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中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61428 上传时间:2021-03-23 格式:DOCX 页数:135 大小:14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家庄中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石家庄中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石家庄中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石家庄中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石家庄中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家庄中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家庄中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泓域咨询 /石家庄中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石家庄中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MACRO 泓域咨询报告说明医药制造业已经逐渐发展成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行业。药品从研究开发到最终产品的销售,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资金、人才、设备等资源。其中,医药制造业的新产品开发具有资金投入高、项目研发以及审批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根据国际医药行业研发经验,药物研发从临床前研究到产品最终上市通常需要5-10年时间,新的剂型开发平均需要4-6年的时间,研发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此外,药品的销售渠道复杂,环节多,特别是处方药在前期市场开发及产品推广时亦需要较大投入,行业资金壁垒较高。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

2、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7352.7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0465.1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45%;建设期利息1038.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9%;流动资金5848.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35%。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33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04493.15万元,净利润18188.2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3.48%,财务净现值3174.6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83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

3、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十三五”期间,石家庄市将积极建设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围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主动对接京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功能重构,着力提升省会功能,发展壮大服务经济,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梯次鲜明、功能互补、规模适度的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格局,努力建成功能齐备的省会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协同创新示范区,围绕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以建设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抓手,发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省会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与京津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金融资本协作,探索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要素转移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

4、打造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产业化基地;绿色发展先行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石家庄的目标,按照控制总量、调整存量、绿色发展、循环低碳的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努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作为投资决策前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报告主要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依此就是否应该投资开发该项目以及如何投资,或就此终止投资还是继续投资开发等给出

5、结论性意见,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作为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基础。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第六章 建筑工程说明第七章 原辅材料供应、成品管理第八章 工艺技术分析第九章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第十章 劳动安全评价第十一章 节能说明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第十三章 项目规划进度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十五章 经济收益分析第十六章 项目招标及投标分析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评估第十八章 项目

6、总结分析第十九章 附表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石家庄中药项目项目单位:xx有限责任公司二、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147.48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可行性研究范围及分工1、确定生产规模、产品方案;2、调研产品市场;3、确定工程技术方案;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筹措方式及来源;5、测算项目投资效益,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四、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1、中国制造2025;2、“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3、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4、促进中

7、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6、关于实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参数;8、相关产业调研、市场分析等公开信息。五、建设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特指根据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临床应用的,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药物。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扶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将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

8、扶持措施。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逐年扩大,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和医保目录的推行,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大量中低收入群体的药品使用需求将会得到有效释放,将进一步扩大医药制造行业的产业规模。“十三五”期间,石家庄市将积极建设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围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主动对接京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功能重构,着力提升省会功能,发展壮大服务经济,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梯次鲜明、功能互补、规模适度的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格局,努力建成功能齐备的省会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协同创新示范区,围绕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以建设石保廊全

9、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抓手,发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省会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与京津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金融资本协作,探索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要素转移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打造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产业化基地;绿色发展先行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石家庄的目标,按照控制总量、调整存量、绿色发展、循环低碳的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努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98319.90(折合约147.48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17000.68。其中:生产工程66222.38,仓储工程

10、12402.07,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5850.03,公共工程32526.19。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中药00000吨/年。六、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有限责任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7352.7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0465.1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45%;建设期利息1038.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9%

11、;流动资金5848.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35%。(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40465.19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建设费用34246.5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351.42万元,预备费867.19万元。八、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33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04493.15万元,税金及附加4855.88万元,净利润18188.2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3.48%,财务净现值3174.6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83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

12、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98319.90约147.48亩1.1总建筑面积117000.68容积率1.191.2基底面积59975.14建筑系数61.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54.461.4基底面积59975.142总投资万元47352.732.1建设投资万元40465.192.1.1工程费用万元34246.58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5351.422.1.3预备费万元867.192.2建设期利息万元1038.802.3流动资金5848.743资金筹措万元47352.733.1自筹资金万元26152.733.2银行贷款万元21200.004营业收入万元1336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

13、费用万元104493.156利润总额万元24250.977净利润万元18188.238所得税万元6062.749增值税万元5079.0510税金及附加万元4855.8811纳税总额万元15997.6712工业增加值万元40000.0813盈亏平衡点万元17211.52产值14回收期年4.83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3.48%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3174.65所得税后九、主要结论及建议由上可见,无论是从产品还是市场来看,本项目设备较先进,其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利润率高、市场销售良好、盈利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而项目是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

14、性分析一、行业背景分析(一)产业政策1、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将中医药发展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改革完善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以其绿色生态、原创优势突出、产业链长、促进消费作用明显的特点,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2、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明确我国医药工业“十三五”总体目标,制定了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供应保障能力、推动绿色改造升级、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八项主要任务,并针对生物药、化学药、中药、医

15、疗器械、药用辅料和包装系统、制药设备六个领域,分别提出了产品和技术发展重点。3、国家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将要完成的药品安全方面的主要任务共有五项:第一,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第二,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第三,健全法规标准体系;第四,加强全过程监管;第五,全面加强能力建设。4、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到2022年,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优质医疗健康资源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健康产业融合度和协同性进一步增强,健康产业科技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人才数量和质量达到更高水平,形成若干有较强影响力的健康产业集群,为

16、健康产业成为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奠定坚实基础。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一、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二、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三、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五、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六、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体系。(二)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医药行业发展概况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以及居民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带动了全球医疗开支和药品销售额持续增长,医药工业的发展和市场规模稳步提升。根据IQVIA发布的2019年全球药物使用情况和2023年展望:预测和关注领域报告,2018年全球药品支出

17、规模已达到1.2万亿美元,2019年预计接近1.3万亿美元,未来五年(2019-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3-6%,全球药品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其中,发达国家药品市场因慢性疾病诊断和治疗需求的增加、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等因素的刺激,未来五年在全球药品支出规模上仍占主导地位。而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在人口增长、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医疗环境的改善等因素下,药品支出规模持续增长,过去五年(2014-2018年)CAGR达到9.3%,远高于发达国家同期5.7%的增长水平。IQVIA预计2023年新兴市场的药品支出规模接近4,000亿美元,其中亚太市场将扮演重要角色,驱动全球市场发展,特别是

18、得益于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在近年来迅速增长,并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2、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概况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备受瞩目,医药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9年,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销售额从8,097亿元增长至17,9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47%。在三大终端的药品销售中,公立医院仍是我国医药市场的主流终端,约占历年市场总额的67%-68%。“十三五”期间,受

19、医保控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以及药占比限制等新医改政策影响,公立医院终端所占比重有所下滑。同时,随着政府加强基层医疗设施建设,零售药店终端和公立基层医疗终端的占比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公立医院终端实现药品销售收入为11,951亿元,同比增速为3.6%,在三大终端市场比重为66.6%。零售药店终端和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分别实现销售收入4,196亿元和1,80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1%和8.2%,比重分别为23.4%和10.0%。我国医药市场蓬勃的发展迅速推动了医药制造业的规模增长。近10年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带动了持续不断的医疗升级需求,医药行业一直保持快于GDP增速

20、的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医药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908.6亿元,同比增长7.40%;利润总额3119.5亿元,同比增长5.9%。受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全面推进、药品带量采购试点、“两票制”全面实施等医改深化推进的影响,我国医药制造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虽有所放缓,但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综上,随着国家加大对医药行业的政策引导与支持、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提高、城镇化进展的稳步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体系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医疗条件和设施逐步完善,我国医药行业规模将持续扩大。同时,生活方式的变动、女性自我健康意识增强,人口基数扩大与老龄化加速等趋

21、势将刺激妇科、慢性病和特殊疾病药品消费的进一步增长。在市场刚性需求的强劲支撑下,我国医药制造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二、产业发展分析(一)中药产业发展概况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特指根据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临床应用的,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药物。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扶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将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受国家政策引导与大健康产业兴起的影响,我国中药产业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

22、究院统计数据,2011年至2018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由6,658亿元增长至21,000亿元。从产业构成来看,中药产业主要包括中成药、中药饮片和中药材三大板块。其中,中成药特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且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商品化的中药制剂,通常为丸剂、散剂以及颗粒剂等;中药饮片是指按中医理论,将采集的中药材进行净选、切制、采用特定炮制工艺制成的一定规格的炮制品,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中药材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原材料。中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用药历史,在治疗乙肝、偏瘫、风湿、老年性疾病、妇科,特别是安胎保胎、气血调理、不孕不育等疑难杂症方面

23、的治疗成果和价值,已为临床实践所证实,优势明显。随着消费者对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药以其剂量小、疗效快、副作用小等优势,越来越得到境内外消费者的关注与认同,中药行业未来前景可期。(二)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发展概况化学药品制剂是指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或诊断的化学药品。按剂型分类,化学药品可分为片剂、注射剂、胶囊剂、软膏剂、粉针剂、溶液剂等各类剂型;从药品创新程度来分类,化学药品可分为创新药与仿制药。该行业涉及国民健康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具有较完整的化学制剂工业体系,化学制剂工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我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以生产仿制药为主,自主研发的药品种类和数

24、量较少,行业整体竞争较为激烈,市场集中度不高。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行业分别实现收入8,715.40亿元、利润1,195.00亿元。2012-2018年,我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收入与利润均保持逐年增长趋势,其中,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利润的复合增长率为14%。近年来,我国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在研发创新、企业规模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竞争力逐渐加强,并逐步与国际接轨。2016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该方案提高了药品审评审批标准,鼓励创新药研发,提升了药品质量。2017年6月,CFDA正式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

25、推动了中国药品研发和注册与国际规则逐步接轨,全面提升了中国制药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我国药企的技术能力和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化学药品制剂行业进入快速分化、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的阶段,原研药品牌优势减弱,仿制药企业将借助“性价比高”的优势实现突围。2018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化学药销售额迈入万亿时代,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化学药销售额为10325亿元,同比增长7.36%。其中,注射剂占比常年稳定在50%以上,2018年累计销售额达6920亿元,化药注射剂占比超过85%。2019年10月,国家

26、药监局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和已上市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化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推进将提高我国整体注射剂生产工艺和生产水平,有利于对临床试验可靠、质量水平高的注射剂品种。综上,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以及医药科技的高速发展,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及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其市场规模及重要性将日益凸显。展望“十三五”,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竞争与合作相互交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步入新阶段,我市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

27、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加速调整重构,区域化、多极化特征趋势进一步明显;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加速孕育兴起,互联网与产业深度融合,创新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全球城市之间围绕资源要素配置的竞争更加激烈,城市群成为经济活动在空间集聚的新形态;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主要经济体加速向绿色生产、绿色生活转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和要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

28、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前景,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从自身发展看,在国际国内发展新形势、新变革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在诸多方面均处于重要的历史性关口,主要呈现以下阶段性特征。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加快推进期,协同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未来发展空间非常

29、巨大,有利于我市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城市功能新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新跨越。二是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攻坚期,国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市加快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生态环境治理进入关键期,我市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仍然很重,需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冲刺期,需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领域加快补齐短板,切实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五是全面深化改革进入突破期,进一步向深化改革要活力、向

30、扩大开放要空间、向全面创新要动力,切实把改革创新红利转化为经济转型发展动力,通过全面改革破解发展瓶颈,通过加快创新点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六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迎来提速期,国务院批复我市行政区划调整,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正定新区具备快速发展条件,可以在更大空间统筹安排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省会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同时,我市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经济增长动力仍处在转换之中;生态环境压力依然较大,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省会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地位有待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新型城镇化进程不快;民生改

31、善任务依然繁重,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还需提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十三五”时期我市必须抢抓机遇,积极作为,迎难而上,实现经济社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一、行业基本情况(一)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其原因随着国家加大对医药行业的政策引导与支持、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城镇化进展的稳步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体系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以及医疗条件和设施逐步完善,我国医药市场蓬勃发展,产品刚性需求不断增长,并促进了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根据米内网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医药制造业盈利水平显著提

32、高,在行业销售收入增速逐步放缓的背景下,利润总额与销售利润率仍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其中,利润总额由2,322.20亿元增长至3364.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71%;行业销售利润率水平稳步上升,由9.96%增长至13.02%。(二)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1)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医药制造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与支持医药产业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同时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医药工业

33、“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通过建成药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科学监管水平,鼓励研制创新,全面提升质量,增加有效供给,从而推动我国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中药领域,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扶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将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综上所述,多层次的政策优惠与支持为我国医药行业创造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将推进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人口基数增长,老龄化趋势延续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

34、19年末我国共有人口14.00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随着医疗水平与设施的提升与完善,预计未来我国人口数量仍将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人口基数的增长将带动医药产品市场产生新增需求,受益于“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妇科用药市场,尤其是孕产科药品的市场潜能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呈加速趋势,2014年至2019年期间,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从1.38亿人增加至近1.76亿人,占当年总人口比重从10.09%上升至12.57%。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与老龄人群相关的慢性病和特殊疾病的用药规模亦进一步扩大。我国人口基数的增长、老龄化进程的加

35、速以及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将共同推进我国医药产业规模的扩大。(3)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医疗支付能力稳步提升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2019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167元增加至30,773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82%。此外,2014-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费用由1,306元增加至2,283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82%。随着我国居民支付能力的上升,居民健康意识逐步提升,药品消费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了60%,预计未来将保持提升态势。

36、由于我国城镇人口的收入水平和医药保健需求均高于农村,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镇人口比例的提高亦将增加我国药品消费需求。(4)国家加大民生建设,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2009年我国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全民医保为核心目标的新医改正式开始推动,医改方案着重于逐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提升整体医疗负担能力、供应能力和药品品质。“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基础上,采取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合理确定合规医疗费用范围等措施,提高了大病保险对困难群众支付的精准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末我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3.45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

37、95%以上,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保持逐年增长。我国近年来亦愈发重视民生建设,用于改善民生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渐加大,其中与公共医疗相关的转移支付预算进一步增长。根据财政部预算司的数据,2019年全国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的支付预算为3,346.32亿元,相比上一年预算执行数增长了7.40%;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支付预算为559.24亿元,相比上一年预算执行数增长了8.30%。我国基层医药市场规模在政府的推动下迅速增长,为药品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增活力。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逐年扩大,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和

38、医保目录的推行,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大量中低收入群体的药品使用需求将会得到有效释放,将进一步扩大医药制造行业的产业规模。(5)监管力度的加强将有效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家对医药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从各个环节对行业经营行为的严格监管。新版GMP认证的实施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机构与人员、厂房与设施、设备、物料、卫生、药品生产验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产品销售与收回、自检等方面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进一步增强了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意识,逐步淘汰了一批不符合规范要求、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此外,2016年3月开始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强制要求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仿

39、制药,凡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审批的,均须开展一致性评价,逾期未完成的,不予再注册。新版GMP的实施和一致性评价的展开将提升我国制药行业整体水平,保障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2、不利因素(1)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待提高虽然我国医药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规模效应的大型企业较少,大部分制药企业仍然以低端的仿制药为主,缺乏创新。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由于新药研发资金需求多、时间周期长、研发人才素质要求高、研发项目风险大,目前我国医药研发仍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国内医药制造

40、企业研发投入意愿并不高。一些关键性产业化技术长期没有突破,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导致产品同质化竞争情况比较严重,缺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核心技术产品。(2)同质化现象严重,行业竞争加剧我国医药制造行业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产业集中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药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过度竞争、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突出,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近年来出台的各项政策的持续推动下,预计未来国内的医药制造业将面临进一步整合,行业集中度将提升。随着近年国际大型制药企业通过在我国国内独立建立研发机构、与国内企业合资设立研发生产基地等多种方式在国内进行市场开拓,国内制药企业将面临国际大型

41、制药企业更为猛烈和有针对性的竞争。但相对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加快我国医药制造业升级的速度,激励企业利用自主创新等手段获得核心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进入全球主流市场。(3)药品价格下降与生产成本上升的双向压力随着医保局对医保基金管理的日趋严格,加上一致性评价的影响,预计药品价格将呈现降价趋势;同时,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以价换量、带量采购,在药品品质确定的背景下,将促使药品价格进一步下降。在生产供给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不断加强,医药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将不断上升,环保设施支出与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将共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因此,短期内医药制造企业将面临来自药品降

42、价和成本上升的双重挑战。二、市场分析(一)治疗型输液产品行业发展状况1、大输液行业概况大容量注射液(以下简称“大输液”)特指容量大于等于50ml并通过静脉滴注输入,是目前医疗机构最普遍采用的一种化学药制剂。大输液拥有药效迅速、可靠、使用方便且适用于急救的优势,在临床用途广泛、规模体量较大。若按类型分,大输液主要有基础输液、治疗型输液、营养型输液、透析造影用输液和血容扩张型输液。近年来,受“限抗”、门诊限制输液等政策影响,我国大输液行业出现了洗牌整合,增速有所放缓。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我国大输液行业总体产能从2014年的130亿袋,下降到2017年的120亿袋。但大输液市场消费量却呈现平稳

43、上涨的趋势,从2010年约80亿袋的消费量,上涨到2017年接近110亿袋的消费量。在经过行业洗牌整合阵痛后,我国大输液企业将重返高增长的新阶段。从行业趋势看,我国大输液经历了无序发展、有序发展、初步整合三个阶段,目前处于深度整合阶段,行业的集中度持续上升。自2011年3月起,新版的GMP对无菌制剂生产企业的生产标准和要求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和提高,大输液行业作为无菌制剂的主要类别,其行业门槛和壁垒被提升。此外,限抗令、限输令、招标模式改革以及限制门诊输液等政策的出台,使得输液价格开始下降,小企业无法兼顾质量和成本,从而逐渐退出市场;龙头企业依托其产品组合、成本与议价能力优势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

44、并通过并购不断提升其市场占有率,因此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2、抗组胺药(抗过敏药)行业发展概况(1)抗过敏药物市场概况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指人体受到过敏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组织细胞损伤等异常适应性免疫反应。过敏性疾病一般为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荨麻疹、湿疹等,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反应期长短不一,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且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严重时会引发休克甚至死亡,一般建议提前筛查过敏原并积极防治。过敏性疾病在人类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引起过敏性疾病的原因也较为复杂,常见的外部过敏原主要有花粉、尘螨、真菌、动物皮毛和排泄物以及各类食物或药物等。尘螨(主要为粉尘螨

45、和户尘螨)是分布性最广、致敏性最强的过敏原之一,普遍存在于室内空间和工作环境中。花粉也是高致敏性过敏原,散播在空气中具有较强致敏性,是夏、秋主要过敏原。此外,人体自身的内分泌变化、营养失调、精神刺激、情绪压力、过度劳累、机体感染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均可能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近年来,因受外部生态环境恶化(雾霾、沙城暴等)、工业化程度的增加以及尘螨和花粉等过敏原的侵袭,我国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主要症状为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发生率约为30%),患者接近1.5亿和3,000万人,基数庞大,与全球发展趋势基本一致。随着我国过敏性疾病发病率的提升,抗过敏药物市场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根据中康CHI

46、S系统,2014至2019年我国全身性抗过敏药市场规模从35.6亿元上升至56.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74%。通过对流行病学数据研究,预计抗过敏药物的未来市场规模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2)抗组胺药发展情况目前我国临床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有抗组胺药、过敏反应介质阻释剂、皮质类固醇、钙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其中抗组胺药应用最广,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等过敏症状。根据中康CHIS系统,组胺受体阻断药销售规模从2014年31.33亿元增长至2019年49.39亿元;近年来组胺受体阻断药在全身性抗过敏药物市场销售占比稳定在86%88%,市场增长速度亦高于全身性抗过敏药物市场。系

47、统抗组胺药按其药理作用不同经历了三代产品的发展。第一代抗组胺药以扑尔敏、苯海拉明和异丙嗪等为代表,在我国上市时间较早,因存在较为明显的嗜睡、口干等副作用,且对中枢神经存在不良反应,目前已基本被市场淘汰。第二代抗组胺药主要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司他斯汀等;第三代抗组胺药主要有地氯雷他定、盐酸左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等。相较于第一代药物,二、三代药物无镇静作用,副作用较小,是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品。其中,“斯汀类”药物属于一种强效、长效、高选择性的组胺H1受体阻断剂,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湿疹、皮炎和皮肤瘙痒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临床治疗效果上,“斯汀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胆碱能受体没有抑制作用,无镇静和嗜睡作用,近年来在局部给药日益受到重视,已开发出鼻用、眼科用药,市场增长潜力巨大。(二)行业进入壁垒1、政策准入壁垒医药行业在我国受到严格的政策监管,政策准入壁垒较高。医药生产企业必须取得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药品生产许可证以及药品生产批文,药品生产场所须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