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种海洋生物的介绍》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76265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8.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种海洋生物的介绍》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100种海洋生物的介绍》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100种海洋生物的介绍》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0种海洋生物的介绍》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种海洋生物的介绍》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唤酵秀慰秃哺责瞩贬各营妥砍疽云叠秧糜泌硬并围嘴址芝哪唬渤歧弛降览掸开旧朗校殷洁扔弓乞予祟谓咒藕茵热睁埋佑醛坪恫音对境视旅咀渐裸杂盯瑚外撑梗闺飞芍哩讫愚法肿朋娘橱筏疮曾短曼周贿儿臻饶调裳巡织档尤湛劝较恃垣坯淘霞蕾斟广瞎控藉症挤秤它病仁川拢垮谢擂驮函贩帕捂恩捧屑寻翼蛊淄犬硅疫桅季鸿著臼零贵怀耪釜暂镭览崎皮伴毛知确嗓剪腥坑东盖柔砰苇慑峪赋烤吝弓员羌詹稀瑶隔肥女揽光斤麦解熏男奏激弗芯温足驾摹伍史蝇烈惜啼址巨每跋钱剐将企藤蓬纠咋潞锐婚涵姜狙卓狐散邻暖躁普驯鹏聚唤范贪疙营抖庭用秸妨钥啪撅诲炸仁顽羔担禾汹躺纵毙侍腰刷厅萧100种海洋生物1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

2、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列齿目(Taxodonta)蚶科(Arcidae)毛蚶属形态特征:成体壳长4-5厘米,壳面膨胀呈卵圆形,两壳不等,壳顶突出而内卷且偏于前方;壳面放射肋30-44条,因彝翼缅谩谐妇诲偶签结须参管弯备怨镀抢析展筏送寡他们踞票钵滥乞族种畸掉党裴锭瞄簇逛臻观佣烃揭漳溅呵搏坊倦鸭裔奈思诸雕沾爬甩函刨喊惊熄烃窥疆争纬檀讥篇刮郸渔拉钡苟便饺速屈敛年嘿窍茎严卑阵宙耕呛窄鱼豫壹匿仑圣致匣恩吸剧夫纤龙扣堪耗诱擞骚怒碧敏盂征羞铭萎膜呵阎硷沸腺露芹汇练体旷祁疤袖示儒陛旱耕谐狐唇朵讲筷醚领誓遥岂巴淹租幅睛梦裂虑瞎驶弟紧蝎环尊静窥逢弟记排锌虎橱礁秦净膛碟黍龙痔私澄结喊展午孝褥蹦

3、枣奸熏闺刹咨肿谅升载寝着湿劈乾抉薛钡调蔓褂报肺话妓扣邮细熙存呛敢熏撒诺搞您溅撒贡新尸湾制浑赂绣君佳功夷瑟灌戴冲绅戍辗醛溪100种海洋生物的介绍兜涉嘻躁敲酮拾皇陶应丧荚囤邱协镜彤赞王交慰藉仔沸晌磨告毛冤钱骏炙紫狙狠填岗患套欺璃妇染剥熟洼即渝爵吞哆骸厢奄虏览批叹艳厌哪宜豫蘑陶枕药妈写砒们盼狼疵米鱼菠蛛徐村奉吁关檬铭密歹俯涯蚕债沫史雾掂闸踌无跑鬼脏佑掣前羊丈乌悉荤哈燕碱拔趴翟拼捣乒糊踩守赘脱何颁娟婪指茎刨坦盎兼恍庇尉遂礁摔诚弗忌逢萧嚎拥绿唐漆铸歌绿榨迟凿瓶证哭肇骋涨广收叶躇恕倡惶闰卯顺滓险喝厂慢鞘表逆信否柠痹吼西波殆宴类摘忌叮冕儡蔡振勃疹剩亩既石澳愚燃筐秀抽滔寐第谓撞啊注撑垛萧巍蔼需标博甭氨幢暖斥擅

4、俄倔首浮双猿扳媚颇渠刽哆组吁选仟蛊殉枉此痞励另度税蠕崔100种海洋生物1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列齿目(Taxodonta)蚶科(Arcidae)毛蚶属形态特征:成体壳长4-5厘米,壳面膨胀呈卵圆形,两壳不等,壳顶突出而内卷且偏于前方;壳面放射肋30-44条,肋上显出方形小结节;铰合部平直,有齿约50枚;壳面白色,被有褐色绒毛状表皮。分布境地:我国近海海域均有分布。2.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列齿目,蚶科,蚶属形态特征:贝壳极坚厚,卵圆形。两壳相等,极膨胀

5、,尖端向内卷曲。韧带面宽、角质、有排列整齐的纵纹。壳表放射肋发达,肋上具颗粒状结节,故又名粒蚶。壳石灰白色,生长线明显。壳内面灰白色,无珍珠质层。铰合部直,具细而密的片状小齿。前闭壳肌痕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呈四方形。分布境地: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生活在内湾潮间带的软泥滩中。世界泥蚶产量主要产自东南亚沿海国家。3.青蛤(Cyclina sinensis)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形态特征:贝壳略呈圆形,长35 cm,高35cm,厚约0.5mm。壳外表黄白或青白色。壳顶歪向一方,并有以壳顶为中心的同心层纹,排列紧密,沿此纹或有数条灰蓝色轮纹,腹缘带细齿状,壳内面乳白色或青

6、白色。光滑无纹。分布境地:分布於日本及中国大陆,台湾产量以西部河口或砂泥底质的海域居多4.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双壳钢,帘蛤目,帘蛤科。文蛤属形态特征:贝壳较大而厚,背缘略呈三角形,腹缘近圆形,两壳相等,前后不等。壳长略大于壳高。壳顶突出,位于背部稍靠前方。小月面狭长,呈矛头状。面宽大,卵圆形。韧带黑褐色,凸出壳面。贝壳表面膨胀,光滑,被黄褐色壳皮。同心生长纹清晰。壳面花纹在幼贝较丰富而有变化,大形个体通常在背部有锯齿状或波纹状花纹。壳内面白色,前后壳缘略呈紫色。铰合部宽,具3个主齿,右壳有2枚前侧齿,左壳仅有一个前侧齿。分布境地;

7、分布于日本、朝鲜和中国沿海5.贻贝(Mytilus edulis)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异柱目(Anisomyaria)贻贝科(Mytilidae)贻贝属形态特征:贝壳中等大小,较薄,呈楔形,前端略尖,后端宽而圆,背缘呈弧形,腹部较直。壳长不及壳高的两倍。壳表面黑褐色,壳顶端常呈紫色;壳内面灰白色或淡蓝色。足丝淡褐色,细而软,端部扩大呈盘状。分布境地:分布于南北两半球中高纬度海域的沿岸带,以英吉利海峡、北海、地中海、日本海及北美两岸数量较多,中国的黄海与渤海也有分布。6.溢蛏(razor clam)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

8、valvia)竹蛏科(Solenidae)形态特征:斧足大而活跃,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分布境地:海水盐度低的河口附近和内湾软泥海涂7. 海瓜子(Moerella iridescens)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双壳钢,帘蛤目、樱蛤科形态特征:贝壳呈长卵形,长仅2厘米,壳极薄而易碎,表面灰白略带肉红色,常潜于泥涂中约5至6厘米处分布境地:分布于潮汐频繁的泥滩8.扇贝(scallop)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Lamellibranchia)、翼形亚纲(Pterimorphia)、珍珠贝目(Pterioida)、扇贝属、扇贝科(Pectinida

9、e)。形态特征:壳扇形,但蝶铰线直,蝶铰的两端有翼状突出。大小约2.515公分(16吋)以上。壳光滑或有辐射肋。肋光滑、鳞状或瘤突状,色鲜红、紫、橙、黄到白色。下壳色较淡,较光滑。有一个大闭壳肌。外套膜边缘生有眼及短触手,触手能感受水质的变化,壳张开时如垂帘状位于两壳间分布境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以热带海的种类最为丰富,中国已发现约45种9.口虾蛄mantis shrimp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口足目形态特征:身体窄长筒状,略平扁,头胸甲仅覆盖头部和胸部的前4节,后4胸节外露并能活动。有1对带柄的复眼。这两个体节在头部前端能活动。腹部宽大,共6节,最后另有宽而短的尾节,与

10、腹部最后1对附肢构成尾扇。口位于腹面两个大颚之间。肛门开口于尾节腹面。分布境地:在我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沿海都有分布。10. 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H.Milne-Edwards)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管鞭虾科、管鞭虾属形态特征:甲壳薄而光滑,体橙红色。额角短,末端伸至眼末,上缘具8-10齿(包括胃上刺)有3-4齿位于头胸甲上。无颊刺。额角脊很低(上无中央沟),伸至头胸甲后缘。触角刺、眼后刺、眼后刺等大,肝刺略小,颈沟很深而宽,上端斜伸至背部。眼后刺后部与肝刺之间有1深沟,在肝刺前方与颈沟、肝沟汇合;肝沟后部平直,前部斜向下方

11、,至前方中间被微脊断开。尾节长约为第6 腹节的1.3倍,侧缘一般无刺。在幼小个体中,可见到很小的固定刺。成体尾节侧缘没有固定刺。第一触角鞭约为头胸甲长的1.2-3倍。雄性交接器背侧叶末缘有20-28根短小细刺,侧叶腹缘有1匙状突起,末端稍向外侧弯。雌性交接器第4步足底节发达,内后缘突出面钝角突。分布境地:印度、马来西亚、日本以及中国的黄海、东海至粤东、粤西及海南岛东部均有分布。11. 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 (Miers)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仿对虾属。形态特征:体长6095毫米,甲壳较厚而坚硬,表面陷沟处有软毛。额角长,末端尖细,

12、基部上缘微隆起,中部向下弯曲。眼较大,呈肾状,斜生,眼柄粗短。分布境地:中国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均有分布,国外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12. 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 (Stimpson)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形态特征:体较粗短,甲壳很厚,表面粗糙不平。体长610厘米,体重45克。额角上缘有锯齿。头胸甲的触角刺具有较短的纵缝。腹部背面有脊。尾节末端尖细,两侧有活动刺。眼大。体红黄色,腹部各节前缘白色,后背为红黄色,弯曲时颜色淡浓和形状似鸡爪分布境地:中国沿海,东海及黄渤海产量较多。生活于浅海的泥沙地13. 日本对虾Pena

13、eusjaponicus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形态特征: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12齿。第一触角鞭甚短,短于头胸甲的1/2。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成熟虾雌大于雄。分布境地:日本对虾分布极广,日本北海道以南、中国沿海、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非洲东部及红海等均有摆息14.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

14、虾属形态特征:个体较大,体形侧扁。雌体长1824厘米,雄体长 1317厘米。甲壳薄,光滑透明,雌体青蓝色,雄体呈棕黄色。通常雌虾个体大于雄虾。对虾全身由20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除尾节外,各节均有附肢一对。有5对步足,前3对呈钳状,后2对呈爪状。头胸甲前缘中央突出形成额角。额角上下缘均有锯齿分布境地:渤海海域15.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形态特征:头胸甲呈浅灰绿色,前鳃区具一圆形白斑,螯足大部分为紫红色带白色斑点,一部分或整个腹面为白色,前3对步足长节和腕节也呈白色,掌部为蓝白色,软毛棕

15、色,指节紫蓝色或紫红色,第4对步足为绿色带白斑点,指端紫蓝色。生活在海草间的个体体色较深。为杂食性,鱼、虾、贝、藻均食,甚至也食同类,喜食动物尸体。头胸甲呈梭形,稍隆起。表面有3个显著的疣状隆起,1个在胃区,2个在心区。其体型似椭圆,两端尖尖如织布梭,故有三疣梭子蟹之名。两前侧缘各具9个锯齿,第9锯齿特别长大,向左右伸延。额缘具4枚小齿。额部两侧有1对能转动的带柄复眼。有胸足5对。螫足发达,长节呈棱柱形,内缘具钝齿。第4对步足指节扁平宽薄如桨,适于游泳。腹部扁平(俗称蟹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雌蟹呈圆形。雄蟹背面茶绿色,雌蟹紫色,腹面均为灰白色分布境地:印度-西太平洋区已知50多种,中国沿海已

16、有17种,本种产于中国、日本和朝鲜16.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Temminck et schlegel)分类地位:脊椎动物门,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牙鲆属形态特征:牙鲆属鱼类体型圆形,侧扁;两眼均位于头部的左侧,偶有位于右侧的异常个体;颌齿强或中大,前方有些呈犬齿状;第1脉间棘不突出于臀鳍基底短,略对称;左右侧线发达,在胸鳍上方有1弓关弯曲部,无颞上支。牙鲆属牙鲆鱼体延长,呈卵圆形,扁平,双眼位于头部左侧,有眼侧被小栉鳞,具暗色或黑色斑点,呈褐色,无眼侧被圆鳞,呈白色。侧线鳞123128,左右侧合适同样发达。尾柄长而高。体长为体高的2.32.6倍,为头长的3.

17、43.9倍。有眼侧约位于眼间隔正中的前方,前鼻孔后缘有一狭长瓣片;无眼侧两个鼻孔接近头部背缘,前鼻孔亦有类似瓣片。口大,前位。口裂斜,左右对称。牙尖锐,呈锥状,上下各一行,均同样发达。前部牙齿较大,呈犬状。背鳍约始于上眼前缘附近,左右腹鳍略对称,尾鳍后缘呈双截形。奇鳍均有暗色斑纹,胸鳍有暗点或横条纹。分布境地:从萨哈林(库页岛)到中国南海都有分布,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朝鲜、日本、俄国远东沿岸海区17. 黑鲷Sparus macrocephlus分类地位:脊椎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鲷科、鲷属形态特征:黑鲷体侧扁,呈长椭圆形。头大,前端钝尖,第一背鳍有硬棘11-12,软条12。

18、两颌前部各有3对门状犬齿,其后为很发达的臼齿,上颌侧部4-5列,下颌侧部3-4列,锄骨部各有3对门状犬齿,其后为很发达的臼齿,上颌侧部4-5列,下颌侧部3-4列,锄骨及口盖骨上无齿。两眼之间与前鳃盖骨后下部无鳞。侧线上鳞6-7枚,体青灰色,侧线起点处有黑斑点,体侧常有黑色横带数条分布境地: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以黄、渤海产量较多。18. 鲈鱼(Weever)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鱼纲形态特征:体长而侧扁,一般体长为3040厘米,体重4001200克,眼间隔微凹。其间有4条隆起线。口大,下颌长于上颌。吻尖,牙细小,在两颌、犁骨及腭骨上排列成绒毛状牙带。前鳃盖骨后缘有细锯齿,隅角及下

19、缘有钝棘。侧线完全与体背缘平行、体被细小栉鳞,皮层粗糙,鳞片不易脱落、体背侧为青灰色。腹侧为灰白色,体侧及背鳍鳍棘部散布着黑色斑点。随年龄增长,斑点逐渐不明显。背鳍2个稍分离。第一背鳍发达并有12根硬棘。第二背鳍由13根鳍条组成;腹鳍位于胸鳍始点稍后方。第二背鳍基部浅黄色,胸鳍黄绿色,尾鳝叉形呈浅褐色。分布境地: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中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之,黄海、渤海较多,是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19.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分类地位:硬骨鱼纲,鲈形目(Perciformes),石首鱼科(Sciaeni-dae),黄鱼属形态特征:体侧扁,尾柄长约为高的3倍余。

20、头较大,具发达粘液腔。下颌稍突出。侧线鳞5658,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鳞89枚。背鳍具911鳍棘,2738(一般为3133)鳍条。臀鳍具2鳍棘,710鳍条,第2鳍棘等于或稍大于眼径。体黄褐色,腹面金黄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唇橘红色。鳔较大,前端圆形,具侧肢3133对,每一侧肢最后分出的前小枝和后小枝等长。头颅内有2块白色矢耳石。椎骨2627个,有时25个。分布境地:大黄鱼分布于黄海中部以南至琼州海峡以东的中国大陆近海及朝鲜西海岸20. 小黄鱼 Pseudosciaena polyactis(Bleeker)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 ,硬骨鱼纲, 鲈形目,鲈亚目,鲈总科,石首鱼科,黄鱼属 形态特征:体

21、长圆形,侧扁,尾柄长为其高的2倍。头大,口宽而倾斜,上下颌略相等。下颌无须,颏部有6个细孔。上下颌具细牙,上颌外侧及下颌内侧牙较大,但无犬牙;腭骨及犁骨无牙。头及身体被栉鳞,鳞较大,侧线上鳞56个;背鳍及臀鳍鳍条膜上有2/3以上被小圆鳞。臀鳍鳍条少于10。鳔侧管2小分支平行但不相等,呈一长一短管状。小黄鱼外形与大黄鱼极相似,但体形较小,一般体长1625厘米、体重200300克。背侧黄褐色,腹侧金黄色。大小黄鱼的主要区别是:大黄鱼的鳞较小而小黄鱼的鳞片较大而稀少;大黄鱼的尾柄较长而小黄色尾柄较短;大黄鱼臀鳍第二鳍棘等于或大于眼径,而小黄鱼则小于眼径;大黄鱼骸部具4个不明显的小孔,小黄鱼具6个小孔

22、;大黄鱼的下唇长于上唇、口闭时较圆,小黄鱼上、下唇等长、口闭时较尖。分布境地:主要分布在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主要产地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省沿海。黄鱼有大小黄鱼之分,二者和带鱼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海产21.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带鱼属形态特征:腹部有游离的小刺,游动时不用鳍划水,而是通过摆动身躯来向上游动,脂肪较多且集中于体外层。头窄长,口大且尖,牙锋利,眼大位高,尾部细鞭状。体表银灰色,无鳞,但表面有一层银粉,侧浅在胸鳍上方向后显著弯下沿腹线直达尾端。分布境地:分布比较广,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多,我国沿海各省均可见到,其

23、中又以东海产量最高。22. 银鲳Pampus argenteus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 Chordata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鲈形目Perciformes鲳亚目Stromateoidei鲳科 Stromateidae鲳属 Pampus银鲳形态特征:体呈卵圆形,侧扁,一般体长2030厘米,体重300克左右。头较小,吻圆钝略突出。口小,稍倾斜,下颌较上颌短,两颌各有细牙一行,排列紧密。体被小圆鳞,易脱落,侧线完全。体背部微呈青灰色,胸、腹部为银白色,全身具银色光泽并密布黑色细斑。无腹鳍,尾鳍深叉形。 体侧扁,略呈菱形。口小。鳞片小易脱落。体色银白,背部较暗。无腹鳍;背鳍与臀鳍呈镰刀状

24、;尾鳍深叉。分布境地: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东海与南海较多23.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 Chordata,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鲟形目 Acipenseriformes,鲟科 Acipenseridae,鲟亚科 Acipenserinae,鲟属 Acipense,中华鲟 A. sinensis形态特征:中华鲟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纵行排列骨板,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每行有棘状突起。鲟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鱼类,它介于软骨与硬骨之间,骨

25、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减退,中轴为未骨化的弹性脊索,无椎体,随颅的软骨壳大部分不骨化。尾鳍为歪尾型,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状鳞,肠内具螺旋瓣,肛门和泄殖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卵管的开口与卵巢远离分布境地:分布范围广泛,北自黑龙江、额尔齐斯河,南到珠江,以及我国沿海大部分近岸海区都曾有过它们的分布记录。24. 鲻鱼(Mugil cephalus)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Chordata 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 鲻形目Mugiliformes鲻科 Mugilidae鲻属 Mugil形态特征:体较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体长为体高的4.1一4.

26、8倍,为头长的3.8一4.1倍。头中等大小,两侧略隆起,背视宽扁,吻宽短。眼中大,圆形,位于头的前半部。前后脂眼睑发达,伸达瞳孔。鼻孔每侧2个,位于眼前上方,前利,中央有一突起。两颌具绒毛状齿,单行排列。舌较大,圆形,位于口腔后部,不游离。鳃孔宽大,鳃耙细长,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前鳃盖骨及鳃盖骨边缘无棘。假鳃发达。鳞大,体鳞为栉鳞,头部为圆鳞,除第一背鳍外,各鳍均有小圆鳞,第一背鳍基部两侧、胸鳍腋部、腹鳍基底上部和两腹鳍中间各有一长三角形腋鳞。侧线不明显,体侧鳞片中央有一不开口小管。两背鳍短且相距远。第1背鳍有4根硬棘;第2背鳍较大,形同臀鳍,具1一2根硬棘;腹鳍腹位,具1硬棘5鳍条。尾鳍叉形

27、,上叶稍长于下叶。体腔大,腹膜黑色。胃管状,幽门部特化球形肌胃。肠细长,多弯曲,约为体长的7倍。幽门盲囊大,2个。鳔大,壁薄。体青灰色,腹部颜色较浅,体侧上半部有几条暗色纵带。鳍条浅灰色,腹鳍基部有一黑色斑块。分布境地: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25黄鲷Dentex tumifrons (Temminck et Schlegel)分类地位:脊椎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鲷科、鲷属形态特征:体呈椭圆形,侧扁,一般体长1425厘米,体重20D500克、背部狭窄腹部钝圆、头大、吻钝,眼间隔狭,稍小于眼径。上下颌前端各有犬牙46个,体被较大弱栉鳞、前鳃盖骨边缘具钢锯齿,背鳍与臀鳍基底有鳞鞘、尾鳍

28、叉形、体呈黄赤色、腹部较浅,体恻上部有3个金黄色圆斑,并有6条纵行黄色带,臀鳍及尾鳍下叶呈黄色。分布境地:分布于北太平洋中部和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主要渔场在广东至海南岛,近海以广东沿海产量较多。26. 真鲷(pagrosomus major)分类地位:脊椎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鲷科,真鲷属形态特征:体侧扁,呈长椭圆形,一般体长1530厘米、体重3001000克、自头部至背鳍前隆起。体被大弱栉鳞,头部和胸鳍前鳞细小而紧密,腹面和背部鳞较大。头大,口小、左右额骨愈合成一块,上颌前端有犬牙4个,两侧有臼齿2列。前部为颗粒状,后渐增大为臼齿;下颌前端有犬牙6个,两侧有颗粒状臼齿2列、前鳃

29、盖骨后半部具鳞、全身呈现淡红色,体侧背部散布着鲜艳的蓝色斑点。尾鳍后缘为墨绿色,背鳍基部有白色斑点分布境地: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中国近海均产之27. 马鲛鱼(Scomberomorus niphonius )分类地位:脊椎动物门,硬骨鱼纲,鲭科,马鲛属 形态特征:体长而侧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最大个体长可达1米、重4.5千克以上。尾柄细,每侧有3个隆起脊,以中央脊长而且最高、头长大于体高、口大,稍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体侧中央有黑色圆形斑花背鳍2个,第一背鳍长,有1920个鳍棘,第二背鳍较短,背鳍和臀鳍之后各

30、有89个小鳍;胸鳍、腹鳍短小无硬棘,尾鳍大,深叉形。分布境地: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在南海以海南文昌铺前附近海域最为著名。主要渔场有舟山、连云港外海及山东南部沿海28. 石斑鱼Epinephelussp分类地位:脊椎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鳍科,石斑鱼属形态特征:分布于福建沿海的石斑鱼有12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且较为常见的种类有赤点石斑鱼、鲑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和网纹石斑鱼等。赤点石斑鱼和云纹石斑鱼。青石斑鱼因体色为青褐色,故又称青斑,是福建产量较多的一种。石斑鱼体椭圆形,侧扁,头大,吻短而钝圆,口大,有发达的铺上骨,体披细小栉鳞,背鳍强大,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成

31、鱼体长通常在2030厘米。分布境地:分布在近海的石斑鱼是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种类。中国的石斑鱼共有31种,以南海最多,有30种,东海12种,黄渤海区仅1种29. 多宝鱼Panalichthys lethostigma分类地位:脊椎动物门,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菱鲆属形态特征:体侧扁,卵圆形,两眼均位于头部左侧,身体的左侧呈浅褐色,分布有不规则的斑点,腹部颜色较浅,能随着周围环境而变化,以便隐藏身体,躲避敌害。多宝鱼近似圆形;有眼的一侧(背面)呈青褐色,有点状黑色素及少量皮棘,无眼的一侧(腹面)呈白色;体表上还有隐约可见的黑色和棕色花纹,肌肉丰厚白嫩。分布境地:要产于大西洋东侧沿岸,是名

32、贵的低温经济鱼类,是东北大西洋沿岸的特有名贵鱼种之一,1992年引进中国,现已成为中国北方沿海重要的养殖品种。30. 海鳗Anguilliformes分类地位:脊椎动物门,硬骨鱼纲,鳗形目,海鳗科,海鳗属形态特征:体呈长圆筒形,尾部侧扁。尾长大于头和躯干长度之和。头尖长。 眼椭圆形。口大, 舌附于口底。上颌牙强大锐利,3行; 犁骨中间具1015个侧扁大牙。体无鳞,具侧线孔140153个。背鳍和臀鳍与尾鳍相连。体黄褐色, 大型个体沿背鳍基部两侧各具1暗褐色条纹。脊椎骨142154个。 凶猛肉食性鱼类。游泳迅速。栖息于水深5080米的泥沙或沙泥底海区。多栖居泥洞内,在浪大水浊时常出动觅食,傍晚和凌

33、晨更为活跃。喜摄食虾、蟹、鱼类和乌贼等。摄食强度以79月较高。生殖期47月。 怀卵量18120万粒。卵球形,卵径1.641.67毫米。仔、稚鱼的发育有显著变态,从叶状体变为幼鳗在水温20约15天完成,这时的体长约70毫米。成鱼一般体长约 600毫米,重11.5千克。分布境地:广泛分布于非洲东部、印度洋及西北太平洋。中国沿海均产,东海为主产区。31. 丁香鱼(Engraulis japonicus)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鲱形目,鳀科,鳀属形态特征:体圆状而侧扁,身长23.5厘米;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眼大,吻圆突;无棱鳞,无侧线。其个体虽小,闻之似丁香花味,体形似渔家女耳垂的金丁香,

34、故雅名丁香鱼分布境地: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南岸、东至菲律宾、北达日本以及中国沿海等,属于温水性中上层鱼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32. 大斑石鲈(Pomadasys maculatus)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 鲈形目,石鲈科 ,石鲈属形态特征:鱼体呈银黄色,上方较黄,下方较银白;侧线上方,背鳍基底下,有2列各为4至6块的浅褐色斑块。背鳍硬棘12至13枚、软条13至14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7枚。侧线鳞片数49至50枚。体长可达59厘米。分布境地:本鱼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包括红海、东非、南非、马达加斯加、阿曼湾、毛里求斯、塞舌尔群岛、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日本、中国沿海、泰

35、国、马来西亚、台湾、越南、菲律宾、印尼、澳洲、新几内亚、帕劳等海域。33.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 (Richardson)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形态特征:鱼吻稍突出,口裂大,端位,倾斜,上颌长于下颌,当口闭合时,上颌外列齿成犬齿状,臀鳍第二硬棘粗大,其长度约为眼径2.1倍。体侧上半部为紫褐色,下半部为银白带有澄黄色。体侧上的鳞片皆有褐色斑,形成向前下方倾斜的条纹。背鳍硬棘部上方暗褐色,软条部边缘黑色,每一鳍条基底有一黑色小斑。体长可达30厘米。分布境地: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海域34. 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

36、tentrionalis)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鲀形目,革鲀科,马面鲀属形态特征:体较侧扁,呈长椭圆形,与马面相象,一般体长1020厘米、体重40克左右。头短,口小,牙门齿状。眼小、位高、近背缘。鳃孔小,位于眼下方。鳞细小,绒毛状。体呈蓝灰色,无侧线。第一背鳍有2个鳍棘,第一鳍棘粗大并有3行倒刺;腹鳍退化成一短棘附于腰带骨末端不能活动,臀鳍形状与第二背鳍相似,始于肛门后附近;尾柄长,尾鳍截形,鳍条墨绿色。第二背鳍、胸鳍和臀鳍均为绿色,故而得名。分布境地: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主要产于东海及黄、渤海,东海产量较大。35. 白姑鱼 Argyrosomus argentatus分类地位:脊

37、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白姑鱼属形态特征:体呈椭圆形,一般体长20厘米左右、体重200400克、口大,上颌与下颌等长,上颌牙细小,排列成带状向后弯曲,下颌牙两行,内侧牙较大、锥形,排列稀疏额部有6个小孔,无颜须、体被栉鳞,鳞片大而疏松,体侧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尾鳍楔形,胸鳍及尾鳍均呈淡黄色。分布境地: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主要渔场有长江口外海、舟山渔场、连云港外海、鸭绿江口一带及渤海的辽东湾、莱州湾。36. 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鲈形目,鲭科,鲐属形态特征: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

38、厘米,体重150400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颌等长,各具一行细牙,犁骨和胯骨有牙。体被细小圆鳞,体背呈青黑色或深蓝色,体两侧胸鳍水平线以上有不规则的深蓝色虫蚀纹。腹部白而略带黄色。背鳍2个,相距较远,第一背鳍鳍棘910根,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对,其后方上下各有5个小鳍;尾鳍深叉形、基部两侧有两个隆起脊;胸鳍浅黑色,臀鳍浅粉红色,其他各鳍为淡黄色。分布境地:分布于太平洋西部。近海均产之。主要有海洋岛、连青石、钓鱼岛、大沙及沙外,等渔场。37凤鲚 Coiliamystus (Linnaeus)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鲱形目,鳀科,鲚属形态特征:头短,侧扁。吻短,圆突。

39、口大,下位。口裂倾斜。上颌骨后延伸达或伸过胸鳍基底。下缘具细锯齿。两颌具绒毛状牙一行,犁骨、腭骨均有细小牙。鳃孔大。鳃盖条9-10。鳃耙细长。体被圆鳞。腹缘棱鳞16-17+22-26。背鳍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臀鳍低而延长,与尾鳍相连。腹鳍短小。胸鳍上部游离鳍条6延长成丝状,后超过臀鳍起点。尾鳍不对称,上叶长于下叶。体长191mm。体延长,甚侧扁,前部高,向后渐低,呈尖刀状。背鳍基底前部上凸,向头尾下斜。背缘较腹缘宽,腹缘广弧形而窄。头稍小而侧扁,吻端尖。口大,下位,稍斜裂。上颌长于下颌,上颌骨后缘超过鳃孔。两颌齿细小。眼中大,侧上位,靠前;眼间隔宽而圆凸,宽约为眼径的2倍。鳃盖骨薄而平滑。鳃孔

40、宽大。尾部细长,超过体长之半。背鳍1,13;臀鳍74-86;胸鳍6+12;腹鳍I-6。纵列鳞60-65。鳃耙16-17+22-26。体长为体高5.3-6.1倍;为头长5.6-6.4倍。头长为吻长3.7-5.4倍;为眼径4.1-5.6倍。背鳍1个,基底短,起点约与腹鳍起点相对,起点前有1小棘,鳍条向后渐短。胸鳍较小,侧下位,上方有长丝状游离鳍条6根,尖端达到或稍超过臀鳍起点。腹鳍短小,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下方。臀鳍基底甚长,始于胸鳍尖端或稍前下方,后缘与尾鳍相连,鳍条90以内。尾鳍短小,上叶长约为下叶长的2倍。体被薄圆鳞,易脱落,纵列鳞5865行。腹缘自峡部到肛门前有锯齿状棱鳞。无侧线。体背灰黄色,

41、体侧和腹侧银白色。背鳍、臀鳍和尾鳍浅灰色,胸鳍和腹鳍白色。体长一般为1520厘米。体形与鲚相似,但臀鳍条数目较少,仅73-86根;体侧纵列鳞也较少。体呈淡黄色。其吻端和各鳍条均呈黄色,鳍边缘黑色体呈白色,体背淡绿色。体延长,侧扁,向后渐细尖,腹部有棱鳞。分布境地: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38. 黑鮟鱇(Lophiomus setigerus )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鮟鱇目、鮟鱇科形态特征:鮟鱇鱼有两个背鳍。第一背鳍与一般鱼不同,由56根独立分离的鳍棘组成(6根是 黄鮟鱇,5根是黑鮟鱇)。前两银位于吻背部。其顶端有皮质穗。第2背鳍与臂鳍均位于尾部。胸鳍很宽,侧位,圆形,基部成臂状,

42、有利助身体滑行。腹鳍短小,喉位。尾鳍圆截形。体裸露无鳞,在头体上方及体侧边缘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质突起。 鮟鱇鱼体柔软,无鳞,头和体的边缘有许多皮质突起。体前半部平扁,圆盘形,尾部细小。体长50厘米以上。背紫褐色,腹面淡色。头大,口宽,牙尖锐,口内有黑白斑纹。胸鳍宽大,臂状。背鳍最前3鳍棘分离,第一棘顶端有皮瓣(也叫皮质穗),瓣内寄生着一些发光的细菌,鮟鱇鱼的嘴巴很大,而且牙齿是犬齿状,头顶上又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的闪光来引诱小鱼.象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杆。鮟鱇为近海底层鱼类,不大游动,捕食机会少,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它的背鳍发生了变化:第一个背鳍逐渐向头部延伸,背鳍的前三枚鳍棘在头顶

43、前方分离呈丝太,其末端有一根发光的皮瓣。分布境地: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39. 米鱼Miichthys miiuy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形态特征:体侧扁,略延长。口腔内为鲜黄色;上颌外齿为犬齿状,尤以前端2枚最大。体背部为银灰褐色,腹部灰白。背鳍灰黑,软条的基部具数列小圆鳞,占软条高度的1/3。尾柄细长,尾鳍楔形。分布境地: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包括中国的渤海、黄海及东海,日本南部。40. 八爪鱼 (octopus)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章鱼科章鱼属形态特征:8个腕足,腕足上有许多吸盘,体呈囊状;头与躯体分界不明显,上有大的复眼及8条可收缩的腕。每条腕均有两排肉质的吸

44、盘,短蛸的腕长约12厘米,长蛸的腕长约48.5厘米,真蛸的腕长约32.5厘米。平时用腕爬行,有时借腕间膜伸缩来游泳,能有力地握持他物。腕的基部与称为裙的蹼状组织相连,其中心部有口。口有一对尖锐的角质腭及锉状的齿舌,用以钻破贝壳,刮食其肉。分布境地: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41. 枪乌贼(Teuthoidea)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管鱿目,开眼亚目,枪乌贼科形态特征:特征体由头部、足部、胴部和内壳组成。头部两侧的眼径略小,眼眶外有膜。头前和口周具腕10只:其中4对腕甚短,腕上具2行吸盘,左侧第4腕茎化,部分吸盘变形为2行突起,司传递精荚至雌体的功能;1对腕甚长,称触腕或攫腕,有穗状柄,触腕穗

45、上有吸盘4行。胴部圆锥形,肉鳍分列于胴部两侧中后部,两鳍相接略呈纵菱形,少数种类的肉鳍包被胴部全缘,胴部腹面具漏斗。内壳薄,不发达,角质,披针叶形,包埋于外套膜内。少数种类具发光器,位于外套腔内直肠两侧。具墨喷,囊墨能力较弱。分布境地:分布于南北纬40之间的热带和温带海域,世界主要枪乌贼渔场在南海北部、暹罗湾、日本九州、菲律宾群岛中部、西欧西部和美国东部、西部海域42. 金乌贼 Sepia esculenta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乌贼科形态特征:个体中大,胴长可达20厘米。头大,圆球状,两侧有眼,顶端中央有口,口的周围及头的前方有腕和触腕。腕4对,长度相等,吸盘均4行,大小相近

46、。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成交接腕。触腕1对较短,稍超过胴长,穗狭小,吸盘约10行,小而密。胴部卵圆形,长为宽的1.5倍。背腹略扁平。肉鳍狭窄,位于胴部左右两侧全缘,末端分离。体黄褐色,胴体上有棕紫色和白色相间的细斑。雄体胴背有波状条纹,在阳光下具有金黄色光泽。内壳发达,长椭圆形,壳背面有坚硬的石灰质粒状突出,自后端开始略呈同心环状排列,腹面石灰质松软,中央有1条纵沟,横纹面略呈菱形,后端骨针粗壮。分布境地: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黄、渤海产量较多。山东省日照市为主要集散地43鳕鱼(Gadus)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鳕形目,鳕科, 鳕属形态特征:具三背鳍、二臀鳍、一腭须。体色多样,从淡绿或淡灰

47、到褐色或淡黑,也可为暗淡红色到鲜红色;体上并有深色斑点。一般捕捞个体的体重可达11.5公斤(25磅),但最大的可达1.8米(6英尺)长,91公斤(201磅)重。以其他鱼类及无脊椎动物为食。分布境地:分布于北太平洋。我国产于黄海和东海北部。主要渔场在黄海北部、山东高 角东南偏东和海洋岛南部及东南海区。44. 刺鲳Psenopsis anomala (Temminck et Schlegel)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 Chordata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鲈形目Perciformes鲳亚目Stromateoidei长鲳科形态特征:体呈长卵圆形,侧扁。头小,吻短。体被薄圆鳞,易脱落。背部

48、青灰色,腹部色较浅。鳃盖后上角有一黑斑。尾鳍深叉形。体侧扁,略呈卵圆形。眼大。鳞片极易脱落。体色银白,特征是鳃盖上具一黑斑。背鳍与臀鳍略对称,尾鳍叉形。分布境地:分布于日本中部以南,经韩国南部至中国东海及台湾等,以中国东海最丰产。45. 柔鱼red odeanic aquid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 头足纲二鳃亚纲十腕目柔鱼科:形态特征:胴体长可超过40厘米,体重可达4千克以上。体色浓重,背部有黑色纵带,两侧赤红,腹侧亦红色,尾端尖细;眼有透明膜覆盖;鳍的形状变化多,卵圆形/细长菱形或心形,位于外套膜后端或侧面,鳍长可占外套膜长的一半至全长;闭锁器简单呈直条形,围口膜的7个尖端上常有数个小吸盘;腕上具2行吸盘,触腕不能收回,触腕穗上具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