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9985426 上传时间:2021-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CS 65020B 61N 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 7422009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mushroom spawn20090423发布 2009052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T 1742-2009刖哥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晨阳、张金霞、陈强、胡清秀、高巍、左雪梅、张瑞颖。INYT 17422009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

2、用菌各级菌种的质量要求、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平菇(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肺形侧耳 (Pleurotus pulmonarius)、佛州侧耳(Pleurotus fZoridanus)、香菇(Lentinula edodes)、黑木耳(Auricu lariaauricula)、毛木耳(Auriculariapolytricha)、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榆黄蘑(Pleurotus cit

3、rinopileatus)、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杏鲍菇(Pleurotus er_ yngii)、茶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鸡腿菇(Coprinus CODqgttUS)、灵芝(Ganodermalucidum)、茯苓 (Poria COCOS)、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 滑菇(Pholiota nameko)等食用菌的母种(一级种)、原种(-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

4、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2728食用菌术语NYT 528-2002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3质量要求3 1母种311窖器规格符合NYT 528 2002规定。3 1 2感官要求 母种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表1母种感官要求项目 要求 容器洁净、完整 棉塞或无棉塑料盖 干燥、洁净,松紧适度,能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 斜面长度 顶端距棉塞30 ram-50 mm 接种量(

5、接种物) 3mrn5mm3mm-5mm培养基贴壁、无干缩、无积水 菌丝生长鼍 长满斜面菌丝体特征 均匀、菌丝无倒伏 菌种外观 杂菌菌落、虫(螨)体 无角变无拮抗线 无 气味 无异味Nvx f742_2009313培养特征 母种培养特征应符合表2规定。表2母种培养特征要求要求种类表面背面 边缘其他洁白、浓密、旺健、棉毛状,均匀、舒展、平平菇 无色素整齐整、菌丝有爬壁现象接种块下褐香菇洁白浓密、棉毛状,均匀、平整整齐 色素有或无黑木耳 洁白、纤细、平贴培养基生长、均匀、平整褐色素有或无 整齐洁白、较浓密、绒毛状,后期有浅褐色气生接种块下褐毛木耳 整齐 菌丝色素有或无双孢蘑菇 洁白或米白、浓密、羽毛

6、状,均匀、平整无色素 较整齐金针菇 白色、致密、均匀、舒展、平整有或无 整齐 无明显粉状物 榆黄蘑 白色至微黄色、绒毛状、不均匀无色素 较整齐 后期菌皮有或无洁白、健壮、棉毛状,均匀、舒展、平整、色白灵菇无色素 较整齐泽一致沽白、健壮、棉毛状,均匀、舒展、平整、色杏鲍菇 无色素较整齐 泽一致后期产生褐色至 茶树菇 白色、丝状、致密、均匀、舒展、平整有色素整齐黑褐色菌皮白色至暗白色、粗绒毛状、气生菌丝发达、鸡腿菇 有色素 整齐均匀丝状或绒毛状、致密、均匀、舒展、初白色灵芝无色素 整齐后期菌皮有或无后浅黄色苍白色至浅驼色,绒毛状、均匀、舒展、平茯苓无色素 较整齐 旺健整猴头菌 绒毛状、均匀、舒展无

7、色素 整齐灰树花 绒毛状、致密、均匀、舒展无色素 整齐菌丝放射状、苍白色至淡驼色、半透明、有草菇光泽、气生菌丝充满试管空间、菌丝无倒伏、无色素 较整齐 有或无锈红色点状物菌丝棉絮状、较短,均匀,菌落较薄,微黄滑菇无色素 整齐色3 1 4微生物学要求 母种微生物学要求无杂菌。3 1 5菌丝生长速度灰树花使用PDYA培养基,草菇使用PDYA培养基或PDA培养基(NYT 528 2002附录A1), 其他种类采用PDA培养基(NYT 528 2002附录A1)。PDY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9(用浸出汁),葡萄糖209,酵母粉20 g,琼脂20 g,水1 000mL,pH自然。母种菌丝生长速度应符

8、合表3规定。2NYT 1742-2009表3母种菌丝生长速度要求种类培养温度长满曲omm平板天数 起始pHd平菇自然 25179 香菇 自然 Z5土1 1416 黑木耳 自然 261 1416 毛木耳 自然 28土11416 双孢蘑菇 自然 23士1 2832 金针菇 自然 23土1 1014 榆黄蘑 自然 26土18-12 白灵菇 自然 25土l 1216 杏鲍菇 自然 25-i-1 1214 茶树菇 自然 25土11214 鸡腿菇 自然 25土11013 灵芝 自然 29士11215 茯苓 自然 26土1 1418 猴头菌 55 24土12835 灰树花 自然 25士11418 草菇 自然

9、 33士1 46 滑菇 自然 23士110143 16母种栽培性状 母种应栽培性状清楚,经出菇试验确证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等种性合格后,方可用于扩大繁殖或出售。产量性状在适宜条件下生物学效率应符合表4要求。表4食用菌菌种栽培的产量要求(生物学效率,)种类要求种类要求 平菇100 茶树菇 55香菇80鸡腿菇 70黑木耳 70 灵芝 60 毛木耳 100 茯苓 30 双孢蘑菇 32 猴头菌 60 金针菇 70 灰树花 40 榆黄蘑 90 草菇 15 白灵菇 30 滑菇 70 杏鲍菇 4032原种和栽培种321容器规格符合NYT 528-2002规定。322感官要求 原种和栽培种感官要求应符合表5规定

10、。NYT 1742-2009表5原种和栽培种感官要求要求项目原种栽培种容器洁净、完整棉塞或无棉塑料盖 干燥、洁净,松紧适度,能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 培养基t表面距瓶(袋)FI的距离50mrn土5mm接种量(接种物大小) 12mmXl2mm3050瓶(袋)瓶(原种)菌丝生长量 长满培养料的80以上 培养基 贴壁、无干缩气味无异味菌丝体特征 均匀角变 无 无 杂菌菌落、虫(螨)体 无 无 拮抗线 无 无外观高温抑制线(高温圈) 无 无菌皮 无分泌物 少量无 子实体原基 不允许 不允许3 2 3微生物学要求 原种和栽培种的微生物学要求无杂菌。32 4菌丝生长速度平菇、香菇、黑木耳、毛木耳、金针菇、榆黄

11、蘑、白灵菇、杏鲍菇、鸡腿菇、灵芝、猴头菌、灰树花的原种 和栽培种用培养基按NYT 528-2002附录B11执行;双孢蘑菇按NYT 528附录B42执行;茶 树菇、滑菇按NYT 528附录B21执行;茯苓按NYT 528附录B6执行;草菇按NYT 528附录 B 32执行。使用750mL菌种瓶培养,培养料装至瓶肩,中间打孔至瓶底,生长速度应符合表6要求。 表6原种和栽培种菌丝生长速度要求种类培养温度 原种长满瓶天数 栽培种长满瓶天数d d 平菇 25土13025 香菇 24士15045 黑木耳 24土14540 毛术耳 2613530 双孢蘑菇 21土1 4540 金针菇 22土1 35 30

12、 榆黄蘑 251 35 30白灵菇25土14540杏鲍菇 25土1 4035 茶树菇 25土1 4545 鸡腿菇 25土l 4035 灵芝28士1 3838 茯苓 24土1 35 35 猴头菌 24土1 4035 灰树花 25士1 4035草菇30士12015滑菇22士130304NYT 174220094抽样41母种按品种、培养条件、接种时间分批编号,原种、栽培种按菌种来源、制种方法和接种时间分批编 号。按批随机抽取被检样品。42母种、原种、栽培种的抽样量分别为该批菌种量的5、2、1。但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10支 (瓶、袋);超过lOO支(瓶、袋)的,随机取样100支(瓶、袋)。5试验方法5

13、 1感官检验 感官要求检验方法按表7逐项进行。表7感官要求检验方法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容器肉眼观察棉塞、无棉塑料盖 肉眼观察培养基上表面距瓶(袋)口的距离肉眼观察、测量 斜面长度 肉眼观察、测量 接种量 肉眼观察、测量 菌落边缘 肉眼观察 斜面背面外观 肉眼观察气味鼻嗅外观各项杂菌菌落、虫(螨)体、子实体原基除外肉眼观察、测量杂菌菌落、虫(螨)体 肉眼观察,必要时用5放大镜观察 随机抽取样本lOO瓶(袋),肉眼观察有无原基,计算百子实体原基分率52微生物学检验521杂茵检验将检验样本,按无菌操作接种于PDA培养基(NYT 528 2002附录A1)中,28培养,疑有细菌 污染的样本培养1 d2

14、 d,观察斜面表面是否有细菌菌落长出,有细菌茵落长出者,为有细菌污染,必要 时用显微镜检查;无细菌菌落长出者为无细菌污染。疑有霉菌污染的样本培养3 d4 d,出现非食用菌 菌丝形态菌落的,或有异味者为霉菌污染物,必要时进行水封片镜检。5 3菌丝生长速度531母种PDA培养基,90mm直径的培养皿,倾倒培养基25mLIBI,菌龄7 d10d的菌种为接种物,用灭菌 过的5 mm直径的打孔器在菌落周围相同菌龄处打取接种物,接种于平板中央,按照表3中培养温度, 避光培养,计算长满所需天数。5 32原种和栽培种按表6规定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避光培养,计算长满所需天数。54母种栽培性状将被检母种制成原种。

15、根据种类的不同,选用NYT 528-2002附录B规定的培养基,制作菌袋45个。接种后分3组(每组15袋),按试验设计要求排列,进行常规管理,根据表8所列项目,做好栽培 记录,统计检验结果。同时将该母种的出发菌株设为对照,做同样处理。对比二者的检验结果,以时间 计的检验项目中,被检母种任何一项的时间,较对照菌株推迟5 d以上(含5 d)者,为不合格;产量显著低 于对照菌株者,为不合格;菇体外观形态与对照明显不同或畸形者,为不合格。r,wT 1742-2009表8母种栽培性状检验记录(平均值)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长满菌袋所需时间(d)总产(1【g)出第一潮菇所需时间(d) 平

16、均单产(kg) 第一潮菇产量(kg) 形态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质地 生物学效率()55留样各级菌种都应留样备查,留样的数量每个批号菌种(35)支(瓶、袋),除草菇菌种于15 9C20C贮 存外,一般于46下贮存至该批菌种正常条件下第一潮菇采收。6检验规则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要求时,为合格菌种,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为不合格菌种。7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标签、标志711产品标签 每支(瓶、袋)菌种应贴有清晰注明以下要素的标签:种类及品种(如香菇申香10号);生产单位(如某菌种厂);接种El期。71 2包装标签 每箱菌种应贴有清晰注明以下要素的包装标签:产品名称、品种名称;厂名、厂址、联

17、系电话;出厂El期;保质期、贮存条件;数量;执行标准。7 1 3包装储运图示按GBT 191规定,应注明以下图示标志:小心轻放标志;防水防潮防冻标志;防晒防高温标志;防止倒置标志;防止重压标志。72包装721母种先用纸张包好,外包装采用木盒或有足够强度的纸箱,内部用具有缓冲作用的轻质材料填 满。722原种、栽培种外包装宜采用有足够强度的纸箱或塑料箱,菌种之间用具有缓冲作用的轻质材料填满。箱内附产品合格证书和使用说明(包括菌种种性、培养基配方及使用范围等)。73运输6NYT 1742-20097。31不应与有毒物品混装,不应挤压。7 3 2运输温度条件不高于25*(2(但草菇不低于lO*(2)。7 3 3运输过程中应有防震、防晒、防尘、防雨淋、防冻、防杂菌污染的措施。74贮存741除草菇菌种需用1520外,母种应在46的冰箱中贮存,贮存期不超过50 d。742原种和栽培种应在温度不超过20。C、清洁、干燥通风(空气相对湿度5070)、避光的室内 存放,不超过20 d。在15C20。C下贮存时,贮存期不超过30 d。在1。C6下贮存,贮存期不超过60 d。草菇菌种应在1520。C下贮存,贮存期不超过lO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