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五四青年节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980371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五四青年节活动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校园五四青年节活动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校园五四青年节活动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园五四青年节活动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五四青年节活动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校园五四青年节活动方案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XX周年、五四爱国主义青年运动XX周年,为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共青团历史,坚定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积极投身教育健康、持续、和谐发展的大潮。经校团委研究决定开展以承五四精神,扬青春风采为主题的纪念建团86周年暨五四运动91周年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承五四精神,扬青春风采二、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班级团组织建设为基础,通过开展主题纪念系列活动,回顾共青团XX周年的光辉历程,展望新形势下共青团的发展前景,进一步增强团

2、员青少年的政治意识和服务意识,为贯彻党的十七大营造好浓厚的氛围。三、具体安排:各班团组织要紧密围绕纪念活动的主题,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举办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XX周年图片展。为满足广大团员青年了解中国共青团XX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突出成绩的要求,校团委将在校门橱窗前举办共青团发展历程及青年教育图片展。各班团支部可组织本班级团员及入团积极分子集体观看展出,通过学习团的知识和团的历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继承和发扬共青团的光荣传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自觉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开展今天,我们怎样成长青春感言征集活动。通过向全系统团员青少年进行感言征集,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动态和关注热点

3、的把握,增强团员青少年的自豪感与凝聚力。请各班级于5月8日准时上交,逾期不候。评出校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3、团史知识竞赛活动。让广大青年团员加强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情和团史的学习,使团员们对团的发展历史和有关团的基本知识有个较全面的掌握,从中明白作为团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团的性质和职能有个较为更深层次的认识。各班团支部将本班作业于5月8日上交,并评出校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4、开辟纪念建团86周年专题网页。以校园网络为依托,开辟纪念建团86周年暨五四运动91周年活动网上专栏,宣传团的光荣历史。5、出一期知晓团史黑板报。各班于26日(下个星期六)之前完成此项工作。

4、务必贴近主题,宣传深入。6、开展我立志成为一名优秀团员活动。组织入团积极分子到实践基地,进行社区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团员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同时,也为打造环境生活品质社区奉献我们新一代青年的一点力。(时间初定28日上午)7、举行庆五一,迎奥运青年教师登山比赛。倡导青年教师加强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加强健身运动,炼就强健体魄,以更加饱满、积极的精神状态投身教育事业。8、积极参与团区委组织的 承传统、展风采、促和谐系列活动。四、活动要求:1、各班团支部要抓住这一重要契机,把本次纪念活动与增强团员意识教育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结合起来、与建设品质城区、品质学校结合起来,贯穿融入教育内容,以期

5、深化和扩大本次活动的成果。2、各班团支部要自觉参与到纪念建团86周年的各项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团员青少年的积极性,抓好宣传、发动、组织、落实等各项工作,营造浓厚的纪念活动氛围,扩大共青团的影响力和号召力3、各班还应自行组织开展一系列有纪念意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4、各支部要注意收集与活动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请5月8日前上报活动情况。  活动名称:咏党史·书党爱诗文征集大赛活动主题:回望从前,总结过去,展望祖国的发展。主办单位:社团联合会·晨帆新闻社活动对象:xx农大全体学生活动地点:xx农业大学农学院三楼活动时间:2018年4月1日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在

6、五·四运动来临之际,我院特举办红色日记:咏党史·书党爱诗文征集大赛。以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学生创造一个个性发展的舞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掘学生的潜力。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中国的发展,用年轻而又真实的文笔勾绘出祖国美丽的画卷。预期效果:唤醒同学们最深处的记忆,通过一个月的诗文征集活动,不仅使学生在写作方面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本质上提高了对待中国的历史,对待党的观念。在师生中树立起了党的丰碑.活跃了大学校园文化,凝聚起文学的文化氛围。可行性分析:(1)在活动方式的选取上,我认为还是颇具独特之感的。此次活动的征文范围是全校性的并且没

7、有年级和专业的限制,所以只要想写,就会有机会让同学看到你和别人不同的观念,和别人不一样的思考角度。这是作为吸引参赛人员的亮点,因此在这方面我们有100%的把握。(2)活动的举办地即编辑部门的所在地,我们选择了农学院三楼的一间空闲办公室,不许另行租用。而且我们会有特邀各院领导为我们担当临时主编,由晨帆新闻社社长任常驻编辑,新闻社的干事负责文章的整理和各类事务的通知,这样我们就解决了人员问题。(3)征文的方式也是很有保证。为了方便同学们投稿,保证把最新的诗文第一时间通过最便捷的渠道汇集到我们这里,所以,我们将用电脑24小时不间断征稿,各大主要征文箱每天查收。(4)活动的经费预算上,我们采取的是节约

8、制,譬如我们在活动的宣传上节约了大概比初期少30%的资金,在获奖文章的奖励上压缩到了初期的50%。最后的图书出版方面我么本着质量与消耗成反比的宗旨。因而,我们所涉及到的预算都是经过反复的思考,确认其实用意义后决定的。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对此次红色日记所涉及的资金、活动统筹地点、活动人员安排等存在疑问的地方做了尽量详细的阐述。尽一切的可能去把活动的可行性做到最大。我们也希望诸位领导可以认真审阅,准许举办一场农大的文字节日。活动开展:1、报名方式:(1)、网上报名:我们将建立专门的网络邮箱,各参加投稿比赛的同学都可以通过网上报名的方式参加到此次的活动中来,在农学院网站上下载报名表格,填好信息后发至(

9、XXXX),邮件名称统一以1+文章名称+本人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命名。(2)、现场报名:每周二至周六12:00-13:00,持本人学生证、身份证,到农学院三楼报名。2、比赛流程第一阶段策划确认参赛资格(网络报名当天电邮回复确认;现场报名时当场确认,若有问题请及时联系,联系电话:13214403207 王同学)后。所上交文章需一式两份:一份以书面的形式(a4纸),一份以电子文档word的形式。以1 +文章名称+本人姓名.doc命名。(正文第一行为文章名称,第二行为本人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第二阶段初赛内容要求:文章的内容需保证积极向上,同时又兼备对党和祖国在这么多年以来所

10、取得成绩的思想体会与心得;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角度入手进行主题的切入与选择。但所写文章中不得有反政府、反人民的言论,内容健康,不涉及*、暴力等与法律相抵触的内容。每周将在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下选出每周的优秀文章,我们将会以电子邮件的形式通知获选人,所以请注意查收您的电子邮件。第三阶段决赛最后我们将在每周评选出来的优秀文章中评选出此次活动的经典红色日记,评选的最新过程及结果我们将及时的发送到农学院的网站及校报上,对于入选的文章,我们将通过您所留联系方式第一时间对您进行通知,收到通知后请您携带本人的学生证和身份证前往农学院红色日记编辑部领取您所获的稿酬。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 奖金150二等奖:2名 奖金

11、80三等奖:3名 奖金50优秀奖:若干名  为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XX周年和五四运动XX周年,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与20XX成都全民读书活动,在青年中倡导读书过青年节的良好风尚,按照团市委的统一安排,局团委决定,在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深入开展读书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阅读·文明·进步二、征文时间4月15日至5月20日截止。三、征文要求1、题目、体裁不限,字数限制在1000-3000字之间。征文内容要求思想健康,主题突出,有时代气息,有独到见解,语言生动活泼。2、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评资格。3、征文必须注明作者姓名

12、、工作单位和联系电话。四、报送方式和评奖办法1、参赛作品可由各单位集中报送(附电子文档)局团委。2、参赛作品可采取网络报送方式,直接报送团市委。联系人:叶昊宇,联系电话:86127822,邮箱(XXXX)。3、本次读书征文活动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若干名,团市委将分别给予表彰奖励。五、工作要求各单位要针对团员青年的思想实际和读书需求,通过组织团员青年参与读书征文活动,引导青年多读书、读好书,激发青年求知热情,使阅读成为团员青年的良好习惯。要认真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引导团员青年在阅读中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五四青年节。补充通知为了更好的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在阅读中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五四青年节,现将在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深入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有关事宜补充通知如下:一、评奖办法本次读书征文活动,参赛作品除参加团市委的评选表彰外,局团委也将专门开展评选表彰。二、奖项设置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若干名。三、报送方式各单位请将参赛作品于5月20日前集中报送(一式两份,附电子文档)局团委。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