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防范制度.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9985423 上传时间:2021-04-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安全防范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医疗安全防范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疗安全防范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安全防范制度.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医疗安全防范制度一、建立医疗安全目标责任制。1.应完善医疗安全责任制,使各科室(部门)和各级医务人员做到层层对医疗安全负责。2.责任制应达到有责任目标、有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有检查考核办法、有奖惩激励制度等要求。二、医疗安全教育。1.目的目的旨在使医务人员在思想认识上、职业道德上、应变能力上和保证医疗安全的心理状态及技能上,排除各种主观障碍。2.医疗安全意识教育:(1)树立正确、积极的医疗风险意识;(2)增强医疗安全责任感,增强医疗安全管理的法律意识;(3)克服自身及周围有关方面存在不安全因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3.医德与医疗安全相关教育:包括医德理念与医疗安全、医德规范与医疗安全和医患关系与医

2、疗安全等相关性的认识。4.质量管理知识与医疗安全相关教育:(1)医疗安全教育是质量教育的重要内容;(2)为保障医疗安全又需要掌握相关的质量管理知识,主要是医疗服务质量安全质量特性的内涵与外延知识、标准化管理知识和医疗缺陷管理知识等。5.医疗技术与医疗安全相关教育:应紧密结合继续医学教育,将医疗安全教育贯穿于医学技术教育之中。三、医疗缺陷检控与安全把关。1.医疗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特点。因此,必须时时处处进行缺陷检控,加强医疗安全把关,以防患于未然。2.一般地说,医疗不安全事件均潜藏在日常的医疗缺陷之中,因此。强化日常医疗缺陷管理,既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卡紧医疗不安全事件源

3、头的重要对策。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建立健全各级卫生技术人员自下而上和各级行政组织自上而下对重大高难度或新技术措施进行安全把关的制度。四、重点病人医疗管理。传统的医疗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是强调重点病人医疗管理。此对策是行之有效的,在全面系统的医疗安全管理中,仍需重视采用。五、重点科室(专业)及重点工作岗位和控制对象的医疗安全“包保机制”。医疗安全管理突出重点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建立重点科室(专业)及重点工作岗位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包保机制”。重点科室即通过科室安全评估发现医疗安全系数特低的科室(专业)、重点工作岗位和工作人员,对他们采取特别防范措施的有效办法,就是指定各级领导和技术骨干实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和监督治理。六、不安全因素检查消除措施。通过每年一度的医疗安全大检查,以科室为单位评价不安全因素存在的程度,并对明显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消除措施。七、医疗不安全事件易发境况的安全防范部署。医疗不安全事件易发境况是指夜班、节假日及其他容易发生医疗不安全事件的环境和情况。每有这种情况均应进行医疗安全防范的特别部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