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街小学学校发展性自我评价方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821987 上传时间:2021-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和街小学学校发展性自我评价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和街小学学校发展性自我评价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和街小学学校发展性自我评价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和街小学学校发展性自我评价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和街小学学校发展性自我评价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和街小学学校发展性自我评价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和街小学学校发展性自我评价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和街小学学校发展性自我评价方案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 估 要 点满分教师自评家长评价学校自价一办学方向10分(一)贯彻方针4分1、办学思想(2分)(1)有明确的符合教育方针和本校实际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1分);(2)学校各部门都有落实规划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全校形成了目标管理体系(1分)。22、学生全面发展(2分)(1)全面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无挤占音、体、美、劳课程的现象(1分);(2)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1分)2(二)面向全体3分3、面向全体学生(3分)(1)建立健全了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综合评价机制,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1分);(2)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每班有转化后进生的措施,学校有转化后进生的典型(1分);(3)学校辖区内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学生年巩固率100%,学籍管理规范,班额符合规定(1分)。3(三)依法办学3分4、执行教育法规(3分)(1)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法规和省市有关依法治教的规定,无违规乱纪的办学行为和乱收费现象(2分);(2)学校、班级不将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排队(1分)。4二领导班子与教师队伍15分(四)领导班子5分5、校长负责制(2分)(1)实行校长负责制(1分);(2)校长符合任职条件,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办事公道正派

3、(1分)。26、班子建设(3分)(1)领导班子配备职数符合规定,年龄、学科结构合理(1分);(2)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廉洁自律,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及各项规章制度(2分)。3(五)教师队伍10分7、教师配备(2分)(1)按省颁编制标准配备教职工,非教学人员比例控制恰当(1分);(2)对全体教职工实行聘任制(1分)28、教师结构(3分)(1)按要求配齐各科教师(1分);(2)各科都有学科带头人(1分);(3)教师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0.5分);(4)学校有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目标和计划,效果好(0.5分)。39、教师素质(2分)(1)全体教职工熟知并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

4、道德规范,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无违法乱纪行为,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1分);(2)教师基本功扎实,能按照基础教育新课程要求,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参加新课程实验(1分)。210、教师专业发展 (3分)(1)建立了学科、年龄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形成了骨干、名师的培养梯次,形成了有利于名师成长的良好环境。(1分)(2)建立了校本研修制度,具有培训规划、研训制度和实施方案,教师人人参与;建成学习型学校。(1分)(3)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科学评价教师工作,不能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教师,建立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教师评价体系。实行教职工聘任

5、制度、奖惩制度,建立起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教师管理机制和奖惩机制。(1分)3三办学条件20分(六)校园环境6分11、校园规划(2分)(1)生均校园占地面积达到规定标准(1分);(2)学校附近无污染源,校门前及两侧无乱摆摊、乱堆杂物现象(1分)212、校园建设(4分)(1)注重校园建设和管理,做到绿化、美化、净化、路面硬化;(1分)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浓厚,有品味,有良好的育人环境;(2分)(2)校舍布局合理,学习区、生活区、运动区相对分开(1分);4(八)教学设施14分16、场地校舍(4分)(1)生均校舍面积达到建设标准(1分);(2)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用房建设符合规定,且够用舒适(1分);

6、(3)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符合有关要求的安全饮水和卫生公共设施(1分);(4)运动场地及相关设施齐全,安放合理(1分)。417、仪电设备(6分)(1)按省一类标准配备了教学仪器设备(1分);(2)按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标准配齐了电教设备(1分);(3)学校仪器室、实验室的柜、桌、凳数量足够,水电齐全(1分)。(4)仪器摆放科学、规范,维护、保养及时;实验室等各功能教室及附属用房整洁、卫生;实验准备、维护工具、实验流程表、记录等齐全。(3分)618、其他设施(4分)(1)图书馆(室)建设符合国家中小学图书馆建设规程。图书、报刊数量达到省、市级规范化学校标准,且逐年增补更新;电子音像资料、教学软

7、件符合教学要求;报刊基本满足实际需要;图书馆(室)管理规范,按时向师生开放,图书借阅及时,图书使用率高。(2分)(2)体育器材按学校规模达省定标准要求;运动场地、音体美器材,配备较齐全,利用率高,定期维护,安全管理措施到位(1分)(3)医务室设施按学校规模达省定标准要求(1分)。4四学校管理30分(九)德育工作6分19、德育队伍(2分)(1)校长亲自抓德育,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管理机构健全,教职工全员参与(1分);(2)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1分)。220、工作措施与效果(4分)(1)少先队工作扎实,大中队机构健全,工作有计划,活动有阵地,教育有成效(2分);(2)建立了德

8、育基地,分年级开展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丰富多彩的经常性教育活动(1分);(3)学生文明守纪,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爱护公物(1分)。4(十)教学管理18分(十)教学管理18分21、落实课程方案(2分)(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方案,积极开发具有区域和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能适应学生不同发展需求的选修课程,开全课程,开足课时。(2分);2教学常规(5分)(4)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计划、总结、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考试考查等提出明确要求,并检查落实(2分);(3)每学期听课校长不少于15节,分管校长不少于30节,中层干部不少于40节,教师不少于20节,有听课笔记和评

9、课记录(2分)。(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1分)522、学生课业负担(2分)(1)不统发规定以外的辅导资料(0.5分);(2)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总量和家庭作业量符合上级要求(0.5分);(3)学生考试成绩一律实行等级制(1分)。223、教研教改(5分)(1)各科教研组有教研教改工作计划和总结,活动有记载,教研有成果(3分);(2)50%以上的教师有切合实际的教研课题,且认真实施(2分)。524、体艺卫工作(4分)(1)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卫生工作两个条例,有落实条例的规划和措施(1分);(2)搞好大课间及阳光体育活动,认真开展体育达标活动,每学年组织两次校运会和一次文艺汇演(1

10、分);(3)学生课外活动丰富,90%以上学生参加了社团活动(1分);(4)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办好卫生知识宣传栏,每年定期进行一次学生健康检查,健康档案完善齐全(1分)。4(十一)行政管理6分26、后勤服务(3分)(1)有规范的校园、校产管理制度,无重大校容损坏和校产丢失现象(1分);(2)后勤工作坚持为教学、为师生生活服务,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需要,困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1分);(3)食堂管理好,饭菜卫生,价格合理,师生满意,学生有开水喝(1分)。327、安全工作(3分)(1)重视学生安全,安全保卫工作有专人负责,有规章制度,能经常性多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2分);(2)学校无重大安全责

11、任事故。(1分)3五教育质量25分(十二)品德素养5分28、行为规范(3分)(1)学生熟悉并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2分);(2)学生文明礼貌,遵规守纪,无违法行为(1分)。329、学生评价(2分)(1)认真做好操行评价,合格率在98%以上(1分);(2)建立了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1分)。2(十三)知识与技能10分30、基础知识(4分)(1) 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各年级期末考试全科合格率在95%以上(4分)。431、基本技能(4分)(1)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初步掌握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自学

12、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交往协作、观察分析、动手实践、信息处理等能力和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创新能力。(4分)432、教学成绩(2分)区教学质量检测成绩优秀(2分)2(十四)办学特色10分32、学校特色(6分)(1)学校重视办学特色的形成,近三年内在实施素质教育或课程改革、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或成果在县级以上范围推广或在县级以上会议交流(3分);(2)多年来,学校在音、体、美、科技某一项形成学校传统强项,成绩突出,成果显著,受到县级以上肯定和推介(3分)。633、学生特长(4分)(1)近三年参加县(区)以上学科竞赛和音体美比赛中获奖人数均占在校生总数的5%以上(2分);(2)开展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活动经常,学生参与广泛,在县市以上竞赛成绩显著(2分)。49 / 9下载文档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