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案件发生的成因及对策.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9996955 上传时间:2021-04-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案件发生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案件发生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案件发生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案件发生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案件发生的成因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案件发生的成因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案件发生的成因及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案件发生的成因及对策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尤其是基层信用社经济案件发生比较频繁,有存贷款体外循环,有监守自盗携款外逃,有挪用公款及贪污公款等,给农村信用社造成了经济损失及不良影响。从这些案件上看,虽然诱发案件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还是由于金融系统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所引起的,比如:内部管理松懈,岗位责任不明确,对违规行为处置不力,从业人员逆向操作等。同时,除作案人自身的犯罪动机外,部分农村信用社制度流于形式,对操作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能力难以适应业务发展需要,也是案件和事故产生的重要原因。一、农村信用社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有章不循,内控制度执行不力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

2、人员自1996年与农行脱离行政隶属以后一直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导致3人社较多。这部分网点大多只有2人留社办理临柜业务,1人下村负责收贷、收息,导致很多会出基本制度无法执行,更谈不上实行平行交接,互相制约等。特别是在信用分社一级,由于人员较少,基本制度得不到严格执行,使部分人员失去了有效制约。二是内控制度坚持不严,特别是在信贷上,贷款“三查”制度不落实,审贷小组形同虚设等。三是农村信用社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内控文化,部分职工害怕与违规违纪行为做斗争,对违规行为不加以制止,或者及时向上级反映,为引发经济案件提供了温床。四是基本制度不落实,“十案九违规”的现象仍然存在。五是体制不顺。现有农村信用社实行

3、县、乡两级法人管理模式,县联社配备了稽核监察部门,每年开展各项检查也不少,但有些检查走过场的多,真正沉下来扎扎实实动真格的检查少,使一些问题没有及早暴露,问题越积越多、越积越大。重业务经营,轻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一些农村信用社职工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驱使下,淡忘了工作责任感和服务宗旨,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俘虏。当前,有的职工自身道德约束差,贪图吃喝玩乐,“三圈”表现截然不同,还有的职工作风飘浮,不注重业务技能和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对不规范的账务和他人的违规行为不但不加以抵制,反而还加以效仿和“创新”,直至酿成案件和事故,甚至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道路。二是有的农村信用社对信

4、用分社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只顾给职工定指标、压任务,却忽视了对人员的管理,缺乏对职工政治思想、法规法纪、职业道德的正确引导和教育,造成一些职工的思想觉悟和警惕性不高,使一些意志薄弱者心态扭曲,在社会物欲和虚荣心的诱惑下,把工作当成谋取私利的资本,致使各种违规和违法行为得以长期潜伏,并逐渐暴露产生。三是是人员素质低,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以前,农村信用社由于进人渠道不合理,存在“关系户”、“家族化”的现象,使一些文化素质不高、思想品德不好的人员流入了信用社,加上信用社整天忙于业务工作,组织员工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很少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一些不健康的东西逐步在一些思想意志薄弱的员工脑海中生根

5、。内部管理不规范,权力缺乏制约监督一是重空凭证管理不严,部分信用分社出纳对开出的现金支票这一重空凭证管理不严。按照内部管理规定,开出的现金支票到主社提现,出纳应及时与分社主任衔接,保证双人当日提现,并做好相应登记,对于提回的现金应当面点清并入帐,做到帐实、帐款相符。有的信用社重要空白凭证不按规定登记、领用、销号,致使印章管理失控,账务管理不严等。二是农村信用社本身内控制度还不健全,加上现有的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又缺乏严格的管理,权力缺乏制约监督。比如,有的信用分社主任既是领导又是信贷员,贷款发放、财务开支审批等一个人说了算;有的包片信贷员在开展背包下乡、送款上门服务中,集存款、贷款、出纳、记

6、账业务于一身,极易诱发经济案件。二、防范农村信用社案件的对策建议对于上述案件,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农村信用社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切实遏制目前的案件高发态势。同时,狠抓教育,加强管理,强化监督,严肃纪律,打防结合,标本兼治,做好事前防范,事中防范,事后对策,有效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和案件防范水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在工作中,一是要结合今年开展的案件专项治理和“内控管理年”活动,组织职工进行全面的学习教育,增强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二是强化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有效开展警示教育,把案件防范工作内容纳入员工培训计划之中,以典型案例为素材,提高员工拒腐防变能力。三是以人为本,加强

7、企业文化构建,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内部控制环境。四是把打击经济犯罪,保证资金安全,防范各类案件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认识到金融案件的危害性、严重性,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保持警惕性,认真分析经济犯罪的趋势,制定措施,实行防范案件责任到人。五是全面开展基本制度大学习、大教育活动,并以此为契机,编织一张防范风险、长足发展的思想道德建设网,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从而有效的管控风险,杜绝经济案件发生。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以上案件,充分暴露出农村信用社职工业务素质不高、行为失范的客观现实。为此,痛定思痛,要针对一线岗位工作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会计、出纳

8、、信贷、微机业务知识学习不够,基本制度执行不力、操作不规范等现象,加大业务培训力度,通过激励、培训、培养、自学,做思想工作及各种教育,努力提高信用社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的政治业务和文化素质。强化稽核检查,提高制度执行力在日常工作中,一是要把规章制度的检查落实重点放在联行、信贷、计划、会计、储蓄、现金保管及押运等重要岗位、薄弱环节和案件多发部位。坚持定期查库和核对印签,认真审查凭证。对重要岗位人员在权力上给予制约,明确限定操作人员的权限,规定办理业务程序,确保各种权力都受到监督制约,防止不正当运用权力的行为发生。二是不定期开展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加强监督,坚持内外结合检查、全面和重点结合检查、专

9、业检查和自查相结合的原则,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对各农村信用社特别是信用分社一级的机构,要组织得力人员,花费一定时间,沉下心来,扎扎实实检查,不放过任何可疑点和蛛丝马迹。检查后对存在的问题要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督促整改落实。对于违规、违纪、违法的责任人要追究责任,决不搞下不为例。建立健全权力约束监督机制基层信用社营业网点至少应配备4人以上,对于规模较小的网点可并入临近的信用社。信用社主任不允许兼职信贷员,严禁出现信贷员“一手清”。会计印、押、证分管制度必须落实到位,大额财务开支须经集体研究审批,要严格实行交叉复核制度,每笔业务都必须互相审核。对于信用分社,贷款超过5000元由分社主任审批、5000元以上由信用社集体审批。同时,县联社要成立一个财务、信贷监督检查小组,每月对财务开支、会计账务、贷款发放等进行一次巡回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