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培训体会:倾听大师的声音.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940395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体会:倾听大师的声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体会:倾听大师的声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体会:倾听大师的声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体会:倾听大师的声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师培训体会:倾听大师的声音.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倾听大师的声音我是一位普通的小学科学老师,但因为外出学习机会少,一个学校能交流的教师队伍也少,手头的参考资料不足。在教学方面总有许多困惑,感到很多问题自己解决得不是很好,要走很多弯路。心中渴望能有机会提升自己。我有幸参加了临沂大学组织的省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也有幸聆听了大师路培琦老师的精彩讲座,并观看了他的课堂实录。路老师身体力行,活跃在教学一线,他的精神让人深深的感动。一“玩”出的专家路老师在讲座中总结自己的一生是“玩”的一生,他在小学科学上的成就也得益于“玩”。他讲了自己是如何组装黑白电视、收音机的,如何鼓捣学校广播设备的,如何制作教具并获奖的,如何领着老师到山区认识满天星斗,带着学生采

2、集植物标本的。他最为骄傲的是要求学生记录了三年的天气情况,天天坚持,绘制了当地的天气情况曲线。他还把研究科学的方法用来研究自己的高血压病,每天测血压,做记录,从而找到控制血压升高的办法。这些经历告诉我们路老师不仅仅是教科学更是在做科学了,这也许是我们和他最大的区别。其实专家和老师,就是一步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有一种精神上的,只要有一颗童心、一颗不断学习和进取的心。只要具备了这样的精神,并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不断努力吸取知识,你就会离专家越来越近。二、通过观摩课堂教学,提高了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在这次培训活动中,观摩了路老师的玩注射器一课,这一课体现的思想是,开展探究性学习,充分以学生为

3、主体,把课堂上的时间还给学生。上课开始路老师先发给学生注射器,让学生充分的玩注射器。然后就问:“玩的时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学生充分利用了桌子上的材料,有的用注射器打水,有的用两个注射连起来玩,还有先在注射器里灌水,再把两个注射连起,学生自发地在尽情地玩着,就是在这玩的过程中,学生弄清楚并知道了大气有压力,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水不能被压缩。路老师的教学设计对我感触很深。在现在的科学教学中,你问我答,你做我跟着做的教学模式还不少,“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多,学生自主地向教师发问的少。一堂课上究竟给了学生多少时间,学生到底是不是在自发地开展探究活动。路老师曾经说过:要淡化知识目标,而要

4、注重探究过程。确实,在一堂科学课中,钟声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不能为了盲目追求一节课的完整而把应该让学生探究的过程省去,或减少探究的时间,我想一堂课解决不了,可以在下一堂课上。三、通过聆听专家讲座, 知道了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1、我们在科学课上教什么?我们在科学课上教什么?是教书本,教知识,教概念还是教孩子呢?过去有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路老师不是要有一桶水给学生倒,而是要带着孩子一块去打水。假如水好比是知识的话,路老师把孩子带到井边上,教他怎么打水。孩子学会打水的方法,就可以自己在知识的海洋里打水,去获取他所需要的知识。作为科学教师应该和孩子一起去学习,一起去研究。我们的科学

5、课堂也是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去思考,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实物材料简单、实用、注重效果科学课不同于其它课的一点是,要准备一些实验材料。我们在给学生准备材料时并不是越多越好,实物材料要简单、实用、注重效果。例如路老师的玩注射器一课,路老师准备的材料是什么?两个注射器,一根橡皮管,一盆水。一开始把材料发给学生的时候,学生只会玩注射器,想不到把两个注射器连起来。通过路老师的指导,学生把两个注射器用橡皮管连起来玩,从而发现力是可以传递的。在研究15秒摆多少次的活动中,路老师发的材料有:软尺、一次性竹筷(中间劈开一条缝)、小刀、线、垫圈、胶布。通过这些简单的材料,探究出

6、了摆的秘密,效果很好。3、教学过程设计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导入越简洁越好教学导入越简约,为学生留下的自主活动的时间会越多,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时间上的条件。例如认识水一课,讲课伊始,老师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来猜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准。”接着用课件出示谜面“用手拿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得请它来。”学生很快猜出了是水。导入简洁明了,为学生进入下一步的探究活动节约了时间。注意学生思维发展的梯度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学生思维发展。那么我想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就应该是有梯度的、有层次的,从而推动学生的思维不断向深层次地发展,使不同的人在思维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最大限度

7、地发展每个学生的潜在智能。例如:在教学水往高处走一课时,在导入环节,教师提出:同学们,你们见过水吗?水是怎样流的?小结:生活中我们见过的水一般是从高处向低处流的。接着让学生看教师表演的魔术(两个玻璃片放在有颜色的水中,水徐徐上升)。这样制造一些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的认知产生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下去。接着发给学生一些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发现:水在有的材料里面往高处走,在有的材料里面不往高处走;在有的材料中,水走得快,走得高,而在有的材料中水走的慢,走得低。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水在有的材料里面能往高处走,在有的材料里面不能往高处走?为什么水在有的材料里面走的高,在有的材料里面走的低?问题引领 学生进入下一个探究环节。最后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能让水往高处走的材料都有孔隙。不能让水往高处走的材料没有孔隙。孔隙的大小与水上升高度的关系:孔隙越小,水升得越高,孔隙越大,水升得越低。整节课以活动贯穿始终,学生在这样环环紧扣、层层深入的活动中不断深入思考,思维得到深层次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是有梯度的、有层次的。通过凝听路老师的精彩的演讲,精辟的分析,既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又结识了很多新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