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点复习---海绵城市专题.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977443 上传时间:2021-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热点复习---海绵城市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热点复习---海绵城市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热点复习---海绵城市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热点复习---海绵城市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热点复习---海绵城市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热点复习---海绵城市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热点复习---海绵城市专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海绵城市专题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1上图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缓解城市缺水 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 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缓解城市内涝A BC D 2“建筑雨水利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准确的有A调节地表径流 B调节水汽输送C增增大气降水 D增加水循环中的蒸腾读图,回答35题。 甲图 乙图3乙图的这种变化主要是由甲图中哪些环节引起的a 增加 b 减少 c 增加 d 减少A B C D 4上述水循环环节的改变还让城市容易发生内涝,据统计2012年我国有184座城市发生内涝,2013年234座城市内涝,2014年125座城市内涝,相关城市内涝的原因叙述准确的是

2、城市地表硬化面积过大导致地表径流增加 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易导致降水强度增大城市建设导致市区蒸发量减少城市排水管网不完善,城市规划赶不上城市化发展A B C D5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频繁问题,我国打造海绵型城市(海绵型城市,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吸水,干旱的时候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下图中城市绿地建设,符合海绵型城市要求的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合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图片。读图,完成67题。 64幅图中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

3、念的是A图a B图b C图c D图d7“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城市用水量 促动雨水资源利用 增强城市排水水平 缓解城市内涝A B C D 华北平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破坏了地下水的平衡,下表为华北平原某些城市采用地下水数量统计,读表,完成89题。 8根据表中的数据显示,上述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A.土壤盐渍化 B.海水入侵 C.出现地下漏斗区 D.水循环遭到破坏9为防止表中所示生态问题的进步恶化,可采取的措施有建立高耗水项目管理制度 合理开采,做到采补平衡规划地下水禁采区 跨流域调水 “海绵城市”建设A B C D二、综合题102015年10月5日,广州市白云区环

4、洲五路上,一辆轿车淹在水里。当日,受台风“彩虹”外围环流影响,广州大部地区出现持续暴雨,部分街道出现“水浸街”。 材料一:雨后街道积水景观图 图(1) 材料二: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降雨损失包括植物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 图(2) 材料三:鹿特丹水广场图 图(3) 该水广场顺地势而建,由形状、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水池间有渠相连。平时,水广场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广场;暴雨来临,就变成一个防洪系统。雨水流向地势更低洼的水广场,街道上就不会有积水。所有水池布成一张循环网络,雨量大时,从大水池中分流到沟渠,雨量小时,水又回流入小水池。雨水不但能在水池间循环流动,还能被抽取储存为淡水

5、资源。(1)、有专家认为:“雨岛效应是诱导和强化城市暴雨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汛期,容易使城区出现强度大的降水,造成城市区域性内涝。”从热岛效应的角度分析说明城市“雨岛效应”的形成。(2)、根据图(2),判断降水30分钟后草地的降水损失量大约是混泥土方砖地的多少倍?根据图(1)、图(2),并结合实际分析北京出现内涝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分析,鹿特丹水广场对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积极意义。请你提出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 1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合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

6、”并加以利用。这种“生态治水”的新方式,突破了“以排为主”的传统雨水管理理念,有助于防止城市内涝。材料二:传统模式“快排”与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对比” (1) 分析海绵城市对减轻城市内涝的作用。(2)简述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意义。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建筑雨水利用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作用不大,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放大量的热量引起的。2答案:A解析:建筑雨水利用”减少了地表径流。3答案:A解析:乙图中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时间提前,主要是自然状态下容易下渗,且地表植被具有含蓄水源,减缓地表径流的作用。所以,乙图的这种变化主要是由甲图中的地表径流(a)增加和下渗(b

7、)减少引起得。4答案:B解析:城市内涝与城市建设导致市区蒸发量减少无关,且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的蒸发比自然状态更旺盛。5答案:A解析:海绵型城市,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吸水,干旱的时候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所以绿地的位置应该较低,为下凹绿地。6答案:A解析:a图中既有绿化带又有排水设施,下雨时能及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 7答案:C解析:“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缓解城市内涝。8答案:C解析:超采地下水容易出现地下漏斗区。9答案:D解析:为防止表中所示生态问题的进步恶化,可采取节流和开源两种措施

8、。节流措施:建立高耗水项目管理制度;规划地下水禁采区;合理开采,做到采补平衡。开源措施:跨流域调水和“海绵城市”建设。10答案:(1)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余热和地表的硬化,使城市成为“热岛”,促使空气对流上升;城市上空多降水所需的凝结核;城市增加地表空气运动摩擦力,使降水系统停留时间延长。(2)78倍 该季节北京降水过于集中;北京地势低平,三面环山的地形和城市热岛效应,有利于气流抬升运动。城市建筑使绿地(裸地)减少,造成降雨损失量锐减,地表径流会在短时间内集聚而形成雨涝;城市地下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不能及时排泄下渗的地下水,甚至出现喷涌现象,加剧城市雨涝的形成。(3)该水广场能遵循水循环原理,降低

9、对洪水的滞洪和泄洪能力,减少城市内涝发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加强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建立气象灾害预警措施;加强政府在灾害面前的管理和应急能力;加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的培养;加强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11答案:(1)海绵城市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储存和渗透,减少了地表径流。(2)“海绵城市”建设减少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加强蓄水能力,促进雨水资源利用。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缓解水资源紧缺现象,是“生态治水”的新方式。解析:(1)主要从吸水、蓄水、渗水,减少地表径流方面分析。(2)从缓解城市内涝和雨水资源化利用两个方向分析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