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 中考物理试卷1.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66998 上传时间:2021-03-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 中考物理试卷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宜宾市 中考物理试卷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宜宾市 中考物理试卷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宜宾市 中考物理试卷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省宜宾市 中考物理试卷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 中考物理试卷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 中考物理试卷1.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宜宾市 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3分)(2013宜宾)在如图所示的电器中,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BCDAa 考点: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1)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发热,这种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2)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周围产生磁场,这种现象是电流的磁效应(3)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发生化学变化,这种现象是电流的化学效应解答:解:A、电脑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不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不符合题意B、电风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不符合题意C、电熨斗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内能,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符

2、合题意D、洗衣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能和其它形式能的相互转化,利用热效应工作的电器特点是把电能主要转化成内能,是一道基础题 2(3分)(2013宜宾)生活中有很多实例或现象应用到了物理知识,说法准确的是( ) A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调节手机铃声大小实际上就是调节声音的音调 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D体操运动员上杠前在手上擦一些镁粉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考点:扩散现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做功冲程是将

3、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声音的大小实际指的是响度的大小;(3)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4)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水准解答:解:A、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B、调节手机铃声大小实际上就是调节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体操运动员上杠前在手上擦一些镁粉是为了增大摩擦,故D准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声音的影响因素、凸透镜、增大摩擦的方法,考查的知识的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水平 3(3分)(2013宜宾)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A冷天搓手

4、取暖B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 C烧水时水温升高D下滑时臀部发热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其中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解答:解:A、冷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烧水时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D、下滑时臀部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弄清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别 4(3分)(2013宜宾)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

5、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 A126km/hB70km/hC52.5km/hD30km/h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速度的计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知道经过的路程,算出所用的总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就可求出部队从驻地到指定地点的平均速度解答:解:救援部队救援过程经过的总路程S=105km,所用的总时间t=50min+2h+40min=3.5h;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30km/h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和总时间

6、的比值,本题中求出总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5(3分)(2013宜宾)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准确的是( ) A磁体周围存有着磁场B磁体周围存有着磁感线 C磁感线就是磁场D磁感线总是从S极出发回到N极考点:磁场;磁感线及其特点分析:根据磁场的性质和磁感线的特点分析磁体周围存有着磁场,为了形象描述磁场而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是从N极发出,回到S极解答:解:A、准确,磁体周围存有着磁场;B、说法错误,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的性质而引入的,是不存有的;C、说法错误,磁感线能反映磁场的性质,但不是磁场;D、说法错误,只有磁体外部,磁感线才是从N极发出,回到S极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磁场的性质

7、和磁感线的特点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确实是存在的,磁体正是通过磁场而相互作用的为了形象是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有方向的曲线,就是磁感线,磁感线能反映磁场的性质6(3分)(2013宜宾)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一定保持不变B物体一定只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C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大D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增大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结合平衡状态的判断、内能的概念及机械能的转化可对每一选项做出判断解答:解:A、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保持不变,说法正确,不合题意;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多对平

8、衡力的作用,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内能的变化与运动状态没有关系,若运动的同时与外界发生热传递或做功,则内能改变,否则内能不变,说法正确,不合题意;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高度在发生变化,则其机械能会发生变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特点的理解,同时会结合平衡状态的判断、内能的概念及机械能的转化问题来做出判断考查内容较全面7(3分)(2013宜宾)小灯泡L1和L2上都标有“3V”字样,其灯丝电阻分别为R1和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有()AL1的额定功率为0.36WBL2的阻值R2为

9、0.72C若把小灯泡L1和L2并联在电源电压为2V的电路中工作,则小灯泡L2的实际功率是0.12WD若把小灯泡L1和L2串联在电源电压为3V的电路中工作,则小灯泡L1的实际功率是0.16W考点: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信息给予题;电能和电功率分析: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由图象得到额定电压对应的电流,利用公式P=UI得到额定功率;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由图象得到额定电压对应的电流,利用公式R=得到灯泡L2的阻值;并联电路个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由图象可得电压为2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利用公式P=UI得到此时的实际功率;已知灯泡L1的额定电压和正常发光电流,可以得到灯泡L1的阻值,已知灯泡L1

10、、L2的阻值,可以得到串联总电阻;已知电源电压和串联总电阻,利用欧姆定律得到电路电流;已知电路电流和灯泡L1的阻值,利用公式P=I2R得到灯泡L1消耗的实际功率解答:解:A、由图象知:在额定电压为3V时,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0.12A,所以灯泡L1的额定功率为P1=U额I1=3V0.12A=0.36W此选项正确;B、由图象知:在额定电压为3V时,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24A,所以灯泡L2的阻值为R2=12.5此选项错误;C、由图象知:在实际电压为2V时,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14A,所以灯泡L2的实际功率为P2实=U2实I2实=2V0.14A=0.28W此选项错误;D、灯泡L1的阻值为R1

11、=25,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R1+R2=25+12.5=37.5;电路电流为I串=0.08A,灯泡L1的实际功率为P1实=I串2R1=(0.08A)225=0.16W此选项正确故选A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率基本公式及公式变形的应用以及分析图象的能力,熟悉基本公式或规律,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或变形,是解决电功率物体的基础8(3分)(2013宜宾)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受到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B滑轮

12、移动的速度为0.1m/sC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2W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到1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3N考点:动滑轮拉力的计算;功率的计算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结合动滑轮的特点进行分析;A在水平方向:向右受绳子的拉力,向左受地面的摩擦力和B的摩擦力;B在水平方向:向右受A的摩擦力,向左受测力计的拉力解答:解:A、B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B受到的摩擦力f=F=3N,方向水平向右,故A错误;B、物体A的移动速度为0.2m/s,所以动滑轮的移动速度为0.1m/s,故B正确;C、由图可知,滑轮为动滑轮,绳子拉力为F的一半,是5N,P=Fv=5N0.2m/s=1

13、W,故C错误;D、测力计对B的拉力与A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在运动过程中,若拉力增大到12N,由于B和A之间的摩擦力不变,所以测力计的示数不变,D正确故选BD点评:此题考查了动滑轮的省力特点、摩擦力的分析及功率的计算,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对每个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搞清楚各个力之间的关系二、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9(4分)(2013宜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液化现象和凝华现象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

14、态的现象叫凝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根据我们对于凝华和液化的了解来作答解答:解:露是液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答案为:液化; 凝华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于液化和凝华的理解,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10(4分)(2013宜宾)小刚学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估计教室里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然后又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所示,图中橡皮擦的长度为3.10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

15、识,填上符合实际的长度单位;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中学生的身高在165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橡皮擦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10cm对齐,所以橡皮擦的长度为3.10cm故答案为:cm;3.10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

16、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11(4分)(2013宜宾)干电池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直流电源,它正常工作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在其内部不断地把正电荷运送到干电池的正极考点:电源及其能量转化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1)电源是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在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解答:解:干电池在工

17、作时,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电池的内部正极不断聚集正电荷,负极不断聚集负电荷故答案为:化学;正点评:知道电源供电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从电源的正极通过用电器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是从负极流向正极12(4分)(2013宜宾)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m和0.1m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2103kg/m3,B=8103kg/m3则物体A的质量为16kg;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8103Pa(g取10N/kg)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已知正方体边长,可以得到其体积,已知物体密度和体积,利用公式m=V得到质量;已

18、知正方体的密度和边长,利用公式p=gh得到正方体B对地面的压强解答:解:正方体A的体积为VA=a3=(0.2m)3=8103m3=正方体A的质量为mA=AVA=2103kg/m38103m3=16kg正方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pB=BghB=8103kg/m310N/kg0.1m=8103Pa故答案为:16;8103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质量的计算和固体压强的计算,其中:对于密度均匀、粗细均匀的固体,对支撑面的压强可以按照液体压强分析13(4分)(2013宜宾)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如图所示是扬声器构造示意图当线圈中通过变化电流时,线圈受到磁场力作用,从而带动与线圈相连的纸盆振动,于

19、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考点:扬声器和耳机的构造和原理专题:磁现象、电生磁分析:解答本题要对扬声器的工作过程有清楚的了解扬声器的线圈中有随声音变化的电流,因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使得线圈就不断地来回振动,纸盆也就振动动起来,便发出了声音解答:解:如图,扬声器中的线圈中通过变化电流时,线圈受会到永久磁铁的磁场力的作用,而带动与线圈相连的纸盆振动,将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故答案为:磁场;振动点评:对比记忆扬声器和话筒:话筒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是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扬声器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三、作图题14(6分)(20

20、13宜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某透明介质表面O点,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已知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垂直,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知道入射光线,已画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2)光从空气斜射向某透明介质,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而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垂直,求出折射角的大小解答:解:题目已经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

21、于53画出反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向某透明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并且折射角等于1809053=37如图所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情况,注意实际光线为实线,法线为虚线,利用好“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垂直”这个条件15(6分)(2013宜宾)小球静止于光滑斜面上,如图所示,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考点:重力示意图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其方向永远竖直向下,因此在画小球所受重力时,也一定要把握这一点解答:解:小球所受重力不受其所处状态的影响,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小球的重心上如图所示:点评:重力是一种最常见,也最特殊的力,它的

22、大小、方向、作用点永远不会受到它的运动状态的影响16(10分)(2013宜宾)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梯级发电站开发中的最末一个电站,在大坝修建中要用到大量碎石子小华随意选取其中一块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至天平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38.4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15cm3,此石子的密度是2.56103kg/m3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

23、验专题:实验题分析:(1)掌握天平的调平,在调平前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哪边的盘高,平衡螺母向哪边移动;(2)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分度值;在进行量筒的读数时,注意其分度值,根据公式=计算石子的密度解答:解:(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左盘高,平衡螺母应向左调节;(2)由图甲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石子的质量m=20g+10g+5g+3.4g=38.4g由图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水的体积为30ml,水和石子的体积为45ml,所以石子的体积为

24、V=45ml30ml=15ml=15cm3;=2.56g/cm3=2.56103kg/m3故答案为:零刻度线;左; 38.4; 15; 2.56103点评:此题是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考查了有关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及读数,考查了有关密度的计算,特别是注意密度的单位及换算17(8分)(2013宜宾)现有额定电压12V的电源,电压表(量程为3V、15V两档)、电流表(量程为0.6A、3A两档)各一个为了较为准确地测定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电阻值,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图中滑动变阻器R的作用是保护电路请在图(乙)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图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

25、最大实验中电压表的读数为U,电流表的读数为I,定值电阻阻值为R,则小灯泡的电阻值RL可表示为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实物的电路连接;电阻专题:欧姆定律分析: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有二:保护电路;改变用电器两端电压和电路电流;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串联在电路中,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之前滑片要位于最大阻值处;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电流表示数可以得到通过灯泡的电流;已知定值电阻的阻值和通过的电流,可以得到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已知灯泡和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和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可以得到灯泡两端电压;已知灯泡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利用公式R=得到灯泡电阻解答:解:由图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定值电阻

26、串联在电路中,因为串联电路具有分压作用,所以滑动变阻器可以保护电路,避免灯泡两端电压过高烧坏灯泡;由图知:电压表测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总电压,所以与灯泡、定值电阻并联;滑动变阻器已经连接了左上角的接线柱,并且滑片在最右端,所以另外选择左下角的接线柱接入电路实物连接如下图;已知电压表的读数为U,电流表的读数为I,I=灯泡和定值电阻的总电阻为R串=已知定值电阻阻值为R,灯泡电阻为RL=R串R=R故答案为:保护电路;R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电路的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属于实验设计类题目,考查我们设计实验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四、计算与解答题18(8分)(2013宜宾)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

27、不变,R2的阻值为8,小灯泡L上标有“6V 3W”字样,小灯泡电阻不随温度改变若闭合S1、S2,断开S3,小灯泡刚好正常发光,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那么:(1)小灯泡L的电阻为多大?(2)电压电压为多少?(3)R1电阻为多大?(4)若闭合S1、S3,断开S2,并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多大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大,这个最大的功率等于多少?考点:电功率的计算;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计算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分析:(1)已知灯泡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利用公式R=得到灯泡电阻;(2)若闭合S1、S2,断开S3,灯泡与定值电阻R1串

28、联,灯泡正常发光,说明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总电压等于两电压之和;(3)若闭合S1、S2,断开S3,灯泡与定值电阻R1串联,灯泡正常发光,说明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已知灯泡两端电压和电阻,利用欧姆定律得到电路电流;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已知电阻R1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利用公式R=得到其阻值;(4)若闭合S1、S3,断开S2,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2和灯泡串联,要使电路总功率最大,也就是电路总电阻最小,功率大小用公式P=计算解答:解:(1)P=灯泡电阻为RL=12;(2)闭合S1、S2,断开S3,灯泡与定值电阻R1串联,灯泡正常发光,电源电压U=UL+U额=6V+3

29、V=9V;(3)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电流为I=0.5A,R1的阻值为R1=6;(4)闭合S1、S3,断开S2,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2和灯泡串联,要使电路总功率最大,也就是电路总电阻最小,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为0,此时的电功率为P最大=4.05W答:(1)灯泡电阻为12;(2)电源电压为9V;(3)R1的阻值为6;(4)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为0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大;此时的电功率为4.05W点评:分析多元件、多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在不同位置等情况下的电学问题时,应该在掌握电路特点和有关公式的前提下,各个击破,切忌不分主次,漫无目的,无从下手19(8分)(2013宜宾)最近,中央电视台科教频

30、道播出了在我市拍摄的“汽车落水后如何水下逃生”的纪录片纪录片中,实验人员开着小车从高处落入滚滚的岷江,并在门窗紧闭的车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砸碎车窗玻璃逃生,惊心动魄为了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摄制组精心设计了紧急救援装置,用于当实验人员无法从车中逃生时迅速吊起汽车现某课外活动小组,照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模拟紧急救援落水汽车实验中用实心圆柱体A代替小车,已知A的体积为0.12m3,质量为210kg(g取10N/kg,设整个过程A均为匀速运动状态,忽略钢缆绳重及滑轮摩擦,不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1)求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水=1.0103kg/m3)(2)若A完全浸没在

31、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0%那么A完全打捞出水面后,岸上钢绳的拉力F为多大?(3)若A完全打捞出水面后,以0.5m/s的速度被匀速提升,求岸上钢绳拉力F的功率(4)从A上表面刚出水面到A完全离开水面的过程中,滑轮组机械效率如何变化?请简述理由考点:阿基米德原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1)根据公式F浮=液gV排进行计算;(2)当物体在水中时,有用功是克服(GF浮)做的功,总功是拉力F做的功,根据此时的机械效率计算出动滑轮的重力,可根据F=(G物+G动)计算出A完全打捞出水面后,岸上钢绳的拉力F;(3)根据公式P=Fv计算F的功率;(4)根据影响滑轮

32、组机械效率的因素被提升物体的重力进行分析解答:解:(1)F浮=水gV排=1.0103kg/m3)10N/kg0.12m3=1200N;(2)A的重力为:G物=m物g=210N10N/kg=2100NA在水中时=60%,则:W有=(G物F浮)hW总=(G物F浮)h+G动h又=60%=60%即=60%解得:G动=600N由图知,滑轮组由5段绳子承担物重,A完全出水后,钢绳拉力F=540N;(3)物体上升速度为0.5m/s,所以绳端移动距离为v=50.5m/s=2.5m/s;则P=Fv=540N2.5m/s=1350W(4)A从上表面刚出水面到A完全离开水面的过程中,A受到的浮力在减小,绳子对A的拉

33、力在增大,滑轮组对A做的有用功在增加在额外功一定的情况下,整个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变大答:(1)求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00N;(2)A完全打捞出水面后,岸上钢绳的拉力F为54N;(3)若A完全打捞出水面后,岸上钢绳拉力F的功率为1350W;(4)机械效率在变大;A从上表面刚出水面到A完全离开水面的过程中,A受到的浮力在减小,绳子对A的拉力在增大,滑轮组对A做的有用功在增加在额外功一定的情况下,整个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变大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浮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功率的计算,将机械效率与浮力结合,在计算机械效率时注意A在水中与在水面上的有用功的变化,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动滑轮的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