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店说课稿.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941866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具店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具店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具店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具店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具店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具店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具店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第3839页的“文具店”小数乘法意义。【说教材】本节教学所呈现的内容与过去的教材呈现的区别是没有细分为“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小数”两个部分,而是删繁就简,重点学习体会“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教材借助直观模型,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小

2、数乘法的意义。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从多角度想出简单小数乘法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让学生感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利用已学的知识基础计算其结果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因此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难点是使学生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来学习数学。因此本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力求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方法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

3、。有目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自己去发现,让学生做中学、学中悟、悟中创。因此本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力求体现以下两个方面:1、 本节课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主要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观察、发现、应用的过程。主要利用迁移法、讨论法、练习法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学习。 2、由于小数的意义是小学阶段较为难理解的概念。因此要注重教学中数学的生活化。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出发,紧密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激活学生先前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再认识小数,经

4、历读写小数,要有层次性。把小数与价钱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 【说教学过程】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复习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自主研究发现小数乘法意义,用已有知识来求解简单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组织进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合作探究,明理获知,深化运用,巩固新知,回顾小结,质疑问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

5、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课件:即欣欣文具店全景图。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提问“如果你来买某种文具,怎样才能知道你该付多少钱呢?”即文具专柜。在学生观察中提问“你从这个文具柜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二)合作探究,明理获知n 首先是在合作交流,初步感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n 在学生回顾整数乘法意义之后,提问“买四块橡皮需要多少元?”,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解决,学生这时应该不难就能列出算式0.24,随即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初步感知0.24表示的意义。紧接着设问“0.24的结果是多少?”,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去

6、思考计算0.24的方法。n 再就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能用自己的话阐明小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揭示课题并板书。n 接着出示书中题目,让学生准备号事先准备好的教具,进行涂色,目的是让学生动手操作以求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与掌握。(三)深化运用,巩固新知n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几组闯关题。n 第一组是试一试:几道小数乘法的式子,这关是模仿性练习,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n 第二组是是想一想:40.3和0.34的关系?这关是深化性练习,一是让学生明白整数乘法的交换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二是让学生体会一个整数乘小数的

7、意义也是求几个几是多少。n 第三组是涂一涂,即根据乘法算式的意义涂书练习题。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四)回顾小结,质疑问难n 帮助学生整理,解决疑惑问题。n 本节课这样设计是基于让学生能够实实在在从课堂学习中感受到、体验到、领悟到、思考到新知的获取,建立数学模型。能否达到效果,关键是在课堂中对“生成”和“开发”的关注如何,把握如何,调控如何。教学反思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对到商店购物并不陌生,所以创设一个新开张的文具店的情境让学生模拟购物。(2)

8、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0.24的结果,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本节课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不仅运用了已有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运用了类推迁移的思想列出了小数乘法竖式,这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与设计。这对于我今后的教学设计与学情分析给予了很大的启发与思考。(3)教学中,我尽可能用积极的语言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活动中,我一直用微笑的方式来面对孩子,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地得到肯定,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保持一种学习数学的热情。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两步组织教学。一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体会

9、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课件,即欣欣文具店全景图。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提问“如果你来买某种文具,怎样才能知道你该付多少钱呢?”旨在让学生明白要知道购物中需要付多少钱,必须知道物品的单价和所购的数量。待学生回答后,紧接着出示课件,即文具专柜。在学生观察中提问“你从这个文具柜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二是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从学生提的数学问题中,选择“买3支钢笔需要多少元?”让学生自主解答,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算式23表示什么意义?从而为后面小数乘

10、法意义的学习作好铺垫。(二) 合作探究,明理获知首先是在合作交流中,初步感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在学生回顾整数乘法意义之后,提问“买三块橡皮需要多少元?”,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解决,学生这时应该不难就能列出算式0.23,随即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初步感知0.23表示的意义。紧接着设问“0.23的结果是多少?”,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计算0.23的方法。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增强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学会了运用已学的小数意义、小数加法和将小数转化整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随机渗透了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

11、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再就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能用自己的话阐明小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揭示课题并板书。(三)深化运用,巩固新知在这个环节,我设计四组闯关题。第一关是试一试:买3支铅笔需要多少元?买两把直尺需要多少元?这关是模仿性练习,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关是涂一涂,即根据算式涂涂得出结果。第三关是填一填,即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和根据乘法算式写加法算式,这两关是提高性练习。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第四关是想一想:0.230.6,30.2?这关是深化性练习,一是让学生明白整数乘法的交换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二是让学生体会一个整数乘小数的意义也是求几个几是多少。通过这样闯关练习,不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层次练习中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体会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四)回顾小结,质疑问难帮助学生整理,解决疑惑问题。总之,本节课这样设计是基于让学生能够实实在在从课堂学习中感受到、体验到、领悟到、思考到新知的获取,建立数学模型。能否达到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中对“生成”和“开发”的关注如何,把握如何,调控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