县动物及动物产品的附加值,推动我县生猪养殖再上一个新台阶。(二)设施畜牧业工作从年初开始,我们通过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就今年设施畜牧业建设工作进行了分析讨论,下发了设施畜牧业建设方案。在_月_日_召开了全县畜牧兽医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签订了设施畜牧业目标管理责任书,设施畜牧业各项工作建设进展顺利。一是结合整村推进、_开发和畜牧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地点,确定了田家河乡韦家河、北寨马莲、新寨姚集、柳林、康家山、大安杜家铺和秦祁铜钱等18个村庭园式规模养殖专业村,为每个专业村选派了

5、1名专业技术强、素质好的技术骨干具体负责指导技术培训、规模养殖、圈舍改建和良种引进等工作。完成牧草种植5.4万亩(其中:多年生2万亩,一年生3.4万亩),完成任务5万亩的108%;改建圈舍5860户7117间,占任务7000间的101.7%;通过加强部门协作,整合能源沼气和整村推进项目资源,实行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发放统一设计的标准化暖棚圈舍修建图纸10000多份,共举培训班95期,培训人员10440人次以上;新发展规模养殖户905户,占任务900户的100.6%,全县各类规模养殖户已达到4691户。二是狠抓了基础母畜扩群工作。依托产业开发、扶贫整村推进等项目资金,全县共引进基

6、础母牛1101头,占任务1000头的110.1%;完成肉牛自繁2208头,占任务头的110.4%;引进基础母羊_只,占任务只的101.2%;完成肉羊自繁7580只,占任务7000只的108.3%。三是狠抓了秸秆青贮氨化工作。_动员广大养殖户新购置大中型铡草机23台,全县铡草机、粉碎机已累计达到8509台。动员指导养殖户新建青贮氨化池145个1.18万立方米,完成任务1万立方米的118%;新投放青贮氨化袋5800条1.3万立方米;已完成氨化2.01万吨,玉米秸秆青贮8.01万吨,共计完成青贮氨化10.02万吨,完成市级青贮氨化3万吨任务的334%。四是狠抓了规模养殖工作。为了加快养殖小区、养殖企

7、业和规模养殖户等各项工作建设进度,我局结合畜牧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从年初开始,提前谋划,确定了7个市级规模养殖小区和8个市级规模养殖企业,市上下达我县的养殖小区、养殖企业建设任务均为5个;目前,按照市级建设标准,共计投入建设资金437万元,建成养殖小区7个、养殖企业8个;种植优质牧草5.4万亩,完成任务5万亩的108%;新发展规模养殖户905户,完成任务900户的101%。五是狠抓了品种改良工作。新建成冻配改良点1个,改造提升会川、新寨等冻配点5个;全县黄牛冻配改良点达到21个、羊改点达到71个、猪改点达到47个。已购进冻精细管1.6万支、液氮1850立升,完成授配母牛1.028万头,占市级任务

8、8000头的128.5%;完成肉羊改良2.04万只,占任务2万只的102%。(三)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开发工作一是为了将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抓好抓实,我局抽调业务技术骨干力量_成立了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开发办公室。二是按照养殖业和旅游业相结合、规模放养和散养相结合的要求,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及时邀请省上资质单位对黄香沟牧区5个10万只以上的规模放养点从小区布局、现代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规划并按照规划完成了建设任务。三是南山放养虫草鸡协会对负责的30个规模放养点均进行了落实。同时,为了有效降低养殖户的饲养风险,南山放养虫草鸡协会开展了订单养殖签订工作,已签订养殖订单合同55万只,截至目前,全县禽

9、饲养量达到395.4万只。(四)畜牧品牌打造工作一是在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地方标准定西市无公害畜产品-放养虫草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定西南山放养虫草鸡标准的基础上,定西南山放养虫草鸡鸡肉标准又通过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_的专家组的评审,有望年内颁布。二是在“秀峰”牌畜禽产品商标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的同时,今年315质量安全日甘肃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对“秀峰”牌虫草鸡“甘肃名牌产品”证书进行了颁证;以上两项工作填补了我县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空白。三是渭源南山放养虫草鸡产地和产品获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认证”后,南山放养鸡土鸡蛋又获得“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农业部

10、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渭源县南山放养虫草鸡养殖基地被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为“甘肃省南山放养虫草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四是将南山放养虫草鸡和放养虫草鸡土鸡蛋包装产品申报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产品。五是将跟踪完成渭源黄香沟鸡、渭源南山放养土鸡蛋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作。(五)争取全省肉牛养殖大县工作一是及时_畜牧系统全体职工协同乡镇干部对各乡镇养牛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已完成16个乡镇的数据调查统计工作,编制完成了渭源县争取全省肉牛养殖大县材料汇编。二是通过与省市相关部门衔接,市畜牧兽医局、市统计局对我县牛的饲养量、存栏量进行了确认,并将我县肉牛养殖基本数据向省统计局以定市统_文件向省统计局进行

11、了上报;省统计局已经对我县的8个乡镇11个普查小区的肉牛养殖数据进行了抽查核实。近期,我们通过与市畜牧局衔接,于_月_日向省农牧厅又上报了1_号关于将渭源县列入全省肉牛养殖大县_请示,目前正在衔接中。(六)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完成了动物实验室的考核验收工作。根据农业部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规定,甘肃省动物疫控中心代表农业部对我县兽医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考核评审,并顺利达标,使我县兽医实验室成为甘肃省第六个通过农业部考核验收的县级兽医实验室,标志着我县取得了承担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和检测等技术资格。对我县今后搞好动物疫病防控、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根据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12、安排意见,我们以重大动物疫病全覆盖免疫为重点,以规模养殖场(户)、养殖专业村和交通沿线区域为重点,以春秋两季动物集中免疫为重点,积极开展了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有效防止了动物疫病在我县的发生。全年共免疫牲畜口蹄疫38.33万头(只次,其中免疫猪口蹄疫18.4万头次,免疫牛口蹄疫6.58万头次,免疫羊口蹄疫13.35万只次;免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18.4万头次,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125万只次,免疫猪瘟18.4万头次,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均达到100%。全年免疫鸡新城疫112.58万只次,免疫率97.9%,另外免疫猪肺疫15.21万头次,免疫猪丹毒15.21万头次,免疫羊痘12.49万只次,免疫注射羊四联

13、12.52万只次,免疫牛出败6.32万头次,免疫率均达到上级要求的标准。春季集中免疫工作代表全市通过了省级验收,代表甘肃省通过了农业部验收。秋季集中免疫工作刚刚结束,等待省市_的验收。三是完成了养殖业惠农政策的落实工作。根据上级的安排,在县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今年上半年落实能繁母猪保险户2685户、能繁母猪2717头,补贴农户保险费13万元。下半年落实能繁母猪财政直补农户3214户、能繁母猪4580头,直补农户财政资金45.8万元。(七)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市局_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_通知要求,我局认_署专项整治工作,严格按照市局制定的专项整治行

14、动方案,结合部门工作职责,扎实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一是及时成立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监督所所长为副组长、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采用日常监管和专项检 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的集贸市场、餐饮业、肉类销售摊点、屠宰场、超市、_食堂、规模养殖场(户)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了监管对象档案。二是加强了动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畜禽及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报检制度、异地调运畜禽申报制度、不合格畜产品报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宣传,提高了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律意识,使畜产品安全知识深入人心,营造一个_畜产品安全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15、三是加大了对集贸市场、饭馆、肉类销售摊点、超市、_食堂、蔬菜经营店(兼营冻鸡肉)等的监督检 查。严厉查处无有效检疫证明、无免疫标识、应免而未免畜禽上市交易,坚决杜绝无检疫证章、无检疫标识的畜禽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严厉打击逃避检疫和贩卖病死畜禽肉品的行为。四是加强对规模养殖场(户)及奶牛养殖户的监管,特别对他们的饲养环境、防疫条件、无害化处理设施、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 查,指导养殖户科学用药用料。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补免工作,提高畜群免疫保护水平,降低疫情发生风险。截至目前专项整治共检 查肉品经营市场2家(次),活畜交易市场2家(次),各种肉类销售经营门店(摊点)56家(次),超

16、市2家(次),饭馆68家(次),学校_食堂12家,规模养殖户7家,出动检 查人员60人(次),出动车辆10辆(次)。共检 查牛羊肉1.6吨,猪肉12.3吨,鸡肉0.4吨,检出病害肉26公斤,进行收缴和无害化处理;发放餐饮业肉品购销登记台帐60本,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20份,办理简易违法案件2起,与3户畜禽贩运户补签了畜禽贩运监管责任书,与6家兽药饲料经营户补签了兽药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书,补签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40份。今年共与监管对象签订责任书210份,承诺书210份。(八)渔业生产一是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今年上半年共举办水产养殖培训班2期,培训人数60人,提高了水产技

17、术人员的自身业务水平。二是建成游钓池塘10亩,配备餐厅、娱乐休闲场所600平方米。三是引进各类鱼种50万尾,其中鲤鱼种15万尾,鲢鱼种10万尾,草鱼种20万尾,鲫鱼种5万尾,经过各养鱼户的精心培育,鱼种长势良好,平均成活率80%以上,平均尾种50克,为渔业生产打下了基础。(九)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落实情况一是确定了草原承包面积。及时建立健全了_机构,编制了渭源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方案。已完成草原承包面积81.28万亩,其中:落实草原承包到农户面积64.31万亩,黄香沟牧场承包面积16.97万亩。二是完成了基本草原划定。划定基本草原面积81.03万亩,其中:人工草地面积30.5

18、5万亩,天然草原面积50.48万亩。三是完成了禁牧区域划定和草畜平衡计划。划定禁牧区域46万亩,核定草畜平衡面积35.28万亩,载畜量35758个羊单位,超载77232个羊单位。目前,省上已下达我县草原生态保护奖补资金325万元。二、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县的畜草产业虽然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产业投入不足,缺乏大项目的带动支撑养殖规模小,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作用还不强。产业链条短,内部环节松散,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整体效益差。质量安全控制水平低,监管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在建的养殖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同时没有用于发展集约化养殖企业的贮备土地

19、,制约了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业发展步伐。下半年工作打算立足优势抓谋划我县饲草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县共有天然草原81.28万亩,人工草地16万亩,全县年可推广青贮氨化饲草在10万吨以上;相对丰富的饲草和劳动力资源,为发展草食畜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结合我县地理环境优势,提出了“南牛北羊川猪鸡,全县发展放养鸡”的总体发展思路,制定了渭源县设施畜牧业发展规划、渭源县_年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和渭源县南山放养虫草鸡发展五年规划。确立了打造“全国有名的绿色肉生产基地”的目标。计划在全县建成10(请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万只以上的南山放养虫草鸡养殖小区5个、1万只以上的规模放养点50

20、个;新建养殖企业8个,新建养殖小区7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900户;引进基础母牛1000头、基础母羊只,建设30m3以上青贮氨化池200眼,完成青贮氨化10万吨;完善和新建牛冻配改良点6个,完成肉牛改良1万头,肉羊改良2万只,改建圈舍7000间;种植优质牧草5万亩。多方筹资抓投入一是发动群众“投资”。充分发挥广大养殖户的主体作用,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引导有养殖意愿的农户、特别是外出务工回乡创业人员发展畜牧养殖业。二是整合项目“筹资”。结合畜草产业“_五”规划,编制完成了项目建议书及可研报告38个,其中有条件争取的项目达到12个以上。并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加强衔接,从农牧、扶贫、发改、财政、科技等部

21、门多渠道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争取全年项目下达资金达到540万元以上。今年的畜牧建设项目有渭源县黄香沟牧区清源渭宝养殖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项目10个,总投资67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52万元,对这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抓好督促检 查,对建设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不予验收,不予拨付资金,确保将国家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的发挥项目建设带来的效益。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全面落实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利用我县的自然资源和畜牧特色品牌优势,争取、引进一批畜牧工程重点项目,切实解决设施畜牧业建设“资金短缺”这一瓶颈问题,不断增加设施畜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四是以奖代补“融资”。对县上安排300万元

22、用于设施农牧业的补贴,按照“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南山放养虫草鸡规模放养点、基础母畜扩群、养殖企业、小区、青贮氨化池建设等进行补贴,充分激励、调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加快全县设施畜牧业建设步伐。改良品种抓效益在继续完善县级冻配改良站的基础上,把基层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和品种改良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项目配套和财政补贴等形式,多方筹集资金,加快黄牛冻配改良点、羊改点和猪改点的建设进度;继续对重点村社、养殖场和龙头企业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常年蹲点开展技术服务,形成县、乡、村和重点养殖企业三级良种冻配和技术服务网络,使全县牛、羊、猪、鸡改良点覆盖面达到80%以上。加强配套抓服务一是狠抓优质

23、饲草基地建设。积极引进推广紫花苜蓿、饲用甜高粱、高蛋白饲用玉米为主的优质牧草品种,全面夯实并完成剩余的1.8万亩优质牧草种植任务(其中多年生牧草0.2万亩、当年生1.6万亩)。二是狠抓饲草转化利用。依托丰富的秸秆资源,切实加大青贮氨化饲料推广应用力度,建成青贮氨化池200眼,购置青贮氨化袋3.8万条,全面完成10万吨的青贮氨化饲料任务。三是狠抓标准化圈舍改造。按照“科学、简易、实用”和“生态、循环、清洁”的原则,把沼气建设与标准化圈舍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广“良舍”实用技术,全面完成标准化暖棚圈舍建设任务。四是狠抓技术培训服务。为切实提_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转变传统养殖观念,抽调专业技术骨干就

24、良种引进、标准化圈舍修建、饲草料调制、防疫保健、科学饲养管理等方面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五是狠抓动物防疫。县财政每年投入15万元的动物防疫经费,并为217个村级防疫人员每年解决了360元的工作报酬,稳定了动物防疫队伍,为动物防疫工作奠定了基础。下半年,计划举办3期动物疫病预防及动物疫情处置应急演练,有效提高我县动物防疫应急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防止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保障全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健全机制抓保障在畜草产业发展上探索建立“四项机制”:一是_领导机制。建立县上分管领导亲自抓、部门和乡镇具体抓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和县乡畜牧技术人员包乡镇、包村社、包农户的技术指导责任制,加大工作督促检 查力度,

25、切实靠实各级干部的工作责任。二是考核奖罚机制。把“以基础母畜扩群、养殖企业、小区建设”等为主的设施畜牧业发展工作纳入县政府综合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体系,制定考核细则和奖罚办法,坚持年终考核、动态考核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切实强化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抓工作的责任。三是协作配合机制。从制定规划、业务指导、资金投入、人才保障和舆论宣传等方面切实明确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形成“县乡齐动、部门联动、群众互动”的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四是资金投入机制。积极利用担保公司,争取金融支持;积极谋划项目,争取财政支持;建立以奖代补机制,争取政府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外资投入;撬动民间资本,争取群众参与。通过多元化的投

26、资,进一步完善和拓宽我县畜草产业发展融资平台,为全县畜草产业的发展开辟持续稳定的资金筹措渠道。第二篇:县畜草产业工作考核评分标准渭源县畜草产业工作考核评分标准一、乡镇政府(一领导重视(5)1、成立_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1分)2、制定详细的畜草产业工作实施方案(1分)3、出台扶持政策(2分)4、各项工作有分解任务计划、有责任领导、具体的责任人及有总结(1分)(二)畜牧业生产指标(5)1、畜禽饲养量(3分)(1)完成任务指标(2分)(2)有进度报表、花名册(1分)2、禽、蛋、奶产量(2分)(1)完成任务指标(1分)(2)有进度报表、花名册(1分)(三)设施畜牧业(401、养殖企业、小区(10)(

27、1)达到养殖企业(小区)、园区建设标准(6分)(2)投产运营(3分)(3)有营业执照(1分)2、引进基础母牛(5分)(1)完成任务指标(1分)(2)提供基础母畜扩群到户花名册(0.5分)(3)有引种报告并有批复(0.5分)(4)各项引种检疫手续齐全(0.5分)(5)有引种_(0.5分)(6)给予资金扶持(2分)按花名册入户实地抽查推算为主,根据完成比例计分。3、引进基础母羊(5分)(1)完成任务指标(1分)(2)提供基础母畜扩群到户花名册(0.5分)(3)有引种报告并有批复(0.5分)(4)各项引种检疫手续齐全(0.5分)(5)有引种_(0.5分)(6)给予资金扶持(2分)按花名册入户实地抽查

28、推算为主,根据完成比例计分。4、组建养殖合作社(2分)以工商局或民政局办理的营业执照为准5、养殖专业村建设(2分)(1完成任务、达到标准要求(1分)(2有实施方案、示范点花名册(0.5分)(3有半年总结、年终总结(0.5分)以花名册入户抽查推算为主,根据完成比例计分。6、新发展规模养殖户(2分)(1完成任务、达到标准要求(1分)(2登记花名册齐全(1分)按花名册入户实地抽查推算为主,根据完成比例计分。7、圈舍改建(2分)(1完成任务、达到标准要求(1分)(2登记花名册齐全(1分)按花名册入户实地抽查推算为主,根据完成比例计分8、新建30m3以上青贮氨化池(窖)及装填(8分)(1)完成任务、达到

29、标准要求(4分)(2)完成装填(1分)有花名册(1分)(4)给予资金扶持(2分)按花名册入户实地抽查推算为主,根据完成比例计分。9、种植多年生牧草(2分)(1)完成任务指标(1分)(2)有花名册(1分)按花名册入户实地抽查推算为主,根据完成比例计分。10、种植一年生牧草(2分)(1)完成任务指标(1分)(2)有花名册(1分)按花名册入户实地抽查推算为主,根据完成比例计分。(四)南山放养虫草鸡(20)1、发展规划(2)1、建成规模放养点(8分)2、完成年饲养量(7分)3、有花名册(1分)4、进度报表(2分)(五)动物疫病防控及畜产品安全(5分)1、春秋两季安排意见(1分)2、落实防疫员经费(2分

30、)3、免疫率(1分)4、辖区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及畜产品安全事故(1分)(六)科技示范点建没(5分)1、花名册(2分)2、完成任务量(3分)(七)项目争取(10分)按完成率10分计分,根据实际可以超过10分(八)招商引资(10分)按完成率10分计分,根据实际可以超过10分二、县直及省市驻渭单位,乡镇林场、畜牧兽医站、林业站1、成立领导小组(10分)2、制定实施方案(20分)3、建成放养点基础设施(30分)4、完成饲养量(30分)5、进度报表(10分)三、涉业务县直单位(一)畜牧业生产指标(10分)1、畜禽饲养量(5分)(1)完成任务指标(3分)(2)有进度报表、花名册(2分)2、禽、蛋、奶产量(5

31、分)(1)完成任务指标(3分)(2)有进度报表、花名册(2分)(二)设施畜牧业(40分1、确定包片领导、包乡镇技术人员(5分)2、设施畜牧业建设各类花名册(10分)3、完成任务指标(15分)3、实施方案、工作总结(10分)(三)南山放养虫草鸡(20分)1、发展规划(3分)2、包片领导、包乡镇技术人员(3分)3、完成任务指标(10分)4、实施方案、工作总结(4分)(四)动物疫病防控及畜产品安全(6分)1、春秋两季安排意见(2分)2、免疫率(2分)3、辖区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及畜产品安全事故(2分)(五)品牌打造(4分)1、制定标准(2分)2、完成申报(2分)(六)畜牧项目争取(10分)按完成率10分

32、计分,根据实际可以超过10分(七)招商引资(10分)按完成率10分计分,根据实际可以超过10分第三篇:县畜草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_关于支持定西加快_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精神,推进我县畜草产业向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示范化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依据畜草产业“_五”规划,结合畜草产业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_县“_五”畜草产业发展规划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县畜草产业发展的意见(渭发_1_号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现代科技为支撑,产业化经营为抓手,外引内强龙头,切实夯实畜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四大优

33、势产业(肉羊、肉牛、生猪、放养鸡),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全力推进我县畜草产业向现代畜草产业方向发展,创建优势品牌,全面提升畜产品数量和质量,努力实现“两个优先、三个提高、四个确保”,即:规划优先、龙头优先;提高现代畜草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草产业发展中的科技贡献率,提高畜草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畜产品市场供应,确保畜草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确保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二、发展目标1、经济指标(%):畜牧业增加值增长率35%,人均牧业收入增长率35%;畜草产业产值达到12亿元,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250元。2、畜牧业生产指标:到_年底,牛饲养量达到13万头,出栏8.8万头,猪饲

34、养量达到35万头,出栏21万头,羊饲养量达到45万只,出栏30万只,南山放养虫草鸡饲养量达到800万只,出栏60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3.5万吨,禽蛋产量达到3000吨,奶类产量达到3000吨。三、主管单位、实施单位主管单位:_县畜牧兽医局负责人:田_技术负责人:_实施单位:各乡镇政府,县直有关单位、部门,全县养殖企业、小区、合作社,畜牧站、种草站等。四、实施时间:_年(一年度)五、建设地点:_县所辖各乡镇六、建设内容及规模1、设施畜牧业建设:(1)基础母畜扩群工作:引进基础母牛3000头、基础母羊5000只。(2)养殖场(小区)建设、发展规模养殖户和专业合作社:新建养殖企业39个,养殖小区1

35、8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3000户(其中规模养羊户2400户,圈舍改建8000间,技术培训1万人次以上;新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30个。(3)种草饲料工作:新建青贮氨化池1万立方米,投放青贮氨化袋8000条2.6万立方米,签订玉米订单2万亩,推广青贮氨化10万吨,其中青贮8万吨,氨化2万吨;种植优质牧草5万亩(其中多年生3万亩、一年生2万亩)。2、养殖园区建设:到_年底,完成三个养殖园区的土地流转。在园区已建成企业(小区)的基础上,新建养殖企业(小区)16家(莲峰4家、路园6家、北寨6家),使三个综合养殖园区入驻企业达到41家。3、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工作:全县上下多渠道、全方位紧密结合“联村联户”行

36、动,大力发展草场、林下放养鸡,建设规模放养点,切实做大做强我县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到_年底,建成孵化场3个,年孵化雏鸡600万只,外引雏鸡400万只;全面建成248个规模放养点,分别为10万只的规模养殖点30个、5万只的规模养殖点61个、3万只的规模放养点69个、1万只的规模放养点88个;饲养量200只以上的散养农户500户,饲养量100只以上的散养农户1000户,饲养量50只以上的散养农户16000户,使全县南山放养虫草鸡年饲养量达到800万只,通过精深加工,使南山放养虫草鸡产品产值达到8亿元。4、肉羊产业工作:_年建成良种羊繁育场7个(其中万只繁育场2个、万只扩繁场5个,肉羊育肥场25个(

37、其中万只育肥场6个、千只肉羊场19个),联户养殖小区15个(其中万只养殖小区2个、5000只养殖小区4个、1000只养殖小区9个);使全县羊饲养量达到45万只,出栏30万只。5、科技示范点建设:_年建设畜牧科技示范点305个,其中南山放养虫草鸡规模放养点248个,养殖企业39个,养殖小区18个。6、品种改良工作:改造提升五竹、田家河、麻家集、清源、锹峪黄牛冻配点5个,新建新寨镇黎家湾黄牛冻配点1处,新建羊常温人工授精点30个,新建猪改良70个,冻配改良肉牛15000头,改良肉羊30000只。7、养殖专业村建设:巩固发展养殖专业村16个,其中在五竹鹿鸣、祁家庙乔家沟、田家河西沟、会川罗家磨新发展

38、养牛专业村4个,在新寨寺坪、北寨郑家川、秦祁铜钱、大安红堡子、庆坪王家川、麻家集楞坎、峡城杨庄、会川罗家磨等乡镇新发展养羊专业村8个;在212、316国道线为主的清源葛家湾、五竹石头沟、莲峰蒲河、会川南沟等乡镇新发展养猪专业村4个。8、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100%、耳标佩戴率100%、扑杀率100%,常规免疫率95%以上,按时完成免疫抗体检测,进一步提升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9、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积极推行申报检疫制度,进一步规范产地检疫行为,重点抓好畜牧投入品的监管和对畜禽交易市场的监督检 查,确保畜禽养殖过程中的安全,动物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39、其它散养户动物产地检疫率达到85%以上;加强兽药饲料的监管工作,努力使我县的6家兽药店通过gsp验收;加强外引动物的监管;加大对畜禽贩运户的监管力度,杜绝疫病流入我县;加大对中小学营养餐监督检 查力度。确保不发生畜产品安全事故。项目工作:项目总投资3335万元,其中争取国家投资820万元。分别是:(1)总投资88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70万元)的_县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新建标准化肉羊养殖场17个,引进基础母羊1700只,圈舍200立方米以上青贮池17个,改建标准化圈舍1500平方米,年出栏肉羊6000只以上。(2)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50万元)的_县良种羊繁育基地建

40、设项目,该项目建设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0个,引进基础母羊3000只,建设羊舍1万平方米,并建设青贮、氨化池等配套设施,种植优质牧草1500亩,建设羊常温人工授精点20个,年出栏肉羊10万只。(3)总投资45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0万元)的_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项目,该项目新建面积1000平方米的病畜禽无害化处置车间,购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置设施设备和病畜禽运输密闭车,建设办公场所300平方米。(4)总投资5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00万元)的_县饲料加工场建设项目,该项目新建饲料加工车间及库房400平方米,新建青贮窖10000立方米,年青贮15000吨;购进饲料加工机组1套;培训设备

41、1套。5、加大污染防治,确保持续发展。加大对养殖业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对养殖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新建养殖小区、企业要进行环评。大力推行生态、循环经济养殖模式,加强饲养管理和动物疫病防控,注重清洁消毒,解决畜禽粪便污染,净化养殖环境,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6、强化宣传引导,优化发展环境。通过采取电视、报刊、印发宣传资料、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对国家省市出台的有关畜草产业惠农政策、我县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规,品种改良、青贮氨化等畜牧实用技术,畜牧养殖成功经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等进行大力宣传。通过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畜草产业重要性的认识

42、,不断扩大畜牧业影响,提升畜牧业知名度,使全社会关心畜牧业、支持畜牧业、发展畜牧业,为畜草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四篇:县_年畜草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渭源县_年畜草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_关于支持定西加快_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精神,推进我县畜草产业向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示范化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依据畜草产业“_五”规划,结合畜草产业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渭源县“_五”畜草产业发展规划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县畜草产业发展的意见(渭发_1_号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现代科技为支撑,产业化经营

43、为抓手,外引内强龙头,切实夯实畜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四大优势产业(肉羊、肉牛、生猪、放养鸡),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全力推进我县畜草产业向现代畜草产业方向发展,创建优势品牌,全面提升畜产品数量和质量,努力实现“两个优先、三个提高、四个确保”,即:规划优先、龙头优先;提高现代畜草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草产业发展中的科技贡献率,提高畜草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畜产品市场供应,确保畜草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确保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二、发展目标1、经济指标(%):畜牧业增加值增长率35%,人均牧业收入增长率35%;畜草产业产值达到12亿元,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250元。2、畜

44、牧业生产指标:到_年底,牛饲养量达到13万头,出栏8.8万头,猪饲养量达到35万头,出栏21万头,羊饲养量达到45万只,出栏30万只,南山放养虫草鸡饲养量达到800万只,出栏60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3.5万吨,禽蛋产量达到3000吨,奶类产量达到3000吨。三、主管单位、实施单位主管单位:渭源县畜牧兽医局负责人:田建民技术负责人:李霞实施单位:各乡镇政府,县直有关单位、部门,全县养殖企业、小区、合作社,畜牧站、种草站等。四、实施时间:_年(一年度)五、建设地点:渭源县所辖各乡镇六、建设内容及规模1、设施畜牧业建设:(1)基础母畜扩群工作:引进基础母牛3000头、基础母羊5000只。(2)养殖

45、场(小区)建设、发展规模养殖户和专业合作社:新建养殖企业39个,养殖小区18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3000户(其中规模养羊户2400户,圈舍改建8000间,技术培训1万人次以上;新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30个。(3)种草饲料工作:新建青贮氨化池1万立方米,投放青贮氨化袋8000条2.6万立方米,签订玉米订单2万亩,推广青贮氨化10万吨,其中青贮8万吨,氨化2万吨;种植优质牧草5万亩(其中多年生3万亩、一年生2万亩)。2、养殖园区建设:到_年底,完成三个养殖园区的土地流转。在园区已建成企业(小区)的基础上,新建养殖企业(小区)16家(莲峰4家、路园6家、北寨6家),使三个综合养殖园区入驻企业达到41家

46、。3、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工作:全县上下多渠道、全方位紧密结合“联村联户”行动,大力发展草场、林下放养鸡,建设规模放养点,切实做大做强我县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到_年底,建成孵化场3个,年孵化雏鸡600万只,外引雏鸡400万只;全面建成248个规模放养点,分别为10万只的规模养殖点30个、5万只的规模养殖点61个、3万只的规模放养点69个、1万只的规模放养点88个;饲养量200只以上的散养农户500户,饲养量100只以上的散养农户1000户,饲养量50只以上的散养农户16000户,使全县南山放养虫草鸡年饲养量达到800万只,通过精深加工,使南山放养虫草鸡产品产值达到8亿元。4、肉羊产业工作:_年建

47、成良种羊繁育场7个(其中万只繁育场2个、万只扩繁场5个,肉羊育肥场25个(其中万只育肥场6个、千只肉羊场19个),联户养殖小区15个(其中万只养殖小区2个、5000只养殖小区4个、1000只养殖小区9个);使全县羊饲养量达到45万只,出栏30万只。5、科技示范点建设:_年建设畜牧科技示范点305个,其中南山放养虫草鸡规模放养点248个,养殖企业39个,养殖小区18个。6、品种改良工作:改造提升五竹、田家河、麻家集、清源、锹峪黄牛冻配点5个,新建新寨镇黎家湾黄牛冻配点1处,新建羊常温人工授精点30个,新建猪改良70个,冻配改良肉牛15000头,改良肉羊30000只。7、养殖专业村建设:巩固发展养殖专业村16个,其中在五竹鹿鸣、祁家庙乔家沟、田家河西沟、会川罗家磨新发展养牛专业村4个,在新寨寺坪、北寨郑家川、秦祁铜钱、大安红堡子、庆坪王家川、麻家集楞坎、峡城杨庄、会川罗家磨等乡镇新发展养羊专业村8个;在212、316国道线为主的清源葛家湾、五竹石头沟、莲峰蒲河、会川南沟等乡镇第五篇:加快推进县县畜草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渭源县县畜草产业发展的意见为了加快转变畜草产业发展方式,推进全县畜草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建设_新农村提供有力支撑,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和省农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