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良好教育环境实施幼儿素质教育.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0007721 上传时间:2021-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良好教育环境实施幼儿素质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设良好教育环境实施幼儿素质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设良好教育环境实施幼儿素质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设良好教育环境实施幼儿素质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设良好教育环境实施幼儿素质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良好教育环境实施幼儿素质教育.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创设良好教育环境 实施幼儿素质教育东营市利津县实验二幼 高利梅内容提要 良好的教育环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因素,创设一个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环境 ,调动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在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体验,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本文是侧重于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促进幼儿各方面素质和谐发展为目的展开论述的。 关键词:教育环境 参与 交往环境 社区资源素质教育是以幼儿各方面素质和谐发展为目的的,以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发挥幼儿的主动

2、精神,注重开发潜能形成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而一个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教育环境能给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使其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强调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可见,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呢?通过探索与实践,下面谈我的几点看法:一、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要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良好的教育环境从教育内容上来说,应该是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与教育任务和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它是教育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也就是

3、说,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寓于教育环境布置之中。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为幼儿创造了积极的、宽松的学习和教育环境,给幼儿提供了动手、动口、动脑、自我发现、自由交际的多种活动区,如计算区、认识区、美工区、构建区、娃娃家、音乐区等多个活动区,在各个活动区内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半成品和学习用具,使幼儿在活动区内获得探索、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从而达到活动的预期教育目的。如在三月份主题活动我的好妈妈中,我们作了以下的教育环境设计:(一)心理环境:1、让幼儿在家认真地观察妈妈一天的劳动,能说出自己妈妈的外貌、特征和家务劳动的内容(事先与幼儿家长取得联系)。2、鼓励幼

4、儿主动地与妈妈交谈,了解自己妈妈的工作和爱好。3、请几位幼儿的妈妈和优秀妇女工作者到班上给幼儿谈自己的工作与学习,并鼓励幼儿积极与她交谈,向她们提出一些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二)物质环境:1、用全班小朋友妈妈的彩照组成一幅“我的好妈妈”的大壁画。2、展出幼儿妈妈在单位所获得的奖状、奖章等。3、在娃娃家放置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让幼儿通过实践感知母亲的辛苦。4、在美工区放上各种颜料、纸张和笔,让幼儿画出“我的好妈妈”放在作品展区,并自制小礼物送给妈妈与妈妈一起做亲子游戏,组织幼儿和妈妈一起去春游这样的环境创设有效地配合了主题教育,体、智、德、美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活动中,幼儿都

5、很有感情的讲述了自己妈妈的一些情况,精心制作了送给妈妈的礼物,绘制了妈妈的画像。孩子们表示,要尊敬妈妈,做个好孩子。在此之前,有一位幼儿因他妈妈工作忙,对他照顾较少,因而他对妈妈缺少感情,经常对其他幼儿讲“我不喜欢妈妈。”通过这一主题活动与环境的感染,他开始懂得妈妈忙是工作的需要 ,她对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从而热爱自己的妈妈,并给妈妈精心制作了礼物,使他妈妈大受感动,连连感谢老师说:“你们开展的主题活动真好,大大加深了我们的母子之情。”教育与环境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当环境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有机进行的,具体表现在

6、孩子之间、孩子与教师之间、孩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在这些过程中,幼儿始终是主体,只有经过他们自己动手设置的环境,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而以往幼儿园的环境一般都是由成人为幼儿提供,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参与到环境布置中去,结果影响了幼儿的思维和创造性的发挥。所以,现今我们在幼儿园环境布置中,教师相信幼儿有自己学习、动手的能力,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成为环境的主人,把环境布置的过程变为幼儿感知和学习的过程,做到让幼儿感知认识在前,总结、布置在后,以幼儿自己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让幼儿参与布置环境,把自己的作品布置到相应区域,虽然墙面没有教师布置的美观,但这一过程向幼儿传递着一个

7、对其终身成长都极为重要的信息:“我们能影响自己的生活,我们的力量能使环境发生改变”使幼儿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并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和技能,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了环境的教育作用。例如在小班6月份教育环境创设中,我们以“快乐的夏天”为主题教育活动,然后与幼儿共同商讨如何利用夏季资源来美化活动室,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兴趣高昂,最后决定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 观察夏季人们服装的变化,请幼儿设计漂亮的夏装(包括衣裙、鞋帽),然后开展夏季服装展示会,使每个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2、 在幼儿认识夏季的水果后,再让他们涂色和绘画,并粘贴在“水果店”内,在幼儿美术技能提高的同时为区角活动

8、准备了材料。3、 让幼儿观察夏季植物的变化,并把所见到的画下来粘贴到主题墙上。4、 让幼儿观察寻找夏天的小动物,然后让他们进行绘画,剪下后粘贴到主题墙的花草丛中。5、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探索,了解夏季的避暑方式后,组织幼儿开展了游泳活动,并让幼儿设计了漂亮的泳衣和记录了玩水的方式,添加补充到主题墙上这样,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孩子们的认知在不断的丰富和深化,主题墙的画面也在逐步丰富和完善。整个过程,成了幼儿不断动手动脑,认真探索、思考的过程。因此,可以这样说,室内每一幅壁画,不仅是幼儿的作品,而且是他们学习的心得与体会,不仅美化装饰了室内环境,而且使孩子们获得了成功的心理体验,提高了幼儿的参与意识

9、和自信心。三、 创设宽松自由的交往环境,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为幼儿创设的环境应该是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环境,在那里,幼儿不仅能够利用环境中的各种设施材料,与环境中的各种材料交流,而且能够与环境中的人(教师和同伴)进行自由的交往。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在班内建立了活动区,相对各区又制定了很多进区规则,娃娃家里有鞋样,医院里有帽子,这些都规定了幼儿进区的人数,幼儿只能进入一个区里游戏,这样幼儿参与活动的范围小了,怎样解决这个难题?我们组织幼儿一起商讨找到了满意的答案,最后决定:不把幼儿固定在一个区里,给幼儿留下了充分自选的机会。如:游戏区里规则不变,但参与游戏的幼儿可以选择多个角色。娃娃家里的

10、妈妈可以当医生;售货员可以下去看电影、乘公共汽车;娃娃家里的孩子可以到幼儿园去上学等等。这样,幼儿游戏时,班级变成了一个幼儿的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幼儿自由的交往,愉快的游戏 。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指派幼儿在某一个活动区内活动,而不允许幼儿随意更换活动区域的现象,既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又满足了幼儿交往新对象的需求。四、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大自然、大环境是我们的活教材。”尽管幼儿园环境教育功能很强,但局限在这样一个小范围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带领幼儿走出去,通过外部大环境和幼儿园小环境的结合,构筑开放的幼儿教育基地。为了更好地与社会接轨,把幼儿引向社会,我们结合

11、教育活动开展了培养幼儿社会交往活动的实验。首先,带领幼儿参观,丰富社会知识。通过组织幼儿参观图书馆、邮局、医院等多处社会服务机构,开阔幼儿眼界。其次,在幼儿参观的基础上,及时在班内创设各种社会活动区域,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参与游戏,为幼儿提供一个学习交往技能和交往规则的良好环境,通过为幼儿提供的小社会环境,满足了幼儿渴望参与和模仿社会活动的愿望。再次,与社区、家庭密切联系,尽可能选择各种典型环境,让幼儿参与实践活动,运用各种感官去认识社会,探索世界。如:与超市联系,联合举办了“小小售货员”活动,让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通过举办“环保小卫士”活动,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通过采访交警阿姨、农民伯伯、炊事员等人员,培养了幼儿从小热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的良好情感。陈鹤琴先生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并且“教育的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总之,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创造,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长期的任务。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经验,吸收先进信息,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幼儿园教育环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