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连锁便利商店为例PPT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877409 上传时间:2021-04-0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11连锁便利商店为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7-11连锁便利商店为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7-11连锁便利商店为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7-11连锁便利商店为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7-11连锁便利商店为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11连锁便利商店为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11连锁便利商店为例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資訊行銷以7-11連鎖便利商店為例,資傳三甲 A93070041 張純嫻 A93070043 姚佩吟,2,研究大綱,前言 文獻探討 7-11統一超商簡介 市場需求與調查(定位與區隔) 行銷策略 顧客導向服務 結論與評論 企業走向與建議 參考文獻,3,前言,便利商店的發展源自於民國67 年成立之統一超商連鎖店,至今全台灣已有近7000家的連鎖便利商店,其密度居於全球第一。而眾人耳熟能詳的7-11統一便利商店則佔了其中的4486家,可堪稱為便利商店界的龍頭。而要成為廣大市場中的龍頭,其經營、加盟之策略,商品行銷、顧客需求調查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組選擇以7-11統一超商為研究目標,以文獻探

2、討、觀察及內部人員訪問的方法來進一步了解統一超商的營運策略,進一步分析行銷之手法。,4,文獻探討,消費型態的變遷與背景 1.國民所得與生活水準提升(六年代起) 2.零售市場競爭激烈化:行銷策略之重要性 3.物質層面需求精神層面需求 4.定位、市場區隔、分眾 5.行銷導向顧客導向 6.顧客消費特質變化:消費者生活者創造者 7.顧客心態:因為需要而購買因為想買而購買,5,文獻探討,顧客購物考慮要素 1.距離的遠近與時間的長短 2.購物的方便性與否 3.商品的便宜性 4.購物選擇的比較性與自由性 5.消費的舒適感與愉快性 (李孟熹,民84),6,文獻探討,設店選址策略之相關理論 1.前門理論(咽喉理

3、論) 掌握交通人潮的咽喉,使消費者往任何方向都會經過其店面。 2.漏斗理論 在人潮多或公車站牌附近開店,就像漏斗一樣地吸引客流。人口密度高、人潮車潮多的地區,則不惜多設幾家店,以免利潤被瓜分。,7,7-11統一超商簡介,統一超商自1978成立並經營7-ELEVEN便利商店,透過多年來提供消費大眾的優質服務與敏銳的觀察,不斷提供更貼近消費者需求的服務與商品。在服務品質上不斷提昇下,以滿足顧客的需求為前提,並從具體落實深耕台灣市場後,決定朝無國界、多角化、更多元的經營模式邁進。,8,市場需求與調查(定位與區隔),便利商店定位 便利商店業者其實並不需要去想要賣幾千幾萬種產品,其實其最重要產品就是提供

4、消費者便利: 1、距離的便利性 2、時間的便利性 3、商品的便利性 4、服務的便利性 5、現代化的店鋪與設備,9,市場需求與調查(定位與區隔),市場調查 一般分為三個層面: 1、商圈調查(店址評估) 2、競爭市場調查 3、消費者調查,10,市場需求與調查(定位與區隔),1.商圈調查(店址評估): 重要性與影響: 統計資料顯示,店址好壞對成功營運的直接和間接影響,在眾多有關因素中達到60%。影響經濟效益及擬定經營策略之依據(不同環境、條件具不同策略)。 (陳廣,2006),11,市場需求與調查(定位與區隔),7-11發展調查基準: 地點評估: (1)依交通情況分類:徒步、車輛動向 (2)依區域大

5、小分類:都市型、副都市型 (3)依環境分類:文教區、住宅區 (4)店面明顯度、前門理論,12,市場需求與調查(定位與區隔),人口評估: (1)人口密度、客流量、購買力 (2)商圈內經濟狀況評估 若商圈內居民從事行業具相關性,商店營業額越易受該行業波動而變化。(因此7-11開店時一般選擇行業多樣化的商圈),13,14,市場需求與調查(定位與區隔),2.競爭市場調查: 除了考察開店附近的住戶數、流動人口數、消費水準等之外,也對周圍的競爭店進行調查,因為競爭店鋪的數量較多且競爭力較強的話,那麼經營業績與利潤將被瓜分。,15,市場需求與調查(定位與區隔),商圈的競爭評估 進行商圈內競爭評估考慮因素:

6、現有商店數量與規模分佈、新店開張率、所有商店的優勢與弱點、短期和長期變動以及飽和情況。 飽和指數表明一個商圈所能支持的商店,不可 以超過一個固定數量。,16,市場需求與調查(定位與區隔),飽和指數公式: IRS=C X RE / RF IRS:商業圈的零售飽和指數 C:商業圈內的潛在顧客數目 RE:商圈內消費者每人平均零售支出 RF:商圈內商店的營業面積 飽和指數越大,商圈內飽和度越低(7-11一 般選擇飽和度低商圈開店),17,市場需求與調查(定位與區隔),7-11性質相近競爭對手: 1.全家 2.萊爾富 3.OK 4.福客多,18,19,市場需求與調查(定位與區隔),在2001 年統一超的

7、總店數2,908 家;其次為全 家,2001 年總店數為1,161 家,僅統一超總店數的4 成左右;而加總全家、萊爾富、OK 及福客多等加盟店總數約2809 家,總數方能與統一超相當。,20,市場需求與調查(定位與區隔),這些連鎖體系也都明白,唯有整合才能有競爭力,而為了與統一超相抗衡,各家開始策略聯盟,共同成立便利達康公司,分別在宅配業務,及鮮食、代收服務、電子商務、ATM 設置等提升坪效的業務做整合,不過其在店裡商品方面,則仍無具體的採購行為出現,這可能與國人習慣各自為王所致,而若其能整合成功,國內便利商店市場才可能形成兩大勢力相互抗衡的局面,否則連鎖便利商店仍難扺擋統一超商的強勢光環。,

8、21,市場需求與調查(定位與區隔),3.消費者調查 一般來說,便利商店顧客層可以分為三大族群: 1.學生群 學生群年齡層自七、八歲到十七、十八歲,該階段消費者一般無自有收入,可支配金額低,但金錢概念相對薄弱,受同儕影響大,喜歡追求流行,所以針對這群學生層訂價時,擁有較寬廣的空間,因學生喜愛流行、品牌,廣告對於他們有極大的效用,價格高低並非絕對購買因素。,22,市場需求與調查(定位與區隔),2.上班族 年齡約介於2040 歲左右,此層消費者擁有收入自主權,他們大都是單身貴族或夜貓族,該族群所需求的是極大的便利,然而其在價格上並非不計較,只是在便利與金錢兩者之間,只要價格不過高,他們通常會選擇便利

9、。,23,市場需求與調查(定位與區隔),3.主婦群 該階段主婦群雖有收入卻需負擔家庭所需,所以對於價格非常敏感,所以便利商店業者可能在柴米油鹽方面訂價要小心點。 而以第一、第二種類型為便利商店的目標客戶,佔消費者來店數的70%以上,對便利商店訂價較不敏感,,較注重的是便利商店提供的便利性、多樣的產品變化及便利店整齊清潔的環境。,24,市場需求與調查(定位與區隔),銷售時點管理系統(P o i n t O f S a l e s ,P O S ): 指顧客購買商品後,透過與電腦連線光學自動讀取式的POS 收銀機,將所購買之商品條碼掃入系統,而店員此時亦將顧客的年齡層、性別輸入系統中,而將所收集到

10、的資訊傳送到主電腦系統進行分析處理。而導入POS 系統主要是能夠迅速掌握銷售情報,做為商品汰換及物流配送的參考。,25,市場需求與調查(定位與區隔),(POS 系統的投資成本相當高,不包括開發費用, 光是硬體設備費用每家店就至少得投入2530 萬元,而7-ELEVEN在1996 年導入POS系統,初期就投入12 億元,可見費用的龐大,而全家是在1997 年開始導入POS 系統,OK 則是在2000 年左右導入POS 系統。),26,27,行銷策略,產品與陳列策略 1.產品少量多樣性: 多樣性以符合各式消費者之需求,少量以保持商 品鮮度與流動率。 ex:不同品牌之飲料、食品、生活用品 2.陳列方

11、式: (1)主力商品陳列 二八原則,總商品20%的主力商品銷售,佔總銷售額的80%。因此需把主力商品陳列主通道旁,以求有效引導顧客選購,促進銷售額的提高。,28,行銷策略,(2)消費動線 評估店內消費動線,以作商品陳列考量。 ex:飲料陳列於最後方、收銀台擺放口香糖及 雜誌(以增加資訊瀏覽、偶遇機會) 調查顯示各式商品中飲品需求量最大 (3)商品分類 依商品顏色、大小、式樣等方面進行陳列,提 升便利性、吸引力。,29,30,行銷策略,促銷策略 1.季節性、節日商品 依季節推出限量、特色商品,以增加商品豐富性及新鮮感。 ex:草莓季、中秋禮盒、年貨 2.特別促銷活動 $77送磁鐵或公仔(提升顧客

12、附加價值感,促進購買慾)、兩人經濟學(利用顧客折扣、優惠心理,促進消費) 調查顯示平均每人消費額66元,31,32,行銷策略,廣告與形象代言人 7-11電視形象廣告、活動廣告 使民眾產生一種既定的印象、深入內心 (便利商店 = 7-11) 明星做廣告代言 ex:林依晨-史努比卡套 朗朗上口之標語 有7-11真好 7-11代言人:Open醬 減低商業化氣息、增加親和力(年輕族群),33,顧客導向服務,為配合消費者的生活形態轉變及越趨多元化之需求,便利商店也趨向提供服務性,以使便利商店更貼近顧客之生活。 1.代繳水電費、停車費、電話費 2.提供生活資訊 ex:文藝資訊、高鐵時刻表、天氣資訊 3.網

13、路宅急便 因應趨勢,結合網路購物之配送服務。 4.ATM轉帳機台,34,35,36,結論與評論,一、整合7-11的三大方針: 經營上以顧客為中心 非依生產商角度經營,而以滿足顧客需求為主。 服務上以效率為中心 銷售重點放在食品與各式生活用品,以提升便利性與效率。 商品管理上以資訊為中心 制度化的資訊系統,資訊化、自動化對商品進行管理、物流配送等等。,37,結論與評論,二、分析7-11之優勢 7-11不怕許多其他同業之抄襲與競爭,因陳列方式差異勢必縮小,差異化是在於服務水準、商品推出速度、鮮度管理及最重要的店址選擇及行銷策略上。 雖然後繼許多同業跟進學習,然而卻難敵市場佔有率。,38,結論與評論

14、,7-11與其他便利商店提供服務之比較,39,結論與評論,整合7-11較同業優勢如下: 1.7-11各環節配合、互動密切、溝通良好 2.系統化、資訊化、制度化、模式化之徹底執行 3.企業之組織學習與訓練 4.洞悉市場先機、搶先市場 ex:24hr營業之商機、顧客導向之各式服務 5.行銷策略變更快速 隨時注意商品之淘汰率、滯銷因應策略、擬定 促銷活動、顧客與市場之調查,40,6.堅持原則、轉虧為盈 7.保持創新、服務顧客 現在的商業經營型態,已經不再單純只以服務來劃分現在與過去;服務早已成為基本的價值與主張,而凌駕於服務的外顯形式之外的,也就是7-11內在創新的質感。 徐重仁(統一超商總經理),41,企業走向與建議,擬定行銷策略為顧客服務 提供更多顧客導向之多元化服務 維持現有優勢與服務品質 保持創新 保持對市場走向之靈敏度 保持行銷策略之靈活應用 未來因應趨勢而結合電子商務、數位資訊下載等服務,42,參考文獻,陳廣(2006)。7-11連鎖便利攻略。台北縣;大利文化。 楊瑪利(2005)。台灣7-11創新行銷學。台北市:天下雜誌。 村上豐道(民87)。7-11大革命。台北市:大展。 李仁芳(民84)。7-11統一超商縱橫台灣厚基組織論。台北市:遠流。 李孟熹(民84)。新商店連鎖店致勝戰略。台北縣:東方出版社。,43,感謝聆聽 請多指教 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