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焊接技术发展趋势.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925213 上传时间:2021-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焊接技术发展趋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钢结构焊接技术发展趋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钢结构焊接技术发展趋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钢结构焊接技术发展趋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钢结构焊接技术发展趋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钢结构焊接技术发展趋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焊接技术发展趋势.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筑钢结构具有自重轻、建设周期短、适应性强、外形丰富、维护方便等优点,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钢结构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05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钢国和用钢国,年钢铁消耗量已突破3亿吨,而其中钢结构的产量高达1.4亿吨,包括了能源、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的钢结构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柱。 建国以来,我国钢结构经历了困难期、低潮期、发展期、成熟期四个阶段。目前、我国的钢结构进入了成熟期。进入成熟期的主要标志就是“鸟巢”钢结构焊接工程顺利竣工,这一项世纪工程的顺利建成,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施工技术和钢铁产业的飞速发展,标志我国的施工技术和钢铁产业进入世界先进行业

2、。与此同时一大批设计新颖、用料考究的钢结构工程应运而生。使我国钢结构产业出现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本文以“鸟巢”钢结构焊接工程中焊接技术为主要线索,来阐述钢结构工程的发展趋势,供参考。 一、我国建筑钢结构焊接工程中的典型工程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成60多幢高层焊接钢结构建筑;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已在各种体育馆、展览中心、大剧院、候机楼、飞机库和一些工业厂房中应用;桥梁钢结构方兴未艾;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经过近几年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后,也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建筑钢结构设计愈来愈先进、施工技术愈来愈成熟,使建筑钢结构形成了以下特点: 外观上,结构形状新颖独特,标新立异,不与人雷同,体现了这

3、个时代个性张扬的特点; 材料的选用上,趋向于越来越多的使用高强度、大厚度钢材,而且随着材料制造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铸钢、奥氏体不锈钢、复合钢板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规模上,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大跨度世界级超大规模建筑在国内诞生; 焊接,作为构建钢结构的一种主要的连接方法,在建筑钢结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约50以上的钢材在投入使用前需要经过焊接加工处理。因此,焊接水平的提高是实现钢结构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从“鸟巢”钢结构焊接工程看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的发展方向 建筑钢结构焊接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SMAW(焊条电弧焊),主要用于钢结构制作中辅助焊缝的焊接;2、SAW(埋弧焊)

4、,主要用于钢结构制作中主焊缝的焊接工作; 3、GMAW(CO2实焊丝气体保护焊),主要用于现场安装工程、制作工程的主、次焊缝的焊接; 4、FCAW-G(CO2药芯焊丝气体保护焊),主要用于现场安装工程、制作工程主,次焊缝的焊接; 5、电渣焊(ESW),主要用于BOX构件筋板的焊接; 6、栓钉焊(SW),主要用于劲性构件的栓焊和楼层板的穿透焊。 “鸟巢”钢结构焊接工程中全部采用了上述方式,在现场的安装工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14种技术: 1 Q460-Z35焊接性试验研究新技术 2 大规模采用电加热预(后)热技术; 3、厚板采用SMAW-GMAW-FCAW-G复合新工艺技术; 4、大面积采用仰焊技术

5、; 5、GMAW、FCAW-G大流量防风技术; 6、钢结构低温焊接技术; 7、铸钢及其异种钢焊接技术; 8、防止冷、热裂纹技术; 9、层状撕裂防止和处理技术; 10. 特殊焊缝处理技术 11、焊接机器人(FCAW-SS)焊接技术的应用 12、 钢筋T型焊接接头压力埋弧焊新工艺 13、复杂钢结构应力应变控制技术。 14、特殊钢结构合拢技术; “鸟巢”钢结构焊接工程所用的14项焊接技术是十分典型的,基本代表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此为线索,来阐述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的发展,找出其中带方向性和规律性的东西,供工作中参考。 (一)、新钢种焊接性试验将是建筑钢结构焊接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2004

6、年,低合金高强钢ASTM A913 Gr60(相当于Q420)在北京新保利大厦工程成功使用,经过两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已有数个钢结构工程使用高强钢,如国家体育场(鸟巢)使用国产Q460E-Z35钢,最大板厚110mm,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工程使用国产Q420C钢,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工程更是使用了Q390D、Q420D-Z25、Q460E-Z35级别钢,高强钢在建筑钢结构中的广泛应用,带动了高强钢焊接技术的发展。1、Q460-Z35钢焊接性试验研究的技术路线 据查:Q460-Z35钢在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生产和应用,也是世界首次使用厚度为110mm,总重为750t的工程;因此焊接性试验方法具有极大的

7、推广应用价值,特别是在我国新钢种不断出现的今天,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图六所示:Q460-Z35钢焊接性试验的技术路线,分别进行了间接焊接性试验,直接焊接性试验。该技术路线为新钢种焊接性试验提供了有益的经验。2、新一代高强钢种焊接性试验研究工作将成为工程必须进行的技术工作 由于钢结构体系设计的需要,采用了新一代高强钢种,这些钢种同传统钢种同传统钢种有很大的区别,掌握和研究新钢种的焊接性是一件十分重要和困难的工作,因此采用新工艺、新的运条手法进行施焊势在必行,否则将绐工程带来损失。 建筑钢结构用高强钢性能获得途径;:合金强化;组织强化(如淬火回火); 控轧控冷工艺(TMCP ) ;淬火自回火控

8、制轧制(QST)。1 、 连铸或连铸连轧工艺的应用 目前各大钢厂已全部采用连铸或连铸连轧工艺代替钢锭浇铸,并施加电磁搅拌技术,使得过去钢板的偏析与夹层缺陷已经基本绝迹。 2 、 冶炼技术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铁水预处理、复合吹炼、炉外精炼等先进炼钢技术的应用,使钢水中的w(S、P、O、N、H)等杂质已大幅度降低。 3 、 控轧控冷(TMCP)技术的应用 控轧指在更低的温度下停轧,拟制高温奥氏体晶粒长大;控冷即轧后立即加快冷却速度,既避免晶粒长大,又提高形核率、产生强韧性更高的细小贝氏体或针状铁素体,通过细化晶粒显著改善钢的强韧性。传统的细晶粒钢其晶粒直径100m,而TMCP钢的晶粒可达到1050

9、m,超细晶粒钢的晶粒可达0.110 m 。 4 、 低合金和微合金高强钢的发展 目前用于造船、桥梁、钢结构建筑、压力容器、低温钢、耐热钢、管线钢等都在向“纯净化、低碳、超低碳、微合金化和控轧控冷”方向发展。低合金(合金含量5)和微合金(微合金元素总量0.2)高强钢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方向。具体特点是: 降碳,是为了改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碳是最主要的强化元素,但会强烈的恶化塑韧性和焊接性。因此,新钢种中都严格控制碳含量,有的甚至达到超低碳水平。 微合金化技术 通过向钢中加入少量合金元素如Ti、V、Nb、Al、Re等提高强度、改变组织、细化晶粒、净化基体,使钢实现强韧化。 高洁净化

10、:通过精炼,清除杂质,净化基体,控制w(S、P、O、N、H) 的质量分数。钢中杂质S、P、O、N、H的总质量分数从普通钢的W(SPONH)0.025降到经济洁净钢的w(SPONH)0.012。 5、 新一代钢铁材料的发展 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特色是:超洁净度、超均匀性、超细晶粒,在不增加甚至在降低碳及合金元素的条件下,强度和寿命提高一倍。 超洁净度是指钢中w(SPONH)0.008; 超细晶粒是指晶粒直径在0.110 m之间;超均匀性是指成分、组织、性能的均匀一致,并强调组织均匀的主导地位。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新钢种也不例外: 碳及合金元素的增加往往会给钢的焊接性带来不利的影响。不同钢种所

11、出现的焊接性问题不一。在合金结构钢中,随着碳及合金元素含量增多,势必会引起接头的脆化、软化及裂纹倾向增大。这些焊接性问题的出现,往往会降低焊接结构安全运行的可靠性,造成焊接结构的早期破坏。1 焊接裂纹 微合金控轧控冷钢碳及杂质含量低, C、S、P等元素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焊接时液化裂纹和结晶裂纹倾向很小。但由于在成形焊接和安装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成形应力或附加应力,特别是在采用多丝大线能量埋弧焊时,由于焊缝晶粒过分长大,出现C、S、P局部偏析也容易引起结晶裂纹。 随着强度级别的提高,板厚的增大,仍然具有一定的冷裂纹倾向。线能量小,冷却速度较快,熔敷金属含氢量高,因而会增加冷裂纹的敏感性,强度越高,冷

12、裂问题将越突出。 2 热影响区的脆化 热影响区的脆化是细晶钢焊接时常常发生的问题,一般所用的线能量越大,脆化倾向越严重。HAZ的脆化问题主要有粗晶区(CGHAZ)脆化、临界热影响区(ICHAZ)脆化、多层焊时临界粗晶热影响区(IRCGHAZ)脆化、过临界粗晶热影响区脆化(SRCGHAZ)、亚临界粗晶热影响区(SCGHAZ)脆化等。其中,CGHAZ、IRCGHAZ、和SCGHAZ的脆化是微合金钢焊接时最应引起重视的脆化区域。 为防止热影响区的脆化,采用合适的的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时通过调整焊接工艺参数,减小高温停留时间,避免奥氏体晶粒长大;采用合适的t8/5,使HAZ获得韧化组织。 3.由于新一代

13、钢铁材料晶粒极度细化,焊接时面临的严重问题是焊缝的强韧化、热影响区晶粒长大等问题。 焊缝金属的强韧化 焊缝金属主要是通过合金化控制焊缝的组织实现强韧化。对400MPa级细晶钢,只要通过调整焊缝组织使其获得针状铁素体即可获得理想的强韧性,这对建筑钢结构而言,已经是足够的了。 热影响区的晶粒长大倾向 对于超细晶粒钢,焊接时均会出现严重的晶粒长大倾向。这不仅会造成HAZ的脆化,而且还会导致HAZ的软化。如前所述,无论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对新一代钢种都有一个认识过程,也就是说施工单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要进行了解和掌握新一代钢种的相关试验 研究工作,特别是同新一代钢种相配套的焊接材料的开发研究以及目前

14、焊接材料的配比,也是有一定工作量、一定难度的工作。所以:新一代钢种焊接性试验研究工作将是一项必须进行的重要技术工作。 (二)、同焊接常见裂纹作斗争是焊接技术的长期工作 美国国家标准ANSI/AASHTO/AWSD1.5-96对建筑钢结构的裂纹有明确的阐述: 当局部应力超过材料极限时,除疲劳裂纹以外的焊缝和母材、裂纹就会在焊缝和母材中产生。裂纹通常与焊缝和母材中缺陷附近应力增大(有关),或者焊件设计引起的木机械缺口附近的应力增大有关,高的残余应力经常存在,而氢脆常常是促使裂纹生成的重要原因,从本质上讲,与焊接有关的裂纹通常为脆性,裂纹边界处很少出现塑性变形。 裂纹可以分冷裂纹和热裂纹,裂纹产生于高温。它们通常在金属熔点附近的温度当金属凝固时形成。冷裂纹(有时称延迟裂纹或氢至裂纹)可能在焊接完成后的数小时甚至几个月才形成,通常与氢脆有关。冷裂纹既沿晶扩展,又穿晶扩展。根据裂纹的方向,它们又可分为纵向裂纹和横向裂纹。所有裂纹都是由拉应力引起,拉应力可以是残余应力、次级应力和作用应力的合力。裂纹的起始和扩展很大程度上受到有应力集中的缺陷存在的影响。 1、纵向裂纹 当裂纹平行于焊缝轴线时,不管它是沿着焊缝的中心线,还是母材的热影响区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