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综合指标》PPT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987666 上传时间:2021-04-08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综合指标》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统计学综合指标》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统计学综合指标》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统计学综合指标》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统计学综合指标》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综合指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综合指标》PPT课件.ppt(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综合指标,综合指标从它的作用和方法特点的角度可概括为四类:,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变异指标,概念:,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总的规模、水平的统计指标。 总量指标表现形式是绝对数,也可表现为绝对差数。,第一节 总量指标(绝对指标),作用 :,总量指标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国力,反映某部门、单位等人、财、物的基本数据 。,总量指标是进行决策和科学管理的依据之一 。,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总体单位总量 说明总体的单位数数量。 标志总量 说明总体中某个标志值总和的量。,二、 总量指标的分类,出生人数,人口总数,死亡人数,

2、关于一个人口总体的总量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 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数量。(可连续计数,与时间长短有关,是累计结果) 时点指标 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的状况。 (间断计数,与时间间隔无关,不能累计),时点指标,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时期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刻(瞬间)的数量状况,如在某一时点的总人口数,表明现象总体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如在某一段时期内的出生人数、死亡人数,计算原则:,3.计量单位必须一致。,2.明确的统计含义。,1.现象的同类性。,三、 总量指标的计算,根据总量指标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性质不同

3、,计量单位分三种形式:,(1) 实物单位,自然单位:辆、双、头、根、个 b. 度量衡单位:吨、米、克、立方米 c. 双重单位:公里/小时、人/平方公里 d. 复合单位:吨公里、公斤米、千瓦小时,对有些性质相同但规格或含量不同的产品总量的计算,要按折合标准实物量的方法计算。,例如,能源统计以标准燃料每千克发热量7000Kcal为标准单位。,(2) 价值单位(货币单位),货币单位有现行价格和不变价格之分。,价值单位使不能直接相加的产品产量过渡到能够加总,用于综合说明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生产总量或商品销售量等的总规模、总水平。,(3) 劳动单位,由于具体条件不同,不同企业的劳动量指标不具有可比性,

4、因此,劳动量指标只限于企业内部使用。,比较两厂经济效益,不可比,不可比,可比,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第二节 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绝对指标之比。,一、相对指标的概念,从上表中看来,好象甲厂比乙厂劳动生产率高 ( 600400);而将其换算成相对指标,实际发展速度是乙厂大于甲厂。由此可看出相对指标可以弥补总量指标的不足。,相对指标,使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找到共同的 比较基础; 用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评价经济 活动的状况。,相对指标的作用:,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指应用对比的方法来反映相关事物之间数量联系程度的指标,也称为相对数。,用倍数、系数、成数、等表示,用双重计量单位表示的复名数,相对指

5、标的基本表现形式,倍数与成数应当用整数的形式来表述 5倍、3成、近7成 3.25倍、8.6成,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总人数30人 男生人数20人 女生人数10人 男生比重为2/3 女生比重为1/3 男女比例为2:1,总量指标,非总量指标,相对指标,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二、相对指标的种类,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计划完成 相对数,强度相对数,动态相对数,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一)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1.计算公式,(1) 根据绝对数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计算结果表明该厂超额10%完成总产值计划。,设某工厂某年计划工业总产值为200万元,实际完成22

6、0万元,则:,(2) 根据平均数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某化肥厂某年每吨化肥计划成本为200元,实际成本为180元,则:,实际单位成本-计划单位成本=180-200=-20(元),计算结果表明该厂化肥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降低了10%,平均每吨化肥节约生产费用20元。,(3)根据相对数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某企业生产某产品,上年度实际成本为420元/吨,本年度计划单位成本降低6%,实际降低7.6%,则:, 比计划多完成1.71%;,本题也可换算成绝对数计算:,计划 -6% 394.8元/吨 (1-6%) 420 实际 7.6% 388.08元/吨 (1-7.6%) 420,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

7、上年提高10%,实际比上年提高15%,则:, 劳动生产率超额4.5%完成计划任务。,以五年计划来说明这个问题。,2.长期计划的检查,(1) 水平法,计算公式为:,某产品计划规定第五年产量56万吨,实际第五年产量63万吨,则:,那么,提前多少时间完成计划?,第四年9月 第五年8月 产量合计57万吨 第四年8月 第五年7月 产量合计55万吨,现假定第四年、第五年各月完成情况如下:,(单位:万吨),正好生产56万吨的时间应是第四年八月第X天到第五年八月第(31-X)天。图示如下:, X = 15.5 (天) 即提前四个月又15天半完成五年计划。,(2) 累计法,计算公式为:,某五年计划的基建投资总额

8、为2200亿元,五年内实际累计计划完成2240亿元,则:,假定计划提前完成,如果2001-2005年间基建投资总额计划为2200亿元,实际至2005年6月底止累计实际投资额已达2200亿元,则提前半年完成计划。,(二) 结构相对指标,计算公式为:,上海“十五”期间GDP构成(%),(三) 比例相对指标,计算公式为:,常用的比例形式有两种:,1. 将作为比较基础的数值抽象化为1、10、100或1000,看被比较的数值是多少。,2. 首先将总体全部数值抽象化为100,求得各部分数值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数,然后将各部分的百分数连比得比例相对数。,(四) 比较相对指标(类比相对指标),计算公式为:,计算比

9、较相对数时,作为比较基数的分母可取不同的对象,一般有两种情况:, 比较标准是一般对象,如:,这时,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可以互换。, 比较标准(基数)典型化,如:,把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和国家规定的质量水平比较,和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比较,和国外先进水平比较等,这时,分子与分母的位置不能互换。,某年有甲、乙两企业同时生产一种性能相同的产品,甲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为19,307元,乙企业为27,994元。,说明甲企业劳动生产率比乙企业低31% 。,(五) 强度相对指标,计算公式为:, 一般用复名数表示;, 也有少数用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1.强度相对数的数值表示有两种方法:,用百分数表示,说明平均每百

10、元销售额负担多少流通费。 产值利润率、资金利润率一般用千分数表示。,某城市人口100万人,有零售商业机构5000个,则:,2.有些强度相对数有正、逆两种计算方法:,(六) 动态相对指标,计算公式为:,基期 作为对比标准的时间 报告期 同基期比较的时期,也称计算期,正确选择对比的基础; 指标对比要有可比性; 相对指标要与总量指标结合运用; 多种相对指标结合运用。,使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正确选择对比基础,本单位历史水平 本行业(全国)平均(先进)水平,经济发展、价格水平均较为正常的时期,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注意指标间的可比性,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1998年相对于

11、1997年,美国的GDP增长速度为3.9,同期中国GDP增长速度为7.8,恰好为美国的2倍;但根据同期汇率(1美元兑换8.3元人民币),1998年中国GDP总量约合9671亿美元,约相当于同期美国GDP总量84272亿美元的1/9。,相对指标应当结合总量指标使用,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结构相对数 比例相对数 比较相对数 动态相对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 强度相对数,(部分与总体关系) (部分与部分关系) (横向对比关系) (纵向对比关系) (实际与计划关系) (关联指标间关系),多种相对指标应当结合运用,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人口性别比 为1.03:1,1999年末我国共有 总人口12.6亿人,

12、其 中男性人口为6.4亿, 女性人口为6.2亿。,男性人口的 比重为50.8,比1980年末的 9.9亿人增加 了28,人口密度是 美国的4.5倍,人口密度为 130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 为15.23,女性人口的 比重为49.2,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2.相对指标要和总量指标结合起来运用。,1.注意二个对比指标的可比性。,三、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我国历年钢产量发展情况,4.在比较二个相对数时,是否适宜相除再求一个相对数,应视情况而定。若除出来有实际意义,则除;若不宜相除,只宜相减求差数,用百分点表示之。 (百分点 即百分比中相当于百分之一的单位),3.多种相对数结合运用,第三节 平均

13、指标,2.特点 - 数量抽象性 - 集中趋势代表性,1.概念 平均指标是指在同质总体内将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一、平均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比较作用 a. 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的对比。 b. 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比较。 - 利用平均指标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 利用平均指标可以进行数量上的推算,还可以作为论断事物的一种数量标准或参考,3.作用,4.种类,1.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二、算术平均数,式中: 算术平均数 X 各单位的标志值 n 总体单位数 总和符号,2.简单算术平均数,式中: 算术平均数 X 各组数值 f 各组数值出现的次数(即权

14、数),3.加权算术平均数,设某厂职工按日产量分组后所得组距数列如下,据此求平均日产量。,在掌握比重权数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利用权数系数来求加权算术平均数,其公式为:,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两因素的影响: 变量值大小的影响。 次数多少的影响。,而简单算术平均数只反映变量值大小这一因素的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与简单算术平均数不同在于:, 各个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等于零,4.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 各个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之和 等于最小值, 算术平均数的特点,算术平均数适合用代数方法运算,因此运用 比较广泛; 易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使 的代表性变小; 受极大值的影响大于受极小值的影响; 当组距数

15、列为开口组时,由于组中点不易确 定,使 的代表性也不很可靠。,调和平均数是各个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三、调和平均数(又称“倒数平均数”),其计算方法如下:,在社会经济统计学中经常用到的仅是一种特定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数。即有以下数学关系式成立:,m是一种特定权数,它不是各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而是各组标志值总量。,已知某商品在三个集市贸易市场上的平均价格及销售额资料如下:,1.由平均数计算平均数时调和平均数法的应用:,某公司有四个工厂,已知其计划完成程度(%)及实际产值资料如下:,2.由相对数计算平均数时调和平均数法的应用:, 调和平均数的特点,如果数列中有一标志值等于零,则无法 计算

16、; 较之算术平均数, 受极端值的影响要小。,1.简单几何平均数,四、几何平均数(又称“对数平均数”),计算时要进行对数变换,即:,某机械厂有铸造车间、机加工车间、装配车间三个连续流水作业车间。本月份这三个车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5%、92%、90%,求平均车间产品合格率。,解:,这说明该厂车间产品平均合格率为92.31%,2.加权几何平均数,投资银行某笔投资的年利率是按复利计算的,25年的年利率分配是:有1年为3%,有4年为5%,有8年为8%,有10年为10%,有2年为15%,求平均年利率。,这就是说,25年的平均本利率为108.6%,年平均 利率即为8.6%。, 几何平均数的特点,如果数列中有

17、一个标志值等于零或负值,就无法 计算 ; 受极端值的影响较 和 小; 它适用于反映特定现象的平均水平,即现象的总 标志值是各单位标志值的连乘积。, 由未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2.中位数的计算方法,1.概念:将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 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就是中位数。,五、中位数 Me, n为奇数时,则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 就是中位数。, n为偶数时,则中间位置的两个标志值的算术 平均数为中位数。, 由单项数列确定中位数,某企业按日产零件分组如下:, 由组距数列确定中位数,下限公式(较小制累计时用):,上限公式(较大制累计时用):, 中位数不受极端值及开口组的影响, 具有稳健性。

18、, 各单位标志值与中位数离差的绝对值之和 是个最小值。, 对某些不具有数学特点或不能用数字测定的 现象,可用中位数求其一般水平。,3.中位数的特点,由定义可看出众数存在的条件:,1.概念:众数是在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标志值,六、众数 M0,M0,M0,M0,M0,M0,若有两个次数相等的众数,则称复众数。, 只有总体单位数比较多,而且又有明显的集中趋势时才存在众数。,下三图无众数:, 在单位数很少,或单位数虽多但无明显集中趋势时, 计算众数是没有意义的。, 根据单项数列确定众数;,某种商品的价格情况,众数M0=3.00(元),2.众数的计算方法, 根据组距数列确定众数, 利用比例插值法推算

19、众数的近似值。, 由最多次数来确定众数所在组;,表中70-80,即众数所在组。,下限公式:,上限公式:,计算众数的近似值:, 众数的特点,众数是一个位置平均数,它只考虑总体分布中最频繁出现的变量值,而不受各单位标志值的影响,从而增强了对变量数列一般水平的代表性。不受极端值和开口组数列的影响。,众数是一个不容易确定的平均指标,当分布数列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而趋均匀分布时,则无众数可言;当变量数列是不等距分组时,众数的位置也不好确定。,表示为:,七、各种平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1.当总体分布呈对称状态时,三者合而为一,2. 当总体分布呈非对称状态时,如图:,f,X,所以,一组工人的月收入众数为700元

20、,月收入的算术平均数 为1000元,则月收入的中位数近似值是:,根据卡尔皮尔逊经验公式,还可以推算出:,1.平均指标只能适用于同质总体。,2.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八、平均指标的运用原则,某生产小组基期有工人15人,报告期人数增加到30人,两时期各技术等级的工人数和工资总额如下:,某工业部门100个企业年度利润计划完成程度资料如下:,经计算,100个企业年度平均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103.35。,3.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标志变动度是评价平均数代表性的依据。,第四节 标志变动度(变异指标),2.作用:,1.概念: 标志变动度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差别大小的程度,又称离散程度或离中程

21、度。,一、标志变动度的意义、作用和种类,甲、乙两学生某次考试成绩列表,甲、乙两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0分,集中趋势一样,但是他们偏离平均数的程度却不一样。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大,数据分布越分散,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差;甲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小,数据分布越集中,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 标志变动度可用来反映社会生产和其他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或协调性,以及产品质量的稳定程度。,3.种类 即测定标志变动度的方法,主要有:极差、四分位差、平均差、标准差、离散系数等。,极 差R 四分位差Q.D. 平 均 差A.D. 标 准 差S.D.() 离散系数V, 优点: 计算方便,易于理解。, 缺点: 全距只考虑数列两端数

22、值差异,它是测定标志变动度的一种粗略方法,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异程度。,1. 全距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2. 全距的特点,二、极差 R,平均差是数列中各单位标志值与平均数之间绝对离差的平均数。,1.概念和计算:,三、平均差 A.D.,以某车间100个工人按日产量编成变量数列的资料:, 平均差是根据全部标志值与平均数离差而计算 出的变异指标,能全面反映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平均差计算有绝对值符号,不适合代数方法的 演算使其应用受到限制。,2.平均差的特点,标准差是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故又称“均方差”。 其意义与平均差基本相同。,1.概念和计算:,四、标准差 S.D.

23、(), 与R的关系, 与A.D.的关系,经验表明,当分布数列接近于正态分布时,R和之间存在以下经验公式: R为4至6个: 当标志值项数较少时,R4 当标志值项数较多时,R6,对同一资料,所求的平均差一般比标准差要小,即A.D. ,3.标准差与全距、平均差的关系,离散系数,是各种变异指标与平均数的比率。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相对离散程度,最常用的是标准差系数。,五、离散系数 V,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变异指标,综合指标,1 总量指标,2 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计划完成 相对数,强度相对数,动态相对数,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结构相对数 比例相对数 比较相对数 动态相对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 强度相对数,(部分与总体关系) (部分与部分关系) (横向对比关系) (纵向对比关系) (实际与计划关系) (关联指标间关系),多种相对指标应当结合运用,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3 平均指标,当总体分布呈对称状态时,三者合而为一,各平均指标间的关系,极 差R 平 均 差A.D. 标 准 差S.D.() 离散系数V,4 变异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