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857797 上传时间:2021-03-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喜悦的心境。 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教学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语同学们,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朋友,那就是月亮。她悄然无声的来,带来万籁静谧,她默默注视大地,倾听万物倾诉。善解人意的月儿在大文学家眼里又是何种风情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大文学家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2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

2、“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3相关背景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所以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二、初读感知内容1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听老师朗读,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理解课文内容。三、思读探究感情合作探究

3、,分小组讨论: 1、 试想苏轼为何要夜游?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 2为何寻张怀民?心有灵犀3、作者用妙笔绘美景,请问作者用笔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 虚实相生,联想巧妙,无一字提到月,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空灵、清丽、淡雅、皎洁 的月色 4其间有怎么的情感变化起伏? 欣然无与为乐(微憾)遂(不假思索中的激动)寻(急切访友的心意)亦(“心有灵犀一点通”)相与步(平和从容)5、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说自己和

4、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 四、赏读品味语言找自己喜欢的句子赏析。师生评价。五、延读拓展积累观看夜晚的月亮,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小结: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面对逆境乐观旷达。同时也启示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坎坷的时候,请经常读一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样你的心灵会更加的澄澈,你的人生之路会更加的光明。六、板书设计记承天寺夜游欣然相与 闲人 念 遂寻 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