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案 5灰雀.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830010 上传时间:2021-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教案 5灰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单元教案 5灰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单元教案 5灰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二单元教案 5灰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二单元教案 5灰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教案 5灰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教案 5灰雀.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5 灰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体会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及小男孩的理解过程。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体会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及小男孩的理解过程。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具准备 生字卡 词语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2、学会课文生字新词。一、导人新课,质疑。 1出示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几只灰雀?灰雀什么样?围绕“灰雀”为什么用“灰雀”作课题?)二、初读课文。发生了什么事?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支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读音。 白桦 胸脯 面包渣 惹人喜爱 (2)字形难点。 散 惹 或 (3)理解词语。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可惜:值得惋惜。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三、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及小男孩的理解过程。2、拓展学生思维空间。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情景引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图片展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2教师引导3自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并填空。

3、 4朗读第一自然段。 5、过渡: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它去哪里了呢?二、学习课文第二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小男孩的语言。 (1)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2)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 2指导学生读小男孩的话,再说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理解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 3课中质疑,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过程。 (1)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 (2)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

4、?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 A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 (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 B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 (3)创设情境,实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实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 (4)指导学生再读书上列宁的话,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三、

5、学习课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1)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2)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3)列宁为什么不问爱说话的男孩,而问不说话的灰雀? (4)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就知道他是诚实的? (因为男孩能理解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2分组读书、讨论思考题。 3小组代表发言。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1文章写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围绕列列宁、小男孩、灰雀,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请学生小组讨论。 2请学生评价文中人物。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

6、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 )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 )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给文中带点词换上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2写出文中的数量词: 3从哪些地方看出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灰雀? 4你喜欢哪些动物呢?为什么? 我喜欢,因为它很 。6 小摄影师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能判断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了解体会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爱护和关怀。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会读写课后词语,会用“突然”造句。 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尽管课文用了不少文

7、字写小男孩儿,但小男孩儿之所以能进来,高尔基之所以那么顺从地听从一个小孩子的吩咐,他不放记者进来,而特别嘱咐要放小男孩儿进来这一切无不体现高尔基对下一代有着特殊的感情,说明他非常热爱、关心下一代。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本文对话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人物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教学前,布置学生搜集了解有关高尔基的资料。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认读词语。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一、提示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做什么的,“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2.导入新课。课文中的小摄影师是谁呢?他给谁照相?

8、怎样照的?照成了没有?读了课文就会知道。二、指导预习,初读课文。1.出示预习要求。(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谁,讲了一件什么事。(3)朗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按要求进行预习。(教师巡回指导)3.初读课文,结合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小黑板,在正确的读音下画上线。摄(sh s) 突(tu t)卷(jin jun) 吩(fng fn)秘(b m) 杂(zh z)(2)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重点检查生字读音。(3)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报纸 杂志 杂志社 记者 照相 摄影 摄影师 胶卷(4)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自读

9、课文,回答下面问题。(同座互答)1.小摄影师是谁,他是怎么进去的?2.进去后,他是怎么做的,高尔基又是怎么做的?当小男孩儿哭着跑开时,高尔基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3.晚上秘书向高尔基报告了什么?高尔基是怎样说的。4.完整地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以上问题,旨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为深入精读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及课文内容。2、感受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崇敬、热爱。3、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并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题。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课的生字词,现在我们再来复习一次。 课件出示词语:高尔基、

10、突然、按照、摆弄、准备、侧面、胶卷、车辆、秘书、杂志社2、板书课题:6、小摄影师(1)读课题(2)你看着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假设问题:、“摄影师”是干什么工作的?(给别人照相的) 、课文中的“小摄影师”是谁?(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给谁照相呢?(高尔基)、谁了解高尔基?(出示介绍高尔基的课件。)板书:高尔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看课文,边看边听,同时动脑筋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结果没照成的事。)师:小男孩要给高尔基照相,结果没照成,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呢?我们接下来学习课文内容。三、学习课文,理解

11、内容。1、请小组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你准备提出什么问题?假设学生会提出的问题: 、纸团从窗外飞进来,高尔基为什么会感到“突然”呢?“突然”是什么意思?(“突然”是指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料想不到的。)、纸团上写着什么内容?(课件显示“纸团”的内容。)、“他们”指的是谁?“他们”为什么不放我进去?(因为高尔基工作繁忙,没时间接待记者的采访,门卫是不随意放人进去的,也包括小男孩。)(抓住以上几个问题来理解课文的第1自然段。如果学生有提到其他的问题时,课堂上要相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师:高尔基看完纸团后,有没有同意让小男孩进来呢?他是怎么说的?我们继续往下看

12、。2、分角色读25自然段。(男、女生各自扮演角色读)师:读了这几个自然段后,你想说什么?(让学生自由大胆地发表体会。)小黑板出示句子: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小男孩很有礼貌,对高尔基十分尊敬。)师:对了,我们就是学习小男孩有礼貌,讲文明。那我们读这里的时候,就是应该读出有礼貌,尊敬的感情。我们再来读一次。、指导朗读。师:从对话中,我们知道了高尔基接受了小男孩的请求,放他进来给自己照相。板书:接受小男孩的拍照3、学习第611自然段。齐读61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小男孩在给高尔基照相时,高尔基是怎么样做的?怎么说的?请画出有关的句子。(学生读完后

13、,画句子,并汇报。)师问:我们读完文章后,要学会提出问题。现在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先提出问题,再显示老师准备好的问题)师: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看看老师想提的是什么问题,看自己想到了没有。出示问题:、“打量”是什么意思?(仔细观看)小男孩仔细打量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寻找摄影的最好的角度,照出满意的照片。)、小男孩“咧开嘴笑了”,说明了什么呢?(他一定是找到了非常好的摄影角度。)、小男孩吩咐高尔基怎么做?高尔基又是怎么做的呢?找出有关的句子画起来,读一读。(高尔基拿了张报纸,坐在沙发上,坐了很久,还侧过脸,对小男孩微笑。)师:高尔基不止接受了小男孩的请求,还积极配合小男孩,说明了高尔基怎么样?

14、(说明高尔基很热情,而且很耐心。)板书:按小男孩吩咐坐下 (热情、耐心)、“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男孩哭了。)他为什么会哭呢?(因为给高尔基拍照的机会很难得,但在这关键的时刻,小男孩忘记了带胶卷,他是多么的焦急和难过,所以他忍不住就哭了起来。)、高尔基这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请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4、学习1215自然段。、师:最后小男孩还是走了,没有照成相片。高尔基是怎样对待这件事的呢?下面我们看看1215自然段。请一男一女来扮演高尔基和秘书,朗读课文对话。其他同学思考老师的问题。出示问题:当秘书告诉高尔基说来了位摄影师时,高尔基为什么会问“是个小男孩吗” ?(高尔基仍然希望小男孩会回

15、来给自己照相。)板书:希望小男孩会回来、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到这个问题:高尔基为什么不接待其他的摄影师,并说“我很忙”,但又要接待小男孩,还要希望他会再来的呢?(因为小男孩给高尔基拍照是为了出墙报,是有关学习的。但杂志社的摄影师是为了做广告宣传才了采访的。)板书:对记者 “我很忙”、师:这表明了高尔基对青少年儿童怎么样?(表明了高尔基对青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板书:关心 爱护四、总结: 课文从高尔基接受小男孩拍照,按吩咐摆动作,并耐心等待,后来还要“事先告诉秘书如果小男孩回来了,要给他进来”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高尔基对青少年儿童的爱护和关怀。板书设计:对小男孩:接受拍照 按吩咐坐

16、下 希望会回来高尔基 (热情、耐心)(关心、爱护) 对记者: “我很忙”7、奇怪的大石头学习目标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教学课时 两课时课前准备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3生字、新词卡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课文生字新词

17、。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n)石、大坑(kng)、卧进、突兀(w)、旅行、考察、秦(qn)岭、流域(y)、遗(y)迹、研究、震(zhn)惊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

18、,师生共同解疑。a.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b.主要解决以下疑难: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突兀:高耸。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秦岭:横贯我国中部

19、,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c.完整地齐读课文。四、指导写字,完成作业。1认读要写的字。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藏”字17画,第六笔为“”。“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3各自抄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的关系。2、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一、复习生字新词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二、感知巨石形象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

20、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a.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b.教师板画石头,讨论: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c.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三、感受好问精神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21、?”四、解开巨石之谜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五、读后讨论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a)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c)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六、交流读后感想1完整地朗读课文。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3小结鼓励: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

22、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8 我不能失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课前准备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

23、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3讨论疏解: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三、分角色朗读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4、。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四、讨论深化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语文园地二学习目标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教学重难点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

25、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学课时 四课时学习准备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讲名人故事一、谈话导入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二、分组举行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

26、大王”12名。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三、全班交流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四、畅谈感想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2学生畅谈感想。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

27、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交代任务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二、选材构思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概括介绍一下,口头填写下表。人物 该人物给自己的印象李四光 遇事爱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宋庆龄 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坚决做到2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的?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3我们就来

28、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事情发生的地点事情中的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动笔起草1下面就请大家动笔打草稿,把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写的事写下来,注意着重写清楚该人在这件事中的举动、表现。2学生动笔写草稿,教师巡视。三、修改誊写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2师生共同评议。3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4誊写习作。提示格式及书写字迹要求。5写完后找机会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描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样。第三课时习作讲评一、读文猜人1教师挑选几篇以同学为介绍对象的优秀习作,请作者隐去习作中同学名字

29、,向大家朗读,全班同学猜一猜写的是谁。对被同学猜出了,且公认为描写准确的小作者加以表彰。2议一议,为什么该同学没说出名字而我们也能猜出习作写的是谁?3请作者介绍为什么能把同学介绍得如此准确、生动?引导学生明确,要了解一个人平时要多关注他,做个有心人;写作时要用心回忆。二、再读欣赏1请以其他人物为写作对象的优秀习作作者朗读习作。大家听后议议评评。2教师朗读其他同学习作中的一些精彩句段。第四课时我的发现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a.指名读句子。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这三句句子都是写人物说的话的,句子中

30、加引号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在引用人物原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间。1齐读句子、体会。2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

31、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6齐读巩固。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成语故事1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4各自再读。5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6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