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设计中型实验室的控制系统设计.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01723 上传时间:2021-04-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设计中型实验室的控制系统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设计中型实验室的控制系统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设计中型实验室的控制系统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设计中型实验室的控制系统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设计中型实验室的控制系统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设计中型实验室的控制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设计中型实验室的控制系统设计.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设计-中型实验室的控制系统设计学习中心: 大庆油田学习中心 年级专业: 网络09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 号: 0961451002 指导教师: 职 称: 副教授 导师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论文完成时间: 2011 年 07 月 30 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发给学员 1设计(论文)题目: 2学生完成设计(论文)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3设计(论文)课题要求: 4实验(上机、调研)部分要求内容: 5文献查阅要求: 6发

2、 出 日 期: 年 月 日 7学员完成日期: 年 月 日指导教师签名: 学 生 签 名: 注:此页由指导教师填写摘 要PLC控制系统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应用广泛。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设备中,有大量的数字量及模拟量的控制装置,PLC控制系统对产品的计数,温度、压力、流量的设定与控制等,而PLC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最便捷的工具,因此,PLC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关键词:PLC 控制系统 设计 调试目 录第1章 前言.1第2章 基于PLC过程控制系统方案.2第3章 硬件部分的实现.3第4章 软件部分.5第5章 调试.9

3、第6章 结论 .11参考文献 .12致 谢.13附 录14第1章 前言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推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取代传统继电器控制装置以来,PLC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PLC的功能也不断完善。随着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PLC应用于模拟量处理和运动控制等功能。今天的PLC不再局限于逻辑控制,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领域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

4、个行业。 同时,计算机监控系统是采用集中监测、集中控制、集中显示、集中管理、集中保存的系统,融合了较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和软件技术,广泛应用在化工、供暖、机械、供水、水处理等多个领域,在工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第2章 基于PLC过程控制系统方案基于PLC的过程控制系统为了实现被控对象的工艺要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在设计PLC过程控制系统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充分发挥PLC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是设计PLC控制系统的首要前提,这也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前就要深

5、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控制现场的资料,收集相关先进的国内、国外资料。同时要注意和现场的工程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紧密配合,拟定控制方案,共同解决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2. 保证PLC控制系统安全可靠保证PLC控制系统能够长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是设计控制系统的重要原则。这就要求设计者在系统设计、元器件选择、软件编程上要全面考虑,以确保控制系统安全可靠。例如:应该保证PLC程序不仅在正常条件下运行,而且在非正常情况下(如突然掉电再上电、按钮按错等),也能正常工作。3. 力求简单、经济、使用及维修方便 一个新的控制工程固然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但新工程的投入、技术的培训、设备的维护也将导致运行资金的增加。因此,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一方面要注意不断地扩大工程的效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断地降低工程的成本。这就要求设计者不仅应该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而且要使控制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便、成本低,不宜盲目追求自动化和高指标。 4. 适应发展的需要 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系统的要求也将会不断地提高,设计时要适当考虑到今后控制系统发展和完善的需要。这就要求在选择PLC、输入/输出模块、I/O点数和内存容量时,要适当留有裕量,以满足今后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第3章 硬件部分的实现 PLC硬件部分选用西门子S7-300系列产品,西门子s7-3

7、00PLC是具有模块化设计思想,可以根据控制要求方便的组合。为系统的改造和升级改造方便的条件。根据控制要求及系统升级考虑选用设备型号。也可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块,以便维修时模块方便的更换。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是PLC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这关系着PLC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S7-300是模块化的PLC,能够适合本系统的控制要求。S7-300采用紧凑的、无槽位限制的模块结构,电源模块(PS)、CPU、信号模块(SM)、功能模块(FM)、接口模块(IM)和通信处理器(CP)都安装在导轨上。电源模块总是安装在机架的最左边,CPU模块紧靠电源模块。其它接口模块放在CPU模块

8、的右侧。S7-300用背板总线将除电源模块之外的各个模块连接起来。背板总线集成在模块上,模块通过U型总线连接器相连,每个模块都有一个总线连接器。安装时先将总线连接器插在CPU模块上,并固定在DIN导轨上,然后依次装入各个模块。本系统采用金属外壳屏蔽,将PLC系统内置于金属柜之内,金属柜外壳接地,起到良好的静电、磁场屏蔽作用,防止空间辐射干扰。电源模块(PS)电源模块用于将AC 220 V电源转换为DC 24 V电源,供CPU和I/O模块使用。中央处理器(CPU) 各种CPU有不同的性能,有的CPU集成有数字量和模拟量输入/输出点等。信号模块(SM)信号模块是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和模拟量输入/输

9、出模块的总称它们使不同的过程信号电压或电流与PLC内部的信号电平匹配。信号模块主要有数字量输入模块SM321和数字量输出2,模拟量输入模块SM331和模拟量输出模块SM332。前连接器前连接器用于将传感器和执行元件连接到信号模块。它被插入到模块上,有前盖板保护。外部接线接在信号模块的前连接器的端子上,前连接器用插接的方式安装在模块后面的凹槽中。S7-300的电源模块通过电源连接器或导线与CPU模块相连 ,为CPU模块提供DC 24 V电源。以下是本系统的配置单:配置单:序号名称型号数量1电源PS30712中央处理器CPU31413MMC卡953内存卡14报警模块SM33215模拟量输入卡AI3

10、3136模拟量输出卡AO33227开关量输入/输出卡DI32318导轨19前连接器810D型头211STEP7软件5.4112WINCC软件6.01131.2网线10m14通讯卡CP5611卡1第4章 软件部分本系统采用的是STEP7系列的编程软件。梯形图、语句表、功能块图是STEP7的基本编程语言。梯形图是使用最多的PLC图形编程语言。梯形图与继电器电路图相似,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很容易被工厂熟悉继电器控制电气人员掌握,适合于数字量逻辑控制。以下是本系统部分截图:第5章 调试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

11、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术难以采用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这时应用PID控制技术最为方便。即当我们不完全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对象,或不能通过有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最适合用PID控制技术。PID控制,实际中也有PI和PD控制。比例(P)控制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Steady-state error)。积分(I)控制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成正

12、比关系。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系统(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入“积分项”。积分项对误差取决于时间的积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积分项会增大。这样,即便误差很小,积分项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等于零。因此,比例+积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入稳态后无稳态误差。微分(D)控制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微分(即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自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其

13、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组件(环节)或有滞后(delay)组件,具有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的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这就是说,在控制器中仅引入 “比例”项往往是不够的,比例项的作用仅是放大误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项”,它能预测误差变化的趋势,这样,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够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为负值,从而避免了被控量的严重超调。所以对有较大惯性或滞后的被控对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改善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特性。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是控制系统调试的内容。它是根据被控过程的

14、特性确定PID控制器的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的大小。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是理论计算整定法。它主要是依据系统的数学模型,经过理论计算确定控制器参数。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计算数据未必可以直接用,还必须通过工程实际进行调整和修改。二是工程整定方法,它主要依赖工程经验,直接在控制系统的试验中进行,且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在工程实际中被广泛采用。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主要有临界比例法、反应曲线法和衰减法。三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其共同点都是通过试验,然后按照工程经验公式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控制器参数,都需要在实际运行中进行最后调整与完善

15、。在此,不作详细说明。第6章 结论参考文献1 xxxxxx. xxxxx算法及技巧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2 宋伯生. PLC编程理论算法及技巧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3 廖常初. S7-300/400 PLC应用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致 谢 本论文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指导教师 : 职称: 工作单位: 对函授(网络) 级 层次 专业学员 所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评 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注:此页由指导教师填写附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