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听课有感.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9962176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听课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体育听课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听课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听课有感.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体育还是那个体育吗? 听课有感 2007年6月,我们参加了宁波市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看到了专家评委精心选派的体育教学展示课,听到了来自全市一线教师不同的声音,闻到了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纷争气味,同时也感觉到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一)现象描述近年来选送的小学体育部分展示课采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语言作为课题。如农家乐动物奥运会镇海一日游律动竹竿等等。这些所谓的主题称呼出现的,初看上去似乎有些新意,童趣盎然。实践下来,有时却令人啼笑皆非。农家乐,你看到课题会想到它是一节体育课吗?我们再来看看他的教学流程:一是激发兴趣,学开汽车到来发农庄;二是体验学习,玩米筛、捕鱼、耕田、种瓜、施肥、收成、吃西瓜

2、;三是放松阶段,听课到最后,我们都摸不透这节课到底学生掌握了什么体育知识?这不禁让我们疑惑,体育还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个体育吗?(二)透视分析新课改的今天,我们提倡创新,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下功夫。但是问题在于,此类 “童趣味”主题称呼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吸引孩子的眼球?还是为了吸引评委的眼球?课标的诸位专家难道希望看到的就是这样一节体育课,一节分不出是技能课还是游戏课的课,一节学生上了以后不知道学了什么的体育课?由此引起的质疑是:我们体育教学的主题究竟要突出什么? 笔者认为,一节体育课的主题,一般是明确的、确定的,而表现主题的载体,亦即承载体育知识的现实背景却可以千变万化,这是体育课的特性。我们体育

3、学科一直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的手段,以运动技术传乘为载体,其中也不乏为体育文化的学习,部分课程对地方教材进行挖掘和开发。体育课离开了运动技术教学,也就失去了体育教学存在的意义。笔者认为我们体育教学的主旨就在这里,也应该在这里。“童趣味”的主题诚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但是不应淹没、替代“体育味”,毕竟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本末不应倒置! (三)我们应该怎么办1传统的主题也是不错的其实,很多体育主题,以体育知识本身的名称来命名,就很不错。比如:自编棍术组合、双杠:前滚翻成分腿坐、支撑跳跃:横向分腿腾跃、艺术体操:彩带、侧腾跃等等就很生动、形象,以字词自身的含义为题就有助于我们领会体育的内涵,有助于我们

4、由名称获得提示,回忆起体育课堂的内容。2也很简单,对主题做出必要的、适当的加工。也就是说,强调突出教学内容的主题,并不排斥对主题的通俗化、艺术化的处理。不过艺术处理要讲究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就会出现相反的效果,所有学校体育人都不想看到这个结局。近几年来,我们的体育教学正在告别课改初期的困惑,逐渐走出“过度”的尴尬,“一味迁就学生兴趣”、“淡化运动技术”、“轻视规范教学”、“无劣评定评价”、“过于追求优质课效应”、“课堂失真情境”、“不考虑运动负荷”等现象也有所缓解,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体育课程改革的道路还很长,还会碰到很多新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抓住体育教学的本源,慎行慎思,条条大路必通罗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