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总复习考查点12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源考点解读学案无答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85319 上传时间:2021-03-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物理总复习考查点12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源考点解读学案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高考物理总复习考查点12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源考点解读学案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高考物理总复习考查点12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源考点解读学案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高考物理总复习考查点12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源考点解读学案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高考物理总复习考查点12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源考点解读学案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物理总复习考查点12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源考点解读学案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物理总复习考查点12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源考点解读学案无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考查点 12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源?考情分析测试内容测试要求考情分析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A14 年 T10、 15 年 T23/T27(3)功的关系弹性势能A14 年 T6/T28(3)、 15年 T9、 17 年 T11机械能守恒定律C14 年 T10、16年 T28(3) 、 17 年 T28能量守恒定律A16 年 T21探究、实验:用电火花计时器( 或电磁打点计时器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14 年 T8、15 年 T25、16 年 T11、17 年T13第 1 课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1)?知识梳理考点 1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A1重力做功的特点(1) 只跟运

2、动物体的 _和 _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 _无关(2) 物体下降时重力做 _,重力势能 _;物体升高时重力做 _,重力势能 _(3) 重力做功的表达式: WG _,其中 h1、 h2 分别表示物体起点和终点的高度2重力势能(1) 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与所处 _的乘积,表达式为 Ep _.(2) 单位: _,与功的单位相同(3)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WG _.【典例 1】如图所示,桌面高为h1,质量为 m的小球从高出桌面h2 的 A 点下落到地面上的 B 点,在此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A增加 mgh1 B 增加 mg( h1 h2)C 减少 mgh2 D 减少 mg( h1 h

3、2)【解析】重力做正功WGmg( h1 h2) ,则重力势能减少mg( h1 h2) 【答案】D【点拨】考查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WGEp. 另外要注意物体在某一位置具有的重力势能,与选取的零势能面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选取的零势能面无关1 / 14【变式 1】 (2017 盐城模拟 ) 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 小孩沿高5m滑梯由静止滑下,g 取 10m/s2,在此过程中 ()A 重力做功为 100J ,重力势能减少100JB 重力做功为 100J,重力势能增加100JC 重力做功为 1 000J ,重力势能减少1 000JD 重力做功为 1 000J ,重力势能增加1 000J考点

4、 2弹性势能A1定义: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 _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2弹性势能 ( 变化 ) 大小探究:(1) 弹力做功特点:随弹簧 _的变化而变化,还因 _的不同而不同(2) 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弹力做 _时,弹性势能 _,减少的弹性势能 _弹力做的功;弹力做 _时,弹性势能 _,增加的弹性势能_克服弹力做的功,即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为_【典例 2】如图所示,将弹簧拉力器用力拉开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和弹性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A弹力变大,弹性势能变小B 弹力变小,弹性势能变大C 弹力和弹性势能都变大D 弹力和弹性势能都变小【解析】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的弹

5、性势能越大,则A、 D 错;由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力越大,则B 错、 C对;故选C.【答案】C【点拨】考查弹簧的弹力和弹性势能大小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变式 2】如图所示,小朋友在玩蹦蹦杆游戏的过程中,关于杆上弹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弹簧恢复到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2 / 14B 弹簧恢复原长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C 弹簧形变量最大时,弹性势能不一定最大D 弹簧压缩过程中,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弹性势能考点 3机械能守恒定律C1机械能:_ 和_统称为机械能, 即 E _,其中势能包括_和 _2机械能守恒定律(1) 内容: _.(2) 表达式: Ek1 Ep1 _.

6、( 要选零势能参考平面) Ek _.( 不用选零势能参考平面 ) EA 增 _.( 不用选零势能参考平面 )【典例 3】下列运动过程中,可视为机械能守恒的是()A 热气球缓缓升空B 树叶从枝头飘落C 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D 跳水运动员在水中下沉【解析】热气球上升受到浮力作用且浮力对热气球做功,则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树叶在枝头飘落,受到空气阻力,且空气阻力对树叶做负功,则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抛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 重力远大于阻力,阻力可以忽略, 只有重力对铅球做功,可以视为机械能守恒,则选项C 符合题意;跳水运动员在水中受到水的阻力,且阻力对运动员做负功,则选项D不符合题意【答案】C【点拨

7、】机械能守恒的判定依据是有无重力和弹力以外的外力做功,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互相转化,机械能守恒【变式 3】(2016 徐州模拟) 物体在做下列哪种运动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A 自由落体运动B 平抛运动C跳伞员带着张开的降落伞在空气中匀速下落D 用细线拴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典例 4】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固定于 O点,另一端系一重物,将重物从与悬点 O在同一水平面且弹簧保持原长的 A点无初速度释放, 让它自由摆下 不计空气阻力, 在重物由A点摆向最低点B 的过程中 ()A重物的重力势能增加B 弹簧的弹性势能不变C 重物的机械能减少D 重物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

8、【解析】物体高度降低,故重力势能减小,故选项A 错误;在运动的过程中,弹簧的形变量增大,则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故选项B 错误;由 A 到 B 的过程中, 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 系统机械能守恒;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 系统机械能不变, 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则重物的机械能少, 故 C 正确; 由 A到 B 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3 / 14守恒,故选项D 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答案】C【点拨】 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 重物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注意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则重物的机械能减少【变式 4】 (2017 苏州模拟 )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小

9、球从弹簧的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下落, 不计空气阻力, 则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 ()A小球的动能一直减小B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C 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加D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加?随堂练习1. 飞机从 8500m高空下降到1500m高度的过程中()A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B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大C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D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大第 2 题图2(2017 宿迁模拟) 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离开跳台到入水的过程中,他的重心先上升后下降,在这一过程中关于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增加B 减少C 先增加后减少D 先减少后增加4 / 14

10、第 3 题图3如图所示,小朋友在弹性较好的蹦床上跳跃翻腾,尽情嬉耍在小朋友接触床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蹦床弹性势能的变化情况是()A 先增加再减少B 先减少再做增加C 一直增加D 一直减少4在一次军事演习中,伞兵跳离飞机后打开降落伞,实施定点降落在伞兵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伞兵的机械能守恒,重力势能不变B 伞兵的机械能守恒,重力势能减小C伞兵的机械能不守恒,重力势能不变D 伞兵的机械能不守恒,重力势能减小第 5 题图5甲、乙两球质量相同,悬线一长一短,若将两球从图示位置,由同一水平面无初速释放,不计阻力,则在小球通过最低点的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球的动能比乙球大B

11、 两球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C 两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 相对同一参考平面,两球机械能不相等第 6 题图6(2016 南通模拟) 如图为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用向下的力缓慢推小球压缩弹簧,撤去推力后, 小球从竖直圆管中向上弹出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A 只增大弹簧的压缩量,小球上升的高度不变B 只增大弹簧的压缩量,小球上升的高度增大C只增大弹簧的劲度系数,小球上升的高度不变D 只增大弹簧的劲度系数,小球上升的高度减小第 2 课时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2)?知识梳理1. 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常用方法和常见情形5 / 14(1) 直接分析某一物

12、理过程中动能与势能 (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之和是否不变,例如物体沿斜面匀速运动,则物体机械能一定不守恒;(2) 分析受力:如果只受重力或弹簧弹力,则机械能一定守恒,例如不计空气阻力时做抛体运动的物体;(3) 分析受力做功:如果除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有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机械能也守恒,例如在光滑曲面上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守恒2机械能守恒时几种列方程的形式(1) 选取零势能面后,确定初、末位置的机械能,列等式Ek1 Ep1 Ek2 Ep2;(2) 不需要选取零势能面,找出物体初、 末位置动能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列等式 |Ek| | Ep|.3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 确定研究系统

13、 ( 通常是物体和地球、弹簧等 ) 和所研究的物理过程;(2) 进行受力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3) 选取零势能面,确定物体在初、末位置的动能和势能(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4)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1【典例1】(2016 常州模拟 )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着光滑的圆弧槽,它的4末端水平,上端离水平地面高为H,将一个小球从上端无初速释放,要使小球离槽后的水平位移有最大值,则()1A圆弧槽的半径应该为2H,水平位移的最大值为H1B 圆弧槽的半径应该为6H,水平位移的最大值为HC 圆弧槽的半径应该为1 ,水平位移的最大值为52H3 H15D 圆弧槽的半径应该为6H,水平位移的

14、最大值为3 H【解析】设小球离开圆弧槽时的速度大小为v. 选取圆弧槽末端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12参考平面,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 2mv,解得 v2gR;小球离开圆弧槽后做平抛运122( H R)动,由 H R 2gt得飞行时间为t g,小球的水平射程x vt ,代入得 x 2gR2( )HH Rg 2 R( H R),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当R H R 即 R 2时, x 有最大值H.【答案】A【点拨】机械能守恒定律结合平抛运动、数学函数知识求解问题【变式 1】(2017 扬州模拟 ) 在一项体育游戏娱乐节目中,选手需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 如图所示, 将选手简化为悬挂在绳末端

15、质量m 60kg 的质点, 选手6 / 14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53,绳的悬挂点O距水面的高度为 H 3m,绳长为 L 2m.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 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 重力加速度 g 10m/s2, sin53 0.8 , cos53 0.6. 求:(1) 选手摆到最低点时速度 v 的大小;(2) 若选手摆到最高点时松手落入水中,选手从松手到落至水面的时间t ;(3) 若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松手, 要使选手在浮台上的落点距岸边最远, 则绳长应为多少?【典例 2】(2016 连云港模拟)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有两个上下正对着的相同半圆形光滑轨道,半径为R,

16、它们之间的距离为x 且可调,在最低点B 处与最高点 A 处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两轨道间运动,小球经过最低点B时压力传感器示数为 20mg( 在后面的实验中总保持该示数不变) ,g 为重力加速度,不计空气阻力求:(1) 小球经过最低点 B 时的速度大小;(2) 当调节 x R时,小球经过最高点 A 处压力传感器示数;(3) 在保证小球能经过最高点A 的情况下改变x,两压力传感器示数差的绝对值F 也随F x之改变试通过计算在坐标系中画出mg随 R变化的图象2【解析】(1)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BvBB19gR; (2)选取 B 点所在水F mg mR,得 v 平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

17、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121222mvmg(2 R x) 2mv,得 v 13gR,由牛ABA2顿第二定律可知AAA 12. v ,得Fmg mRFmg7 / 14(3) 由第 (2)问可知:22g(2 ) , A 14 2x,所以 B A 62x,AB 2vvR xFmg mgF F Fmg mgRR即 F 2x 6.mgR若小球能通过最高点A,A点的力传感器的示数xFA 0,由 FA 14mg2mg ,可得 x 7R,Rx即 R 7. 图象如图所示【答案】(1) 19 gR(2)12 mg (3) 如图所示【点拨】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圆周运动问题的综合计算;用图象来表示物理过程的变化近几年

18、经常考查,要特别关注【变式 2】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倾斜的直轨道和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 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要求小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mg(g 为重力加速度 ) ,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 的取值范围?随堂练习1.(2016 南京金陵模拟 ) 如图所示,质量 m 50kg 的跳水运动员从距水面高 h 10m 的跳台上以 v0 5m/s 的速度斜向上起跳, 最终落入水中 若忽略运动员的身高, 取 g 10m/s2,求:(1) 运动员在跳台上

19、时具有的重力势能( 以水面为参考平面 ) ;(2) 运动员起跳时的动能;(3) 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大小8 / 14第 1 题图2(2017 徐州模拟 ) 如图所示,倾角 45的斜面固定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从斜面上方无初速度释放,与斜面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抛出,已知小球从距碰撞点高为 h1 处自由下落,碰撞点距斜面底端高为 h2,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空气阻力,求:(1) 刚开始下落时小球的重力势能 ( 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 ) ;(2) 小球与斜面碰撞时的速度大小 v1;(2) 若小球平抛后又落到斜面,试求小球第二次撞击斜面时的速度v2 大小第 2 题图3(2017 镇

20、江模拟 )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半径为 R 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套在大环上质量为 m的小环 ( 可视为质点 ) ,从大环的最高点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1) 求小环滑到大环最低点处时的动能Ek ;(2) 求小环滑到大环最低点处时的角速度;(3) 有同学认为,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处时,大环对轻杆的作用力与大环的半径R无关,你同意吗?请通过计算说明你的理由9 / 14第 3 题图第 3 课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3)?知识梳理考点 4能量守恒定律A1能源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利用能源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即_时期、 _时期、 _时期自工业革命以来,_和_

21、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2能量的消耗表明能量在_上并未减少,但在_上降低了能量的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_性这是“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的根本原因3能量既不会 _,也不会 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 _到另一个物体,而在_的过程中,能量的_保持不变,这个规律叫做能量守恒定律【典例 1】PM2.5 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生物物质、垃圾的焚烧,为了控制污染,要求我们节约及高效利用能源关于能源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自然界中的石油、煤炭等能源可供人类永久使用B人类应多开发与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C 能量被使用后就消灭了,所以要节约能源D

22、能量耗散说明自然界的能量在不断减少【解析】石油、煤炭等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能供人类长久使用,故A 错误;人类应多开发与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故 B 正确;能量在使用过程中,只能转移和转化,不会消灭, 所以 C 错误; 能量的消耗表明能量在数量上虽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的变成不便于利用的,故D 错误【答案】B【点拨】考查对能量守恒、能量耗散等有关概念的理解;培养增强节能的意识【变式 1】(2017 南京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B 能量耗散表明,能量的总量并不守恒C 随着科技的发展,能量是可以凭空产生的10 / 1

23、4D 随着科技的发展,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考点 5探究、实验:用电火花计时器( 或电磁打点计时器)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1机械能守恒条件是指系统中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如果系统所受外力与重力相比_时,也可以认为机械能近似守恒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交流_V,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交流_V 以下,它们的打点周期均为_s.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二、实验原理如图所示, 质量为 m的物体从 O点自由下落, 以地面作为零重力势能面,如果忽略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A和B的机械能守恒,即12A12B,AB2mvmgh2mv mgh1212AB. 等式说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

24、于动能的增上式亦可写成BA2mv2mvmgh mgh加量 为了方便, 可以直接从开始下落的O点至任意一点 ( 如图中 A 点 ) 来进行研究, 这时应有: 1 2,即为本实验要验证的表达式,式中h是物体从O点下落至A点的高度,v2mvmgh是物体在 A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带有铁夹的铁架台,纸带,复写纸,带夹子的重物,刻度尺四、实验步骤1安装装置:按图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电路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

25、落,更换纸带重复做3 5 次实验121 个点与第 2 个点间距离略小3选纸带:用mv mgh验证时,应选点迹清晰,且第2nn于或接近2mm的纸带五、数据处理11 / 14利用起始点和第n点计算,代入n 和12n 和12n,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条件下,nmgh2mvmgh2mv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六、误差分析1本实验中因重物和纸带在下落过程中要克服各种阻力( 如空气阻力、打点计时器阻力)做功,故动能的增加量Ek 稍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即Ek” 、“ ” 或 “,在验2T 0.98m/sEmgxE2mv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物体受到空气阻力及纸带和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摩擦等阻力

26、,物体克服阻力做功, 所以此题在计算结果上肯定是重力势能减少量大于动能增加量(5)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机械能守恒【答案】见解析【点拨】考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注意事项,并强化实验的基本要求【变式 2】如甲图所示为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甲乙(1) 通过研究重物自由下落过程中增加的 _与减少的重力势能的关系,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 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应接 _( 选填“直流”或“交流” ) 电源,正确操作得到的纸带如乙图所示, O点对应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位置,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 A、 B、C到 O点的距离如图,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则从打下

27、O点到 B点的过程中,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为_?随堂练习1. 关于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物应选用密度小的物体B 两个限位孔应在同一竖直线上C 打点计时器应接低压直流电源D 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2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1) 为完成此实验, 除了所给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13 / 14字母 )A 米尺B 秒表C 0 6V 的直流电源D 0 6V 的交流电源(2) 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 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材B 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C 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D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E 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F 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_(3) 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 _ 、 _.( 写出两个原因 )(4) 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 的数值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连续的五个点A、 B、 C、 D、 E,测出各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 ,则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 _.( 用 x1、 x2、 x3 、x4 及 f 表示 )第 2 题图14 /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