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循环排列规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931793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下:循环排列规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下:循环排列规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下:循环排列规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下:循环排列规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下:循环排列规律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下:循环排列规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下:循环排列规律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循环排列规律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115找规律二、 教学准备课件一个、图片若干三、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学习活动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2、经历寻找、分析、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的过程,知道生活中事物的排列存在循环排列的规律。3、通过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感受数学的价值,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循环排列规律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年级下册的“找规律”(图形重复出现或依次增加(减少)的规律)的基础上的延续学习。对二年级学生而言要透彻的理解图形中的循环排列规律不是易事。因此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材

2、做适当的处理。首先,情境的导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生活中找到循环规律的原型,通过学生熟悉的跑步、投篮、跳远等活动,给学生呈现了循环规律的动态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知循环规律的形成过程。其次,主题图的呈现方式采用动态式,联系学生熟悉的跳远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一出现,让学生感受到循环规律的形成过程;再次,规律的呈现形态多样化,从方阵图延伸出线形、田字格形等等。让不同的排列形式进行对比,克服学生思维定式,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循环规律,从而深刻理解循环规律的内涵,揭示了循环规律的本质,使学生对图形的循环排列有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的认识;最后,我为学生营造大胆发挥想象,大胆创造的氛围,安排了“小

3、小设计师”的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规律的创造从图形延伸到了图画、汉字、数字等排列,可以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展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四、 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一、 创设情境,动态演示1、师:老师想了解一下我们班的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开展哪些课间活动?播放录像:跑步 打球2、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能不能也从跳远活动中发现一些数学秘密。接下来仔细观察跳远活动。播放录像:跳远师:你发现了什么?生1:一个一个轮流过来跳的。生2:第一个跳了排到了最后一个。二、自主探索,深入理解1、师:如果我们用这四种颜色的正方形分别代表这四个小朋友,我们把他们的位置变化过程表示出来师:刚开始他们是

4、这样排的。(师在黑板上贴第一行: )师:第一位小朋友跳了以后接下来队伍是怎样排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篮、绿、黄、红,第二个同学排到了第一,第一个同学排到最后。师:你来猜猜第三排应该怎么排?第四排呢?生:第三排:绿、黄、红、篮,第四排:黄、红、篮、绿。师:这样的位置排列形成了一个方阵图。这个方阵图里有什么秘密呢?小朋友独立思考再把你发现的秘密轻轻的告诉组内的同学,并认真倾听别人发现的秘密。比一比哪组发现的秘密最多。2、生小组活动(每人一张方正图)3、生汇报:(1)生1:(上台指着黑板讲)横着看每一行都有四种颜色:红、篮、绿、黄生2:斜着看每一行的颜色都一样。生3:第一排的第一个红色到了第二排的

5、最后一个,第二排的第一个篮色到了第三排的最后一个,第三排的第一个绿色到了第四排的最后一个。师:你讲得很清楚,老师也听明白他的意思了。(课件边演示师边讲)师:如果按这个规律继续摆下来,第五排应该怎么摆?你怎么知道的?第六排呢?(2)、揭题师:象刚才同学们发现的这种规律就是“循环排列规律”(板书:循环排列规律)(3)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生1:竖着看也有这样的规律。生2:从后往前看,后一个图形移到了最前面,其他图形向后移动一格。生3:这个规律就和我们刚才看到的跑步活动一样,后面一个同学跑到了前面,其他人排到了后面。【备选】若学生没有找出后往前移的规律师:现在老师把这个方阵变一变(转90度)现在你又发

6、现什么规律了?生:后一个图形移到了最前面,其他图形象后移到一格。这个规律就和我们刚才看到的跑步活动一样,后面一个同学跑到了前面,其他人排到了后面。5、小结:咱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发现的规律可真不少。 三、动手操作,创造规律师:现在你们想不想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接下来我们就用今天发现的规律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同桌合作,可以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也可以自己设计。摆好后同桌说一说你们是按什么规律摆的?1、生摆图案( 提供多组活动材料)水果: ; 文字:东、南、西、北;数字:1、2、3、4;图形:动物: 2、生汇报小组1展示,师:说说你们是根据什么规律排列的?小组2展示,师:我们用今天所发现的规律验证

7、一下他们组排的对不对。小组3展示,师:老师从他们设计的图上拿走了3个图案,放在手心里,你们来猜猜是哪3个图形,应该摆在哪里?3、互相欣赏师:还有哪组还想把你们的作品给大家欣赏的?我们不一一拿上来了,现在请同学们站起来互相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现在老师来当一回记者现场采访一下:你觉得同学们设计的作品怎么样?师小结:同学们真棒,创造出了这么多美丽的方阵图。四、综合应用,发展思维1、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把第4组画出来吗?师:现在老师来当一下导游,把方正图中的图形一队一队带出来,现在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把第4组画出来。2、请你把它填完整。我爱小 实小我实爱实小爱 我 生汇报师:(边说边画箭头)象这样循

8、环过程我们称为顺时针循环。五、课堂总结师: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说的?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去发现他,运用他,将来把我们周围的环境打扮的更加的美丽。六、课外延伸师:这节课我们用4种图形设计出了美丽的图案,你们能不能运用今天所发现的规律,用更多的图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呢?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回去设计一下明天带过来给全班同学欣赏。数学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找到循环规律的原型,通过学生熟悉的跑步、投篮、跳远等活动,给学生呈现了循环规律的动态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知循环规律的形成过程。这样的安排分散了难点,有利于学生联系具体情境来理解复杂的循

9、环规律。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观察方阵图形,使学生了解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变化不同。但横着看,竖着看,都呈循环排列。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的观察,分析,逐步深化寻找循环排列规律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这一活动从分体现了“玩中学”,一方面巩固所发现的规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汇报,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按照什么规律创造的;其他同学用今天所发现的规律验证一下他们组排的对不对;老师从他们设计的图上拿走了3个图案,学生来猜猜是哪3个图形,应该摆在哪里?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巩固了新知让深入理解了循环规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在创造和欣赏的过程中学生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了数学美。线形图与田字格形出现,让不同的排列形式进行对比,克服学生思维定式,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循环规律,从而深刻理解循环规律的内涵,揭示了循环规律的本质,使学生对图形的循环排列有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的认识。同时联系学生身边的素材,学校的标语“我爱实小”,把他请到作业本上作为一个习题的内容,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渗透了爱校的情感。从情感方面来总结,从一定角度渗透了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体现了新课标中“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