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945660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换层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转换层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转换层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转换层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转换层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换层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换层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工程概况:1工程施工位置:金辉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辉洋苑二期工程A1、A2栋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黄沙大道与中山八路交叉路口的西南侧,北临珠江大桥的桥引,西临铁路,东侧为西郊车站。交通方便。2转换层的工程特点: 转换层的建筑面积为2398.12m2,转换层楼层高度为5.6 米,梁、板的砼强度均为C55;转换层楼板厚度 180mm;框支梁截面尺寸大,跨度大(梁的轴中距最大跨度为7.9米,最大截面尺寸为18002000及12002300);钢筋用量多,密集度大;钢筋规格大(普遍采用32、25两种规格);砼浇筑量大,梁、板的砼总量为2198.8m3;荷载大,最大截面的梁沿梁长每米的重量为9.36吨

2、,楼板每平方米重量为0.468吨,砼总重量约为5716.88吨,平均每平方米重量约为2.384吨。鉴于转换层的工程特点,故此对模板体系、支撑体系、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都有很高要求,针对工程特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规范,结合多年的高层建筑施工经验、现场施工需要,在此编制转换层梁、板模板支撑方案。二施工方案的确定:本方案采取一次性支模(除B轴飘出的框支梁分两次装模外,第一装模为梁的整体部分,第二次装模为梁饰线部分);砼施工时,对梁高度超过1000mm的框支梁分两次浇捣砼的施工方法,第一次砼浇捣高度为1000mm,第二次梁砼与板砼一起。整个施工过程中采用穿插施工作业。本方案考虑到工地现场的具

3、体施工条件,决定采用胶合板(1220244020)配合木楞(8080)、满堂红钢管(483.5mm)脚手架进行支模,模板结构设计方案如图(梁板模板支撑示意图)所示。三梁、板模板支撑体系计算: (一)楼板模板体系计算:平台模板采用20mm厚胶合板(1220244020),模板的设计计算宽度取1220。模板重量为0.568 KN/m2,惯性矩Ixj = 81.33cm4,Wxjmin=81.33cm3,弹性模量E = 5200 N/mm 2,强度= 1.5104 KPa。1平台板模板的标准荷载:a平台板模板的自重: 0.568 KN/m2b平台板砼的荷载: 260.18 = 4.68 KN/m2c

4、平台的钢筋荷载: 1.10.18 = 0.198 KN/m2d施工荷载: (均布荷载) 2.5 KN/m2 (集中荷载,作用于跨中) 2.5 KN2平台模板的强度验算: (1)当施工荷载按均布作用时,计算简图11所示。q1m=0.375 L=0.75 m=0.375 q1 = 1.2(a+b+c)+1.4d1.22 = 12.243 ( KN/m )(a)支座弯矩: P q2m=0.375 L=0.75 m=0.375 (b) MA = 1/2q1m2= -1/212.2430.3752 = -0.861 ( KNm )跨中弯矩:0.3750.75 ME=1/8q1L2 (1-4n2)q3图1

5、-1平台板模板计算简图(a)当施工荷载均布作用时,模板的强度计算简图;(b)当施工荷载集中作用于跨中时,模板的强度计算简图;(c)模板的刚度计算简图;= 1/812.2430.7521-4( )2m=0.375 L=0.75 m=0.375 (c) = 0(2)当施工荷载集中作用于跨中:q2 = 1.2(a+b+c)1.22 = 1.2(0.3+5.446+0.198)1.22 = 7.973( KN/m)集中设计荷载:P = 1.42.5 = 3.5 (KN)支座弯矩:MA = -1/2 q2 m2 = -1/27.9730.3752 = -0.533 ( KNm )跨中弯矩:0.3750.

6、75ME = 1/8q2L2(1-4n2)+1/4PL = 1/87.9730.7521-4( )2 +1/43.50.75 = 0.656 ( KNm )0.65681.3310-6MEWx综合比较弯矩值,以施工前荷载集中作用于跨中时的跨中弯矩最大,故应以此弯矩值进行截面强度验算:E = = =0.8066104 KPa 1.5104 KPa所以模板强度满足要求。 (3)平台板模板的刚性验算: 刚性验算的验算简图见1-1平台模板的计算简图(c)。q3 =(a+b+c)1.22 = 5.4461.22 = 6.644 ( KN/m )端部挠度:q3mL3150EIc = (-1+6n2+3n3

7、)0.754000.3750.756.6440.375(0.75)31505.210681.3310-8= -1+6( )2+3( )3 =1.4510-3(m) = 1.87510-3(m)q3L4250EI跨度挠度:6.644(0.75)32505.210681.3310-80.3750.75E = (5-24n2)-0.75400 = 5-24( )2 = -1.93510-3(m) = -1.87510-3(m)所以模板的刚度满足要求。 (二)支撑平台板的模板的木楞: 木楞采用20008080mm的木枋,WX=85.33cm3,Ix=341.33cm4,木楞的间距为0.65m。 1木楞

8、的标准荷载:a平台板的模板及木楞自重: 0.568 KN/m2b平台板的砼: 4.68 KN/m2c平台板的钢筋: 0.198 KN/m2d施工荷载: (均布荷载) 2.5 KN/m2(集中荷载作用于跨中) 2.5 KN 2木楞的强度计算: (1)当施工荷载为均布作用时,其强度验算简图如图1-2(a)所示,其标准值:q1C A E B Dm=0.3 L=1.00 m=0.3q1 = 1.2(a+b+c)+1.4d0.65 1 2 = 6.523 (KN/m) 1 2(a)支座弯矩:MA = - q1m2 P q2C A E B Dm=0.3 L=1.00 m=0.3 (b)= - 6.5230

9、.32 1 8 = -0.126 ( KNm )跨中弯矩: 1 8 0.3 1.00ME= q1L2 (1-4n2)q3C A E B D图1-2 支承平台板模板 的木楞的计算简图(a)当施工荷载均布作用时,木楞的强度计算简图;(b)当施工荷载集中作用于跨中时,木楞的强度计算简图;(c)木楞的刚度计算简图;= 6.3141.0021-4( )2= 0.505( KNm )m=0.3 L=1.00 m=0.3 (c)(2)当施工荷载集中作用于跨中时,其强度计算简图如图1-2(b)所示,其中均布设计荷载:q2 = 1.2(a+b+c)0.65 = 1.2(0.568+4.68+0.198)0.65

10、 = 4.248 ( KN/m)集中设计荷载:P = 1.42.5 = 3.5 (KN) 1 2 1 2支座弯矩: MA = - q2m2= - 4.2480.32 = -0.191 ( KNm ) 1 4 1 8跨中弯矩: 1 4 0.3 1 1 8 ME= q2L2 (1-4n2)+ PL= 4.248121-4( )2+ 3.51 = 1.215 ( KNm )上述诸弯矩相比较,其中以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时ME=1.215( KNm )最大。 1.215 133.310-62 ME WxE = = = 4.557103 KPa1.5104 KPa所以木楞的强度满足要求。 (3)木楞的刚度验

11、算:木楞的刚度计算简图如图1-2(c)所示,其标准荷载:q3 =(a+b+c)0.65 = 3.54 ( KN/m )q3mL3150EI端部挠度: 3.540.313 2505.2106341.3310-8 0.3 1 0.3 1c = (5-24n2) -1 400 = -1+6( )2+3( )3 = -9.0810-5(m) = -2.510-3(m)q3L4250EI跨中挠度: 0.3 1 3.5414 2505.2106341.3310-8E = (5-24n2) = 5-24( )2 1 400 = 2.26810-3(m) = 2.510-3(m)所以木楞的刚度满足要求。 (三

12、)平台板模板钢管支架:1模板支撑的标准荷载: a模板及木楞自重力: 0.568 KN/m2b平台板的砼荷载: 4.68 KN/m2c平台板钢筋的荷载: 0.198 KN/m2d施工荷载: 2.5 KN/m2合 计: 7.946 KN/m22平台板模板支撑系统的计算: N A采用483.5mm钢管作为支撑支柱,其间距650mm,每区格面积为0.423m2,其钢管用量为4根,即每平方米钢管用量为10根。各立杆间中部布置设三道双向水平拉撑,并布置垂直剪力撑。每层支撑高度为1350mm,最底层的支撑高度为1370mm。钢管的截面面积为A=489mm2,回转半径i=15.8mm,惯性矩I=12.19cm

13、4,弹性模量E=206103N/mm2,W=5.08cm3,钢管抗压(抗拉、抗弯)强度f=205 N/mm2 ,各立杆间中部布置设三道双向水平拉撑,并布置垂直剪力撑。根据强度计算公式= ,计算单根钢管支柱能承受的临界压力为:N=A= 205489 =100245(N) 1370 15.8 L i按稳定性计算单根钢管支柱能承受的荷载为:钢管细长= = = 86.71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表4-37A得= 0.682N=A = 2054890.682 = 68367.09 (N)比较单根钢管能承受的临界荷载,取其最小值N=68367.09(N)。每平方米楼板模板所传来的重量(包括砼、钢筋、模板自

14、重及施工过程产生的活动荷载)为7.946KN(即为810.32Kg),由10根钢管支撑,也即是说,每根钢管承受的重量为楼板模板传来的重量的十分之一(81.032 Kg),所以该支撑系统是很安全可靠的。3平台板模板支撑系统的验算:(1)立杆的稳定验算: 3.361103 489 N A按强度计算支柱的受压应力为: = = =6.873(N/mm2) 1370 15.8 L i按稳定性计算支柱的受压应力为:长细比= = = 86.71 7.946103 0.682489 N A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表4-37A,得=0.682= = =23.82(N/mm2) 215(N/mm2)满足要求。(2

15、)横杆强度和刚度计算:由于木楞直接放在顶端横杆上,所以横杆承受均布荷载,在均布荷载作用下:q1 = 1.2(a+b+c)+1.4d = 1.2( 0.568+4.68+0.198 )+1.42.5 10.0350.652 105.08103105.0810-6 Mmax w q1L2 10w = 10.035(KN/m)= = = 10.0350.654 15020610312.19 q1L4 150EI= 83.559(N/mm2) f = 215(N/mm2) 按挠度计算:max = = =4.76810-9(mm) = 3(mm) 刚度满足要求。 (四)主梁模板:在这里只以B轴2-5轴最

16、大截面尺寸的主梁(18002000)为验算依据,该梁底离地3.8m轴中跨度为7.9m。模板底木楞间距为0.3m,侧模板立档间距为0.3m。1梁底模板验算:a梁底模板: 0.568 KN/mm2b混凝土: 262.01.0 = 52 KN/mm2c钢筋: 1.52.01.0 = 3.0 KN/mm2e振动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2.0 KN/mm22梁底模板强度验算:梁底模板强度验算的设计荷载:q1 = 1.2(a+b+c)+1.4e1.8 = 1.2(0.568+52+3)+1.421.8q1 c A E B D m=0.375 L=0.75 m=0.375 (a)q2c A E B D m=0.

17、375 L=0.75 m=0.375 (b)图1-3 梁底模板及侧模板计算简图(a)强度计算简图(b)刚度计算简图= 125.067 ( KN/m ) 1 2 1 2支座弯矩:MA = - q1 m2 = - 125.0670.152 = -1.41 ( KNm ) 1 8跨中弯矩: 0.15 0.3 1 8ME = q1 L2 ( 1-4n2)= 125.0670.321-4( )2 1.41 12010-6 MA WX= 0A = = = 1.175104(KPa) 1.5104(KPa)强度满足要求。3梁底模板刚度验算:梁底模板刚度验算的标准荷载:q2 = (a+b+c) 1.8 = 5

18、5.5681.8 = 100.022 ( KN/m)端部挠度: q2mL3100EI 0.15 0.3 0.15 0.3 100.0220.150.33 1005.21091.210-6c = (-1+6n2+3n3) = -1+6( )2+3( )3 = 5.68110-6(m) 0.7510-3(m) q2L4 250EI跨中挠度: 100.0220.34 2505.21091.210-6 0.15 0.3c = (5-24n2) = 5-24( )2 = -0.51910-6(m) 0.7510-3(m) 所以刚度满足要求。 (五)梁侧模板验算:1梁侧模板的标准荷载:e.振动砼时产生的荷

19、载: 4.0 KN/mm2.新浇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1500 T+30砼浇筑速度v = 3m/h,T = 25,RS=1.0,Rw=1.15 1500 25+30P = 4+ RSRwv1/3= 4+ 1.01.1531/3 = 49.226 ( KN/mm2 )故取= 49.226 ( KN/mm2 )。 49.226 25砼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h= =1.969(m)2梁侧模板的强度验算: 梁侧模板强度验算的设计荷载(荷载值组合系数取 0.85):e=4KN/m2e=4KN/m2=49.2 KN/m2图1-4 主梁侧模板的 侧压力图形 q1 = 0.851.4(e +) 0.25 H =

20、 2.0mh=1.969m = 0.851.4(4+49.226) 0.25 1 2 1 2 = 15.835 ( KN/mm ) 支座弯矩:MA = - q1m2 =- 15.8350.152 =-0.178 ( KNm ) 0.178 12010-6 MA WX 跨中弯矩:ME = 0 故A = = = 0.1483104(KPa) 1.5104(KPa)强度满足要求。 3梁侧模板的刚性验算:梁侧模板刚性验算的标准荷载:q2 = 0.25 = 49.2260.25 = 12.306 ( KNm ) q2mL3 100EI端部挠度: 12.50.150.33 1005.21091.210-6

21、 0.15 0.3 0.15 0.3c = (-1+6n2+3n3)= -1+6( )2+3( )3 = 0.709910-7 ( m ) 0.7510-3 ( m ) q2L4 250EI跨中挠度:E = (5-24n2) 12.50.34 2505.21091.210-6 0.15 0.3= 5-24( )2 = -0.64910-7 ( m ) 0.7510-3 ( m )刚度满足要求。4梁侧模板木楞的验算: 0.60m 0.6m 0.3m 0.3m 0.2m h=1.968m梁侧模板用竖木楞与水平钢管夹固,钢管外用对拉螺栓(300)拉紧,竖向木楞间距为0.3m,上端距离砼面0.3m,如

22、图1-5所示。q1q2 q3图1-5梁侧模板竖向木楞计算简图设计荷载:q1 = 0.851.4(e+) 0.3 = 0.851.4(4+260.3) 0.3 = 4.212( KN/m2 )q2 = 0.851.4(e+) 0.3= 0.851.4(4+49.226) 0.3 = 19.002( KN/m2 )q3 =1.4 0.45 =1.449.2260.3 = 20.675 ( KN/m2 ) 1 2竖向木楞(m = 13103 KPa)是一根连续梁,经过计算,Q点的弯矩值最大,其值为: 0.279 133.310-62 MQ WMQ= - q30.33 = -0.520.6750.33

23、= 0.279Q= = = 1.047103(KPa) 4430N,可以选用。 (六)主梁底板模板钢管支架:沿梁长每米的标准荷载:a模板及木楞自重 0.5(1.82+1.8+0.75) = 3.075 KN/mb混凝土 26(21.8+0.180.75) = 97.11 KN/mc钢筋 1.521.8+1.10.180.75 = 5.549 KN/md施工人员及设备 (1.8+0.75)1.0 = 2.55 KN/m合 计 : 108.284 KN/m1主梁底板模板支撑系统的计算:采用483.5mm钢管作为支撑支柱,其间距500mm,每区格面积为0.25m2,其钢管用量为4根,即每平方米钢管用

24、量为16根。各立杆间中部布置设三道双向水平拉撑,并布置垂直剪力撑。每层支撑高度为1350mm,最底层的支撑高度为1370mm。 N A钢管的截面面积为A=489mm2,回转半径i=15.8mm,惯性矩I=12.19cm4,弹性模量E=206103N/mm2,W=5.08cm3,钢管抗压(抗拉、抗弯)强度f=205 N/mm2 ,梁、板承重横杆在与立杆节点处加设双扣件固定,在离地0.2m高设扫地杆,在各立杆间中部布置设三道双向水平拉撑,并在每排架子布置垂直剪刀撑,以提高架子的整体性。根据强度计算公式= ,计算单根钢管支柱能承受的临界压力为:N=A= 205489 =100245(N) 1370

25、15.8 L i按稳定性计算单根钢管支柱能承受的荷载为:钢管细长= = = 86.71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表4-37A得= 0.682N=A = 2054890.682 = 68367.09 (N)取最小值N=68367.09(N)。每平方米最大梁底板模板传来的重量(包括砼、钢筋、模板自重及施工的活动荷载)为63.484KN(即为6473.996Kg),由16根钢管支撑,也即是说,每根钢管承受的重量为最大梁底板模板传来的重量的十六分之一(404.625Kg),所以该支撑系统是可靠的。2主梁底板模板支撑系统的验算: (1)立杆的稳定性验算: 27.071103 489 N A按强度计算支柱的

26、受压应力为;= = = 55.7(N/mm2) 1370 489 L 按稳定性计算支柱的受压应力为:长细比= = = 86.71 27.071103 0.682489 N A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表4-37A,得=0.682= = = 81.173(N/mm2) 215(N/mm2)满足要求。(2)横杆强度和刚度计算:由于支承梁模板的木楞是直接放在顶端横杆上,把荷载直接传道横杆上的,所以横杆承受均布荷载,在均布荷载作用下:q1 = 1.2(a+b+c)+1.4d = 1.2105.734+1.42.55 130.450.52 105.08103 q1L2 10W Mman 10W = 126

27、.88 + 3.57 = 130.45 (KN/m)= = = = 6.4210-3(KN/m2) f= 215(KN/m2) 130.450.54 15020610312.19 q1L4 150EI按挠度计算:max= = =2.16510-8 (mm) = 3(mm)刚度满足要求。四施工方法: (一)模板工程:模板采用1层20厚胶合板,支承架全部采用483.5壁厚无缝钢管。梁采用12螺杆对拉,确保其结构的几何尺寸。支模用的木枋采用8080规格的木枋,每次使用模板前均应刷脱模剂,以延长模板使用周期,确保砼施工质量。 1梁模板施工: (1)根据梁的几何尺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配制拼装。 (2)规

28、范上规定当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如有设计要求时按设计规定起拱。 (3)根据梁截面尺寸大小,采用螺杆或木枋支撑的夹固法。 (4)模板施工前准备安装前,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a根据建筑物定位轴线控制网,引测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一条轴线。梁弹出梁中心线或梁边线,支设梁底板时,用线锤向上引测,并设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进行支模。b用水平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c梁模板梁模板主要由侧板、底板、夹木、托木、支撑等组成。底板、侧板用厚20mm胶合板; d支模时

29、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由于本转换层的梁比较高(一般都在800mm以上),其混凝土侧压力随梁高的增大而加大,单用斜撑及夹木用铁钉钉住,不易撑牢。因此在梁的中部采用对拉螺杆加固,对拉螺杆间距为300。 (6)梁模板支承的木枋铺设距离中至中不得大于300mm,梁的钢管支承架立杆中距不得大于500mm。 (7)对拉螺杆采用蝴蝶扣加双层螺帽紧固。 (8)梁的支承架应与板的支承架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稳定支承架系统;十字梁模板搭设节点大样图详见木模支撑大样图(一)。 2楼板模板施工: (1)楼板模板根据图纸设计尺寸,结合现场情况进行配制拼装。 (2)

30、满堂架采用钢管支撑承重架子。 (3)楼板模板满堂支模架搭设立杆间距为650,排距为650,并采用三道横杆加强立杆刚度,同时应把剪刀撑木板搭设后,才能铺设梁底、板底木枋模板,以免架子太高晃动使梁板位置移位。 (4)平台板模板采用20mm厚的胶合板,铺设在搁栅上。模板应长向垂直于搁栅方向铺钉,并应调整搁栅间距满足胶合板尺寸。模板的受力木枋采用8080木枋,中至中距离为650; (5)平台板模板安装时,先在梁模板的两侧板外侧弹出水平线,水平线的标高应为平台板板底标高减去平台板模板厚度及搁栅高度,然后按水平线钉上托木,托木上口与水平线相齐。再把靠梁模旁的搁栅先摆上,等分搁栅间距,摆中间部分的搁栅。最后

31、在搁栅上铺钉平台板模板。为了便于拆模,只在模板端部或接头处钉牢,中间尽量少钉。 (6)梁板模安装完毕后进行拉线复查,确保梁板的轴线和几何尺寸的正确无误后,方可交付下道工序施工; (7)所有板跨中和受力位置的立杆、所有梁的支承架立杆,均应牢固可靠,防止施工中由于集中荷载影响造成板和梁的模板下沉或梁、平板全部下滑; (8)凡是梁、板交接处的拼装应严格配制安装,确保构件准确无误。 (9)在框支梁支侧模时,在梁侧模高1000mm处(即在两混凝土浇筑的交接处)开2020见方的小洞(间距),以便于混凝土第二次浇筑前施工缝的清理工作。 3支撑加固措施: (1)梁模板支撑加固方法:全部支撑采用钢管支撑,钢管支

32、撑架立杆中距不得大于500mm,立杆上端与下端均加托盘,下托盘下加垫木楞(80802000),在各木楞间用木方板(宽约为100150mm)钉牢固定,连成一个整体,这样可以防止木楞晃动,更有效的分散上部传来的荷载。考虑到砼浇筑时,上部传来的荷载对二层、首层板砼楼面的影响,故有梁位置,在首层、负一层的相对位置增加钢管支撑,由各层的梁、柱来分担荷载,将荷载逐层分散,杜绝荷载集中现象。增加钢管支撑的支撑宽度与转换层梁的支撑方法相同(包括立杆间距、排距,水平拉杆的步距及支撑宽度)。转换层梁下相对二层板面的位置是无梁的,则在首层和地下室负一层垂直部位均需加撑,详见“飘出的框支梁模板支撑示意图”中所示。 (

33、2)悬挑的框支梁模板支撑方法:飘出的框支梁直接从地下室顶板板面搭钢管脚手架支撑,其立杆间距、水平拉杆步距均与没飘出的部分相同,同时增加剪力撑,搭设支撑钢管架时,设置水平拉杆与外脚手架连成整体,增强钢管支架的稳定性。为安全起见,在地下室负一层搭设同等支撑范围宽度的钢管架,其立杆间距、水平拉杆步距均与上部相同,并加剪力撑增强其稳定性(详见“飘出的框支梁模板支撑示意图”)。 (3)超高层悬挑阳台模板支撑:飘出的阳台模板直接从基坑护壁的砼搅拌桩面搭设钢管架进行支撑,其立杆间距为1000,排距为600,水平拉杆步距 600,同时钢管支架加剪力撑,并与首层、二层原有的支撑系统用水平拉杆连成整体。为了增强阳

34、台模板支架稳定性,另从二层和首层搭斜撑顶到阳台板、梁模板底,斜撑与二层、首层搭出的水平拉杆的节点均必须用扣件加固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支撑整体。 (4)后浇带支撑加固:在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撑,应把后浇带处的梁板都视为悬臂梁板来看,所以,该部位的支撑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在模板支撑时除了按常规的支模方法之外,在上层梁、板砼浇筑之前应先进行模板支撑的临时加固、加密,一般应考虑砼浇筑层下面楼层至少二层的模板支撑不拆。转换层后浇带部分,在转换层以下(包括首层、地下室负一层)后浇带的模板支撑系统均不得拆除,在必要时在转换层砼浇筑前,适当回撑规格支架的立杆、剪刀撑,确保施工安全。转换层以上后浇带部位施工,在其下部

35、均考虑三层支架不拆,消除质量事故隐患,确保施工质量。 4模板的拆除: (1)模板拆除时间安排:模板的拆除要按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中有关模板拆除规定要求进行,及时拆除模板,有利于模板的周转及加快工程进度。转换层及转换层以下部分的模板拆除时间安排如下:a在转换层砼全部浇筑完毕后3天后进行地下室部分的临时回撑钢管支架的拆除;b在转换层砼全部浇筑完毕后5天拆除二层模板;c在转换层砼全部浇筑完毕后7天拆除转换层的板模板和梁侧模;d在转换层砼全部浇筑完毕后10天除后浇带、悬挑框支梁及悬挑阳台模板不拆外,拆除转换层的所有板底的模板;e后浇带部分模板考虑砼施工施工时施工层以下四层支撑不拆,其拆模时间必须在施

36、工层后浇带砼浇筑完毕后,第二天拆除最底一层支撑及模板(或该层模板在砼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拆除,以砼试件试压检验结果为依据)。f每层悬挑阳台模板拆除时间以其上部二层以上砼施工完毕后第二天开始拆模。g转换层悬挑框支梁的模板拆除时间以其砼试件的试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时拆模。 (2)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a拆模时用力不可过猛,模板及支撑拆除后要及时运走、清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文明; b拆模应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重大复杂模板的拆除,应事前制定专项拆模方案; c上层楼板浇砼时,下一层楼板的模板支柱不得拆除,并对所用砼的强度发展情况分层进行核算,确保下层楼板及梁能安全承载; d模板拆除后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