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二模【试卷+答案+解析】5.pdf

上传人:小魏子好文库 文档编号:10004150 上传时间:2021-04-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91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二模【试卷+答案+解析】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三化学二模【试卷+答案+解析】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二模【试卷+答案+解析】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二模【试卷+答案+解析】5.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秦淮区南京市秦淮区 20182019 学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 九年级化学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本试卷 1 至 15 题为选择题,共 30 分;16 至 21 题为非选择题,共 50 分。全卷满分 8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包括 15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2 分,共分,共 30 分分。) 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A B C D 2下列物质不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的是( ) A水 B氧气 C糖类 D油脂 3造成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臭氧 D二氧化氮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5次氯酸钠(NaClO)是某种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1 C+1 D+2 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3、B净水时可用明矾作为絮凝剂 CpH 7 的降雨称为酸雨 D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C铜可用来制导线 D氢氧化钠可用来去除油污 8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硫酸铜 B氮气 C氨气 D汞 9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纯碱 生石灰 醋酸 熟石灰 酒精 铜 石墨 氧化铁 A有机物 B碱 C氧化物 D单质 10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5.45g B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Cx = 8 时,图 4 表示稀有气体原子 D镁离子与氯离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11乙基雌烯

4、醇(C20H32O)是禁止运动员服用的一种兴奋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基雌烯醇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乙基雌烯醇中含有 20 个碳原子 C乙基雌烯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58 D乙基雌烯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5.6% 12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氯化氢和水蒸气 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 B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少量稀盐酸 C 证明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盐酸 取样,滴加少量无色酚酞溶液 D 区分氯化铵和硫酸铵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 1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

5、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 B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仍饱和 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4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现有同温同压下等质 量的甲、乙两种气体,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数据中,甲大于乙的是( ) 气体的体积 原子的数目 分子的数目 相对分子质量 A B C D 15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已知粗 MnO2中含有少量 MnCO3,某化学兴趣小 组在实验室中模拟提纯粗 MnO2的工业流程(如下图

6、所示)。 下列有关该流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操作 A 和操作 B 都是蒸发 B每一步反应中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C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H2SO4和 NaClO3 D理论上经提纯得到的 MnO2质量等于粗 MnO2样品中的 MnO2质量 二、(本题包括二、(本题包括 1 小题,共小题,共 10 分分。) 16(10 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实验室选用装置 A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装置 C 收 集氧气的原因是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倾斜锥形瓶使液体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瓶内气压

7、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坐标图中曲线 1 对应的装置是 (填字母),说明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 E F (2)根据实验活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包括溶解、 、蒸发、计算产率。 玻璃棒在溶解步骤中的作用是 。 蒸发时液滴飞溅,会造成精盐的产率 (填“偏高”或“偏低”)。 三、(本题包括三、(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5 分。)分。) 17(6 分)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等。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

8、污染。 车用乙醇汽油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甲烷和乙醇的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是否可以由此证明甲烷和乙醇都是由碳元素 和氢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为什么? 。 (3)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 某种可燃冰的组成可用 CH48H2O 表示,其中甲烷的质量分数为 ;910g(约 1L)该可燃冰常温常压下可释放出 L 甲烷(常温常压下甲烷的密度为 0.65g/L)。 可燃冰能量高、燃烧值大,但如果开采不当,可能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是 。 18(9 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 化,因此,铝具有很

9、好的抗腐蚀性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下列各组药品中,能够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填字母)。 AFe、CuSO4溶液、Ag BFeSO4溶液、Cu、AgNO3溶液 CFe、Cu、AgNO3溶液、稀盐酸 DFeSO4溶液、CuSO4溶液、Ag (3)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质量锌粒,将3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实验数据如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4 0.04 0.02 写出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所用锌粒的质量。 (在答题纸上写出计算过程)(在答题纸上写出计算过程) 根

10、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生成氢气的质量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图像。 (在答题纸上绘制图像)(在答题纸上绘制图像) 四、(本题包括四、(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5 分。)分。) 19(8 分)某次化学实验后所得的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有 H+、Na+、Cu2+、Cl 、OH、 CO32 、SO 42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成分进行了探究。 (1)观察: 废液澄清且为无色,说明废液中没有 (填离子符号)。 (2)测定酸碱度: 利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是 。 测得废液的 pH 为 2,说明废液显 性,废液中没有 (填离子符号)。 (3)检验其他离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1、 取少量废液,滴加 有白色沉淀生成 废液中含有 Cl 、SO 42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有白色沉淀生成 (4)得出结论: 若废液中没有 Na+,则废液中所含的全部溶质是 (填化学式)。 若废液中含有 Na+,则废液中所含的全部溶质是 (填化学式)。 20(7 分)图中 A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一 种或两种元素组成。D 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1,固态 E 可用于人工降雨,F 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两 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 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E 。 (2)写出化学方程式: C B , F 与 H , A

12、 与 D 。 五、(本题包括五、(本题包括 1 小题,共小题,共 10 分。)分。) 21(10 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 (1)在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 理由是 。 (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对饱和石灰水和浓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差异进行了验证。 【实验准备】实验装置如图 1,关闭 K1、K2,从 口通入二氧化 碳(填“A”或“B”),证明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 。 【数据采集】实验图像如图 2,实验步骤如下: 证明二氧化碳集满后,A 口用橡皮塞塞紧,B 口连接压强传感器,采集数据,生成图 像。 打开 K1,向瓶内

13、注入 50mL 饱和石灰水,关闭 K1,略微振荡。 待曲线平稳后,打开 K2,向瓶内注入 50mL 浓氢氧化钠溶液,关闭 K2,略微振荡。 待曲线平稳后,充分振荡。 【图像分析】 起点至 a 点:反映的是瓶内原始气压。 a 点至 b 点:曲线上升,是由于加入饱和石灰水对瓶内气体形成挤压。 b 点至 c 点:曲线下滑,是由于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 点高于 a 点,说明 。 c 点至 d 点:曲线又上升,是由于 。 d 点至 e 点:曲线下滑幅度很大,是由于浓氢氧化钠溶液正快速吸收瓶内 CO2。 f 点至 g 点:曲线又进一步下滑,是由于充分振荡,浓氢氧化钠溶液又充分吸收了瓶内 残余的二氧化

14、碳。 (3)15.4g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固体,与 200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所得 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 22.8g,则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南京市秦淮区南京市秦淮区 20182019 学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 九年级化学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分。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A D C C A D B B D A C D C 【

15、解析】 14由题知,甲、乙两种气体质量相等,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 乙的相对分子质量;由密度=质量/体积的公式得,甲的体积乙的体积;由同温同压 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可知,所以甲的分子数目乙的分子数目; 由于甲、乙气体分子未知,所以原子数目无法比较。故符合甲大于乙的是,选 D。 15由图知,操作 A 和操作 B 目的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故为过滤操作,故 A 错误;第 一个反应是 MnCO3和 H2SO4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无元素化合价变化,故 B 错误;由流 程图知,可循环利用的是 H2SO4和 NaClO3,故 C 正确;最终所得的 MnO2包括了碳酸锰

16、新 制出的 MnO2,所以得到的 MnO2质量大于粗 MnO2样品中的 MnO2质量,故 D 错误。 二、 (本题包括二、 (本题包括 1 小题,共小题,共 10 分分。 ) 16 (10 分) (1)2KMnO4 =K2MnO4+MnO2+O2;常温常压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 应; CaCO3+2HCl=CaCl2+H2O+CO2;F;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2)过滤; 搅拌,加速溶解; 偏低 三三、 (本题包括、 (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5 分分。 ) 17 (6 分) (1)天然气; (2)混合物; 不可以;由质量守恒定律得,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有氧气参与,反应

17、后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出现碳元素和氢元素,所以甲烷和乙醇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可能含有氧元素,因此无法确定甲烷和乙醇一定是碳、氢元素组成的。 (3)10%;140; 温室效应 18 (9 分) (1)4Al+3O2=2Al2O3 (2)ABC (3)解:设所用锌粒的质量是 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04g2+0.02g=0.1g 65x = 20.1g x=3.25g 答:所用锌粒的质量是 3.25g 图像如图所示: 四、 (本题包括四、 (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5 分)分) 19 (8 分) (1)Cu2+ (2)将一片干燥的 pH 试纸放在

18、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 pH 试纸上,显色后立 即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 pH;酸;OH-、CO32- (3)过量 Ba(NO3)2溶液;AgNO3溶液 (4)HCl、H2SO4;NaCl、Na2SO4、HCl、H2SO4 【解析】 (1)Cu2+是蓝色的,溶液无色说明溶液中没有 Cu2+ (2)因为溶液显酸性,所以溶液中一定有 H+,能和 H+反应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存在,因此 溶液中没有 OH-、CO32- (3)根据题目信息,待检验的阴离子是 Cl-、SO42-,类比课内学过的氮肥的鉴别中 NH4Cl 和 (NH4)2SO4的鉴别, 取样之后先加入过量 Ba(NO3)2溶液

19、检验并除去 SO42-(Ag2SO4是微溶物, 可能会对沉淀的判断有干扰) ,然后加入 AgNO3溶液检验 Cl- (4) 若溶液中没有 Na+, 则阳离子只有 H+, 阴离子是 Cl-、 SO42-, 因此溶质是 HCl、 H2SO4; 若溶液中有 Na+,则阳离子是 Na+、H+,阴离子是 Cl-、SO42-,因此溶质是 NaCl、Na2SO4、 HCl、H2SO4 20 (7 分) (1)CO2 (2)2H2+O2 点燃 =2H2O 2C+Fe3O4 高温 =3Fe+2CO2 CuO+2HCl=CuCl2+2H2O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题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可

20、以确定 D 是 CuO, E 是 CO2,F 是 Fe3O4。A 和 CuO 能反应,能生成 CO2,所以 A 是 HCl。HCl、Fe3O4能生成 B,B 能和 CO2反应,因此 B 是 H2O。C 能和 Fe3O4反应,能生成 H2O,因此 C 是 H2。D、 E、F 都能和 H 反应,因此 H 是 C,故 G 是 Fe。 五、 (本题包括五、 (本题包括 1 小题,共小题,共 10 分)分) 21 (10 分) (1)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不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 解性的大小,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分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不同; (2) 【实验准备】 A;将燃着

21、的木条放在 B 处,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 CO2已收集满 【图像分析】 Ca(OH)2+CO2=CaCO3+H2O; 加入液体气体被挤压后, 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 差,只吸收了少量的 CO2,气体仍然被挤压,所以气体气压仍然大于初始状态 从分液漏斗中加入了 50mL 浓 NaOH 溶液,对瓶内气体形成挤压,使气体气压变大 (3)7.3% 【解析】 【图像分析】 ab:加入 50mL 澄清石灰水 bc:澄清石灰水吸收 CO2 cd:加入 50mLNaOH 溶液 de:NaOH 溶液吸收 CO2 fg:进一步振荡,NaOH 溶液吸收残留的 CO2 (3)假设原固体中 NaOH 的质量为 x,Ca(OH)2的质量为 y,则 x+y=15.4g;根据化学方程 式可以解出生成的 NaCl 质量为 58.5x/40;生成 CaCl2的质量是 111y/74,根据条件可以得 出 58.5x/40+111y/74=22.8g,联立解方程可以解出 x=8g,y=7.4g,进而可以求出消耗的 HCl 质量为 14.6g,因此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