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学五年级数学的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854007 上传时间:2021-03-3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小学五年级数学的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年小学五年级数学的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年小学五年级数学的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小学五年级数学的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小学五年级数学的优秀教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案教 案2021年小学五年级数学的优秀教案学校:XXXX年级:XXXX教师: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优质教案2021年小学五年级数学的优秀教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就是必须能够真正的做好教学的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去进行积极的思考,只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去思考,才能够让学生进行主动性的学习。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学五年级数学的优秀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小学五年级数学的优秀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95页主题图、96页例3、第96页“做一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等数学活动,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进一步体会利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多样化,体会转化的思想。考点分析:会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游戏引入新知讲授巩固总结练习提高教学用具:课件、多组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在图中发现

3、了什么?教师:车窗玻璃的形状是梯形。怎样求出它的面积呢?二、通过旧知迁移引出新课。教师:同学们还记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怎么求吗?1、指名能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并能简要说出面积公式推导过程。2、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师揭示转化方法:拼合法、割补法3、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用学过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三、揭示课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新课,梯形的面积。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四、新知探究1、师:根据前面的学习,我们把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就能找到求图形面积的

4、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梯形面积,可以怎样转化呢?下面我们就来实践操作一下吧。2、请同学们打开学具袋,看看里面的梯形有什么特点?生:各种梯形,每种两个,每种梯形颜色一样。教师提出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梯形把它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想一想,拼成怎样的图形,利用怎样的方法拼成的?它们的高与梯形的高有怎样的关系,它们的底与梯形的上、下底有怎样的关系?它们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有着怎样的联系?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生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注意把转化前后图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找准。3、(出示课件)现在画面展示的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重叠在一起,哪个小组能说一说刚才你们将其拼成了什么图形?是怎样拼的?各小组推

5、选1人向全班汇报过程与结果。(教师逐一配以课件演示。)师引导得出如下几种推导思路:(师边利用课件演示边讲解)思路一: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相等,平行边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之和,从而推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思路二:把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等于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与一个三角形面积之和,从而推出梯形的面积 =上底高+(下底-上底)高2=(上底+下底)高2思路三:沿梯形的一条对角线剪开,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得出梯形的面积等于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从而推出梯形的面积 =上底高2

6、+下底高2=(上底+下底)高2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的推导结果进行比较,最后得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师:如果上底用字a来表示,下底用b来表示,高用h来表示,那么梯形面积公式用字母公式可表示为什么?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h2五、巩固提升1、(出示课件),三峡水电站全景图及第89页例3并读题。同时出示水电站的横截面的简图(梯形)。提问,实际求什么?S =(a+b)h2=(36+120)1352=1561352=10530()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六、总结结课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要计算梯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几个条件?还要注意什么?2、我们是怎

7、样得出梯形面积的公式的?(二)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利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设计: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梯形的面积 =上底高+(下底-上底)高2=(上底+下底)高2梯形的面积 =上底高2+下底高2=(上底+下底)高2小学五年级数学的优秀教案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p4 P5例5例6、 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第68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

8、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二、教学例5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2.集体核对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X=20 2x=2023x 3x3=6034.接下来,请大家在

9、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吗?7.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8.P5“试一试”指名读题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三、教学例61.出示P5例6教学挂图。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5.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

10、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6.小结:在刚才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7.P5练一练解方程:X0.2=0.8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练习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四、巩固练习1.要使下面每个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两边应同时乘或除以几?0.6x=7.2 方程两边应同时x1.5=0.6 方程两边应同时2.化简下列各式8 X8 50+X-40X99 X-1.4+13.P6第7题教师引导学生列方程4.p7第8题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X+0.7=14 0

11、.9x=2.45 76+x=91x9=90 x-54=18 2.1x=0.84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哪些知识?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X=20 2x=202 40X=9603x 3x3=603 解:40X40=96040X=24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 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左边=4024=960,右边=960X=40是原方程的解。小学五年级数学的优秀教案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2、能力目标: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

12、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3、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抽象能力。4、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教具和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收集身边的百分数。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旧知识复习。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一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相关知识(PPT出示),请大家看大屏幕:1、分数既可以表示( )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样可以表示物体的( )。学生回答:生1: 生2: 生3:2、把下列的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二)谈话

13、导入,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师:课前老师已让大家去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同学们,你们收集到了生活中的百分数吗?生:收集到了。师:展示与大家交流交流。生1: 生2: 生3: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百分数”。师:出示课文第77页的主题图及其他图片。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8%、50%、64.2%叫做百分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板书:6、百分数(一)】师: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学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见到课题“百分数”,你想知道些什么?生1: 生2: 生3:师:我把同学们的问题整理一下,主要是:(教师边说边板书即展示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并识记什么叫做百分数?2、会正确读写百分数;3、

14、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三)新知教学1、出示尝试题(PPT展示)。(1)什么叫做百分数?(2)读出下面的百分数。18%读作_; 75.9%读作_; 120%读作_; 400%读作_。(3)写出下面的百分数。百分之二写作_; 百分之十五点四写作_; 百分之三十写作_; 百分之零点六写作_; 百分之一点八写作_; 百分之四十二写作_。(4)你能说出下列百分数的含义吗?18%表示_130%表示_(5)说说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尝试题出示后,教师说:同学们逐题看一下,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吗?学生1:能解决一部分 学生2:不会看到学生摇头不会解决时,教师接着补充:不会不要紧,我们一起

15、到课本中找答案吧!2、自学课本。教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82页,并围绕以下学习提纲自学课本第82页至83页的内容。学习提纲(小黑板展示,另外每位学生发一份):(1)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并说说什么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什么或什么?(像14%、65.5%、120%的数叫做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2)怎样写百分数呢?怎样读百分数呢?举例说明。【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在读写上都有自己独有的形式。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用百分号(“%”)表示即分子写好,添上“%”;读法:“%”读作百分之,后面把百分号前的数字读上即可】(3)说说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

16、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百分数与分数的意义的相同点:都可以表示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百分数与分数的意义的不同:分数还可以表示一个数量,可以带单位;百分数不能表示数量,所以,百分数不能带单位。)3、尝试练习,同时有3名学生板演(板演学生为好、中、差各一名)。4、小组讨论。教师围绕下面几个问题指导小组讨论并初步获得知识经验:(1)大家比一比自学课本后的成果,你做的和我做的结果一样吗?想一想做对了吗?如果不一样,谁的对?谁的错?错在哪里?(2)小组总结:什么叫做百分数?怎样读百分数?怎样写百分数?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相同之处:_不同之处:_5、小组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情况进行补充讲解,并形

17、成知识经验。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像14%、65.5%、120%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的读法:先读百分号“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字。如:15.5%百分数的写法:先写数字,再写百分号“%”。如:百分之一百二十(四)尝试练习1、把下列的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并转化成百分数。=_= ; =_=2、课本83页的做一做第1、2题(五)课堂作业1、说出下面的百分数表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1)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2)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2、判断。(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 )(2)百分数50%应该约分,成为。 ( )

18、(3)一根铁丝长57%米。 ( )3、同步导学第84-85页第1课时练习。(六)课堂小结,延伸课堂。1.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都有了哪些收获?学生1: 学生2:2.师: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看下面的一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学生1: 学生2: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板书设计: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8%、50%、64.2%叫做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叫百分比)百分数表示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不能带单位。小学五年级数学的优秀教案4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章因数和倍数第1

19、节例1(教材第13页)及练习二的第2题,第四题的前部分。教材分析:本节教学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因数和倍数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运用乘法算式及除法中的整除自主尝试、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找全一个数的因数。另外,通过引导学生用集合的形式表示一个数的因数,一方面给学生渗透集合思想,更重要的是为后面教学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做准备。教学目标:1、应用尝试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尝试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及规律特点,并能熟练找全一个数的因数;2、逐步培养学生从个别到全体、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归纳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及规律特点。教

20、学难点:用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熟练找全一个数的因数。教具准备:投影仪、小黑板、卡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想:运用尝试教学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例1,自主尝试、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方法,并能运用所获得的方法、经验找全一个数的因数。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同学们,前面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老师很想考考你们学得怎么样,可以吗?生:(预设)可以!师:出示小黑板。1、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说一说下面各组数的相互关系。21和727=14306=52、判断。(1)12是倍数,2是因数。 ( )(2)1是14的因数,14是1的倍数。 ( )(3)因为60.5=3,所

21、以,6和0.5是3的因数,3是6和0.5的倍数。(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表扬激励,同时进入新课教学:二、新课教学过程一:尝试训练。(一)出示问题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新问题,想请大家帮助解决,行吗?生:行!(预设)尝试题:14的因数有哪几个?(二)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并根据实际适时辅导学困生。(三)信息反馈。板书:114142714214的因数有:1,2,7,14过程二:自学课本(P13例1)。(一)学生自学例1。教师提出自学要求(投影):1、18有哪些因数?2、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找出18的因数的?他们找完了吗?如果没有,请帮助他们完成。3、你还有别的找法吗?请试一试

22、,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18所有的因数。(二)信息反馈1、反馈自学要求情况;板书:11818 293618的因数有1,2,3,6,9,18。还可以这样表示: 18的因数2、知识对比,探索发现规律。(1)师:同学们,根据求14和18的因数时获得的体验,再思考下面问题:投影出示问题:思考一:你用什么方法找出?(2)学生思考,教师适时引导。(3)同桌交流思考结果。(4)师生互动。总结方法、点出课题。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用乘法计算或除法计算(整除)过程三:尝试练习(一)用小黑板出示练习题1、找出30的因数有哪些?36的因数有哪些?2、结合14、18、30、36的因数个数,请你谈谈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

23、点?提示: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的因数是()。(二)信息反馈:师生互动总结特点。板书: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它的最小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三、课堂作业练习二第2题和第4题前半部分。四、课堂延伸猜一猜:(卡片)只有一个因数的数是谁?五、课堂小结师:今天你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吗?你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特点吗?生:板书设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1414 27 方法:用乘法计算或除法计算(整除)14214的因数有:1,2,7,1411818 293618的因数有:1,2,3,6,9,18 特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可以表示为:它的最小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小学五年级数学的

24、优秀教案5教学内容:p.1、2,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5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教学准备:温度计挂图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分别举例。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

25、,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二、学习例1:1、你知道今天的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你知道太仓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读一读:正35,负5分别说说在这3个不同的温度你的感受。2

26、、完成试一试:写出下面温度计上显示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并读一读。对零下几度,可能学生会不能正确地看,注意指导。3、完成第3页第2题的看图写一写,再读一读。简单介绍有关赤道、北极、南极的知识。4、完成第6页第4题:先指名说说这三条鱼分别所处的地方,再选择合适的温度。也可选择几个让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5、读第7页第5题。,让学生说说体会。6、完成第6题,分别在温度计上表示4个季节的温度。加强指导与检查。三、学习例2:1、出示例2图片,介绍“海平面”“海拔”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指一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从哪里到哪里。补充:最新的测量,这个数据有所变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查。再指一指吐鲁番盆地的海拔。

27、指出: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高于海平面的,可以用“+8848米”来表示,另一个是低于海平面的,可以用“-155米”表示。用你自己的理解来说说这样记录有什么好处?2、完成第6页第1题: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读一读第2题的海拔高度,它们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三、认识正负数的意义:1、像温度在零上和零下或是海拔是高于和低于海平面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黑板上这些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0呢?为什么?2、完成第3页第1题,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3、完成第6页第3题:分别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四、全课小结:(略)课后小记:这节课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是热烈的,但在作业中,发现似是而非的错误较多。特别是在温度计上找零下几度,不是正好的刻度时,容易找错区间,需要加强指导。优质文档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