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养角度分析如何看待慢性疾病.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925205 上传时间:2021-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营养角度分析如何看待慢性疾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营养角度分析如何看待慢性疾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营养角度分析如何看待慢性疾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营养角度分析如何看待慢性疾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营养角度分析如何看待慢性疾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营养角度分析如何看待慢性疾病.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营养角度分析,如何看待慢性疾病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对待慢性疾病,不用着急!用对待急性病的方式对待慢性病,急着

2、降血压、急着降血糖、急着降尿酸、急着做手术,这样的动作,从未从整体去思考身体的变化,更是鲁莽地破坏了身体对抗伤害的计划,不但不能将慢性疾病治好,反而会令情况更加难以控制。慢性疾病的本质,是由于环境、习惯的长期作用,导致身体的慢性损耗,这种长的损耗,就像使用了十年的房子需要装修一样,需要新的材料,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进行修补。如果一座房子要倒塌,是必须紧急控制的,就像急性病,如果,只是使用了很久,日晒雨淋的损耗需要重新装修,是不用着急的,只需要购买修补需要的材料,给以相应的时间,进行维修就可以恢复了。身体慢性损耗的程度越重,以及损耗累积的时间越长就需要越多的材料和越长的时间来修补,这是人们应该有的思

3、想准备,也是人们应该有的态度。 根本不用紧张,再大的问题,只要不是急性问题,就不用害怕。就像再老的房子,只要不是很快要倒塌,给予足够的材料和时间就一定可以一天一天装修好。因为人体有强大的自我修复的能力,这个能力,始终陪伴着我们,照顾着我们! 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提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础。而良好的生活方式的核心可归结为四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有人将其称为健康的“四大基石”。如果将“合理膳食”细化,我们可以提出预防四大慢性疾病的八大营养措施:1、 保持每日食物的多样性常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食物抗衰老”、“什么食物降血糖”,实际是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4、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每日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超过45种,靠一种或简单几种食物根本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按照合理比列,广泛摄入各类食物,包括谷类、动物性食品、蔬菜和水果、豆类制品、奶类制品和油脂,甚至营养素补充剂以达到平衡膳食,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2、 谷类是每日饮食的基础谷类是膳食能量的基本来源,应成为我们每日膳食的基础。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很多大城市已经出现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超过谷类消费量的倾向,对一些慢性疾病的预防极为不利。因此,要大力提倡发扬以“谷类为主”的中国膳食的良好传统,避免“肉类为主”西方膳食的弊端。而在谷类

5、食物中,应提倡选用部分粗杂粮。3、 适量进食动物性食物,每周进食23次海鱼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有人担心动物性食物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几率,实际上,合理适量进食动物性食品,不仅不会导致慢性疾病,相反,由于动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更适合人体需要,其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不足;同时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n3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独到的作用。不进食动物性食物,可能导致必需脂肪酸、部分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缺失,导致负氮平衡和蛋白质营养不良,同时也难以避免高脂血症的发生。因此每日进食34两瘦肉(少用或禁用肥肉和荤油),每

6、周进食23次鱼(特别是海鱼),对预防四大慢性疾病是需要的。4、 每日进食2两豆类及其制品大豆是优质植物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0%50%,且富含人体需要的8种必需氨基酸,是植物性食品中唯一可与动物性食品相媲美的高蛋白食物。大豆卵磷脂有促进肝中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它所含有的植物固醇不被人体吸收,且能够抑制动物胆固醇的吸收,在预防高脂血症方面可能有一定功效。大豆异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目前,很多关于大豆异黄酮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人体研究正在进行中。每日进食2两左右的豆类制品是适宜的。5、 每日吃1斤蔬菜和2个水果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大量流行病学

7、调查和临床研究均证实,大量进食蔬菜、水果,对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加抗病能力,以及预防某些癌症等,均起着重要的作用。蔬菜和水果,建议在食用多样的原则指导下,多选用红、黄、深绿的蔬菜和水果,因为它们是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等的重要来源。为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每日进食1斤蔬菜(正餐)和2个水果(加餐)是必需的。水果一般作为加餐食用,也就是在两次正餐中间(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以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负担过重。6、 每日1袋鲜奶1杯酸奶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高,每250毫升中含钙近300毫克,故是天然钙质的良好

8、来源。目前的很多研究表明,钙在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方面有独特的作用,而长期低钙膳食是导致高血压等疾病的危险因素。我国膳食结构的缺点之一是提供钙质普遍低,平均日摄入仅400毫克左右,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规定1849岁成人每日为800毫克,青少年及50岁以上成人每日为1000毫克,建议在此基础上,每日增加钙补充剂,例如钙尔奇600一片,以达到每日1000毫克的标准。7、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每日用盐量不超过6克鉴于吃盐过多对健康的不利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健康人每日吃盐量不宜超过6克,糖尿病非高血压患者不超过5克;高血压患者不超过3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不超过2克。我国人均每日食盐量为1214克,达到WHO推荐值的200230。8、 每日补充膳食纤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精细化、动物性食物比例大为增加。一些大城市居民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却由十年前的每日20多克降低为现在的10克左右,并由此导致一些慢性病,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此,应在每日膳食中添加燕麦片、荞麦等粗粮,以及海带、魔芋和新鲜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我们可采用以下饮食建议来满足纤维摄入:选择全谷、全麦食物做早点;用部分粗粮替代精细米面(但吃粗粮也不能超出总量);每日膳食中可添加豆类食物,如红豆、绿豆等;每日必须吃青菜,特别是青菜的叶和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