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信息的加工与获取.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800763 上传时间:2021-03-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信息的加工与获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信息的加工与获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信息的加工与获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信息的加工与获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信息的加工与获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信息的加工与获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信息的加工与获取.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红豆在线文档分享平台(http:/)第3章 信息的加工与获取单元一 信息的加工单元概述原始信息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中发挥作用。所以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将获取的原始信息按照应用需求对其进行转换、分类、分析、整理、编制和存储等处理的过程。课程标准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学习目标1通过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了解信息加工的初步打算,知道如何使信息加工工作更有条理、更有效。2通过对文字的处理,使学生掌握文本的录入、字符的转换及语言的翻译等各种方法进行文字的加工。3通过数据的加工,

2、使学生知道数据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数据的表现形式更直观、形象地传达数据的信息。4通过图的扫描,了解图像的数字化原理,掌握获取图像的基本方法。5通过组织图的制作和图像的效果处理,使学生了解如何将事物之间复杂的关系直观、清晰地表现出来,增强表达效果。6通过录制声音,了解声音的数字化原理,掌握录制声音的基本方法。7通过截取视频文件,使学生掌握从VCD中获得AVI格式和MPEG格式的多媒体文件。教学过程1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1课时)建议利用1个课时,讲清楚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并完成教材中规定的一个活动。2文字、数据、图的加工(1课时)课堂上介绍相关的处理方法,课后将教材中的活动布置给学生。有

3、条件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完成活动内容,没有条件的学生课后要对活动内容进行思考,设计出活动步骤,准备在下节课中完成活动。3完成教材中规定的活动(1课时)不要求学生能完成全部的活动内容,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每个小组完成一个活动任务。对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再布置给他们一些拓展型的任务,如指导其他能力较弱的同学。4其他信息的加工(1课时)内容虽然不多,但活动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建议在课堂上,就将任务布置给学生,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若时间允许,则在下课前就将录音的活动完成。5进行视频截取的活动,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1课时)小结是关键,通过小结可加强学生对信息加工的理解,时间无须太长,利用下课前的7、

4、8分钟足以。所需课时5课时课前准备在本章节的学习前,学生应了解以下工具和软件的基本应用:扫描仪;Microsoft Office Word;Microsoft Office Excel;Microfoft PowerPoint;Adobe PhotoShop;录音软件,如系统自带的“录音机”程序;视频截取软件,如“金山影霸的视频转换器”;Microsoft FrontPage;Microfoft Internet Explorer;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相关资料网络资源搜索引擎网站:http:/Word教程:http:/ 信息的表达单元概述信息的再加工在信息处理中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部分,前一节我们

5、讨论了对多种媒体所记载的信息进行加工,其实是对原始素材的一个积累和整理,那么如何将这些素材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搭配,使之成为有用的信息,或者将这些信息用在实处,把信息的内在实质发挥出来,人们能够更方便地接受,增加信息的使用价值。因此,本节主要介绍如何将经过前期加工的分散的信息素材,通过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加工成能呈现主题的信息作品,并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交流与发布。课程标准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学习目标1通过设计版面的布局,使学生了解信息作品必须能清晰地表达主题,且形式为内容服务。2通过在信息作品中对各种素材的插入和调整,使学生掌握对多种媒体的处理方法,将信息作品达到理想的表

6、达效果。3通过信息作品的发布,使学生了解信息只有经过表达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掌握信息作品发布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教学过程1作品的制作(2课时)在版面的布局中,建议教师多准备一些现成的优秀版面以供学生赏析。由于要在信息作品中插入各种素材,所以建议教师在课前多准备一些现成的素材文件,不要等要用到时才在网上即时搜索,这样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有可能会出现意外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新知识点的教学前,就将活动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也可以等到所有的知识点全部讲完后,再布置给学生活动任务。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在本节中,不提倡教师直接按照教材中的顺序(即教师先讲一部分,学生再做一部分)开展教学活动,虽然本

7、节的活动是插在知识点中的。建议将所有活动的内容和任务一次性地全部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信息作品主题和表现形式开展活动。2完成海报的设计和封面的设计(1课时)海报和封面建议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课后让学生准备制作个人网页的素材。3、信息表达的方式(1课时)现在的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很高,建议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给学生介绍网络的使用方法,如电子邮件的收发方法等。这部分的知识点建议让学生通过活动的开展自己归纳总结,然后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班级交流,分析采取怎样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展示信息作品,达到预期的目的。所需课时4课时活动安排本节教材中设计了三个活动,不是很多,但每个活动所需要的

8、时间却较长,主要目的是为以后的制作多媒体作品积累经验。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信息作品的制作方法和发布方式,特别是对因特网上的网页的制作方法和发布做了重点介绍。这三个活动分别是:活动1:制作“不要捕食野生动物”的宣传海报活动2:设计一本小学生读物与动物做朋友的封面活动3:制作一个主题为“真我风采”的个人网页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先后顺序,或者将教材中本节的知识点讲完后,根据同学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成几个小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活动,然后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信息作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单元三 计算机与信息处理单元概述现代信息加工的主要方式是计算机处理,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都是

9、按照已经用计算机语言编好的程序来进行的。通过用现成的软件处理信息,可以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以及软件的分类。除此以外,也可以自己编制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来解决现成软件不能解决的特殊问题,让计算机来满足自己处理信息的各种需求,因此,本节主要讲解了人们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几种方法。课程标准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学习目标1通过对现成软件的使用,使学生了解软件的分类以及正确地使用现成软件。2知道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掌握算法的设计要求,能熟练利用流程图描述算法。3通过对智

10、能信息处理的了解,知道常见的智能信息处理实现方式。教学过程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1课时)重点讲解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流程图的绘制可以放在课后完成,建议以个人为单位完成活动任务。交流流程图和介绍智能信息处理(1课时)简单讲解,建议将一些实质性的内容放在讨论活动中再进行详细的叙述。主题班会(1课时)事先要进行详细的安排,可以组织校内的老师参与,在班会中,也可以让其他老师谈谈在平时的工作中计算机帮忙解决了什么问题,以及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希望以后的程序员能够改进的。所需课时3课时活动安排本节教材中设计了四个活动,主要注重学生的交流讨论,从活动中阐明自己的观点和需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四个活动

11、分别是:活动1:根据求解等差级数的和的步骤,画出流程图活动2:以“我看人机大战”为题进行主题讨论活动3:通过和自然语言处理网站对话寻找其破绽活动4:回顾自己在完成信息作品过程中的工作并作出评价以上几个活动,只是起了一个引子的作用,关键是让学生知道计算机能熟练、迅速地解决问题,是因为专业人士事先将计算机所做的每一次动作,每一个步骤都用计算机语言编好的程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多的举一些历史上的计算机事件来激励学生,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从身边的事情展开联想,多设计几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流程图,但要注意以下几点:1所设计的活动必须能体现本章的基本知识点,能够达成教学目标。2所设计的活动要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赋予时代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使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3在设计流程图时,关键不要让学生从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转变到如何求解一道数学题目上去,必须使学生清楚需要做什么,不致走入误区,认为计算机的作用就是求解数学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