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总结.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973483 上传时间:2021-04-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总结.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植物 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总结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 诗歌,运用了 拟人的手法,把科学知 识用韵文的形式生 动形象地表 现出来, 语言琅琅上口,是一篇百 读不厌的科普作品。今天,小 编为大家 带来了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总结,希望大家喜 欢 !这篇课文的内容比 较简单 ,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配有形象的插图,看着图片学生理解课文并不困 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 习的过程中体 验、感受各种植物 传播种子的 办法。教学中我 让学生在充分朗 读体验的基础上,引 导学生自 读自悟,尽量体 现学生自主参与 阅读实践的过程。如初学 课文的时候,自 读思考: 这首诗一共介 绍了几种植物 传播种子的方法?而在学

2、习课文的时候,我重点 带学生学 习第 2 节,我先 让学生自己 读、然后画一画、再想想、最后指名介 绍自己知道了什么。然后用同 样的方法, 师生共同 讨论第 3 节,学生自己学 习第 4 节。这样用 “教 扶 放 ”这样 几个步 骤,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并 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促使学生的 语言能力、思 维能力、 认识能力 统一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 发展,多媒体的运用也越来越广了,在 这篇课文中,我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 课的重难点,我在学生自 读自悟的基 础上,借助多媒体加深 对课文的理解。如:蒲公英 传播种子是用 录象展现过程的, 让学生知道蒲公英靠 风传播种子 ;苍耳传播种

3、子是通 过投影演示的 ;豌豆传播种子是在充分 阅读的基础上,理解了句子,再利用 录像,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豌豆 蹦跳着离开 妈妈,也就是靠 弹力传播种子。通 过生动形象的演示不但 轻松的学完了 课文,学生也 对这几种种子 传播方式记忆忧 新。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 诗歌,运用了 拟人的手法,把科学知 识用韵文的形式生 动形象地表 现出来, 语言琅琅上口,是一篇百 读不厌的科普作品。 这篇课文形象生 动地讲述了蒲公英、 苍耳、豌豆三位植物 妈妈传 播种子的方法,很适合小朋友的 阅读。兴趣是创造一些快 乐的重要途径,学生 对课文有了 兴趣,自然就想去学 课文,想走 进课文,有想去了解的 积极性。因

4、此在 课的开始我就 设计了“我来猜 ”这个游 戏: (伴着音 乐出示一张张美丽的植物图片,让学生猜猜 这些植物的名称,不 认识的可根据其 颜色、形 态起个有趣的名字,引 发学生对植物的 兴趣和热爱 。 ) 学生对此感觉很新奇, 兴趣特别的浓厚,猜的很 积极,接着老 师引导学生:千姿百 态的植物点 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 们的生活。那植物是怎 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 长、繁殖, 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 ?这样的引导激起了学生的 兴趣,学生的 积极性被 调动了,跃跃欲试的想去了解,就 这样在课始就轻而易举地调动了学生学 习课文的劲头。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 诗歌,运用了 拟人的写法, 讲述了蒲公

5、英、 苍耳、石榴、豌豆传播种子的 办法。本 课训练 学生读懂句子,把句子 连起来了解 节的内容。本 课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概括、默 读、朗读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以 读为主进行阅读教学。 读是悟的基 础,没有很好地 读懂、读透,悟出的往往有失偏 颇,或是一知半解,因此, 课堂上必 须保证学生有足 够的读书时间 ,以读为主进行阅读教学,但要力争做到 让每位学生明确每次 读书的目的,而不是机械、重复、盲目地 读,体现一定的 层次性。用 轻声地自主欣 赏性读和全班自主朗 读后集体交流的形式读,更容易 让学生接受。特 别是对学生不熟悉的 课文内容,教 师尽量采取各种各 样的教学手段,

6、使学生 读通、读懂,最后 读有所悟。在学 习中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知道 这些植物靠什么 传播种子,再理解感悟怎 样传播种子,从而了解 节的内容,同 时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为今后理解段篇打基 础。为了帮助理解重 难点,首先 让学生自 读自悟,然后引 导,借助一些媒体加深理解。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1、 初读课文采取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 欢的方式 读书 。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使他 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自己喜 欢的方式中学 习。2、 鼓励课外收集信息, 调动学生主 动收集的积极性,开 阔视野。3、用谈话的方式 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入新 课。学生 产生疑问,有了疑 问,才有解决问题的兴趣。4、利用各种媒体激发兴趣,使学生直 观主动地去理解内容,促进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