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们的班集体》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949034 上传时间:2021-04-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们的班集体》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们的班集体》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们的班集体》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们的班集体》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们的班集体》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们的班集体》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们的班集体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我们的班集体是北师大教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与学校”这一大主题下的一个主题。这一主题的设置旨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班集体的荣誉是大家共同合作、努力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达到具有积极情感、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热爱集体、团结合作、维护集体荣誉的行为这一目的。活动目标态度: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在集体当中学会关心班集体,积极参加班集体的活动,维护集体的荣誉。能力: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交流、合作、分享快乐。知识:懂得合作和规则的重要意义,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能够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活动重、

2、难点 懂得合作和规则的重要意义,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在集体当中学会交流、合作、分享快乐、关心班集体,积极参加班集体的活动,维护集体的荣誉。活动准备 师:制作一幅树干图,用纸剪的树叶 三个和尚录音带课件:社会上与人合作的事例乒乓球生:直尺,一次性纸杯活动过程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1、同学们,我们教室后墙上那一张张奖状是奖给谁的?(生答)板书课题:我们的班集体2、我们的班集体在哪些方面做得好,才得到了这些奖状?(生答)3、看到一张张奖状,听了几位同学娓娓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生自由发言)4、小结:奖状是我们班集体成长的见证,班集体就是我们的另一个家,我们每个同学都是集体的一员,每个人的行为都会

3、影响到集体的荣誉。二、潜移默化,我是集体的一员1、是谁为这些奖状的获得做出了贡献呢?请站起来好吗?2、师采访几位同学:你为班集体的哪项荣誉的获得做出了贡献?生1:我参加了全校跳绳比赛生2:我参加了拔河比赛生:我参加了古诗文背诵大赛3、老师发现还有一部分同学没参加这些活动,当时你们又是怎么做的呢?生1:我为参加拔河比赛的同学使劲加油。生2:我为跳绳比赛的同学加油助威了。生:我告诉背古诗文的同学不要紧张。4、大家做得真好,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家”里,我感到每个同学都爱我们这个“家”。同学们,你还为同学、为班集体做过哪些事情?(生答)你还知道谁为班集体做过事情?(生自由表扬别人做的事情)5

4、、小结过渡:刚才我从你们那里知道这一位同学就为班级做了许多事,其实,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像他一样,也为班级做了许多事。如果我把班集体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你们是什么?(生异口同声:树叶)6、创设情境,热情参与(1)为了能欣赏到每一片叶子的光亮,请同学们拿起桌面上的树叶,用简短的语言在树叶上写出:谁为班级做了什么事,或者你为别人做了什么事,谁帮你做了什么事?然后贴在老师准备的树干上。(生做、贴)(2)交流。原本光秃秃的树干上长出翠绿的树叶,树叶上闪动着绿油油的光,写着什么呢?(请几名同学读出自己写的)生1:我为同学们打扫卫生。生2:张波、刘义字写得好,在学校硬笔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为我们班

5、争了光。生:我们班的班长刘晓迪,课代表王润泽在我生病的时候帮我补习功课。生4:我在学校庆六一文艺演出中,代表我们班演唱了一首歌,并受到老师的好评。生5:我们班同学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使我们班集体更强大7、这棵大树记录了同学们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的事迹。今后,你还打算为集体做什么事?(生答),8、小结:我们的班级大树会越来越茂密,越来越苍翠。三、活动体验,理解合作与规则1、回顾这样一棵大树是怎么完成的?(生答)小结过渡:是啊,很多事情靠我们一个人是不够的,还需要同学们合作才能完成。2、小组讨论汇报:哪些事情需要合作才能完成?(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拔河,接力赛,打球,大扫除)(2)小结。刚才

6、几个人为一小组讨论解决了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也是合作。(板书合作)3、同学们让我们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吧。(生异口同声:好)请每个同学用你准备的直尺往纸杯中铲乒乓球,看哪个小组中的同学在规定的1分钟内铲的球最多。4、生准备好,师提示游戏开始。5、小组长汇报,铲了几个球。一组:我们组铲进了1个。二组:我们组铲进了1个。三组:我们组铲进了6个。四组:我们组一个也没铲进去。五组:我们组铲进了0个。6、让3组的同学介绍技巧:我们组是两个同学合作往纸杯里铲的,所以铲了6个。7、合作产生超过个人的力量;合作,帮助我们占胜困难;合作,能为集体赢得荣誉;合作,给我们带来了愉快的体验。同学们还想玩吗?(齐声:想)那就

7、再来一次。(板书:合作真愉快)8、小组合作设计玩游戏。(1)学生玩(师提要求: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比一比,哪个小组玩得高兴?)(2)交流。师采访:你们玩了什么游戏?玩时有什么规矩?是谁制定的?A:我们玩了击鼓传花的游戏,一个人闭眼拍桌面,其它人传手绢,拍声一停,手绢传到谁手里谁就唱歌,这个规定是我们商量的。B:我们小组玩的游戏是剪子、包袱、锤,谁输了,谁被刮鼻子。是周辉提出来的,我们大家都同意。(3)小结。规矩就是规则,要想玩得好,玩得高兴,就要遵守规则,游戏中守规则,合作中讲信用,才能合作成功。(板书:守规则)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 9、举反例 (1)在刚才的游戏中有不遵守规则的同学吗?你想对

8、他说些什么? (2)在我们的班级活动或你的生活周围,你还知道哪些不善于合作,失败的例子?(生答)(3)老师补充资料。 10、拓展同学们当你走出家庭、走出校园,走向社区、走向社会的时候,还会有许多与人合作的机会。(1) 生列举知道的例子。(2)课件展示合作事例。(3)小结:学会了合作,能使我们受益终生。四、引起共鸣,集体荣誉靠大家l、照应开头,再回到奖状。怎样才能使我们班集体得到更多的奖状?(生答)2、小结过渡:大家齐心协力,得到了这么多荣誉,你们说,荣誉归谁?(生答,师板书:大家)3、结束语:只要大家团结合作,守规则,我相信,咱们班还会取得更多的荣誉。让我们牢牢记住:大家合作守规则。五、课后践

9、行,内化感悟1、每当你为班级做一件事就写在这棵大树上。2、课后和同学、和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合作做一件事情板书设计:我们的班集体大家合作 守规则教学点评本节课获得罗庄区讲课比赛一等奖并发表在临沂市沂蒙教育刊物上。整节课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生活化大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纵观本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教学内容生活化。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根本依托就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和活动,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情感、体验、知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节课中,上课伊始我就从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班集体活动中的获奖情况人手,并让学生再现自己和别人为班集体

10、做过哪些事,争得哪些荣誉,设想自己还要为班集体做哪些事等这些同学们在学校、班级生活中常做的内容中,逐步地体会到集体与个人、集体荣誉与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最后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的长成中体会出个人与个人的合作、努力,正是集体健康成长的根本所在。这样以来,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荣誉是大家团结合作的结果这一认知目标在学生从自己日常的学校、班级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体悟了出来。整个过程,我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同学们自主、生动的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去感受、体验,直至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二、教学形式活动化。活动性是思德与生活课程的三大特征之一,在学生刚由低段过渡到中高年级段的三年级,活动化的教学

11、形式还显得十分必要,况且课标中也明确规定小学至少要有3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的课堂活动和相关的实践活动。在本节课上,活动化教学贯穿始终:比如让每个学生当做一片绿叶参与到使集体这棵大树长得枝繁叶茂的活动中来,让学生参与铲球活动,让学生去做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等,都是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学习形式。学生们在玩中学,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动手、动口,在活动中明确和深化了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在活动中明白了事理,体验了情感。活动化教学设计的目的还不仅仅在于学生的玩中学,更在于学生在学中做,学中悟,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通过这些活动在实践着如何在小组这个集体里与他人合作、交流,遵守规则,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老师安排的活动任务,争得荣誉,从而在明理的基础上,指导检验了学生的行为,促进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真正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既关注儿童的现实又重视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儿童时期是其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我们的思品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即要帮助他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又要为他们参与社会、走向社会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这节课中,我在让学生明白事理,指导行为后,并没有停留在原地不动,而是通过学习解决实际问题,那就是说一说自己今后怎样为班级争取更多的荣誉,并让学生设想今后走向社会会遇到哪些与别人合作的机会,应该如何合作等问题很好地兼顾了儿童的现实和其未来社会性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