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说课稿:《五彩脸谱》.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93480 上传时间:2021-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美术说课稿:《五彩脸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美术说课稿:《五彩脸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美术说课稿:《五彩脸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美术说课稿:《五彩脸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美术说课稿:《五彩脸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美术说课稿:《五彩脸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美术说课稿:《五彩脸谱》.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美术说课稿:五彩脸谱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水平。大班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欣赏作品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升幼儿的欣赏水平。在这次活动中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 传统艺术是美术欣赏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能够用传统艺术鲜明、独特的作品风格来拓展幼儿创作思路,达到欣赏、表现美的目的。同时也能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华艺术宝库中的各种奇葩,懂得欣赏、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脸谱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它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幼儿,

2、因为这样的内容正符合了幼儿对色彩敏感的心理特点。同时,脸谱中优美流畅的线条,让幼儿绘画的笔触变得灵活,扩大、夸张表现的五官满足了幼儿喜欢表现新奇的思维。除此以外,脸谱中明显的对称装饰,对幼儿创作思路中的逻辑性作了进一步的要求。将脸谱实行装饰能够从脸谱的选色中逐步让幼儿感受主色与配色的映衬效果,为幼儿在今后作画中有选择地安排色彩表现主题情感作了一个铺垫。所以,活动设计五彩脸谱是一个较综合性的活动,它将美术目标中对色彩、线条、装饰等多个要求较自然的揉进一个内容中,使幼儿通过一个主题内容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 新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的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

3、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觉和体验。”所以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我指出了以下目标: (1)、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3)、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愿望大胆创作,发展幼儿的动手水平、语言表达力、想象力和创作力。 三、活动重点、难点: (1)幼儿对对称图案特点的感知与理解。 (2)指导幼儿以鼻子为中心,左右画上对称的线条、图案或色彩。 (3)探索脸谱配色的有效方法。 (1)家长工作:跟幼儿一

4、起欣赏京剧演唱的VCD或录音,如:京剧联唱,收集脸谱工艺品、挂饰等。 (2)资料收集:收集与中国戏曲相关的资料,京剧文化素材的整理。 (3)环境创设:在教室里布置各种京剧脸谱的画面,小图片、挂饰供幼儿欣赏,加深幼儿对京剧的理解。 (4)物质准备:提供多种形象的京剧脸谱、面具供幼儿欣赏制作。 (5)心理准备:体验京剧脸谱艺术美,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说教法、学法: (1) 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本次活动采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儿

5、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过程中实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在引起兴趣后操作,主要是对京剧脸谱的轮廓描绘,幼儿在此活动中能够对京剧脸谱有更感性的理解。第二次操作是对京剧脸谱的构线画,了解脸谱的部分对称特点。 2、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或教具展示给孩子看,让他们有直接的感受。本次活动中的演示法是通过观看京剧花旦的表演录像与图片,让幼儿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下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并真实的感受这个国粹艺术。 3、情境教学法:在活动中适时的加入幼儿表演的过程,幼儿充分的欣赏艺术给人带来的快乐,教师对幼儿赏识的激励,使幼儿对此活动有了更

6、快乐的体验,活动京剧花旦戏让幼儿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4、互动法:让每个幼儿都动起手来,有师幼儿互动、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水平。 (2)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探索活动,选择方法很重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我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幼儿在认知水平、动手水平上得到了提升。主要使用方法有: 1、观察法:通过对京剧演出录像及脸谱图片的观察,提升了幼儿对事物的分析能、想象思维的发展。 2、操作法:让幼儿通过构线画了解京剧脸谱的轮廓描绘过程及脸谱的对称特点。 3、展示法:让幼儿在展示自己的作品

7、过程中真正体验京剧艺术给人带来的快乐。使幼儿在表现、交流中分享探索绘画的过程和结果。 六、说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导入: 你们知道以前的脸谱能够分几种?(4种)哪4种?(黑脸、白脸、红脸、蓝脸)脸谱是一种神奇的化妆,你们知道脸谱是什么时候化的妆?(唱京剧的时候)讨论: 1、脸谱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画家把它做成艺术品挂在家里,所以现在的脸谱有非常多的颜色。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你们根据它的颜色给脸谱取个名字。 2、教师逐一出示红脸、蓝脸、绿脸、黄脸。脸谱是一种化在脸上的妆,我们来找一找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左右对称,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块面,

8、五官有了变化)。(引导幼儿讨论颜色如何变,五官有些什么变化,脸上的块面是如何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二)联想创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提示: 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画一张什么颜色的脸。 2、化妆的时候要仔仔细细,千万要把脸画得两边对称。 3、脸谱上还有许多弯弯的线,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诉大家。 4、你的五官变了没有,变成了什么?(相互欣赏幼儿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5、颜色要有深有浅,找一找谁是大艺术家。 (三)引导评价 教师随机抽取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你画的是什么脸,请其他幼儿说说同不同意,为什么同意,为什么不同意?(从主要颜色上进行讲评) (四)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运用设计的各种京剧脸谱进行戏曲表演,体验中国戏曲艺术给人带来的快乐。 2、举行京剧脸谱化妆会。活动反思:传统艺术是美术欣赏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用传统艺术鲜明、独特的作品风格来拓展幼儿创作思路,达到欣赏、表现美的目的。同时也能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华艺术宝库中的各种奇葩,懂得欣赏、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脸谱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它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幼儿,因为这样的内容正符合了幼儿对色彩敏感的心理特点。同时,脸谱中优美流畅的线条,让幼儿绘画的笔触变得灵活,扩大、夸张表现的五官满足了幼儿喜欢表现新奇的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