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二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9974230 上传时间:2021-04-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二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二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二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二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二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二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二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2014-2015学年山东省青岛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每小题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1(4分)(2014秋崂山区校级期中)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火车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火车从上海开往青岛的时间B研究比较A、B两火车的速度大小C研究人在火车上的相对位置D研究火车通过风口地区时有无被吹翻的风险考点:质点的认识版权所有分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根据这个条件进行判断解答:解:A、计算汽车运行的时间时,车的

2、大小相对路程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作质点;故A正确;B、研究比较A、B两火车的速度大小时,能够看做质点故B错误C、研究人在火车上的相对位置时,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D、研究火车通过风口地区时有无被吹翻的风险时,车的形状不能忽略,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2(4分)(2014秋崂山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说法是()A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有摩擦力一定有压力C压力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大D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考点:物体

3、的弹性和弹力;加速度;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版权所有分析: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反应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而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解答:解:A、速度改变是理越大,但不知道速度改变所用的时间,故不能确定加速度越大,故A错误;B、有压力,若接触面光滑或者没有相对运动或运动的趋势,则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压力,故B正确;C、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故C错误;D、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木块在桌面上运动时,桌面静止,但是受到的却是滑动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摩擦力

4、的分析,首先要明确是哪一类摩擦力,然后才能根据不同摩擦力的性质进行分析3(4分)(2014秋崂山区校级期中)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A加速度向东在减小,速度向西在增大B加速度向东在增大,速度向西在减小C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方向始终不变D加速度的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考点:加速度;速度版权所有分析: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解答:解:A、加速度方向向东,速度方向向西,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故A错误,B正确C、物体的速度方向始终不变,加速度方向可能始终改变,

5、故C正确D、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在变化,比如平抛运动,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无关,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4(4分)(2014秋崂山区校级期中)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相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s跑了61m,7s末到7.1s末跑了0.92m,跑到终点共用10.8s,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9.26m/sB运动员在前7s的平均速度是8.71m/sC运动员在7s末的瞬间时速度约为9.2m/sD百米赛跑运动员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考点:平

6、均速度;瞬时速度版权所有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全程的位移和总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全程的平均速度;而瞬时速度可以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表示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运动员的位移为100m,时间为10.8s,故平均速度v=m/s=9.26m/s,故A正确;B、前7s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v=m/s=8.71m/s,故B正确;C、由题意可知求出7s末的瞬时速度为,故C正确,D、由题意无法知道运动员的运动,故D错误;因选说法错误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用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而瞬时速度可用无限小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表示5(4分)(2014淇县校级四模)

7、如图所示,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t图象中t1时刻物体1的速度大于物体2的速度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3的平均速度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2、4开始反向运动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版权所有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比较速度的大小速度时间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读出位移的关系,确定0至t3时间内物体4的平均速度与物体3的平均速度的大小速度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解答:解:A

8、、由图看出,图线1的斜率都大于零,物体的运动方向一直沿正方向,说明物体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B、xt图象中t1时刻图线1的斜率大于图线2的斜率,则此时刻物体1的速度大于物体2的速度故B正确C、根据速度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看出,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物体4的位移大于物体3的位移,由平均速度公式=,时间相等,则0至t3时间内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3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D、t2物体2开始沿反向运动,而t4时刻物体仍沿原方向运动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要抓住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物理意义的区别,从斜率、面积等数学意义进行识别和理解6(4分)(2014秋崂山区校级期中)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

9、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1m/sB5.5m/sC5m/sD0.5m/s考点: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版权所有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反向对物体进行分析,求得2s内的总位移,再用平均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解答:解:物体在最后2s的位移x=at2=122=2m;则最后2s的平均速度为=1m/s;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公式及位移公式的应用,注意末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反向进行分析看作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7(4分)(2008秋濠江区校级期末)从某建筑物顶部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的1秒内下落的高度为建筑物

10、高的,则物体落到地面的瞬时速度为()A10m/sB15m/sC20m/sD25m/s考点:自由落体运动版权所有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假设总时间是t,运用位移时间关系公式h=表示出总位移和前位移,然后联立求解出时间,最后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求解落地速度解答:解:假设总时间是t,则:全程:h=前过程:联立解得t=2s故落地速度为:v=gt=20m/s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过程运用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8(4分)(2014秋朝阳校级期末)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

11、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版权所有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线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解答:解:A、在第1小时末,乙车的速度仍然为负值,说明运动方向并未改变故A错误B、在第2小时末,甲的位移大小x甲=302km=30km,乙的位移大小x乙=302km=30km,此时两车相距x=703030=10(km)故B正确C、在前4小时内,乙图线的斜率绝

12、对值始终大于甲图线的斜率绝对值,则乙车的加速度大小总比甲车大故C正确D、在第4小时末,甲车的位移x甲=604km=120km,乙车的位移x乙=302km+602km=30km,因x甲x乙+70km,可知甲乙两车未相遇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的含义9(4分)(2010秋温州期中)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依次经过a、b、c、d后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Aa=1m/s2Bvc=3m/sCvb=2m/sD

13、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版权所有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本题的突破口是ab=bd=6m,bc=1m,小球从a到c的时间是2s,从a到d的时间是4s,根据x=v0t+at2即可求出va和a;再根据速度公式vt=v0+at求出vc和vd,然后根据vt2v02=2ax求出de的距离,最后根据vt=v0+at求出从d到e的时间解答:解: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0,加速度为a,则从a到c有xac=v0t1+at12即7=v02+a47=2v0+2a物体从a到d有xad=v0t2+at22即12=v04+a163=v0+2a故a=m/s2所以A错误;故v0=4m/

14、s根据速度公式vt=v0+at可得vc=42=3m/s故B正确从a到b有vb2va2=2axab解得vb=m/s故C错误根据速度公式vt=v0+at可得vd=v0+at2=44=2m/s则从d到e有vd2=2axde则xde=4mvt=v0+at可得从d到e的时间tde=4s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对运动学公式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对所有的运动学公式不仅要熟悉而且要熟练,要灵活,基本方法就是平时多练并且尽可能尝试一题多解10(4分)(2013秋忻府区校级期末)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滴水自8m高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里第二滴离地面的高

15、度是()A2mB2.5mC2.9mD3.5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版权所有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雨滴做自由落体运动,第五滴水刚好开始下落,之间正好有四个相等时间间隔,设每隔时间T滴一点水,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即可求解解答: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当第一滴水落地时,第五滴水刚好开始下落,之间正好有四个相等时间间隔,设每隔时间T滴一点水,根据h=t=所以T=此时第二滴水运动的时间为3T=所以h=4.5m所以这里第二滴离地面的高度是84.5m=3.5m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1(4分)(2005秋黄浦区期末)如图所示,一

16、物块受到一个水平力F作用静止于斜面上,此力F的方向与斜面底边平行,如果将力F撤消,下列对物块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块将沿斜面下滑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C木块立即获得加速度D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改变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滑动摩擦力版权所有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将木块所受的重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方向和沿斜面方向,在垂直于斜面的平面内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分析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如何变化解答:解:设木块的重力为G,将木块所受的重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方向和沿斜面向下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为Gsin,如图,在斜面平面内受力如图力F未撤掉时,由图1根据平衡条件得,静摩擦力大小f1=,力F撤掉时,重

17、力分力Gsin,所以木块仍保持静止由图2,根据平衡条件得f2=Gsin,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由图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发生了改变故选BD点评:本题中木块受力分布在立体空间中,可分成垂直于斜面和平行斜面两个平面进行研究12(4分)(2014秋崂山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所受重力为G的均匀小球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球被与斜面夹角为的木板挡住,球面、木板均光滑,若使球对木板压力最小,则木板与斜面间夹角应为()AB90C90D90+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版权所有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分析什么情况下平板对小球的支持力最

18、小,再进行选择解答: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当平板位于任意方向时,作出小球的受力图,小球受到重力mg、平板的支持力N1和斜面的支持力N2,根据平衡条件得知:N1和斜面的支持力N2的合力与重力mg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斜面的支持力N2方向总与斜面垂直向上,当平板的方向变化时,由图看出,当N1和N2垂直时,平板对小球的支持力N1最小,此时平板与斜面垂直,即=故选:C点评:本题运用图解法得到平板与斜面垂直时圆柱体G给平板压力最小也可以运用函数法进行分析:由平衡条件得到平板与圆柱体G的支持力与平板与水平夹角的关系,再进行判断13(4分)(2014秋杨浦区校级期末)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两个力的合力

19、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F1和F2大小不变,角越小,合力F就越小B合力F总比分力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C如果夹角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就必然增大D合力F可能比分力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小考点:力的合成版权所有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由力的合成方法可知,二力合成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两力合力的范围|F1F2|F合F1+F2;一个合力与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合力可以大于分力,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解答:解:A、若F1和F2大小不变,角越小,合力F越大,故A错误;B、由力的合成方法可知,两力合力的范围|F1F2|F合F1+F2,所以合力有可能大于任一分力,也可能小于任一

20、分力,还可能与两个分力都相等,故B错误;C、如果夹角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可以减小,也可以增加,故C错误;D、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此时合力F比分力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合力与分力关系的理解能力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合力的范围在两个分力之差与之和之间二力合成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14(4分)(2010秋福州期末)如图所示,电灯悬于两壁之间,保持O点及OB绳的位置不变,而将绳端A点向上移动,则()A绳OA所受的拉力一定逐渐增大B绳OA所受的拉力一定逐渐减小C绳OA所受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D绳OA所受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

21、合成与分解的运用版权所有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本题中O点受到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者状态,其中OB绳子上拉力方向不变,竖直绳子上拉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对于这类三力平衡问题可以利用“图解法”进行求解,即画出动态的平行四边形求解解答:解:以O点位研究对象,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受力平衡,有:由图可知,绳子OB上的拉力逐渐减小,OA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动态平衡问题,要熟练掌握各种处理动态平衡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图解法和正交分解法二、本题共2小题,14分.15(4分)(2014秋崂山区校级期中)在做“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

22、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1)操作中正确的是AB(填对应字母)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的位置保持不变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两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90,以便于计算合力的大小(2)图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仅使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的示数大小,则可以判断甲(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尊重实

23、际的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版权所有专题:实验题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而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本实验采用作合力与分力图示的方法来验证,根据实验原理和方法来选择解答:解:(1)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的位置保持不变,才能使两次的效果相同故A正确;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故B正确;C本实验,弹簧称的拉力应不超过量程,两个弹簧称拉力的大小没有要求,只要使两次效果相同就行,故C错误D本实验只要使两次效果相同就行,两个弹簧称拉力的方向没有限制故D错误故选:AB(2)由于误差的存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可以与橡皮条

24、拉力的方向有偏差,但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结点的拉力即F与橡皮条拉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F1和F2的合力理论值一定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故甲符合实验事实故答案为:(1)AB;(2)甲点评:实验的核心是实验原理,根据原理选择器材,安排实验步骤,分析实验误差,明确注意两项,进行数据处理等等16(10分)(2014秋崂山区校级期中)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图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甲图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交流电源,电压46V(填“交流”或“直流”;电压多大?)(2)在某次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

25、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实验中用直尺量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在计数点1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为v1=0.18m/s,物体的加速度a=0.75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该同学在测量的时候没有将计数点5的数值记录下来,根据前面的数值可以推算出计数点5到0点的距离为14.50cm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版权所有专题:实验题分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以

26、及求出0点到计数点5的距离解答:解:(1)甲图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交流电源,电压46V(2)计数点1的瞬时速度,x01=1.40cm,x12=2.15cm,x23=2.90cm,x34=3.65cm,可知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x=0.75cm,则加速度a=(3)因为x45=3.65+0.75cm=4.40cm,所以计数点5到0点的距离x05=10.10+4.40cm=14.50cm故答案为:(1)电磁;交流46V;(2)0.18;0.75;(3)14.50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关键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运用三、本题共3小题,30分,

27、其中第20题为附加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7(9分)(2012秋江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N/cm,用其拉着一个重为2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cm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2)当弹簧的伸长量为6cm时,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有多大?这时物体受的摩擦力有多大?(3)如果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突然撤去弹簧物体在水平面继续滑行,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考点:滑动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版权所有专题:共点力

28、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1)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滑动摩擦力和弹簧的弹力,由胡克定律求出弹簧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由f=FN求出动摩擦因数(2)当弹簧的伸长量增大时,弹簧的拉力增大,而滑动摩擦力不变(3)撤去弹簧物体在水平面继续滑行,物体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解答:解:(1)根据胡克定律得,弹簧的拉力F=kx,由平衡条件得:滑动摩擦力:f=F支持力:FN=G又f=FN,联立代入得到 =0.4(2)当弹簧的伸长量增加为6cm时,弹力增加为F=kx=20N/cm6cm=120N;由于动摩擦因数不变,物体对地面的

29、压力大小FN不变,则滑动摩擦力f不变,f=G=80N(3)突然撤去弹簧物体在水平面继续滑行,物体受滑动摩擦力,由于压力不变,故滑动摩擦力不变,为80N;答:(1)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4;(2)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有120N,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0N(3)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为80N点评:对于物体的平衡问题,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其次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再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18(9分)(2014秋崂山区校级期中)某一长直的赛道上,有一辆F1赛车前方200m处有一安全车正以10m/s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赛车从静止出发以2m/s2的加速度追赶试求:(1)赛车出发3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2)赛

30、车何时追上安全车?追上之前与安全车最远相距是多少米?(3)当赛车刚追上安全车时,赛车手立即刹车,使赛车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问两车再经过多长时间第二次相遇?(设赛车可以从安全车旁经过而不发生相撞)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版权所有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赛车出发后3s末的速度(2)抓住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追及的时间,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结合位移公式求出相距的最远距离(3)抓住位移关系,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追及的时间解答:解:(1)赛车在3s末的速度为:v=at=23m/s=6m/s(2)赛车追上安全车时有:v0t+s=,代

31、入数据解得:t=20s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则有:,则相距的最远距离为:(3)两车相遇时赛车的速度为:v1=at=40m/s;赛车减速到静止所用的时间为:,赛车减速到静止前进的距离为:相同的时间内安全车前进的距离为:x=V0t=100mXmax所以赛车停止后安全车与赛车再次相遇,所用时间为:答:(1)赛车3s后的速度为6m/s(2)赛车经过20s追上安全车,赛车追上安全车之前两车相距的最远距离为225m(3)两车再经过20s时间第二次相遇点评:本题属于追及问题,解决的关键是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知道两车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19(12分)(2014秋忻州校级期中)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

32、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0=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39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s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取10m/s2求:(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版权所有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所用的时间(

33、2)根据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得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结合刹车时的初速度求出反应时间,从而得出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的时间解答:解:(1)设减速过程中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所用时间为t,由题可得初速度v0=20 m/s,末速度vt=0,位移s=25 m,由运动学公式得v02=2as t=代入数据得a=8 m/s2t=2.5 s (2)设志愿者反应时间为t,反应时间的增加量为t,由运动学公式得L=v0t+s t=tt0代入数据得t=0.3 s 答:(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8m/s2,所用的时间为2.5s(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0.3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汽车在

34、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基础题(附加题10分)20(10分)(2014秋上饶期末)如图所示,轻杆BC的C点用光滑铰链与墙壁固定,杆的B点通过水平细绳AB使杆与竖直墙壁保持30的夹角若在B点悬挂一个定滑轮(不计重力),某人用它匀速地提起重物已知重物的质量m=30kg,人的质量M=50kg,g取10m/s2试求:(1)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2)轻杆BC和绳AB所受力的大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版权所有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1)对人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人所受的合力为零,求出地面的支持力(2)求出BO绳的拉力,对B点受力分析,求出绳AB和轻杆BC所受力的大小解答:解:(1)对人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FN=Mgmg=200N(2)滑轮对结点B的拉力为为:T=2mg=600N以结点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得:FAB=Ttan30=200 NFBC= N答:(1)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为200N(2)轻杆BC和绳AB所受的力大小分别为400N和200N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抓住合力等于0进行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