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小学林炎青:五下《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课堂练习、反思.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951809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玲珑小学林炎青:五下《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课堂练习、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玲珑小学林炎青:五下《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课堂练习、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玲珑小学林炎青:五下《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课堂练习、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玲珑小学林炎青:五下《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课堂练习、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玲珑小学林炎青:五下《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课堂练习、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玲珑小学林炎青:五下《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课堂练习、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玲珑小学林炎青:五下《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课堂练习、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 玲珑小学 林炎青教材说明:昼夜交替现象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让学生体会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索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在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本课让学生从熟悉的昼夜现象开始研究地球的运动,试着从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入手,来解释昼夜现象。学生的解释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所有的解释都要求得到模拟实验的证据支持。通过实验,学生可能会发现更多的解释和解释的共同性:只要地球和太阳处于相对的圆周运动都有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n 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 n 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过程与方法 n 提出昼夜交替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n 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的证据。n 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n 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据的解释是重要的。n 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n 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教学重点:设计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教学难点:能通过模拟实验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教学具准备:学生材料:地球仪一个、手电筒一个、水彩笔、小组记录表。教师材料:PPT课件1个,地球仪一个、手电筒一个、水彩笔、小组记录表教学

3、过程:一、导入1、谈话:我们知道地球上有白天(昼)和黑夜(夜),白天过后是黑夜,黑夜过后是白天,白天和黑夜是交替出现的(1)引出昼夜概念和昼夜交替现象(板书:昼夜交替现象)(2)提问: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你觉得昼夜交替现象和什么有关?(3)小结: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和太阳相对运动后出现的现象,几千年来人类对此不断的进行探索并作出了种种猜测,你能像科学家一样猜测下哪些情况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设计意图】昼夜交替是学生每天都要经历的现象。但是成因很多同学不定知晓。本课通过导入部分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现象产生疑问并对昼夜交替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兴趣,为后面几个环节起到了铺垫的作

4、用。二、 推测假设 昼夜交替的假说1、小组讨论形成假设。2收集学生的各种假设。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地球自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3、师:有好几种观点,到底哪种情况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些假设呢?【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在小组内形成碰撞,最终形成统一的假设,通过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三、模拟实验 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1、选取、分析实验器材。师:(1)把地球仪当作地球,

5、用什么来代替太阳呢?它们有什么地方相似?(2)观察到什么,才能说明“地球”发生昼夜交替现象?实验要求: 标记为观察点,请观察这个点有没有发生明暗交替现象。 注意分工合作,一个人拿“地球”,一个人拿“太阳”, 一个人记录,其余人一起观察。 实验中地球仪不要转动太快,控制手电筒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尽量让光线照亮半个地球。 有顺序的选择你们要验证的情况,讨论方法后再进行(3)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交流沟通。【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借助光照射到球体上,会在球上形成亮面和暗面,来模拟昼夜交替现象,探究形成球体上亮暗交替现象的多种可能性-发光物体和球体的多种运动模式。通过学生自主实验可以活跃

6、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汇报交流 1、请小组同学上台实物投影展示、交流。(要求一人负责展示台的图表展示,三人共同实验并讲解)师: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能成立吗?ppt展示四种模拟地日运行效果示意图。师:这些解释有什么相同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五、总结1、通过大家的验证只要太阳绕地球或地球绕着太阳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产生昼夜交替现象。2、对于“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这种自然现象,虽然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但合理的只有一种,要找到符合真实情况的解释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证据,当我们获得的证

7、据越多,我们就越可能对我们看到的现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释,我们也就越接近真理。本单元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同学们也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不断完善和修正我们的认识。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 (图表)地球绕太阳转,同时自转。 (图表)太阳绕地球转 (图表)地球绕太阳转 (图表)实验记录纸:昼夜交替现象实验记录单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能否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用图示来表示:推测实验验证课堂练习:昼夜交替现象课堂练习一、填空。1. 太阳东升西落,白天黑夜交替出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现象。2.在模拟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实验时,手电筒模拟的是 ,乒乓球模拟的是 ,被蜡烛光照亮的部分表示 ,没有被照亮的部分

8、表示 。二、选择。 1.根据观察和模拟实验,我们知道不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A.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动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C.地球自转 D.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E.太阳自转教学反思: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反思昼夜交替现象是教科版的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的第一课,研究的是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可能也不算是新知识了,但要想解释清楚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还要费一番思考。本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昼夜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教材设计了三个层面的活动。一是学生自由发

9、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二是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三是根据实验作出解释和分析。太阳东升西落是每天可以看到的,但为什么会东升西落学生可能没有思考过,课堂就从现象导入,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产生”,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大胆思考,提出假说。假设环节开始以为学生不能提出多种假设,但是却相反学生的假设多种多样。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因为我是用拆了支架的地球仪,在模拟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地球仪自转角度的不同会影响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不同,还有就是地球仪上贴上小红旗标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观察昼夜交替现象,可是贴的位置不是很好,有的贴在了国外,有的贴在了大洋上,如果能贴在浙江杭州-我们的身边,那就能更好的贴近生活,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体会我们身边的昼夜交替现象。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