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docx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9939087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8.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一、教材简析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国家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在本单元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文的训练重点,也就是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上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时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用的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随意破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

2、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 态环境。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立了 如下的教学目标:1、 会写 10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渺小、矿产、恩赐、 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目睹、和蔼可亲。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掌握抓住重点词语 体会句子思想感情的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 境的自觉性。三、教学重、难点为了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把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把理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3、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含义作为本 课的教学难点。四、教学准备1、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2、 制作教学课件。五、课时安排整课计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检查预习,研读悟情,指导朗读,指导说话。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为:巩固生字、词 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指导写话。六、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开展学习,

4、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 习伙伴中的首席。七、说教学程序下面我具体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理念上位,行动下位,为了使学生、文本、教师充分地碰撞、交流,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我拟定了本课时的教学流程如下: 情境导入-了解学情-研读悟情-总结回顾-课外拓展。(一)情境导入新课标提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课堂一开始,我通过与学生的谈话(我们现在在哪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得出“我们现在都在地球上。”的结论。让学生站起来,跺跺脚

5、,感受脚下就是地球,向地球打声招呼。(地球,你好!)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我们还能怎么称呼地球?学生会回答:人类的母亲、美丽的家园、地球妈妈这时候,板书“地球妈妈”,让学生再次深情地向地球妈妈打声招呼。(地球妈妈,您好!)然后,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有关地球的课文,同学们翻 开课文第九课。(板书课题:18.只有一个地球)看似不经意的谈话,实则引导学生将地球人格化、形象化,从而拉近与地球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情感铺垫。 (二)了解学情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和预习习惯。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在导入之后,我让学生谈谈预习时读懂了什么,可以是一个词语,可以是一句话

6、,也可以是自己的一些感受。又鼓励学生说出不懂的地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的设计,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从而把握教学的深浅,做到以学 定教。(三)研读悟情1、自读课文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个问题是个难点,在质疑的时候肯定会有同学提出,可以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课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写地球的可爱的?又是怎样写地球的容易破碎的?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碰到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小组讨 论。交给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与寻找的时间。2、汇报交流(1)体会地球的可爱让学生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出了地球的可爱。引

7、导学生从以下语句体会。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地球是 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在品读这些语句时,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思想感情,并通过朗读表达思想感情。如:抓住“晶莹透亮”、“相互交错”、“薄薄的”、“纱衣”这些词语体会地球的美丽壮观,读出地球的美,读出对地球的赞美之情;抓住“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些词语体会地球的可敬可亲,用亲切、深情的语气读;抓住“无

8、私”、 “慷慨”体会地球的伟大,读出感激 之情。在引导品读的时候,做到由扶到放。品读第一句的时候,先让学生认真读读句子,说说读后有什么感觉,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再说说该怎么读好句子,通过指名读,评价读,范读,齐读等形式让尽量多的同学能做到感情朗读。品读第二句时,让学生自读后在重点词语下面做上记号,和旁边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读书体会,在汇报交流之后指导朗读。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用“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思想感情,并通过朗读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小组结合品读第三句,汇报交流。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体验,挖掘字里行间蕴含的人文内涵,在对字词的品读之中师生共同体验情感,积累语言,张扬个性。 (2)体会地球的易碎在

9、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以下语句来体会: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 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还是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品读句子。有两个地方值得挖掘:一个是“本来”一词,引导学生体会“本来”一词说明因为人类的破坏,现在地球上的部分可再生资源已经不能再生,不能长期给人类作贡献了。另一个地方是“生态灾难”,虽是平平淡淡的四个字,却写尽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全部担

10、忧和震撼。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某种生态灾难,再出示体现每天发生在地球上的污染的一组数据,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接着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目睹地球疮痍的一面,触目惊心的一幕幕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时顺势启发:看着青春不再的母亲,看着伤痕累累的母亲,你有什么话想对我们的地球妈妈说吗?学生积蓄了一节课的情感在这里怦然而出,深深的歉意、 信誓旦旦的承诺相信会源源涌出。对“生态灾难”一词的挖掘,从情感深处引发了学生情感共鸣,激起了学生热爱地球的激情,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学生生活紧密 相连,使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3)能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这一方面课文讲得很清楚,只需让学生读读课文就能明白,人

11、类 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之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4)所以,难怪宇航员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让学生读读宇航员的感叹,呼应课 堂开头的质疑。(5) 这样人类能够选择的只有一个:珍爱地球,善待地球,保 护地球。带着这种情感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6) 这时学生的思绪已经是汹涌澎湃,他们肯定迫切地想告诉人们要爱护地球妈妈,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拓展问题:学了课文,你想对人类说点什么?让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充分 表达他们内心的愤慨或热切期盼。(四)总结回顾结合板书整理整节课的学习线索,总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 精心地保护地球!再次让环保意识碰

12、撞学生的心灵。(五)课外拓展给地球妈妈献上一份礼物,如:一份保护环境的倡议书、一张环保宣传画、给人类的一封信、动手栽下一棵小树苗布置这样的课外作业既能很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把对学生的环保教育落到实 处。自我评估我一直欣赏这样一种说法,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我更欣赏这样一种理念,一堂成功的阅读课应该让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应该从情感深处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生命激情,让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成为师生共同度过的美好的生命时光。让短短的一节课留给学生无尽的回味,带给 学生深远的影响。这是我渴望达到的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对

13、于这篇课文,我确立一个重点,落实一个思想,贯穿一条线索,体现一种情感这样的教学思路。一个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地球是唯一可以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一个思想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条线索就是抓住宇航员的那句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一种情感就是让学生把地球当成母亲来珍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抓住一个爱字来组织教学,我想这既是语文教学深层次思想内涵,又是引导学生突破情感与理性认识的一个切入点。因此我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中感受地球的外在美,在进一步研读中认识地球的内在美,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中掌握美丽而无私的地球妈妈正在面临着破碎。从而使学生从不同的层面感受和认识地球的可爱。然后与课文描写地球遭受破坏的文字相对照。在对比中使学生理解课文,化难为易,达到从感性到理性的这一认识 过程。在重点段的教学中,我主要运用指导学生阅读和运用课件辅助教学这两种方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去感受跳跃的生命与汹涌的激情,激发学生灵动的想象。对于课文中描写地球遭受破坏的那部分,我觉得内容对小学生的理解过于理性。于是我就运用精心准备的课件来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画面带给学生视觉、听觉乃至心灵的震撼。激发学生的思维,并结合所见所闻和感受,从而引发共鸣。真正的使 学生从课文走进生活。板书设计18 只有一个地球可爱地球易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