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清水河环境园控制性规划.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943250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清水河环境园控制性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深圳市清水河环境园控制性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深圳市清水河环境园控制性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深圳市清水河环境园控制性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深圳市清水河环境园控制性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市清水河环境园控制性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清水河环境园控制性规划.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清水河环境园控制性规划说明书及专题报告(初稿)设 计 号: 设计阶段: 控制性规划建设单位: 深圳市环卫处XX市市政工程设计院二二年六月目 录第一章 规划背景、依据与原则1一、规划背景1二、规划依据2三、规划原则2第二章 规划区内现状条件分析3第三章 规划范围与内容4第四章 功能定位与项目结构5一、规划区功能定位5二、项目结构与用地5三、竖向布置与功能分区6四、建筑用地及绿地控制9第五章 道路交通工程规划9一、路网规划9二、场地竖向规划10第六章 园区景观设计10第七章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11一、给水工程规划11二、雨水及排洪工程规划11三、污水工程规划12第八章 电力通信工程规划12一、概论1

2、2二、电力工程规划13三、通信工程规划14第一章 规划背景、依据与原则一、规划背景二十世纪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深圳市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近年来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应地,也给深圳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深圳市城市垃圾的管理控制水平显得严重滞后,深圳市除特区内的城市垃圾收运处理由市环卫处统一管理外,特区外的垃圾收运处理均各自为阵,规模小,处理点分散,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为了创造一个优美的城市环境,深圳市环境卫生设施总体规划中明确了到公元2005年实现清水河环境园建设的目标。环境园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将垃圾的处理、处

3、置设施集中布置,系统规划的高科技园区。其最终目标是基于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通过对城市垃圾的科学集成管理,消除其对环境的危害性,与环境友好,并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发掘城市垃圾中的资源属性,做到城市垃圾的管理能友好回馈环境、经济和资源,使环境、经济、资源三者能协调同步发展,最大限度的做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以推进整个城市的持续发展进程。为能尽快实现上述目标,为使深圳市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尽快得到妥善处理,有必要尽快建成深圳市清水河环境园。在此背景下,深圳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接受深圳市环卫处委托,进行深圳市清水河环境园规划。二、规划依据(1)深圳市环境卫生设施总体规划(19962010年)(2)深圳市

4、城管办环卫处的清水河环境园规划委托书(3)深圳市信息中心提供的1:1000的地形图(4)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提供的深圳环卫管理处生产基地平面图(武汉钢铁设计院93年5月)(5)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提供的下坪垃圾填埋场用地红线图(南昌有色冶金设计院93年7月)(6)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提供的玉龙坑垃圾填埋场第四期扩建工程用地红线(7)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提供的其它用地红线图三、规划原则本次规划以高起点、高标准为宗旨,既满足现行环境建设要求,又满足中远、期发展需要。在工艺流程中,协调分配各类固体废弃物的处置用地,使流程顺畅,同时,选用先进的技术处理固体废弃物,真正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标。规

5、划中采用的具体原则如下:1、综合考虑现状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条件,使规划立足于现实;2、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各类用地,提高土地使用率,改善区域环境质量;3、合理确定道路骨架,为各地块开发提供方便;4、加强公共和市政配套,为环境园区开发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5、高起点,高标准,充分考虑中、远期的发展需要;6、充分考虑对现有设施的改造与利用;7、指导思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第二章 规划区内现状条件分析深圳市清水河环境园位于深圳特区福田、罗湖两区的北缘山地,玉龙坑北侧。清水河环境园的现状设施包括以玉龙坑垃圾填埋场、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和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为顶点的三

6、角形地区,环境园现状面积约220公顷,园内已建成的主要环卫设施有玉龙坑垃圾填埋场(已满容,将进行封场建设)、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450T/d)、市卫生处理厂、市政环卫工具厂、市政环卫车辆修配厂和市政环卫机运队停车场等设施。第三章 规划范围与内容清水河环境园是集垃圾分选、污染控制管理、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优化系统,将向世人展示一种全新的城市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的理念和模式。深圳市清水河环境园主体项目位于玉龙坑北侧山上,其规划红线见附图GH-04。其建设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废橡胶处理厂,废电池处理厂,废塑料处理厂,无害化卫生处理厂,垃圾分选中心及大件垃

7、圾碎场,粪渣无害化处理厂,有机易腐垃圾生物制气厂。由中南市政设计院深圳分院所设计的深平快速路从环境园区穿过,深平路的修建不但占用了现有环卫设施的用地及部分下坪垃圾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而且对整个环境园区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在环境园规划中,以深平快速路为界将规划用地分为两部分,即深平路东片区和深平路西片区。西片区主要为上述全部规划项目及部分拆迁项目(主要为生产性的企业,即环卫工具厂、环卫化工厂、环卫日新综合厂、洁霸厂),东片区为重建办公楼及职工宿舍。环境园规划红线总面积为269751m2,其中西片区规划红线面积为218243m2,东片区规划红线面积为51508m2。第四章 功能定位与项目结构

8、一、规划区功能定位本环境园区主要为满足深圳特区内及其周边部分地区的环境卫生工程的需要而设置,因而功能上主要以工业用地为主,兼有环卫设施发展预留用地,功能较单一。二、项目结构与用地深圳市清水河环境园规划主要内容为两类,其一为新规划项目,如废橡胶处理厂、废塑料处理厂等,其二为深平路占用土地后部分拆迁项目重建,如环卫工具厂等。清水河环境园区拟建环境卫生工程及相关工程项目见表1及表2。表1 清水河环境园新规划项目表序号项目名称设计规模规划用地(m2)1废橡胶处理厂30t/d35002废电池处理厂0.5t/d20003废塑料处理厂100t/d37844粪渣无害化处理厂250t/d156915有机易腐垃圾

9、生物制气厂200t/d118466垃圾分选中心650t/d8600大件垃圾碎场150t/d44007环境园综合管理楼7068有机易腐垃圾生物制气厂二期预留用地169949市政道路用地45000合计用地112521表2 清水河环境园拆迁后重建项目表序号项目名称设计规模规划用地(m2)1环卫工具厂36352环卫化工厂40003下坪厂办公楼215354环卫日新综合厂70005轮换工基地87946洁霸厂100007环卫职工宿舍3367合计用地58331规划项目总用地为170582 m2,占规划红线总面积的63%。园区绿化系统由行道树、沿干道两侧的绿化带构成。具体做法是:沿干道两侧,建筑后退道路红线不小

10、于 8 米。在此距离内,强调绿化种植,形成园区良好的整体绿化氛围。三、竖向布置与功能分区1 竖向布置以深平快速路为界将规划用地分为两部分,即深平路东片区和深平路西片区。西片区主要为上述全部规划项目及部分拆迁项目(主要为生产性的企业,即环卫工具厂、环卫化工厂、环卫日新综合厂、洁霸厂),东片区为重建的办公楼及职工宿舍。深平路西片区共分6个平台:第一个平台标高为139.0m-147.0m,该平台由西向东呈向下倾斜之势;第二个平台标高为124.5m;第三个平台标高为110.0m;第四个平台标高为102.0m;第五个平台标高为100.0m;第六个平台标高为89.0m。平台间以一条宽8m的干道相连,平台间

11、设挡土墙。下坪垃圾卫生填埋场进场道路位于深平路西并与之平行。直至其与原下坪垃圾填埋场进场道路相接。深平路东片区共分2个平台,第一个平台标高为42.0m;第二个平台标高为52.0m。2 环境园功能与分区深圳市清水河环境园规模运行的前提条件是深圳市垃圾分类收集,深圳市垃圾分类收集率越高,其运行效果则越好。在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基础上,将居民生活垃圾中的非厨余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以外的可回收垃圾送垃圾分选中心;将居民生活垃圾中的大件垃圾及居民生活垃圾以外的大件垃圾送大件碎场破碎后需分选的再送垃圾分选中心分选。垃圾经分选后会得到各类产物:废塑料、废橡胶、废纸、金属类废物、木质类废物及其它废物。废塑料、废橡

12、胶分别送到环境园中的废塑料处理和废橡胶处理厂,木质类废物送垃圾焚烧厂,纸类废物、金属类废物均分别包装外运并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其它废物送垃圾卫生填埋场。废电池为有毒有害废物,在垃圾分类收集时应大部分收集,其与垃圾分选中心分选出的废电池一起送废电池处理厂。由于垃圾分选及破碎过程中会产生噪声,为此在布置时将垃圾分选中心及大件垃圾碎场布置在环境园深平路西的第一个平台,远离深平路及其东侧的办公、宿舍区,废塑料处理厂、废橡胶处理厂及废电池处理厂分别布置在第二、第三个平台上,具体如下:第一个平台标高为139.0m-147.0m垃圾分选中心及大件垃圾碎场;第二个平台标高为124.5m废塑料处理厂;第三个

13、平台标高为110.0m废橡胶处理厂及废电池处理厂;第四个平台标高为102.0m环卫日新综合厂;第五个平台标高为100.0m环卫工具厂、环卫化工厂;第六个平台标高为89.0m粪渣无害化处理厂、有机易腐垃圾生物制气厂。四、建筑用地及绿地控制1、建筑后退红线控制环境园内各项工程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20米宽度的园区道路红线以及相邻地块界线不得少于4米。2、建筑间距与高度控制任何建筑间距均应符合消防、卫生、环境保护、城市设计、防灾、通风和工程管线埋设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环境园内各工程的建筑物层数一般控制在5层以下。3、容积率及绿地控制环境园工业用地容积率一般以1.4为宜,个别地段不得大于1.6;工业用地

14、内绿地率,一类工业不得小于20%,二类工业不得小于25%,整个环境园绿地率应不得小于35%。第五章 道路交通工程规划一、路网规划清水河环境园被清平快速路分为东西两片区,东片区C号路与外部取得联系。西片区以A号路、B号路与清平快速路巡逻道相连。1、东片区的道路规划:该片区主要通过C号路与红岗路(现状路)连接,车行道宽为7.0米,然后在片区西则紧挨清平路设置一条内部支路将各厂区及办公用地联系起来。(4米车行道2米人行道)2、西片区道路规划:改片区外围道路B号路起点接清平路的巡逻道,终点接去下坪垃圾填埋场的现状道路,主要承担下坪垃圾填埋场和清水河环境园西北区的对外交通。片区内部各用地又通过B号路与外

15、围A号路进行联系。B号路起点接A号路桩号A0+420位置,终点爬升道垃圾分选中心(是该片区标高最高位置)。各厂区用地均通过支路与B号路联系。二、场地竖向规划 清水河环境园下现状地形起伏较大,高程从40.0米到149.5米。为有效地利用现状地形,减少土方,节省工程费用,将环境园划分为多块台地,台地标高结合现状及道路标高详见竖向图。园区内道路最大纵坡为7.15,最小为0.3%。第六章 园区景观设计为创造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新型环卫基地,本规划通过强化园区干道两侧的绿化种植,形成贯穿整个园区的绿化长廊,并对园区配以适当的建筑小品、雕塑点缀,创造美好的工作环境。第七章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一、给水工

16、程规划环境园区内用水量为600m3/d。给水管道由红岗路DN400市政给水干管引入,管径为DN100,由于场地标高较高,市政给水管道的水压无法满足供水要求,设置水池及水泵房,通过二次提升至高位水池,高位水池容量为40m3,自流至环境园区内各用水点,供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园区内给水管道沿区内道路布置,采用环状和枝状结合的布置方式,每隔110米设置消火栓。二、雨水及排洪工程规划雨水设计重现期采用一年。由于园区内地形起伏较大,本次设计采用边沟形式排除园区内雨水,边沟设置在道路两侧,顺路坡敷设,最终排入市政雨水设施。在规划垃圾分选中心及大件垃圾破碎场西部的需设置截洪沟,排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

17、洪水,截洪沟接入玉龙坑的现状排洪沟。三、污水工程规划园区内污水分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两部分,其中生活污水通过收集后由园区内污水管道排至红岗路市政污水管内。园区内污水管道为DN300。垃圾分选中心等产生的污染较轻的工业废水则由专用管道(管径DN100,沿园区内道路顺坡敷设)送至玉龙坑垃圾填埋场的污水处理厂一并处理。对于污染较重的工业污水,特别是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污水,需单独处理达标后排放,以免造成二次污染。第八章 电力通信工程规划一、概论本环境园区位于罗湖区清水河北片区,与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相邻,总占地面积约27公顷,包括现状的玉龙坑垃圾填埋场、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规划的垃圾分选中心及大件垃

18、圾破碎场及环卫生产基地、有机易腐垃圾生物制气厂和粪渣无害化处理厂。本规划以各建设规模为依据,对片区内新增负荷进行预测,并对整个园区的电气输配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二、电力工程规划1 电网现状清水河环境园区东南边与220KV清水河站相邻,目前装机容量为2180MVA。园区内现状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的垃圾焚烧发电以10KV并网,但容量较不稳定,适宜为本身厂区及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不高的负荷供电。2 负荷预测根据深圳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负荷预测采用单位建筑面积负荷密度法,按需要系数法计算得环境园区的计算负荷(新增部分)为2929KW,变压器总装机容量为5215KVA,变电所一般采用户内附属式和箱式变电站。3

19、电源及配电网规划从220KV清水河变电站引一回YJV22-10KV,3300mm2电缆,沿市政电缆沟敷设至环境园区,将园区内各10KV用户依次环网连接,开环运行。远期发展为闭环环网运行时,可从垃圾焚烧发电厂引一回10KV电缆与环网末端用户环接。园区的主要道路上设置电力电缆沟,采用覆土隐蔽式,布置在道路东、南侧,采用0.81.0M和1.01.0M两种标准断面,每80米左右设一排水点,每150米左右预埋4150玻璃钢管作过路管,以便道路另一侧负荷用电。高低压电缆同时在电缆沟内敷设时,10kV电缆敷设在下层,低压电缆敷设在上层。在一般支路上电力电缆采用穿管埋地的形式,人行道、绿化带下埋深0.5米以上

20、,车行道下埋深0.7米以上。4 道路照明道路照明由箱式变电站供电,供电半径为500800米。一般采用钢杆灯,杆高812米,间距3040米,光源采用高压钠灯。车行道宽812米时采用单侧布置,1215米采用双侧交错布置,15米以上采用双排对称布置。一般支路平均照度要求1015lx,次干道要求1520lx。需要夜间作业的填埋场区采用大面积泛光照明,杆高1018米,泛光灯光源采用高压钠灯。三、通信工程规划1 用户预测根据深圳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对环境园区的新增市话用户进行测算,得出环境园区 新增市话用户约802户。2 局、所配线网规划由于电话用户较少,可考虑由片区南边的现状泥岗机楼(目标局)负责交接。通信管道的需求大致可分为市话光缆进线、市话铜缆配线、有线电视网络、宽带接入、交通监控等。为此在园区的主要道路的西侧或北侧设置通信管道,通信管孔数为PVC-4114。通信管在人行道及绿化带内埋深0.8米,过机动车道埋深1.1米,并混凝土包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