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对中学体育课的调查与分析.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9992226 上传时间:2021-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对中学体育课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对中学体育课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对中学体育课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对中学体育课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对中学体育课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对中学体育课的调查与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对中学体育课的调查与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中学体育课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体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传统的教与学方式产生了很大冲击,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生机和活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手段,对中学体育课教与学方式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体育课1 前言初中的体育与健康标准于2003年颁布实施。体育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并突出健康目标的一场重大变革。改革的四年来体育课程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和观念受到了挑战,新的体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成为主流。新课改突出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

2、样化,注意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内容与终身体育相一致;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体育的教学不再只是运动技能传授,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也成为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也由固定转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个性差异进行自主学习。本文针对中学体育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调查,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便学校今后能更好的开展体育课程教学。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本文以中学体育课为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中国期刊网、等网站查阅新课程改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

3、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分析提供理论依据。222问卷调查法根据中学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向本校的在校初一、初二学生发放问卷,对600名学生进行调查,主要了解本校的体育课的情况。发放问卷600份,其中初一学生男生150人,女生150人共300人,发放到初一级(1)到(10)班,每班30人:男生15人,女生15人,由体育委员随机发放;初二级发放到初二(1)到(10)班,发放方式跟初一级一样,收回590份,回收率98.3,其中有效问卷590份,有效率100。223数据统计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用百分数对统计资料进行描述。3 结果与分析31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

4、体育活动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体育态度形成之后会对个体的体育参与行为及其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学习,消极的态度则阻碍学习。 表1 学生对体育课态度统计表 N600体育课态度 人数 百分比 排位很感兴趣 180 30 2比较感兴趣 336 56 1不太感兴趣 12 12 3毫无兴趣 12 2 4从调查统计结果(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对体育课有兴趣(指: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占86.0,没有兴趣(指:不太感兴趣和毫无兴趣)的占14。这说明学生对体育课有兴趣占绝大多数。对于一项体育活动学生是否有兴趣、是被动还是主动参与,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教师需不断的探索、更

5、新教学手段,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提高对体育课的兴趣32体育课教学方式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技能为目的,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一些学生在课外生气勃勃,在课内却变得死气沉沉,使学生难以得到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此,运用科学的理念探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很有意义的。表2 体育课教学方式统计表 N600 体育课教 学生喜欢的主要教学方式 教师常用的主要教学方式 学方式 人数 百分比 排位 人数 百分比 排位教师讲授 66 11 4 456 76 1自主学习 252 42 1 36 6 4探究学习 132 22 3 42 7 3合作学习 150 25 2 66 11 2从调

6、查统计结果(表2)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可以看出,学生喜欢新形式教学方式(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别占据的排位的前三名(自主42、探究22、合作25),而传统的以教师讲授的学习方式只占11,这说明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喜欢新形式的教学方式,这也符合现代学生急于探索、寻求新知识、好奇的心理特点。由(表2)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调查统计结果看教师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占76,而新型的教学方式(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只占24,这说明教师在新课改下还没充分认识三种教学方式的价值。把学生看成听命于教师指挥的被动对象,否定了学生主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教学方法上教师的“教”成为对学生的“注入”,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

7、容器,至于注入什么,注入多少,什么时候注入,全由教师说了算,学生缺乏参与,失去思考的余地,始终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失去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由(表2)的对比看的出学生所喜欢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并没有被教师所重视,教师依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这将难以满足现代学生急于探索、寻求新知识、好奇的心理。33体育老师的类型教师的类型在教育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行为,会影响到教师如何与学生交往,如何对待学生的要求,如何管理学生以及怎样运用奖励等方面。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教师也会产生不同的态度,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表3 体育老师的类型统计表 (多选) N600体育老师 学生喜欢 教师自身类型 人数 百分比 排位

8、人数 百分比 排位和蔼可亲型 516 86 1 492 82 1高高在上型 12 2 3 120 20 3知识面广型 420 70 2 312 52 2其它 72 12 4 18 3 4由(表3)学生喜欢的老师类型调查统计结果看,86喜欢朋友型的体育老师占第一位,对知识丰富型的老师喜好占70排第二位,而对严格型的老师只有2人喜爱占2,这说明学生在体育课中与朋友型、知识面光型的教师容易接近、容易交流。由(表3)教师自身气质类型的调查统计结果看,体育课中朋友型、知识面广型的教师占据了绝大部分,只有20的教师属于严格型,还有3的属性其它类型。这说明我校教师容易与学生交往并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再对待学

9、生提出的问题也能及时得以解答,对改善课堂气氛和提高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由(表3)的对比看,本校的教师气质类型基本符合学生所喜好的类型,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对提高我校体育课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4 4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收获表4 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收获统计表 N=600体育课的收获 人数 百分比 排位运动技能 384 64 1健身的方法 108 18 2团队精神 96 16 3其它 12 2 4由(表4)调查统计结果看在体育课的收获中,运动技能占64.0,远远高于其它方面的收获,健身的方法占18.0这与新课改学校教育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远没有体现,这说明现行的体育课程

10、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在对运动技能的传授中,有些教学内容小学学,中学学,内容的重复必然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对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起到了不良的影响,教学内容的不更新也导致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的体育课的内容与形式。这就需要的我们的老师改变现行体育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而要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35学生课后是否有参加体育锻炼课后参加体育锻炼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体现。通过对中学学生课后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可知,有74的学生课后没有参加体育锻炼,只有26学生有参加。这是为什么呢?351学生课后是否参加体育锻炼的原

11、因表5 学生课后是否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统计表 N=600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N=444 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N156原因 人数 百分比 排位 原因 人数 百分比 排位受体育课影响 136 28.4 2 受体育课影响 23 15.3 3繁忙的学习工作 341 56.8 1 对体育明星崇拜 32 20.8 2不喜欢体育运动 48 10.8 3 自己的爱好 89 57.7 1其它 18 4.0 4 其它 12 7.7 4由(表5)没有参加体育锻炼原因调查统计结果看因为繁忙的学习工作影响参加课后体育活动占了56.8,受体育课影响的占28.4,自己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占10.8,其它原因的占4.0。这说

12、明主要是因为初中课程多学习任务重又面临升学的压力,其次学校体育课内容与形式过于陈旧,缺乏创新导致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再加上个别同学天生就不喜欢运动怕脏怕累,所以有74.0的人在课后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 由(表5)参加体育锻炼原因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由于自己的爱好参加体育锻炼的占到了57.7,想成为体育明星的占20.8,其它原因的占7.7,而受体育课影响参加锻炼的确只有23人占15.3排在了第三位。这说明学生参加课后体育锻炼主要是由于自身的喜好或对体育明星的崇拜,而学校体育课在对学生参加课后锻炼上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5 6新课改后体育课的内容是否可以满足学生需要表6 新课改后体育课的

13、内容是否可以满足学生需要的统计表 N=600是否可以满足 人数 百分比 排位非常满足 48 8 3满足 144 24 2一般 372 62 1不能满足 36 6 4由(表6)调查统计结果看在新课改后体育课内容能满足(指:非常满足和满足)学生的需要的占32.0,而不能满足(指:一般和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的占68。这说明教学的内容还是不够丰富,只局限于教材,难以满足现代学生急于探索、寻求新知识的心理。书本的知识只是体育教师的参考,教师要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更新、更多的体育信息,所以体育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接受新的运动技能和思想观念,然后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以满足学生的需要。37学生

14、获得体育方面知识的途径表7 学生获得体育方面知识的途径统计表 (多选) N=600途径 人数 百分比 排位浏览网页 408 68 1体育课 124 29 3校内图书馆 144 24 4电视节目 270 45 2其它 66 11 5.由(表7)调查统计结果看获得体育知识通过校外途径的占绝大多数浏览网页占68.0,电视节目占45.0,其它占11.0,而通过校内途径获得体育知识只占少数体育课29.0,校内图书馆24.0。学生获得体育方面知识本应是在学校获得要比校外获得的要多,但是通过调查结果发现本校与之相反。这说明学校轻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体育课不够重视,图书馆关于体育方面知识的书籍过于陈旧。体育课

15、的内容又太偏重目的、任务、意义等纯概念的,缺乏实效性、针对性和长远性,因此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实践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8体育课的考核方式表8 体育课的考核方式统计表 N=600考核方式 人数 百分比 排位关注知识技能 78 13 2关注情感态度 42 7 4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60 10 3平时成绩与期末 420 70 1成绩相结合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是体育课程教学中重要环节,事关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只有正确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学习和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由(表8)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采用关注知识技能考核占13.0,采用关注情感态度考核占7.0,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10.0,采用平时成绩与

16、期末成绩相结合占70.0。这说明体育课评价没有只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合作等方面也加入了评定范围之内。这样就会避免因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而导致某些学生不用怎么努力,体能和运动技能成绩也能达到优秀,而那些努力的确因自身原因无法及格,从而严重挫伤了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消弱了他们对体育的积极性。4结论与建议:41结论:411 中学学生大部分对体育课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都能主动的参加体育课,而有少部分的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是不喜欢体育课。不喜欢和惧怕体育课的原因多数是因为在小学就不喜欢或惧怕某些体育项目,从而导致了在初中时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只是被动的参与体育课的内

17、容与形式。412中学学生喜欢新型教学方式,但是授课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这种方式的教学否定了学生主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使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始终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失去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413中学属于朋友型和知识面广型的教师占多数,与学生所喜好的教师类型基本符合,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对提高本校体育课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414中学的体育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的内容不够丰富,只局限于教材,难以满足现代学生急于探索、寻求新知识的心理。415在体育课评价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平时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平时

18、成绩进行评价,没有只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避免因学生的个体差异,某些学生不用怎么努力,体能和运动技能成绩也能达到优秀,而那些努力的确因自身原因无法及格情况发生。42建议:421加强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需不断的探索、更新教学手段,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提高对体育课的兴趣。422学校也要重视体育教学,加大对体育硬件、软件的投入,促进教师与学生从事教学与学习的积极性。423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评价等方面要充分体现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5.参考文献1耿培新,季浏,藤子敬,胡滨,张惠红.体育教师怎样尽快适应新课程J.人民教育出版社

19、社体室,2003-6。2陈作松,季浏.新体育课程的实施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M.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3陈作松,季浏.新体育课程与教师素质的提升M.体育学刊,2004-1。4任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教和学方式的调查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 第5期。5蔡士凯,种静萍.体育新课程带来学习方式的新变化J.体育教学,2005-5。6吴本连,季浏.学校体育课改中“自主学习”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体育科研,2004年第25卷 第4期7杨成礼.新肯成理念下的教师教学方式调查与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 第4期。8季浏,汪晓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后的现状调查与分析M.上

20、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10。9汪晓赞,季浏,谭华,藤子敬.如何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J.中国学校体育,2003-3。10汪晓赞,季浏.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评价一堂体育与健康课J.中国学校体育,2004-4。11钱建国.目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反思J.中国学校体育,2006-2。12赵起超.中学生体育学习内容与学习兴趣培养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5-11-20。1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4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15杨桦.“自主学习”教学法的理论构想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4。16季浏.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